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讨肉鸡原代肝细胞对铜的摄入及铜对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影响,将全量换液24 h后的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Ⅰ组)和10μmol/L Cu~(2+)(Ⅱ组)、50μmol/L Cu~(2+)(Ⅲ组)、100μmol/L Cu~(2+)(Ⅳ组)试验组,于体外培养48 h后,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每组细胞外液的Cu~(2+)含量,并观察不同剂量Cu~(2+)作用下胞内游离钙的变化。结果表明,试验组细胞Cu~(2+)的吸收量均超过85%。各试验组均能明显引起肝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升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胞内游离钙浓度随Cu~(2+)剂量的增大而升高。结果显示,Cu~(2+)进入了体外培养的肉鸡肝细胞,且Cu~(2+)对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影响有明显剂量依赖性,Cu~(2+)浓度越高,造成胞内游离钙超载。  相似文献   

2.
铜对肉鸡肝细胞线粒体H2O2生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硫酸铜作为实验铜源,向即时分离的肉鸡肝细胞线粒体溶液内加入不同浓度的铜,孵育不同时间后,以2',7'-二氯二氢荧光磺为荧光指示剂,琥珀酸盐为底物,以SOD为催化刑观察在不同抑制剂存在下肝细胞线粒体H2O2生成的变化.结果显示:分别用10 μmol/L Cu(试验组Ⅰ)、20 μmol/L Cu(试验组Ⅱ)和30 μmol/L Cu(试验组Ⅲ)孵育线粒体10 min后.其过氧化氢生成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0 μmol/L)(P<0.01).此外各组的起始H2O2含量也随铜浓度的升高和孵育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结果表明.Cu2-对线粒体H2O2的生成有显著影响,不但可以提高线粒体中的基准H2O2含量,而且能加快H2O2的生成速率.铜浓度越高.孵育时间越长,生成速率越大,说明铜可诱导体内的氧化反应,或降低体内的抗过氧化作用,促使线粒体氧化呼吸链中电子的漏出.在SOD催化下,H2O2生成增多并加快.这种现象的发现可能是微量元素铜对生物机体造成毒害作用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铜对肉鸡原代肝细胞活性及糖原含量的影响,试验分别用10,50,100μmol/L Cu2+在体外孵育原代肝细胞,PAS染色后测定30分钟和1,2,4,24,48,72小时各时间点的原代肝细胞活性及24小时时的糖原含量。结果表明:50μmol/L和100μmol/L Cu2+仅分别在72小时和4小时之后明显降低细胞活性;随着铜浓度的升高,糖原含量减少。说明高浓度铜可降低原代肝细胞活性,促进肝糖原分解。  相似文献   

4.
以CuSO4.5H2O为铜源,用含Cu2+终浓度为0μmol/L(A组)、5μmol/L(B组)、10μmol/L(C组)、15μmol/L(D组)、20μmol/L(E组)和30μmol/L(F组)的孵育介质对从肉鸡肝脏提取的线粒体进行孵育,每个铜浓度下孵育时间为10,25,40min;采用Clark氧电极法对孵育后的线粒体进行呼吸功能测定:呼吸控制率(RCR)、氧化磷酸化效率(OPR)和磷氧比(P/O)。结果显示,随着铜离子浓度的增加和孵育时间的延长,线粒体RCR,P/O和OPR这3项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降低;表明铜引起体外孵育的鸡肝脏线粒体功能损伤,且呈明显的时间、剂量效应。  相似文献   

5.
乐果引起大鼠肝细胞凋亡的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给大鼠肝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乐果(0、3、10、30、100、300μmol/L),染毒122、4 h后,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肝细胞凋亡率;分别用Fluo-2/AM、双氢-乙酰乙酸二氯荧光黄(DCFH-DA)和罗丹名123检测细胞内Ca2+浓度、活性氧(ROS)和线粒体膜电位(Δψm)变化,并在扫描电镜和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凋亡细胞情况,探讨乐果对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显示,肝细胞染毒12、24 h后,出现了明显的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除3μmol/L组外,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或P0.01),且呈时间-剂量效应。3μmol/L组细胞内Ca2+浓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之后随染毒剂量的增加,细胞内Ca2+浓度逐渐下降;细胞内ROS水平在3~100μmol/L随染毒剂量的增大和染毒时间的延长而升高,而在300μmol/L组略有下降,除3μmol/L组外,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极显著(P0.01);Δψm除24 h 300μmol/L组外均出现持续下降。结果表明,低剂量乐果染毒可诱导肝细胞发生凋亡,细胞内Ca2+、ROS和Δψm可能参与了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6.
向即时分离的肉鸡肝细胞线粒体培养液内加入终浓度分别为10、30、50μmol/L的Cu2+和200μmol/L GSH+50μmol/L Cu2+,孵育20min后,观察培养液中不同铜浓度对线粒体H2O2生成速率和呼吸链复合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0μmol/L和50μmol/L的Cu2+能引起线粒体H2O2生成速率和呼吸链复合物活性出现明显加快和降低(P〈0.05或P〈0.01),10μmol/L Cu2+组没有出现明显变化;谷胱甘肽可显著抑制50μmol/L Cu2+引起的变化(P〈0.01),对线粒体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镉对大鼠原代肝细胞的毒性损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两步灌流法获得大鼠肝细胞,肝细胞暴露于浓度为2.5、5、10μmol/L的醋酸镉24 h.测定了细胞活力、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丙氨酸转氨酶(ALT)活性及细胞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细胞相对存活率显著下降(P<0.01),LDH、AST和ALT的释放量增加,5μmol/L和10 μmol/L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显著(P<0.01),细胞内GSH-PX活性降低,各剂量染毒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极显著(P<0.01);细胞内GSH含量升高,5 μmol/L和10μmol/L剂量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细胞内MDA含量升高,10μmol/L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表明镉可致肝细胞损伤,并且氧化应激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维生素C对铜孵育的肉鸡原代肝细胞周期及细胞膜电位的影响,试验将全量换液24 h后的原代肝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Ⅰ组)和10μmol/L Cu2+(Ⅱ组)、30μmol/L Cu2+(Ⅲ组)、50μmol/L Cu2+(Ⅳ组)、50μmol/L维生素C+50μmol/L Cu2+(Ⅴ组)刺激组,于体外刺激后48小时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的细胞周期及细胞膜电位。结果表明:30μmol/L和50μmol/L Cu2+能明显引起静止期肝细胞数增多,增殖期肝细胞数减少,细胞膜电位下降(P<0.05),10μmol/L Cu2+组没有出现明显变化。说明维生素C可显著抑制50μmol/L Cu2+引起的变化,对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新生牛单层肝细胞培养液中添加胰岛素,其浓度分别为0μmol/L、5μmol/L、10μmol/L、20μmol/L、50μmol/L和100μmol/L,处理12h,应用半定量RT-PCR方法研究胰岛素对体外培养新生牛单层肝细胞胰岛素受体(IR)mRNA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胰岛素浓度的升高,肝细胞IRmRNA丰度呈下降趋势,指示肝细胞内IRrnRNA丰度下降以调节胰岛素浓度.  相似文献   

10.
在 PK15细胞无血清液体培养基中添加 0、7.8、15 .6、31.2、6 2 .5 μmol/L Cu,观察了培养液中不同铜水平对PK15细胞内铜离子浓度和 Cu Zn- SOD活性的影响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PK15细胞内铜离子浓度及 Cu Zn-SOD活性均随培养液中添加铜离子浓度升高和培养时间的延长而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其中以添加 Cu31.2 μmol/L组最高 (P<0 .0 5 )。PK15细胞内 Cu Zn- SOD活性与细胞内铜离子浓度和培养时间呈强正相关 (培养时间 :r=0 .873~0 .980 ,P<0 .0 5 ;铜离子浓度 :r=0 .90 0~ 0 .972 ,P<0 .0 5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