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霍山县历来群众有炒制小茶习惯,品质以雾迷尖、挂龙尖所产的的茶为最好。山于缺乏研制,各户炒制手法不一,品质风格杂乱,为此从1985年起在主产地雾迷尖连续五年进行研制,统一了采摘标淮和加工工艺,使色香味形日趋完善,发挥了特有品质风格,定名为“霍山翠芽”。1985年5月被评为“省优名茶”,7月又被农业部评为“部优名茶”,并颁发了优质茶合格产品证书,同时又发给奖状和奖杯。“霍山翠芽”的品质特点:形似雀  相似文献   

2.
开化龙顶     
“开化龙顶”茶产于开化县大龙山的龙顶潭周围,原为历史名茶,1979年重新发掘,1985年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名茶。其品质特点为:条索紧结挺直,白毫披覆,香气鲜嫩清幽,味醇甘爽,汤色杏绿清澈,叶底绿亮。该茶经数年的摸索、改进已形成一套完整的采制工艺。 (一)鲜叶采摘:清明前后选择芽叶粗壮、多毫的品种,采摘一芽一叶,芽长于叶,芽叶长度3公分以下,不采紫芽、细瘦叶、病虫叶。  相似文献   

3.
神泉珍珠绿名茶是安徽东至茶树良种繁殖示范场于九十年代初期研制成功的,在1995年安徽省第四届名茶评比会上被评为省级名茶,获中茶所举办的全国"中茶杯"名茶评比一等奖,并在农业部举办的第二届农业博览会上获得金奖。它是绿茶类珍珠状的球形茶。其商品茶所具有的特点如下:1外形有特色,生产有批量。目前评选出的名茶,绝大部分是芽型茶,多半都采摘幼嫩单芽或一芽一叶初展制成,制出的茶多呈两头尖的芽型,或两头尖略扁的芽型。采数万个芽才能制Ikg茶。采摘难度大,难以上规模成批量生产,所以名茶评上以后往往是昙花一现。神泉珍珠绿…  相似文献   

4.
华世人 《茶业通报》1999,21(3):30-30
岳西翠尖茶的研制始于1992年。同年6月,岳西翠尖被安徽省第三届名茶评审会评为省级名茶。1995年10月,岳西翠尖在第三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获金质奖。1 原料产地 岳西翠尖采摘茶园选择极为讲究:要求海拔在500m以上,周围群山环抱、植被良好,茶园土层深厚肥沃;茶树必须处于青壮年期或是经过重修剪、台刈复壮后长势旺盛;茶园施肥以有机肥为主,禁止喷施农药和生长素。岳西翠尖创制期的鲜叶均取之于黄尾乡门楼茶场、包家乡石佛茶场(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等自然生态条件极为优越的小片茶园。2 鲜叶采摘 岳西…  相似文献   

5.
霍山县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别山腹地,产茶历史悠久,距今有2000多年,全县现有茶园近8000hm2,产各类干毛茶4869t,产值1.3亿元,主要产品有霍山黄芽、霍山翠芽、霍山小岘春、六安瓜片、炒青绿茶、霍山菊花茶、霍山黄大茶等。  相似文献   

6.
一、蒙顶黄芽的特征:“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是古今广为传颂的赞誉蒙顶茶的诗句。蒙顶黄芽是蒙顶名茶传统产品之一,在茶叶分类上属黄茶类,品质特征是:形状扁直,芽肥大整齐,鲜嫩显毫,黄绿匀净,汤黄明亮,甜香浓郁;味甘而醇、叶底嫩黄。二、蒙顶黄芽鲜叶采摘:1.采摘标准:蒙顶黄芽的鲜叶要求严格、每年春分时节,茶芽争春萌发,当茶国内有10%左右的芽头鳞片展开,可开园采摘肥壮芽头,炒制特级黄芽。随时间的推移,茶芽的长大,可采一芽一叶半初展,俗称鸦雀嘴的芽头,炒制一级黄芽。但不能采摘真叶已展  相似文献   

7.
翠柏茶是溧阳市创制的地方名茶 ,其品质特征是形似翠柏、色翠显毫、清香持久、滋味鲜爽、汤色清亮、叶底嫩绿、匀净成朵。几年来多次被评为省级以上名特优茶奖 ,深受消费者喜爱。 1 998年翠柏茶机械加工技术推广列入江苏省农业“丰收计划”项目。如何保持翠柏茶品质和独特风格、降低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是推广翠柏茶机械加工项目的主要目的 ,为此 ,我们对翠柏茶机械化加工的品质、工效、成本进行了比较试验。1 试验设计1 .1 试验原料、设备 鲜叶原料 :一芽一叶初展。机械设备 :63型电炒锅、6CST -3 0D杀青机、6CSZ -60D振动理条…  相似文献   

8.
<正>"石阡苔茶"是贵州省名牌产品;"石阡苔茶"是贵州省三大茗茶之一;"泉都坪山"牌石阡苔茶多次评为省优名茶,扁形名茶"坪山翠芽"获国际茶博览会金奖10次、西博会名优农产品称号、世界绿茶博览会金奖。"泉都坪山"商标成为贵州省著名商标。茶叶生产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全县农户种茶的积极性被大大激发。茶产业作为优势特色效益农业,为促进我县农民增收、财政增税以及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1石阡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石阡苔茶"是贵州省名牌产品;"石阡苔茶"是贵州省三大茗茶之一;"泉都坪山"牌石阡苔茶多次评为省优名茶,扁形名茶"坪山翠芽"获国际茶博览会金奖10次、西博会名优农产品称号、世界绿茶博览会金奖。"泉都坪山"商标成为贵州省著名商标。茶叶生产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全县农户种茶的积极性被大大激发。茶产业作为优势特色效益农业,为促进我县农民增收、财政增税以及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1石阡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石阡苔茶"是贵州省名牌产品;"石阡苔茶"是贵州省三大茗茶之一;"泉都坪山"牌石阡苔茶多次评为省优名茶,扁形名茶"坪山翠芽"获国际茶博览会金奖10次、西博会名优农产品称号、世界绿茶博览会金奖。"泉都坪山"商标成为贵州省著名商标。茶叶生产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全县农户种茶的积极性被大大激发。茶产业作为优势特色效益农业,为促进我县农民增收、财政增税以及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对存  相似文献   

11.
茶树采摘幼嫩新梢用于加工饮料茶,其产量和茶叶品质两者均受采摘标准的影响。茶叶品质研究的本身即着重于采摘标准。但采摘标准极大地依赖于采摘间隔期。在商业性茶叶生产条件下,孤立地选择某一采摘标准的芽叶是困难的;因此,可发现在采摘的鲜叶中不同采摘标准的芽叶具有不同的比例。适当采摘间隔期的选择可控制这些芽叶的比例,进而控制采摘质量和产量。有利于产量和成茶品质的最佳芽叶标准是一芽二叶,然而完全实现一芽二叶是不可能的。根据上述采摘标准和努力提高产量,某一生产茶园可通过延长采  相似文献   

12.
信阳毛尖茶生产对茶树品种的基本要求是发芽早、芽叶绿色多茸毛,抗寒性强,在化学特性上要求茶多酚含量不超过25%,氨基酸含量高于3%,酚氨值小于7;按照“鲜叶采摘—鲜叶摊放—杀青—做形—干燥”工艺生产的信阳毛尖茶,其针型系列,主要是以采摘灌木型中、小叶良种茶树1芽1叶初展至1芽2叶的鲜叶生产,产品外形特征是色泽翠绿、外形圆细紧直、形似松针;而芽型系列,主要以小乔木型良种茶树的芽或1芽1叶初展的鲜叶生产,产品外形特征是外形似芽、形直、白毫满披。  相似文献   

13.
黄山翠兰名茶经五年开发推广 ,取得明显效果。产量由 1 995年的 1 5.6t,增加到 1 999年 750t,五年累计产量 3 0 0 0t新增产值 4 80 0万元 ,新增茶税 60 0万元 ,茶农人均逐年递增 50元 ;在黄山翠兰开发推动下 ,全县茶叶收购贸易额增长 1 .0 5倍 ,名优茶比重由 6.3 %增加到 50 %,产值由 2 2 %提高到 78%。  相似文献   

14.
一、鲜叶采摘技术 1、采摘标准:龙井茶的采摘要求芽叶均匀成朵,“生龙”(不折损),不带鱼叶,不夹入茶梗老叶,不采碎芽叶,鲜叶匀、嫩、鲜、净。特级茶一般在清明前后十天内采摘,一芽一、二叶,芽长于叶,长度在3厘米以下。严禁采摘紫芽叶,因其叶底呈靛青色对品质极为不利。随着气温的升高,雨水的增多,芽叶逐渐舒  相似文献   

15.
九山翠剑茶     
九山翠剑茶1992年在农业部首届农产品博览会上荣获金奖。该茶产于安徽省国营九连山茶场,该场有茶园5500余亩,茶园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自然环境优越,主要茶树品种为祁门槠叶种,芽叶细嫩,适制各种高档名优茶。该场自1985年研制生产九山翠剑等十几种九山系列以来,经不断提高技术,不仅产量逐年提高,而且产值也连年递升。其中九山翠剑更是场名茶中的  相似文献   

16.
罗明友 《茶业通报》2003,25(2):67-67
黄花山大叶种茶原产于宁国市青龙乡西林村黄花山村民组,“黄花山大叶种”叶型呈长椭圆形,长宽比值2.745,叶面水平略上斜着生,节间较长;成叶色泽绿色,叶面隆起,具有光泽;芽头黄绿肥壮,育芽能力和芽头的持嫩性好,芽叶茸毛较多,抗寒耐旱能力较强。采用黄花山大叶种茶鲜叶原料制作的中国名茶———黄花云尖,其品质优异,风格独特,深受消费者的欢迎。我们应加大黄花山大叶种茶的开发利用。1适制名茶黄花山大叶种茶是制作高档名优绿茶理想的鲜叶原料,制成茶叶芽头肥壮,翠绿显毫,香高味浓。1.1云尖系列类型名优绿茶采摘肥壮的一芽一叶初展或一芽一叶…  相似文献   

17.
山河摘翠     
山河摘翠李子朝(江苏扬州邗江县山河茶场)扬州邗江县山河茶场科技人员经三年努力,研制成"山河摘翠"绿茶。该茶的品质特征:扁平带弯,形似新月状,色绿显毫,内质清香持久,滋味醇和,汤色清亮,叶底芽叶完整。采制工艺:1.鲜叶采摘要求:一芽一叶不展或半展。做到...  相似文献   

18.
茶树生长由于它本身的生理特性和受外界气温因子的影响而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的变化。特别在春茶季节,如雨量适中,气候由低突然增高,茶芽的萌发率和芽叶的生长速度将显著加大。这种生长趋势的出现,必将造成采摘高峰和入厂鲜叶高峰期的来临。在我国北方茶区处于采摘高峰期鲜叶入厂量的超出平时1—2倍,最高日产量约占全年产量的3—5%。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主要探究名优茶生产茶园夏秋茶采摘对翌年春茶产量影响。试验表明施肥组的发芽密度、百芽重及鲜叶产量均高于对照组与采摘组。施肥组的发芽密度最高,为95个/1109cm2。采摘组最低,为88个/1109cm2。4月6日芽叶组成汇总表表明三个组中均为一芽二叶成分最高,单芽头与对夹叶含量较低。一芽三叶百芽重施肥组重量较其他两组高,产量测定表明,施肥组产量略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0.
叶根轩  叶东 《茶业通报》1997,19(1):44-44
一、天然兰花香型毛峰茶的品质特征(一)外形:条索紧直、色泽翠绿、白毫显露。(二)内质:香气呈兰花香型,清高持久;滋味鲜醇爽口;茶汤清澈明亮;叶底匀绿成朵。二、天然兰花香型毛峰茶的采制技术(一)鲜叶的采摘要求:春茶首批、秋茶均可。以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为标准,鲜叶采摘应在早晨露水干后进行。采后的鲜叶不得紧捏手中或紧压在笼中,及时送厂摊凉,以确保鲜叶质量达到嫩、净、匀、鲜的要求。(二)加工技术要求:1.凉青:鲜叶进厂立即用竹苈薄摊,摊叶厚度1.5厘米左右,每隔2~5小时将两筛拼成一筛,结合拼筛进行轻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