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6年10~12月期间,中山检疫局技术中心植检实验室对从荷兰进境的2000多头百合种球和400多头剑兰种球进行检疫,利用RT—PCR分子检测方法,从样品中检出带有百合无症病毒和百合斑驳病毒(Lily mottle virus)复合感染的百合种球1株;在剑兰种球中检出2株带有菜豆黄色花叶病毒(Bean yellow mosaic virus),这是中山局首次检出这3种植物病毒,另外菜豆黄色花叶病毒也是广东辖区内首次检出的病毒。  相似文献   

2.
采用RT-PCR方法从甘肃地区引种的切花百合上克隆了百合斑驳病毒(Lily mottle virus,LMoV)的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基因与细胞质内含体(cytoplasmic inclusions,Cl)基因的3'端600 bp片段,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上.构建了融合表达的重组质粒pET-28a-CP-CL200.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成功表达了融合蛋白CP-C1200.经镍柱亲和层析获得纯化的融合蛋白,进一步用其免疫家兔制备了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该多抗与感染LMoV的百合叶片中的病毒CP与CI均发生特异性反应,而对健康百合叶片无反应.用该多抗建立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DAS-ELISA)检测百合叶片样品,相对于RT-PCR方法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达到了93.3%.研究结果为快速、准确检测百合斑驳病毒的试剂盒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采用RT-PCR方法从甘肃地区引种的切花百合上克隆了百合斑驳病毒(Lily mottle virus,LMoV)的外壳蛋白(coatprotein,CP)基因与细胞质内含体(cytoplasmic inclusions,CI)基因的3′端600 bp片段,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上,构建了融合表达的重组质粒pET-28a-CP-CI200。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成功表达了融合蛋白CP-CI200。经镍柱亲和层析获得纯化的融合蛋白,进一步用其免疫家兔制备了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该多抗与感染LMoV的百合叶片中的病毒CP与CI均发生特异性反应,而对健康百合叶片无反应。用该多抗建立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DAS-ELISA)检测百合叶片样品,相对于RT-PCR方法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达到了93.3%。研究结果为快速、准确检测百合斑驳病毒的试剂盒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对一株进境隔离种植中疑似病毒症状的荷兰百合进行检测、鉴定。采用RT-PCR方法对疑似样品的部分基因序列进行扩增、测序,比对后,建立系统发育树进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香石竹潜隐病毒属和马铃薯X病毒属(CarlapCar1I/M4T和Potex 5/Potex 1RC)简并引物均可扩增到预期大小的片段(1 257 nts和737 nts)。序列分析显示,扩增片段与车前草花叶病毒(Plantago asiatica mosaic virus,Pl AMV)3'端序列(包含TGBp2、TGBp1、CP,3’-NTS)和部分依赖于RNA的RNA聚合酶基因序列一致性可达79.9%~99.5%和80.5%~99.3%。利用PlAMV的特异性引物(PlAMV-cpup/PlAMV-cpdw)进行检测,结果进一步证实该百合样品含有PlAMV。通过建立系统发育树得出,该病毒分离物与来自荷兰的PlAMV百合分离物优先聚为一簇,表明二者的亲缘关系最近。这是我国口岸首次截获车前草花叶病毒的报道。  相似文献   

5.
南芥菜花叶病毒Arabis mosaic virus(ArMV)、百合无症病毒Lily symptomless virus(LSV)和菜豆黄花叶病毒Bean yellow mosaic virus(BYMV)是侵染百合和唐菖蒲的主要病原物,受这三种病毒侵染的唐菖蒲和百合植株长势减弱、切花质量降低、种球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6.
百合脱毒组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百合为百合科百合属(Lilium)多年生球根植物,是国际上主要鲜切花之一。百合在生产中一般采用无性繁殖,而百合病毒可通过种球传播。因此,病毒一旦感染百合,即在种球内不断积累,最终导致种质严重退化,给百合种植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迄今已发现引起百合种球退化的病毒及其类似病原多达12种,其中危害最严重的有百合潜隐病毒(Lily symptomless virus,LSV),郁金香碎色病毒(Tulip breaking virus,TBV)和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随着组织培养技术的日臻成熟,通过组培脱毒为解决百合种球病毒性退化问题提供有效途径。国内外对百合组培脱毒进行的系列研究表明,获得脱毒苗的方  相似文献   

7.
2004年4月27日,深圳检疫局盐田分局从荷兰进口的百合种球中抽取样品送动植中心进行病毒检测。经隔离种植后,发现有一株百合叶片上出现斑驳、条纹、扭曲等症状,疑是百合斑驳病毒侵染。随后,采用百合无症病毒RT-PCR检测方法,特异性扩增得到一条大约500bp左右的特异性条带,这与期望结果一致。为了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无误,又将RT-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测序结果与GenBank上已登录的百合斑驳病毒多聚蛋白基因保守区序列一致,也与预先设计的基因片断完全一致。从而表明,从荷兰进口的百合种球中确实携带有百合斑驳病毒(Uly mottle virus)。  相似文献   

8.
百合黄瓜花叶病毒及其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了浙江丽水和杭州的东方百合、亚洲百合等栽培品种上黄瓜花叶病毒(CMV),64个田间样品中有26个带毒,检出率为40.6%;dsRNA检测结果与已知CMV-FQS株系的电泳条带相同,但百合组织中CMVdsRNA含量较低;电镜观察,受CMV侵染的样品中大多含有线状病毒,复合侵染率为35.9%;寄主反应测定显示从百合植株上获得的CMV株系均不能通过汁液摩擦接种侵染昆诺藜、苋色藜、普通烟、心叶烟等6科10种指示植物。  相似文献   

9.
以18S rRNA为内参照的多重RT-PCR检测3种百合病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对多重PCR体系各成分和循环参数进行了摸索和优化,建立了以18SrRNA为内参照的同时检测3种百合病毒的多重RT-PCR体系,所检测的3种病毒是黄瓜花叶病毒(CMV)、百合斑驳病毒(LMoV)和百合无症病毒(LSV)。它们为侵染我国百合的主要病毒。在RT反应体系中加入3种病毒和18S rRNA的特异性反向引物的混合物,使反应体系中各反向引物终浓度均为0.5μmol/L,反转录酶(AMV)反转录合成各病毒和18SrRNA的互补第一链cDNAs。多重RT-PCR条件实验显示:将标准RT-PCR体系中的Taq HS DNA聚合酶量改为0.100U/μL,Mg2+浓度改为4.0mmol/L,各引物浓度选择0.2μmol/L,那么25个循环反应以上就能在一个反应管中以18SrRNA为内参照同时检测百合中的3种常见病毒。用该体系检测了10个百合样品,同时与32P同位素标记膜杂交检测作对照,结果显示,该检测体系检测灵敏度更高。  相似文献   

10.
郑耘  陈富华  崔澍  陈枝楠  吴琼 《植物检疫》2005,19(3):158-159
本文采用DAS-ELISA、RT-PCR方法从隔离试种的进口荷兰百合中检出百合无症病毒,并通过对RT-PCR产物进行序列分析验证,确认进口的百合携带有百合无症病毒(LS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