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针对内蒙古农牧区畜牧业迅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奶牛粪便污染严重、农村环境恶化等问题,本研究拟将蚯蚓引入到堆肥体系中,以期利用蚯蚓降解代谢有机物的作用实现奶牛粪便资源再生利用.本文以内蒙古农业大学实验牧场奶牛粪便等为饵料,用日本“大平2号”蚯蚓进行堆肥实验,设计在不同环境因子条件(pH值、湿度、温度、接种密度和接种EM菌)下,分析研究蚯蚓的增重和繁殖情况,得出蚯蚓堆肥的最适pH为6~9,最适湿度为65%左右,最适温度范围为20~ 25℃,最适接种密度为250g奶牛粪便中接种8条蚯蚓,接种10%的EM菌液利于堆肥.实验结果应用于堆肥过程的优化控制及新型智能化堆肥反应器的研制.  相似文献   

2.
以赤子爱胜蚓为供试生物,采用滤纸接触法及土壤培养法,通过急性毒性、生长毒性、再生繁殖毒性试验及CYP3A4酶活性毒性响应试验,进行了在不同生态响应水平上氯氰菊酯胁迫对蚯蚓的毒性效应研究,初步确定了急性毒性、生长繁殖和细胞酶活力指标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滤纸试验中氯氰菊酯对蚯蚓的48 h LC50和72h LC50分别为445.4、212.1 μg·cm-2,土壤试验中7d LC50和14 d LC50分别为121.6、80.2 mg· kg-1;再生繁殖试验中低剂量氯氰菊酯刺激蚯蚓体重增长、短期内诱导蚯蚓产茧率,抑制蚯蚓幼体孵育.CYP3A4酶活性毒性响应滤纸试验中氯氰菊酯对蚯蚓的CYP3A4酶活性产生明显诱导的浓度为21.5 ng·cm-2,在214.8 ng·cm-2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土壤试验中3d暴露后,10 mg·kg-1氯氰菊酯诱导蚯蚓体内CYP3A4活性显著升高,随着暴露时间延长,氯氰菊酯对CYP3A4活性的诱导作用始终存在,但诱导的高值浓度随暴露时间的延长而降低,CYP3A4酶活力与土壤中氯氰菊酯浓度之间呈现明显的倒U型量-效响应曲线.研究表明,各指标敏感性表现为细胞酶活力>生长繁殖>急性毒性,同时也证明了CYP3A4可以作为土壤拟除虫菊酯风险评价的潜在敏感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3.
视黄酸诱导动物再生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视黄酸的概念及其衍生物的特征,探讨了视黄酸对脊椎动物再生作用模式和"超再生"的影响,分析了视黄酸对水螅、蚯蚓、扁形动物和节肢动物等无脊椎动物再生能力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视黄酸对无脊椎动物发育和再生模式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涡虫是蚯蚓的天敌之一,具有再生能力强、生长繁殖迅速等特点,对蚯蚓的养殖有巨大的危害。为防治涡虫对蚯蚓的危害,本文探索了化学药剂喷洒、物理隔离、食物诱集和人工捕杀等方法,获得了防治涡虫生长和繁殖的具体方法,以保障规模化蚯蚓养殖的产量。  相似文献   

5.
以Web of Science的SCI-E数据库1986年—2015年收录的8 917篇蚯蚓相关论文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蚯蚓研究的时间、领域及机构分布,并利用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 Space绘制关键词共现图谱和文献共被引图谱,探测高突现度关键词,分析了近30年蚯蚓研究领域的知识基础、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等。  相似文献   

6.
蚯蚓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生物量最大的无脊椎土壤动物,是土壤中的重要生物,蚯蚓既能够反映土壤的污染状况,又能鉴定指示各种有害物质的毒性,因此被视为土壤区系的代表类群而被应用于指示、监测土壤污染和质量评价。随着生态环境污染和土壤质量的下降,蚯蚓生态毒理学研究得到国内外众多学者的重视,以蚯蚓作为土壤污染指示生物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蚯蚓在外源污染物胁迫下,其种群以及个体生理生化水平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系统阐述蚯蚓在群落以及个体水平上的生态毒理学研究现状,指出目前蚯蚓毒理学研究存在的薄弱环节,并对今后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为了有效地修复土壤镉污染,解决植物修复的二次污染问题,本试验以北京西南郊衙门口污灌土(土壤全镉含量为3.45mg·kg-1)为供试土壤,采用蚯蚓-甜高粱复合系统对土壤镉污染的修复作用及机理进行了研究.试验设置对照、种植甜高梁(每盆5株)、接种蚯蚓(每盆12条)和种植甜高粱并接种蚯蚓4个处理,研究了杜拉蚓对能源植物甜高粱在镉污染土壤修复中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杜拉蚓能显著增加甜高粱的生物量,45 d时添加蚯蚓较未加蚯蚓的处理,地上部与地下部干重生物量分别增加了16.02%和31.52%;投加蚯蚓的处理提高了甜高粱对Cd的吸收量,45 d时添加蚯蚓较未加蚯蚓的处理,地上部与地下部总镉含量平均每盆分别提高了8.89和43.18×10-3 mg;蚯蚓处理提高了土壤中NH4Ac-Cd的含量,加蚯蚓较未加蚯蚓的处理45 d后使土壤有效镉提高了9.8%.此研究对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蚯蚓的不同处理对几种猪场常见有害菌的抑菌性能,从而将其运用到猪的饲料添加剂中.本试验利用纸片扩散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比研究蚯蚓匀浆液、电击蚯蚓获得的体腔液、诱导后电击蚯蚓所得的体腔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猪链球菌的抑菌性能.通过纸片扩散法研究发现只有蚯蚓匀浆2∶1组对大肠杆菌有抑菌效果;蚯蚓匀浆2∶1组、4...  相似文献   

9.
城市生活污泥蚯蚓处理过程中相关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大平2号蚯蚓处理城市生活污泥,分析了其对污泥磷酸酶、脲酶、蛋白酶、蔗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经蚯蚓处理后,相关酶的活性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污泥酸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先升高而后下降,中性磷酸酶的活性则持续下降;污泥脲酶的活性先升高后下降;蛋白酶和蔗糖酶的活性则持续下降.总体来说,所研究的4种酶的活性随着时间延长有下降的趋势,其中污泥蛋白酶的活性下降最为显著,其他相对较小.污泥蚯蚓处理过程中有机质等的降低可能是酶活性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以低剂量刺激、高剂量抑制为表征的双相剂量效应关系(毒物兴奋效应,hormesis)在动植物及微生物中广泛存在.根据测试终点的不同,hormesis可被绘制成倒"U"型或"J"型曲线,主要表现为生物体因内稳态受到干扰而引起过度补偿的生物学效应.蚯蚓作为"生态系统的工程师",对改良土壤结构功能、提高土壤生物肥力均有积极有益影响.同时,蚯蚓作为毒理学研究中的指示生物和模式生物,被广泛应用于评价污染物的环境风险.针对蚯蚓hormesis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未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蚯蚓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是污染物从土壤到生物,进而向食物链更高营养级转移的重要环节。总结了蚯蚓对土壤污染物进行生物富集的途径:扩散作用和摄食作用;分析了土壤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在蚯蚓体内的生物富集规律和蚯蚓对污染胁迫的生理响应,提出利用蚯蚓体内的敏感生理生化指标作为生物标记物对污染土壤进行生态毒理诊断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刘影  赵玉  张相锋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1754-11756
综合述评了野生樱桃李的形态与生理学、植物化学、生态学特征、遗传多样性、再生及优良品种选育、濒危原因等方面的研究现状。针对野生樱桃李资源的合理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出了种群生存力分析、种质濒危原因及保护途径、种质资源保存及人工更新方法、生态适应的分子生物学及生境适宜性评价应成为野生樱桃李进一步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3.
活性炭再生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主要研究了活性炭再生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系统介绍了目前世界范围内的主要活性炭再生方法;热再生、萃取再生,生物再生、氧化再生及一些其他再生方法,并预测了活性炭再生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更新生态位是一个新的成熟植物个体成功地代替另一个成熟个体所要求的可能生态位,其生活史早期阶段的一系列特点可以作为其更新生态位。对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锦鸡儿属(Caragana)落叶灌木柠条(Caraganaspp.)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土壤种子库和营养繁殖等更新生态位特征及其与荒漠植被恢复的关系进行了综述,旨在为柠条的繁殖生物学和恢复生态学研究提供更新生态位方面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鹿茸作为哺乳动物唯一能够完全再生的附属器官,近年来对它的研究发展迅速,由于鹿茸生长与肢体发育过程非常相似,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以鹿茸再生作为肢体再生研究的模型。介绍了器官再生的研究现状,综述了鹿茸再生的研究进展,展望了鹿茸作为医学模型应用于肢体再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蚯蚓的药用活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蚯蚓的药用活性成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对大头泥蜂亚科的分类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该亚科目前世界已知4族8属1132 种。此外,文中对该亚科种类发表年代及地理分布作了统计分析,对分类研究简史和生物学特性作了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8.
蚯蚓对土壤重金属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介绍了蚯蚓对土壤重金属活性的影响,综述了蚯蚓对重金属的吸收富集作用、指示作用和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9.
蚯蚓回避反应在生态毒理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回避反应的原理和试验装置、回避试验应用现状、影响回避反应的因素即化学物质的生物可利用性、土壤类型、蚯蚓种类、实验蚯蚓污染暴露史三方面进行综述,指出蚯蚓回避反应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蚯蚓回避试验标准方法及利用回避试验监测生物修复是今后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嘧霉胺对环境生物毒性及安全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嘧霉胺农药对6种有代表性的非靶生物蜜蜂、鹌鹑、家蚕、斑马鱼、泽蛙、蚯蚓的急性毒性,并进行了安全性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嘧霉胺对蜜蜂接触LD50(48 h)>100μg/蜂,经口LC50(48 h)>1333 mg/L,对雌、雄鹌鹑LC50(7 d)>1000 mg/kg,对家蚕、斑马鱼、泽蛙的LC50(96 h)分别为727、25.1、27.7 mg/L,对蚯蚓LC50(14 d)为206 mg/kg干土。该农药对蜜蜂、鹌鹑、家蚕、斑马鱼、泽蛙、蚯蚓毒性均为低毒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