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适应性视角下的海绵城市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海绵城市建设为研究对象,以适应性为导向展开研究。通过对当前世界范围内城市雨水管理技术发展的多样性分析,和我国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由于城市水问题复杂而导致的需求多样化两方面背景的分析,在技术层面提出基于功能主义的选择观,分析了低影响开发、水敏性城市设计、可持续排水系统等雨水管理技术的适应范围和侧重点;策略层面通过对海绵设施六大功能的整合,提出了"消纳、截留和利用"等三项关键性适应策略,并对海绵设施的功能与应用进行分类;实施层面从城市建设途径的角度提出了"保护、更新和新建"等适应性策略。  相似文献   

2.
谷峰 《植物医生》2017,(8):20-21
济南市作为国家首批海绵城市试点城市,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积极对各类低影响开发设施的绿化种植进行探索和研究,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总结并归纳了园林植物应用的一些经验方法。本文集合在济南市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园林植物应用问题,从品种选择、配置方式、养护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乌饭树(Vaccinium bracteatum Thunb.)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以其为原料开发的各类产品深受人们喜爱.为避免种植过程中各种病害造成损失,研究对乌饭树病害进行了调查.[方法]对萍乡市森林苗圃乌饭种植基地长期观测及室内显微形态鉴定.[结果]乌饭树生长过程中主要病害有枝干藻寄生、茎腐病和炭疽病,其中藻(Cephaleuros spp.)寄生为首次报道.[意义]针对不同病害提出了防治建议,研究结果可为乌饭树病害管理提供参考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QuickBird卫星遥感影像为基础,运用GIS技术,结合景观生态学和生态学等理论,在对西安城市森林绿地布局分析的基础上,对西安城市森林绿地的构建模式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西安城市森林绿地的类型、结构,参照城市总体规划,完成了西安城市森林绿地建设模式的构建,并提出了西安城市森林绿地的发展方向,以期为西安城市规划、生态城市的建设及最终将西安市建设成为人工景观与自然生态相融合的森林城市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低影响开发(LID)生物滞留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由城市下垫面改变和降水径流引发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作为低影响开发措施之一,生物滞留技术对于消纳、净化降水径流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国内外生物滞留技术研究动态的全面分析,重点阐述了生物滞留系统的构成要素、生物滞留技术对径流水质净化效果和水量的调控效果及其水质水量模拟模型研究状况;从生物滞留技术的净化机理、效能、影响因素、模拟模型、设计等方面,探讨了该技术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对该技术未来研究方向,如生物滞留系统对N、P去除的提效技术、生物滞留技术本土化应用机理、生物滞留技术的设计方法、生物滞留系统的堵塞机理及防堵关键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展望,为该技术的完善、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和城市水环境改善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橘小实蝇[Bactrocera(Bactrocera)dorsalis(Hendel)]对沙田柚的为害,主要表现在成虫产卵造成果皮的损伤,幼虫在产卵腔取食和在果皮海绵组织中扩散污染.试验观察发现幼虫全部在卵腔和海绵组织中死亡,未发现有幼虫为害果肉.  相似文献   

7.
生态城市概念的提出,本身就是一种对城市化和人类居住环境改善的革命性思考,而对于这一命题已经有很多的专家和学者进行了探索。从朴素的古代理想城市建设到近代的田园城市、花园城市到绿色城市、卫生城市等的转变与发展,可以看出城市建设思路的演进过程。文中以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典型代表—宁夏石嘴山的城市建设发展为案例对象,对其园林城市、生态城市的建设指标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论证今后石嘴山实施生态城市建设的六大行动计划与城市转型的政策研究。  相似文献   

8.
中国西部河谷型城市环境问题及其成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西部部分河谷型城市为例 ,讨论了影响该类城市发展的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和热岛效应等城市环境问题 ,并研究了环境问题的成因 ,认为工业化过程与城市化过程、地形条件、工业的空间布局、建设用地结构不合理和城市建设的间接效应等是造成目前西部河谷型城市环境问题突出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1982年2月20—24日在萍乡市举行,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省各地的农业、林业、科研、教学、粮食和公安等单位的昆虫、植保学会会员代表,省农业气象站、供销社、科技报、电子计算中心站、电视台及萍乡市广播台等有关单位也应邀出席了会议,到会代表共181人。大会收到的学术  相似文献   

10.
基于RS和GIS的天津市核心区城市空间扩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遥感(RS)和GIS技术,分析研究1998年以来天津市核心区的城市空间扩展轨迹,并初步预测城市空间扩张变化的趋势。研究方法主要采用空间探索性分析(ESDA)、GIS空间分析法、灰色预测方法等。研究结果表明:天津市核心区城市形态,已由双核结构转变为一个扁担挑两头的空间格局;城市空间扩展已进入工业化成熟阶段,中心区扩展已大大减速,在边缘区域相对优越的地方出现较小的核心区域;在经济、规划与政策综合驱动下,城市扩展主要集中在东部、西部、京津塘高速公路沿线及滨海新区核心区;扩展中水体转变为建设用地的较多,对陆地及海洋生态的环境影响较大;预计2020年左右将逐步开始进入均衡发展的郊区化阶段,城市空间扩展可能会出现蔓延扩展方式。该研究为天津市城市空间及交通等规划提供了重要的前期基础分析。  相似文献   

11.
2002年泰和县稻飞虱监测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稻飞虱监测,能全面了解稻飞虱的迁飞习性及发生规律,提高害虫发生早期预警能力,为预测预报和大面积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This is a short review of the history of the extensive research on resistance in the post-DDT era, in relation to advancing experimental technique. The subject began as a serious concern to applied entomologists only, gradually involved other disciplines, notably genetics and biochemistry; and the inherent interest and challenge of the problem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experts in these fields. It will be convenient to divide the 25 years involved into three periods: the years up to 1952, the decade 1953-62 and the decade 1963-72. The various types of investigation can be categorised as: (1) detection and measurement, (2) genetic studies, (3) primary toxicology and (4) biochemical toxicology.  相似文献   

13.
甘肃省蔬菜根际寄生线虫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2年3~8月,对甘肃省部分地区蔬菜根际的植物寄生线虫进行了广泛调查,从番茄、辣椒、茄子、黄瓜等的根际土壤样品中共分离鉴定出线虫7个属14个种,包括3种矮化线虫(Tylenchorhynchus clarus, T.mashhoodi, T.aerolatus)、2种节纹线虫(Merlinius brevidens, M.communium)、3种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neglectus, P.hexincisus, P.scribneri)、3种丝尾垫刃线虫(Filenchus cylindricollis, F.vulgaris,F.ditissimus)、燕麦真滑刃线虫(Aphelenchus avenae)、双宫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 dihystera)、活泼平滑垫刃线虫(Psilenchus hilarulus),其中,大多数种类为甘肃省新记录种,优势种为短小节纹线虫.它们广泛分布于甘肃省天水地区的秦城、北道,兰州地区的吊场、刘家堡,河西地区的张掖、民勤,红古区的张家寺,永靖县的太极镇,庆阳,临洮等地,即在东径100°26′~105°45′,北纬34°35′~38°56′,海拔从1 142~1 895 m的温带干旱、半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均有线虫的寄生和繁殖.  相似文献   

14.
基于GIS 的中国2000年水足迹省区差异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总结目前对于水足迹测评的常用方法,并简要介绍了虚拟水的核算原则。通过对2000年中国各省人均水足迹与人均用水量的比较,借助于统计分析软件SPSS对各省区人均水足迹进行了系统聚类,在GIS软件的支持下,将中国31个省区的人均水足迹划分为5类,其中人均水足迹在480 m3/a以下的仅有广西,480~550 m3/a的有四川、贵州、江西、浙江,700~850 m3/a的有新疆、甘肃、宁夏、山西、北京、上海、天津、黑龙江、辽宁,850~950m3/a的有内蒙古和青海,其余省份介于550~700 m3/a,制作了中国2000年各省人均水足迹空间分布图。  相似文献   

15.
2005年夏季,在甘肃省中部的半干旱种植区的一块甜瓜品种试验田中,一些甜瓜植株在收获前2周突然凋萎,从病根上分离得到3株生长速度快的高温型子囊菌,对其中2个菌株进行了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研究,根据其独特的、每个子囊内仅产生一个黑色子囊孢子的主要形态特征和对甜瓜及西瓜的致病性,将其鉴定为Monosporascus cannonballus PollackUecker。这是该菌在我国大陆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6.
运用生态足迹法模型计算了榆林市1995~2004年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榆林市人均生态足迹由0.5274 hm2上升至0.8066 hm2,增长率达52.95%,生态足迹构成变化显著;生态承载力由1.0065 hm2降至0.7560 hm2;生态盈余由0.4791 hm2降至0.0388 hm2,2002年出现生态赤字并不断上升,处于弱不可持续发展状态。分析发现:榆林市生态赤字非人均消费过高,而是由于区域生态供给能力薄弱、人口超载、资源利用效率低和土地利用处于转型期所致。依据生态供需变化特征和原因分析,提出榆林市生态重建的有效途径是:提高耕地单产,发展高效林草业,治理"三化土地";区外调入资源,调整能源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集约利用土地,引导劳动力有序转移。  相似文献   

17.
18.
“4.24”民勤特强沙尘暴过程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特强沙尘暴是干旱区一种破坏性极大的灾害性天气现象,文中分析了2010年4月24日民勤特强沙尘暴过程中地面气象要素和近地面沙尘浓度的变化,同时对大气动力、热力学参数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在强沙尘暴过境时地面水平风风向经历了从稳定到多次调整,再到稳定,最后崩溃的演变。风向调整时,风速减弱,而调整之后,风速加大,同时伴有很强的上升气流。强沙尘暴使地表发生非常严重的风蚀起沙现象,近地面沙尘浓度迅速升高200多倍。沙尘暴天气来临前,地面空气呈干热状态处于低气压控制之下,而在沙尘暴过境时和过境后,地面空气显得相对湿冷,地面气压急剧上升,并处于高压控制之下。沙尘暴的强度与相对风暴螺旋度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昆虫寄生索科线虫研究近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80年代以来我国有关索科线虫的分类、生物学、生态学、应用和离体培养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阐述,并对我国索科线虫的研究和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内生菌在植物体内广泛存在,内生木霉菌是常见的植物内生真菌,一些内生木霉菌能够通过拮抗、重寄生、产生次生代谢产物、诱导植物系统抗性等方式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和抗病性,是重要的生防微生物资源,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内生木霉菌的种类、分布、功能、生防作用机理,以及内生木霉菌与宿主植物互作的分子机制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为促进内生木霉菌作为生防因子的研究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