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霜霉病是黄瓜的重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其产量.通过试验,进行啶氧菌酯、氰霜唑等杀菌剂对防治黄瓜霜霉病的防控效果对比.[方法]利用喷雾法测定6种药剂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6种供试药剂的防效由高到低依次为氟噻唑吡乙酮10%OD、氟菌·霜霉威687.5 g/L SC、吡唑醚菌酯25%EC、氰霜唑100 g/L SC、烯酰吗啉50%WP、啶氧菌酯22.5%SC.[结论]10%氟噻唑吡乙酮可分散油悬浮剂对黄瓜霜霉病有优异的防治效果,末次药后7 d平均防效达84.13%,末次药后14 d平均防效仍为79.21%,且对黄瓜安全无药害,可作为防治黄瓜霜霉病的首选药剂.除22.5%啶氧菌酯水悬浮剂和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外的其他几种药剂亦可作为防治黄瓜霜霉病的推荐药剂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2.
沈健民  邓育坤 《湖北植保》2023,(5):38-39+50
为有效防控辣椒疫病,本文测定了几种生产中常见或文献中报道有用的化学药剂与生物农药对辣椒疫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供试的5种药剂对辣椒疫病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其中防效最高的为氟菌·霜霉威SC,对辣椒疫病平均防效达88.39%;其次为烯酰·吡唑醚菌酯WG和双炔酰菌胺SC,平均防效分别为84.29%及81.25%;寡雄腐霉菌WP与枯草芽孢杆菌WP两种生物农药对辣椒疫病的防效相对较低,但平均防效也达到了70%以上,可以考虑与化学农药轮换使用用于辣椒疫病的防治实践中。  相似文献   

3.
选用25%吡唑醚菌酯EC、250 g/L嘧菌酯SC、52.5 g/L噁酮·霜脲氰WG、68.75 g/L氟吡菌胺·霜霉威SC、66.8%丙森·缬霉威WP、50%烯酰吗啉WP和50%醚菌酯WG等7种杀菌剂,进行了"紫秋"刺葡萄霜霉病的田间药效防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7种药剂对"紫秋"刺葡萄霜霉病都有稳定的防治效果,其中25%吡唑醚菌酯EC 1 500倍液、250g/L嘧菌酯SC 1 000倍液、52.5 g/L噁酮·霜脲氰WG 2 000倍液、68.75 g/L氟吡菌胺·霜霉威SC 800倍液、66.8%丙森·缬霉威WP 500倍液、50%烯酰吗啉WP 3 000倍液,平均防效都在80%以上。建议生产上应用25%吡唑醚菌酯EC 1 500倍液、250 g/L嘧菌酯SC 1 000倍液、52.5 g/L噁酮·霜脲氰WG 2 000倍液、68.75 g/L氟吡菌胺·霜霉威SC 800倍液、66.8%丙森·缬霉威WP 500倍液或50%烯酰吗啉WP 3 000倍液等6种药剂防治葡萄霜霉病,在发病初期开始用药,间隔10 d喷施1次,连喷3~4次,即可控制葡萄霜霉病的蔓延。  相似文献   

4.
几种杀菌剂对烟草黑胫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防治烟草黑胫病的最佳杀菌剂,2006年对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等7种杀菌剂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72%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7种杀菌剂的防治效果排序为:72%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2%苯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5%甲霜·霜霉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2.2%霜霉威悬浮剂(800倍液)>60%氟吗·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相似文献   

5.
5种杀菌剂防治辣椒疫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5种杀菌剂进行辣椒疫病防治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精甲霜灵·代森锰锌68%可湿性粉剂、霜霉威盐酸盐72%水剂、氟吗啉·代森锰锌50%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最好,防效分别达86.70%、83.51%、81.56%,其次为霜脲氰·代森锰锌72%可湿性粉剂防效为72.72%、烯酰吗啉50%可湿性粉剂防效为60.42%。提出几种药剂喷药量为100L/667m^2作全株喷淋施药,在感病期内间隔10Od连续施药4次以上能有效控制辣椒疫病。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测定了7种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次药后7d,68. 75%氟吡菌胺·霜霉威悬浮剂和50%氟啶胺悬浮剂防效最好,分别达到81. 02%和80. 24%;其次为60%霜脲·嘧菌酯水分散粒剂防效达75. 26%;防效在60%~70%之间的有60%锰锌·氟吗啉可湿性粉剂、8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10%氰霜唑悬浮剂; 75%代森锰锌水分散粒剂防效相对最低。上述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均有一定防效,建议在生产上轮换使用,其中代森锰锌为保护性杀菌剂,应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使用,其他药剂兼具保护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了筛选防治地黄疫病的有效药剂,试验选取丙森锌、吡唑醚菌酯、霜霉威、烯酰吗啉4种药剂,设置高、中、低3个不同浓度,对地黄疫病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霜霉威、烯酰吗啉、丙森锌等药剂对地黄疫病具有较好的预防控制作用,建议生产上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8.
以马铃薯晚疫病感病品种费乌瑞它为材料,每667m2用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悬浮剂75mL+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150g组合、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水分散粒剂40g+18.7%吡唑醚菌酯·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75g组合、70%代森联水分散粒剂100g+18.7%吡唑醚菌酯·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75g组合对马铃薯晚疫病进行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用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悬浮剂75mL+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150g组合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控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不同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研究了68.75%氟菌.霜霉威悬浮剂、69%烯酰.锰锌可湿性粉剂、52.5%噁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剂等8种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作用,通过差异显著性分析及灰色关联度分析得知:52.5%噁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最佳,其他依次为69%烯酰.锰锌可湿性粉剂、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8.75%氟菌.霜霉威悬浮剂、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250g/L嘧菌酯悬浮剂、25%甲霜灵.霜脲氰可湿性粉剂、25%丁吡吗啉悬浮剂。  相似文献   

10.
烯酰吗啉与嘧菌酯对辣椒疫霉病菌生物活性的比较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为了分析烯酰吗啉与嘧菌酯对辣椒疫霉病原菌不同发育阶段的敏感性,分别采用离体和活体试验方法比较了供试药剂对病原菌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烯酰吗啉对辣椒疫霉菌菌丝生长、孢子囊产生以及游动孢子释放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EC50分别为0.68、0.21和4.92μg/mL,其活性分别是嘧菌酯的34.7、30.4和4.6倍。烯酰吗啉与嘧菌酯在浓度为12.5μg/mL时对菌丝体细胞膜的电导率无影响,但当烯酰吗啉和嘧菌酯的浓度分别为25μg/mL和50μg/mL时其电导率值明显上升。采用液相氧电极法,测定了三种典型抑制剂与供试药剂对菌丝体呼吸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嘧菌酯作用于三羧酸循环(TCA)途径,而烯酰吗啉对三羧酸循环(TCA)途径和磷酸戊糖(HMP)途径有一定的影响。室内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浓度下,烯酰吗啉与嘧菌酯对辣椒疫病均具有较好的保护效果,两者无显著差异;在辣椒植株接菌后24h采用800μg/mL的药液喷雾处理时,烯酰吗啉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为66%,优于嘧菌酯。  相似文献   

11.
黄土区坡面水肥条件与植被建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对黄土区坡耕地资源、坡面水肥资源分布和植被现状分析的基础上 ,指出在坡面上进行植被建设应根据水分和养分的植物承载能力来确定适宜的植物种类和植被建设方案时建议采取综合技术措施进行植树种草 ,最后初步提出了黄土区坡面进行植被建设的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2.
2-(4-Fluorophenoxy)ethanol and 2-(4-chloro-m-tolyloxy)ethanol, prepared by the reduction of appropriate esters with aluminium lithium hydride, have been found to be remarkably active against Aspergillus flavus, Helminthosporium oryzae, and four species of aquatic fungi that are responsible for fish mycoses. These chemicals were not lethal to fish even at the highest concentration used for fungicidal screening.  相似文献   

13.
山俞菜 (EutremawasabiMax)是我国出口日本的重要蔬菜。调查表明山嵛菜生长期间的主要病虫害有黑斑病 (PhormawasabiaeYogoki)等 1 0种。农残检测表明氯氰菊酯和毒死蜱分别超过日本国的最高限量 1 0 -8和 5× 1 0 -8。检测到砷、隔、铅等我国限定的 3种重金属。溴甲烷对蚜虫和叶螨的熏杀试验表明 ,在温度 2 1℃ ,1 5g/m3 ,熏蒸 2h可杀死蚜虫 ,2 5g/m3 ,熏蒸 2h可杀死叶螨害虫 ,均无药害。本文针对日本的检验检疫要求和质量标准 ,分析了山嵛菜生产期间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提高质量、扩大出口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Recent research on the control of animal ectoparasites with amitraz is summarised and reference made to its expellent action. Tickicides are an essential requirement for the rearing of cattle in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regions. The use of amitraz in these areas is well documented. More recently advantage has been taken of its broad acaricidal and insecticidal spectrum to develop the compound for use against lice, keds and, in particular, mites parasitic on farm animals. The outstanding miticidal activity of amitraz has been shown to extend to demodectic mange on dogs. Field trials in Central Europe and the Mediterranean region are used to illustrate the problem of animal pest control within the limits imposed by established farm practices. Finally, mention is made of some attempts to utilise the pesticidal properties of amitraz in less conventional ways, including pasture spraying for the control of ticks.  相似文献   

15.
以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3龄幼虫为试虫测定了甲维盐、辛硫磷及两者5种不同配比的混配剂的毒力.甲维盐与辛硫磷混配后增效显著,在5种配比中以甲维盐:辛硫磷=1:100为最佳配比,共毒系数为154.31.与单剂相比,该配比明显提高杀虫率.  相似文献   

16.
天牛是李树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发生较重,对李树健康种植构成威胁.本文介绍星天牛、桃红颈天牛和粒肩天牛等3种李树天牛的识别特征和为害特点,并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面综合探讨其防控技术措施,以期实现对李树天牛的无公害和可持续控制.  相似文献   

17.
泰安市主要草坪杂草种类、发生危害及防除适期的调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向增旭  王金信  强胜 《杂草科学》2002,(1):28-30,17
泰安市草坪地常见杂草有52种,分属20个科,以菊科、禾本科和十字花科杂草为多。主要杂草有牛筋草、马唐草、莎草、荠菜、苦荬、反枝苋、藜。7-9月是杂草危害的关键时期。草坪杂草的防除应坚持的原则是“土壤处理为主,茎叶处理为辅”,第一次土壤处理时间宜在5月上中旬。  相似文献   

18.
杂草生防真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近年国内外在杂草生防真菌致病力、安全性、应用效果以及商品化开发等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分析了当前杂草生防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草原植被-土壤的关系及对干扰响应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原土壤跟植被有密切的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对草地的退化和恢复机制研究十分重要。通过对内蒙古草原区(主要是典型草原)具有不同群落特征的14个样点进行植被与土壤调查,分析植被群落数量特征与土壤理化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探讨围封与放牧作用下植被、土壤响应差异。结果表明:群落地下生物量、群落盖度、单位面积物种数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与土壤容重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土壤全磷含量与群落地下生物量和群落盖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而与单位面积物种数相关不显著。由于地上现存生物量受随机放牧和围封的影响较大,与土壤各项指标之间相关不显著。在围封26年、7年、2年和自由放牧4个样地中,土壤各指标除表层容重变化显著外,土壤粒径组成和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变化均不明显(P>0.05),但4个样地在群落盖度、高度、生物量、群落物种数量、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等群落数量特征上均呈现显著差异(P<0.05)。基于上述研究结果讨论了植被与土壤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人为驱动力作用下草原植被-土壤响应差异的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20.
用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PEG6000)进行根际水分胁迫处理,研究羊草(Leymus chinensis)、灰色赖草(Leymuscinereus)及其杂交种的抗旱生理特性。结果表明,在15%PEG、25%PEG、35%PEG不同处理下,两亲本及其杂交种叶片相对舍水量(RWC)逐渐降低;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MDA)逐渐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15%PEG、25%PEG处理下,活性逐渐增加,在35%PEG处理下,活性开始下降。而且在15%PEG、25%PEG处理下,杂交种的抗旱(耐旱)性与亲本羊草相近,明显大于另一亲本灰色赖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