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探索中药、西药联合用药的抑菌效果,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黄芩、黄连、大黄、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新霉素、阿米卡星对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采用微量肉汤棋盘稀释法测定上述中药与西药联合用药对沙门氏菌的联合抑菌浓度(FIC)指数。结果表明:鸡源沙门氏菌对黄连高敏,对黄芩中敏,对大黄低敏;对新霉素、阿米卡星敏感,对恩诺沙星、环丙沙星表现耐药;恩诺沙星与大黄、环丙沙星与大黄联用对沙门氏菌呈无关作用;恩诺沙星与黄芩、恩诺沙星与黄连、环丙沙星与黄连联用对沙门氏菌呈协同作用;新霉素和阿米卡星分别与黄连联用对沙门氏菌呈相加作用;新霉素和阿米卡星分别与黄芩、大黄联用对沙门氏菌呈拮抗作用。中药与西药联合用药后,对沙门氏菌呈协同作用、无关作用及拮抗作用,故在临床上应注意药物之间的配伍,以提高药物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出联合抗生素对肺炎克雷伯氏菌具有协同抗菌作用的天然产物。采用药敏纸片法测定肺炎克雷伯氏菌对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抗生素和3种天然产物的最小抑菌浓度,应用棋盘法分别测定花青素和咖啡酸与抗生素联用对肺炎克雷伯氏菌的抗菌活性,并通过生长曲线评估咖啡酸与抗生素联用的协同抑菌作用。结果表明,肺炎克雷伯氏菌对8种抗生素均耐药,抗生素的MIC值为16->512 μg/mL。花青素和咖啡酸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MIC值分别为25 μg/mL和1875 μg/mL,肉桂醛无抗菌作用,MIC>250 μg/mL。花青素与头孢他啶和克林霉素联用对肺炎克雷伯氏菌具有协同抗菌作用,2种抗生素的MIC值降低了4倍,咖啡酸与8种抗生素存在协同作用,抗生素的MIC值降低了8~>4096倍。抗生素与咖啡酸联用的协同抗菌效果优于其与花青素的组合,且咖啡酸与磺胺甲恶唑和氯霉素联合使用能持续抑菌至少24 h。本研究首次报道了咖啡酸与抗生素联用对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氏菌具有显著协同抗菌作用,表明联合疗法是消减细菌耐药性的一种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3.
抗菌中药及复方对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抑制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中药对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取五倍子、大黄、鱼腥草等30种中药,采用水提法制备药液,通过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各药液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及最小杀菌浓度(MBC),筛选出抗菌作用较强的中药作为主药,与牡丹皮、龙胆草、蒲公英等18种中药组成复方,测定中药复方时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抑制效果。[结果]五倍子、诃子、夏枯草、花椒对嗜水气单胞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MIC≤6.25mg/ml),选取7种主药与清热凉血、清热燥湿、清热解毒药分别组成复方,其中五倍子、诃子与其他多种中药组成的复方抗菌作用增强;而花椒、五味子、乌梅与其他药物组成复方后,均出现抗菌能力不变或降低的现象。[结论]诃子、五倍子等与清热燥湿药、清热凉血药、清热解毒药之间有协同作用,在实践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研究五味子水煎液的体外抗菌活性及与临床常用6种抗生素联合对临床分离6株耐药大肠杆菌(E.coil)的作用效果.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南五味子水煎液(SRD)、北五味子水煎液(SCD)以及6种抗生素对临床分离禽源E coli的最低抑菌浓度(MICs);微量棋盘法测定SCD与6种抗生素联合对E.coil的分级抑菌浓度指数(FICI);平板计数法测定SCD以及SCD与CEF联合对E coli ATCC25922生长的影响.结果 显示:SCD对6株耐药菌的MIC均为64 mg·mL-1,SRD对其中5株的MIC为128mg.mL-1,对另一株的MIC> 128 mg·mL-1;SCD与头孢噻呋(CEF)联用时对5株菌的FIC≤0.5,呈协同作用;与恩诺沙星(ENR)联用时对6株菌的FIC>2,呈拮抗作用;与卡那霉素(KAN)、链霉素(STR)、氨苄西林(AMP)和多西环素(DOX)联合时主要呈相加作用;SCD能抑制E.coli生长速度,使其生长量明显降低,且相较于单独处理.1/4MIC SCD与I/4MIC CEF联合处理的抑菌效果更明显.综上,SCD的抗菌活性强于SRD,且能明显增强禽源临床分离耐药Ecoli对CEF的敏感性而呈现协同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5.
采集湿天麻,通过常压蒸煮、切片、烘干、粉碎、超声辅助水提醇沉、脱色等工艺处理,得到天麻粗多糖。利用薄层平板琼脂糖孔穴扩散法定性测定天麻粗多糖抗菌活性,进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40株菌株(包括标准株和临床分离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简称MIC)。天麻多糖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对G~-的MIC范围为0.468 75~15 mg/mL,对G~+的MIC范围0.937 5~120 mg/mL,对真菌的MIC范围0.937 5~30 mg/mL,其中对嗜麦芽假单胞菌090223、黏质沙雷氏菌1379、产酸克伯杆菌3株菌的抑菌活性最好,MIC为0.468 75 mg/mL。汉中天麻多糖粗提物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真菌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鸡屎藤、鱼鳅串水提物的体外抗菌活性及其与常用抗生素的联合抑菌效果。[方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29178和大肠埃希氏菌ATCC25922标准菌株为检测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其最小抑制浓度(MIC)和联合抑菌指数(FIC)。[结果]鸡屎藤、鱼鳅串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都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与常用抗菌药物合用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协同或相加效应。[结论]水提法可广泛用于对具有抗菌活性的植物药材的初步筛选。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含多种中药成分的抗菌喷雾的体外抗菌效果并对其抗菌机理进行分析.[方法]选用大肠杆菌(E.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2种菌,用肉汤稀释法和荧光染色法测定抗菌喷雾对其抑菌活性、抑菌率、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用滤纸片法测定其抑菌环,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抗菌喷雾对细菌表面结构和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中药抗菌喷雾在极短的时间内对E.coli和S.aureus的抑菌率就能达到100%,滤纸法显示抑菌环明显;MIC和MBC结果说明了中药抗菌喷雾在稀释5倍之后仍对2种细菌具有抑制作用;喷雾作用后的细菌大量死亡,表面及内部结构均发生明显变化.[结论]多种中药成分的抗菌喷雾对E.coli和S.aureus具有显著的联合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7种常用抗菌渔药对致病性鮰爱德华氏菌的体外抗菌作用,采用2倍稀释法测定了7种渔药对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在初筛MIC的基础上,以MIC、5倍MIC、10倍MIC和20倍MIC下平板抑菌圈直径为参数,分别比较5种药物抗菌效果并优化最佳参数;利用优化的最佳参数比较5种药物单独用药与联合用药对鮰爱德华氏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抗菌先锋对鮰爱德华氏菌的MIC和MBC最小,分别为3.2和6.4μg/mL,其次是伯乐立康,分别为12.8和25.6μg/mL,而鱼康和肠炎烂鳃灵的浓度为1638.4μg/mL时仍无抗菌效果;5倍MIC下抑菌圈直径为筛选抗菌药物的最佳参数,5倍MIC下,鮰爱德华氏菌对抗菌先锋高度敏感,对伯乐立康、菌必清、菌毒康和海鱼安中度敏感;菌必清+抗菌先锋的联合抗菌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光能变价离子钛(TIVL)对烟草青枯雷尔氏菌和野火病菌的抑制作用,本研究采用平板抑菌法、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以及生长曲线测定等方法分析了TIVL对烟草青枯雷尔氏菌和野火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在平板上TIVL对青枯雷尔氏菌和野火病菌的抑制作用具有显著的浓度效应,即随着琼脂平板中添加药剂浓度的升高,对青枯雷尔氏菌和野火病菌的抑制作用也随之增强。同时,TIVL对青枯雷尔氏菌的MIC和MBC分别为32 mg·L-1和36 mg·L-1,对野火病菌的MIC和MBC均为36 mg·L-1,且2种病菌在含有32 mg·L-1 TIVL的液体培养基中生长基本受到抑制,说明光能变价离子钛对烟草青枯病菌和野火病菌均有较好抑菌效果。实验结果为探索离子钛防治烟草青枯病和野火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研究噁喹酸对哈维氏弧菌的体外药效学,并结合噁喹酸在石斑鱼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确定噁喹酸治疗石斑鱼哈维氏弧菌感染的防耐药给药方案。研究结果显示,噁喹酸对哈维氏弧菌H11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为1.0 mg·L -1,耐药突变选择窗范围为1~4.0 mg·L -1。在10、20、30 mg ·kg -1 剂量的噁喹酸肌肉注射给药后,AUC24/MIC分别为61.862 8、135.964 7和199.113 9,Cmax/MIC分别为10.859、13.870和17.817,血浆药物浓度大于 MPC 的维持时间分别为3、24、36 h。综合血药浓度维持 MPC 以上的时间、 AUC24/MIC 或 Cmax/MIC 指标,噁喹酸适用于石斑鱼哈维氏弧菌感染治疗的防突变用药方案为剂量20 mg ·kg -1,给药间隔为24 h,休药期不低于16 d。  相似文献   

11.
烟草与中医     
赵峰  罗家刚  张泽俊  杨永胜 《安徽农业科学》2014,(13):3875+3890-3875,3890
文中比较了烟草与中医的相同点和二者的副作用,结果表明烟草和中医一样都是误人的行业,需要引起重视,而且烟草和中医这2个行业都需要进行改革,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中药科学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医药经济也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对中药的开发研究成为现在紧迫的任务.本文分析了中药新药开发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探讨了中药研究开发的重点和今后的开发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中药产业是中国的特色产业。我国中药现代化与中药产业化发展举世嘱目。当前,如何推进中药现代化,抓好中药农业与中药材GAP生产基地建设,是人们关注的热点。笔者长期从事中药研究,近几年来又参加《贵州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实施方案》、《贵州省中药材产业化经营规划》、《贵州省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基地建  相似文献   

14.
犬皮肤病是犬临床常见病之一,该病是临床症状相近的一大类疾病的统称,因此造成对该病诊断的困难。诊断该病的难点在于辨明病因和皮肤损害类型。分别从中西医的角度对这两方面进行了论述,期望对该病的诊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由阿克苏新农乳业提供患病奶牛100余头。将其按症状不同分组,分别采用中药和西药单独治疗以及中西药结合治疗。结果显示西药有较强的抗菌消炎能力,对化脓性子宫内膜炎具有较好的效果,中药具有活血化淤、增强机体防御能力的功效。所以将中药与抗菌消炎药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对非化脓性子宫内膜炎的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传统中药饮片调剂方式与中药配方颗粒调剂方式进行应用分析比较,优化调剂方法。方法 统计并分析本院传统中药饮片与中药配方颗粒的使用数据(调剂出错率、处方数等),并随机抽取180例于该院就诊的患者及12名在该院从事配药的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在患者选择和工作人员选择等方面对传统中药饮片调剂方式与中药配方颗粒调剂方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传统中药饮片调剂方式相比,中药配方颗粒调剂方式在出错率、取药方便程度、药品剂量准确度、卫生、食用方便程度、携带存储及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强度、减少药物浪费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P<0.01)。结论 中药配方颗粒调剂方式具有明显优势,但还存在许多不足,需要中医药工作者的不断完善与改进,发挥中医药优势。  相似文献   

17.
缪晓平  邓开野  谭梅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240-10241
[目的]确定中药甜酒酒曲的最佳生产工艺。[方法]以糯米和小麦为主要原料,适量的安琪甜酒曲、甘草、八角茴香和肉桂为辅助原料研制新型中药甜酒酒曲,并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药酒曲成分的最佳配比。[结果]各因素对药酒曲品质的影响依次为甜酒曲添加量〉甘草添加量〉肉桂添加量〉八角茴香添加量;基料的制备方法为总重量为50g的糯米与小麦按质量比4∶1混合,25℃左右的水中浸渍4h后粉碎备用;药酒曲的最佳成份配比为甜酒曲添加量0.200g,肉桂添加量0.015g,甘草添加量0.700g,八角茴香添加量0.030g;新研制药酒曲的理化指标为水分12%~13%、总酸度不超过0.400mg/100ml、糖化力250~300u。[结论]新研制药酒曲发酵生产的中药甜酒的各项指标均较好。  相似文献   

18.
中药天冬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天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 (Lour.)Merr]为百合科天门冬属藤本植物,是中国传统的常用大宗中药材之一.文章分析了近十几年来国内外对天冬的研究概况,对其资源分布、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的进展进行了阐述,为天冬的进一步开发利用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中医药大学是传播推广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基地,中医药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能够有效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在"一带一路"策略引导下,立足于中医药大学的中医药科研平台,通过国际化的中医药科研合作、学术交流以及双边人才培养等多种途径,可以为中医药文化的海外推广、传播起到重要的推动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筛选了乌梅、金银花、蒲公英、紫草、牡丹皮等12种可用于食品的中草药,采用水提或醇提法制备中药提取液,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枯草芽孢杆菌这4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为供试菌,采用牛津杯法进行体外抑菌实验。结果表明:艾叶、牡丹皮以及乌梅对4种供试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采用正交试验对上述3种中草药进行复配,分析得出最佳配比为乌梅∶艾叶∶牡丹皮=8∶1∶1,在最佳配比条件下,复配抑菌剂对4种受试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7.81 mg/mL、3.91 mg/mL、15.62 mg/mL、7.81 mg/mL。扫描电镜的结果表明:中草药复配抑菌剂能够破坏大肠埃希氏菌细胞结构,导致细胞内容物外泄,细胞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