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多效唑调节杂交水稻制种亲本式花期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绍青 《种子科技》2001,19(2):100-101
通过试验,总结了多效唑在杂交水稻制种上花期调节效应及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2.
李安祥  杨长明 《种子》1991,(2):67-68
在杂交水稻制种上碰到花期严重不遇时,利用多效唑(MET)调节制种花期,不但效果明显,且经济省工。但必须正确掌握多效唑的使用方法、使用时间、使用量,和适时利用“九二○”激素解除多效唑药性,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3.
硕丰481对水稻制种花期调节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仕国 《种子科技》2008,26(4):50-51
在杂交水稻制种中,由于父、母本播期的差异和感光性、感温性的不同,加之气候、土壤、水肥管理、移栽方式和密度不同,对父母本生育进程都会产生不同影响,进而导致父、母本花期不遇或相遇不良,降低制种产量。目前,杂交水稻制种上使用生长调节剂调节花期较为普遍,但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足。例如,普遍使用的多效唑调节杂交水稻制种花期,若用量偏大,多次使用(2次以上),  相似文献   

4.
多效唑是一种高活性植物生长调节制,它能强烈地抑制植物体内赤霉素的生物合成,延缓作物生长,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水稻、小麦、油菜、花生、大豆等作物。特别是在杂交水稻制种上的应用,多效唑更是以其独特的功能被人们逐步接受。根据各地资料介绍,结合笔者制种实践,现按不同的用药时间将多效唑在杂交水稻制种上的应用方法及其作用分别介绍如下: 1 浸种至幼苗期 此段时间用药,主要目的是培育矮壮蘖秧,增穗增粒,节省用种。但同时伴有分蘖提早、抽穗推迟的趋势,安排错期时应予注意。一般在对父母本同时施药的基  相似文献   

5.
多效唑是一种高活性植物生长延缓剂和广谱性杀菌剂 ,80年代我国开始推广 ,成效显著。但这项化控技术在杂交水稻制种中的应用研究不见有一个系统的报道。我们多年来不断试验 ,在确保杂交水稻制种高产、优质、高效的途径上 ,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多效唑化控技术。1 培育亲本矮壮秧苗 ,构筑丰产苗架基础在亲本秧苗一叶一心至二叶一心时 ,用多效唑(15 %粉剂 ,以下同 )均匀喷洒秧畦 ,亩用药以 10 0~ 15 0g为宜 ,质量浓度为 30 0 mg/ kg。时间不宜迟 ,过迟秧龄增加苗体大 ,药剂效应减小。多效唑处理的亲本秧田 ,一是稗草、牛毛草等杂草生长受到…  相似文献   

6.
对香型杂交水稻制种收获期、乳熟末期喷施不同浓度多效唑对制种芽率的影响展开研究,即于盛花期后18d、20d、22d、24d、26d共5个时间节点对香型杂交稻制种进行收获、晾晒,分析其芽率,得出了其最适收获期为盛花期后22~23d;在制种乳熟末期时,每667m!2分别喷施多效唑0、60g、80g、100g、120g、140g,在种子收获后,分别检测芽率,得出喷施多效唑103g/667m~2时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制种芽率。  相似文献   

7.
<正>用于杂交水稻制种花期调节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有赤霉素、多效唑和一些复合型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这些调节剂必须把握好施用的时间和数量,才能有好的调节  相似文献   

8.
多效唑调节水稻制种花期技术关键安徽省巢湖地区种子公司(238000)李万海李光平多效唑(MET)是一种高活性植物生长抑制剂,能强烈地抑制植物体内赤霉素的生物合成,延缓植物生长。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水稻、油菜、大豆等作物,有控制株高,增加分蘖(分枝),增强...  相似文献   

9.
化控技术在杂交油菜黔油14号制种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杂交油菜“黔油14号”制种上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父本上喷施“920”能够提高父本植株的高度、增加单株有效角数、结角密度及每角粒数;母本喷施多效唑能够降低株高和分枝部位,显著提高每角粒数,构建良好的株形结构。父本喷施“920”、母本喷施多效唑及仅在母本上喷施多效唑能够提高制种产量,分别较ck(父母本均不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增产12.424%和6.943%。  相似文献   

10.
多效唑、矮壮素对杂交小麦及其亲本矮化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杂交小麦及其亲本杂交制种在喷施不同化控剂对株高和产量的影响,以杂交小麦‘新冬43 号’及其亲本材料为研究对象。选用多效唑(PP333)和矮壮素(CCC)2 种化控剂,在小麦起身期和拔节期分1 次和2 次叶面喷施,研究化控剂对小麦株高的矮化效应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矮壮素350 mg/L、多效唑400 mg/L 均能有效降低3 种材料的株高和节间长;多效唑不同剂量与产量为负相关。根据不同种植目的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喷施方法,不仅降低株高提高小麦的抗倒伏性,还可以减少杂交小麦制种过程中亲本之间的株高差,有利于提高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11.
多效唑在杂交稻制种中的应用湖南省零陵地区种子公司谢建华多效唑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近几年来我们将它应用于杂交稻种子生产中的育秧及花期调节等方面,收到了显著的增产效果,受到了制种基地农民的普遍欢迎,多效唑被当作继九二○以来又一种调节剂得以推广。1多...  相似文献   

12.
试验利用5因素4水平的正交试验,研究核不育两系杂交油菜制种中,采用生长延缓剂多效唑与硼砂、磷酸二氢钾、硫酸镁、钼酸铵配方作叶面肥施用对制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多效唑、硼砂、磷酸二氢钾、硫酸镁、钼酸铵。该5种成分作叶面肥应用的最佳配方浓度为:多效唑有效浓度60~120mg/kg、硼砂浓度0.1%~0.2%、磷酸二氢钾浓度0.2%、硫酸镁浓度2%、钼酸铵浓度0.1%。  相似文献   

13.
在水稻制种中,由于父、母本播期的差异和感光性、感温性的不同,加之气候、土壤、水、施肥、田管、移栽方式、密度不同,对父、母本生育进程都会产生不同影响,进而导致父、母本花期不相遇或相遇不良好,降低制种产量。目前水稻制种上使用生长调节剂调节花期较为普遍,但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足,如普遍使用的多效唑调节水稻制种花期,若用量偏大,多次使用(2次以上),九二○喷施稍偏晚,就容易导致大面积水稻制种母本包颈,严重的无法抽出,制种产量低。为此,筛选新的调节剂用于水稻制种调节花期,对提高制种产量意义重大。我们在前两年试验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掌握芸苔素内酯(水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水稻制种上调节花期效果,特进行了本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4.
杂交水稻制种质量管理体系及措施安徽省绩溪县种子公司(245300汪良余程文娟胡玉堂杂交水稻制种的成败,决定于制种产量和质量。如果说产量是制种的效益,质量则是制种效益的保证,是杂交水稻制种的生命。十几年来,我们在杂交水稻制种工作实践中,总结出一套行之有...  相似文献   

15.
我市地处苏北,是全国三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之一。两系杂交水稻的问世,给我市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经国家“863”工程生物领域两系杂交水稻专家组论证,我市是我国两系杂交水稻最理想的制种区域,有着适宜两系杂交水稻制种独特的气候条件。但是,多年的生产实践表明,随着两系杂交水稻制种面积的不断扩大,生产上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主要表现在产量和质量的不平衡上。  相似文献   

16.
江南  林青松 《种子》1995,(2):46-46
10多年来,杂交水稻的大面积推广对沪州粮食生产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沪州杂交水稻制种单产一直较低,种子长期不能自给,为了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对沪州杂交水稻制种低产的主要原因及其在高温伏旱条件下获取制种高产的可行性进行探讨。1沪州杂交水稻制种低产的主  相似文献   

17.
绥宁杂交水稻制种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付仁 《种子科技》2010,28(3):22-23
我县地处湘西南边陲,光照、温度、湿度都非常适宜于杂交水稻生长,并且制种产量高,是两系杂交水稻制种的优势区域。因此,十多家大型种子公司进入我县进行杂交水稻种子生产,使我县制种产业蓬勃发展。本文着重对当前我县发展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8.
杂交水稻制种产业衰落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盛焕银 《种子科技》2008,26(3):31-32
杂交水稻制种是介于杂交水稻育种和杂交水稻粮食生产之间必不可少的环节,为杂交水稻的大面积种植提供充足种源,它已成为种植业中一项特殊而又非常重要的产业。我国每年需要杂交稻种子2.3亿公斤,全国每年制种面积约150万亩。新沂市自上世纪70年代就开展了杂交水稻制种工作,至今已有近30年的制种历史,制种面积由当初的几百亩发展到后来的万余亩,制种组合10多个,年产种200万公斤,销往全国10多个省份,成为江苏省小有名气的制种基地。然而,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实施以来,新沂市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开始走下坡路。笔者对其原因作简要分析,仅供同行业参考。  相似文献   

19.
林琼  陈军 《种子科技》2006,24(4):8-10
文章分析了新形势下加强无疫情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建设的必要性,陈列了无疫情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建设的法律依据,提出从产地检疫入手,加强无疫情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建设,对于控制疫情具备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0.
邵阳市2013年提出“控东扩西”,集中发展西部雪峰山区杂交水稻优势制种基地的布局思路。对邵阳市2014-2019年杂交水稻制种面积、总产和单产数据按雪峰山区与其他地区分县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年间雪峰山区杂交水稻制种面积占该市制种总面积的83.78%,总产占该市制种总产的85.74%。2017年以来,邵阳市制种区域正缓慢向雪峰山区集中;至2019年,邵阳市部分东部县市已退出制种产业,西部绥宁县杂交水稻制种面积已占邵阳市制种总面积的61.68%,制种总产量占67.22%,已发展成为国家杂交水稻制种超级大县。邵阳市雪峰山区杂交水稻制种面积各年份间变异系数为10.93%,而其他区域为36.81%;该市各地区各年份制种面积与单产的相关系数为0.5988(P<0.01),表明雪峰山区基地总体稳定性高于该市其他地区;雪峰山区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各年份平均单产比该市其他地区高7.61%(比该市平均水平高0.96%),差异极显著(P<0.01),雪峰山区基地制种企业单位成本低于其他区域,农户单位收入高于其他区域;受限于单位生产成本,单个农户精耕细作的耕作方式正逐渐被规模化制种大户取代。优势基地规模扩大有利于提高生产的集约化程度,有利于高产稳产,提高制种的抗风险能力。邵阳市“控东扩西”,做大做强西部雪峰山区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的布局成效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