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乡(镇)电管站体制改革到位与城乡同网同价的关系 在同价前,供电所的全部费用尚未纳人企业成本,只能以收取农村低压电网维护费的办法来解决;在农电维护费紧张的限制下,造成一些供电所的管理不能全部到位。例如,在供电所工作人员的劳动报酬方面,由于农村电工工资在乡(镇)电管站管理时仅属生活补贴形式,有的还实行电费承包办法。在贫困地区自然村较多,一般村电工每月仅发十几元补贴,另由村里拨给土地或其他待遇作为补偿,其真实的工资所得数字难以统计。如果按“参照当地乡(镇)企业职工收入水平”执行,实际上并无确切依据可…  相似文献   

2.
1 对农电管理机构存在的偏见 国务院2号文件精神的实质就是要加强和完善农电管理、减轻农民负担。随着农电管理体制改革和农村电网改造工程的逐步深入,各地供电所相继成立,部分同志却片面认为:由乡(镇)电管站改为供电所后,供电所的人、财、物逐步纳人供电企业统一管理,原来的农电管理机构职能已经逐步减弱,农村的电力市场也已经发生变化,从上到下设立的农电管理机构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因此有的电力企业内部撤、并、减农电机构的趋势越来越普遍,导致目前农电工作人员思想动荡,有的已经不同程度地影响到目前正在实施的“两改…  相似文献   

3.
刊中报     
《农村电工》编辑部主办2001年第2期总(59)南阳实施供电所建设四个-工程 本刊讯(特约记己者 王应宗)2000年 11月 18日,地处深山区的河南省浙川县黄庄乡供电所12名职工喜气洋洋乔迁新居,他们由工作和生活多年的低矮平房搬进了新落成的三层小楼房。至此,南阳市电业局实施的供电所建设“四个一”工程,已为207个乡(镇)供电所改善了办公和生活条件。 为了充分发挥乡(镇)供电所在农村用电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把供电所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南阳市电业局自去年开始,在全市农电系统实施了供电所建设“四个一”工…  相似文献   

4.
《农电管理》2005,(10):8-9
改革、创建中心供电所 在改制前,我省农村管电机构多为乡(镇)分散管理,基础设施普遍较差,大部分没有必要的办事场所,缺乏必要的生产、营业设施,很难适应农电体制改革后农电发展和规范化管理的需要。在农电体制改革初期,考虑到乡(镇)政府与乡(镇)电管站的关系、乡(镇)电管站的管电范围和“电管站改供电所”的历史衔接等因素,为推动改革的顺利进行,普遍采用“一乡一所”的办法,组建农村供电所。改制时,在全省1817个乡(镇)中设立了1801个供电所,其中只有200多个供电所有较合适的办事场地,但其生产、经营设施的配置仍较简陋,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乡(镇)电管站改革工作全面展开 ,1999年取得阶段性成果。农电管理体制改革涉及面广 ,政策性强 ,难度很大 ,但意义深远。1 1999年我们首先改革乡(镇)电管站的现行管理模式 ,即撤销电管站(包括县农电总站) ,成立供电所 ,人、财、物由县供电局统一管理。2 认真做好农村集体电力资产的无偿划拨和乡(镇)电管站财务接收工作。接收农村集体电力资产是国务院的政策 ,也是赋予我们电力企业的责任。省政府95号文件明确规定 :“乡及乡以下农村集体电力资产(不含乡(镇)电管站所办三产)可采取无偿划拨的方式由县供电企业统…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盐都县供电局从1998年起改革乡(镇)电管站管理模式,在全县21个乡(镇)设立供电营业所,从1999年4月1日对乡(镇)供电营业所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实现了县乡电力一体化管理。 1 基本原则 1.1 取消乡(镇)供电营业所独立核算资格,由县农电总站统一核算,总站对乡(镇)供电营业所实行相对独立的内部经济核算,突出经济责任制考核。总站设财务组,乡(镇)供电所设核算员,实行报帐制。 1.2 取消用电承包(包括10千伏用电管理承包和公用变低压经营承包),乡(镇)供电所按规定的到户综合电价向各类用户收取的电费全部汇交县农电总站。乡(镇)供电所管电费用和村电工报酬由总站核定后发放。  相似文献   

7.
1 供电所的行政管理模式 县级供电企业→供电所管理机构→乡(镇)供电所。由于一个县级供电企业下设有几个甚至十几、二十几个乡(镇)供电所,要对其人、财、物进行有效管理,县级供电企业宜设一个供电所管理机构。可以将原县农电总站改组为农电管理所或农电发展公司,它属县级供电企业二级机构,实行一局两制,两套财务分列运行。其编制控制在8~10人以内,机构负责人可以由主管领导兼任,设常务负责人1人,下设配电、安全(保护器)、电价电费、电能计量、微机管理专责人各1名,同时配齐会计、出纳人员。其主要职责是归口管理供电…  相似文献   

8.
加强农村供电所安全管理,夯实安全管理基础,减少农电生产事故,是基层供电所促进各项工作和谐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农村电网安全、农村电工安全、农村居民用电安全这“三农”安全问题可以说是供电所的安全着重点,作为农村乡(镇)供电所需要提纲挈领地抓住这“小三农”安全管理,才能更好地服务农村发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三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体改 :降低了电价 ,刺激了电量增长国务院作出农电“两改一同价”的决策后 ,江西省政府、省电力公司及有关部门针对全省农电管理体制长期不顺的具体情况 ,提出“先改革农电体制 ,后改造农村电网”的农电“两改”措施。江西省第一步先理顺乡村农电管理体制 ,要求将乡(镇)电管站改造为县农电企业的派出机构 ,由县农电企业对农村用电实行直供直管 ,抄表到户 ,减少农村供电的中间环节。目前 ,江西省95 %的县(市)供电企业已接管了乡(镇)电管站 ,大部分(乡)镇电管站都取消了经济核算 ,不少县(市)实行了对农村用电直供直管。在此基础上…  相似文献   

10.
湖南省汩罗电力局将解决乡(镇)电管员后顾之忧,纳入稳定农村电工队伍,加强乡(镇)电管站建设的重要议事日程,大胆探索新形势下农电管理新路子,频频推出新举措。 一、解决农转非。,1992年上半年,这个局抓住该市建设城西开发区办理一批农转非的机会,一次性地为全市30个乡(镇)的138名乡镇电管员办理了农转非。当时办理一名农转非交纳4500元城市配套费,他们采取电管员自己负担一点,乡(镇)电管站开支一点,局里补助一点的办法,解决了农转非的费用问题。 二、定编为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这个局是1992年下半年建立农电总站的。农电总站成立后,经请示市委、市政府、市人大领导同志,及时向市编委提出农电总站定编申请。1992年10月,市编委正式行文,把该局农电总站定编为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 三、办理全民所有制合同制工人手续。1993年初,市劳动  相似文献   

11.
乡(镇)电管站体制改革前,乡(镇)电力管理存在着多家管电,但都管不到位的被动局面。严重制约着农电管理的发展。为此,国务院下发2号文件,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和农村用电体制改革,确立了由县级供电企业一家管电的格局。这一德政民心工程实施两年以来,取得了显著效果,同时  相似文献   

12.
我省县级农电体制改革的模式主要是对县级供电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 ,目前已有93 %的县(市、区)完成了股份制改造 ,乡(镇)电管站改革已完成80 %。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 ,有75 %的县(市、区)网改工程已全面启动 ,其中23个县(市、区)已竣工。过高的农村电价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 ,全省农村到户电价平均降低0.4元/千瓦时左右。一、县级电力体制逐步理顺。全省94个有农电的县(市、区)中 ,已组建了83个县(市、区)供电有限责任公司 ,并已正式挂牌营运。二、城乡电力一体化管理逐步形成。我们取消了中间管理环节 ,将乡(镇)…  相似文献   

13.
1 农村电力“两改一同价”工作成绩卓著 国务院2号文件下发后,国家经贸委会同有关方面;已审查批复了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村电力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并研究制定了《规范县级电力企业代管》、《规范县电力企业改革指导意见》、《乡(镇)电管站改革指导意见》和《乡(镇)供电所实施办法》。两年多来,在各省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广大电力企业努力工作,已在全国取得了显著成效,农电体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管理加强,电力市场秩序好转,“三乱”情况大大减少,电价明显下降,农民用电负担明显减轻。 农村电网改造方面,农…  相似文献   

14.
1 撤销乡(镇)电管站,组建供电营业所 我市共有25个乡(镇),原乡(镇)电管站人员均由优秀农村电工组成,无乡(镇)政府委派人员和电力系统职工。1999年1月28 日,撤销了各乡(镇)电管站,设置供电所,接收原乡(镇)电管站资产,重新组建农村电工队伍,对农村用电工作实行行业统管。 我公司在原有基础上组建了10个供电所。其人员构成主要是两部分:一是公司系统职工,二是新招聘的农村电工。每个供电所配置5~7名系统职工,目前我市25个供电所共有系统职工171人,比体制改革前增加了30人。 乡(镇)电管站撤销…  相似文献   

15.
2000年11月18日,地处深山区的河南省淅川县黄庄乡供电所12名职工喜气洋洋乔迁新居。他们由工作和生活多年的低矮平房搬进了新落成的三层小楼房。至此,南阳市电业局实施供电所建设“四个一”工程,已经为207个供电所改善了办公和生活条件。在农电体制改革和农村电气化建设中,乡镇供电所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夯实基础,强化管理把供电所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南阳市电业局自1999年开始,在全市农电系统实施了供电所建设“四个一”工程收到了显著成效。这“四个一”工程的具体内容是:配一名好所长明确乡(镇)供电所长为县局中层干部…  相似文献   

16.
《农村电工》2001,(2):24
本刊讯(特约记者王应宗)2000年11月18日,地处深山区的河南省淅川县黄庄乡供电所12名职工喜气洋洋乔迁新居,他们由工作和生活多年的低矮平房搬进了新落成的三层小楼房。至此,南阳市电业局实施的供电所建设“四个一”工程,已为207个乡(镇)供电所改善了办公和生活条件。   为了充分发挥乡(镇)供电所在农村用电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把供电所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南阳市电业局自去年开始,在全市农电系统实施了供电所建设“四个一”工程,收到了显著效果。“四个一”工程的具体内容为:   ——配一名好所长。明确乡(镇)供电所所长为县局中层干部。实行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的办法,从各县局优秀中层干部中选拔任用,并且不搞终身制,实行“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政策,选拔和培养一批懂业务、会管理,有真才实学者走上所长岗位。对业绩突出的农村电工可以破格提拔。经过考核,全市先后从镇平、西峡、南召、淅川、新野等县局,提拔了6名乡(镇)所长担任县局副局长职务。  相似文献   

17.
以乡(镇)电管站撤消和农村供电所建立为标志的农村电力体制改革,对农电企业的内部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原有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已不能确保改革成果的巩固与发展。为此,2002年国家电网公司及时开展“供电所规范化管理年”活动,并颁布了一系列的考核标准,着实从农电管理中的“短板”人手,来努力提升农电企业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一、岗位培训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自1998年6月国务院决定把农村电网建设改造纳入六项基础设施以来 ,农电“两改一同价”工作全面地开展起来了 ,且取得了初步成效 ,农电体制改革主要是理顺省、县、乡(镇)电力系统配用电管理关系。在乡(镇)电管站改为供电营业所后 ,所有人员纳入县供电企业统一管理、由县供电企业根据实际需要 ,进行定编、定岗、定责 ,按定编标准对供电营业所人员实行统一培训、统一考核 ,择优聘用。国家电力公司农电工作部领导曾指出 :“在实施体制改革与农网改造时 ,必须同步进行 ,体制改革到位后 ,才能保证农网改造成…  相似文献   

19.
罗亚毅 《农电管理》2006,(7):F0003-F0003
为认真落实“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农电发展战略,大力弘扬“爱心文化”和“平安文化”,为广大农村、农业和农民用户服务。从5月17日起,江西省万载县供电公司与县剧团一起,组织“文艺演出队”深入全县17个乡(镇)和农村中小学校开展“送戏下乡”活动,大力宣传实施“户户通电”工程、提高农村电气化水平、农电发展战略和农村电网的建设与改造给农村带来的新变化,宣传农村安全、节约用电知识和节能环保理念,受到广大农民的称赞。  相似文献   

20.
1997年11月,江西省鹰潭市水利电力局深入各县(市)供电企业及贵溪金沙、流口,余江中童,旅游局上清等乡(镇)就农村电价情况进行调查,从而找出农电价格过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报告如下:一、农村用电现状我市下辖贵溪市、余江县、月湖区及龙虎山风景旅游区,共有44个乡(镇),目前村通电率为100%,户通电率为937%。农村供电大部分归口水电部门管理。如余江县和龙虎山,农电管理体制较顺,少部分乡(镇)由鹰潭供电局供电,农电管理则较复杂,即有大网,又有农电和水电,互相交叉,难以管理。从全市农村用电价格情况看,贵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