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北畜牧兽医》2009,(3):18-19
性别控制是指雌性动物通过人为地干预而繁殖出人们所期望性别后代的一种繁殖新技术。奶牛XY精子分离性别控制技术是指将牛的精液根据含X染色体和Y染色体精子的DNA含量不同而把这两种类型的精于有效的进行分离后,将含X染色体的精子分装冷冻后,用于牛的人工授精,而使母牛怀孕产母牛犊的技术;这种根据精子X、Y染色体的不同而分装冷冻的冻精就叫性控冻精。  相似文献   

2.
奶牛性别控制技术是指母牛通过人为地干预而繁殖出人们所期望性别后代的一种繁殖新技术。奶牛XY精子分离性别控制技术是指将牛的精液根据含X染色体和Y染色体精子的DNA含量不同而把这两种类型的精子有效的进行分离后,将含X染色体的精子分装冷冻后,用于牛的人工授精,而使母牛怀孕产母牛犊的技术,达到快速扩群的目的。最终使母牛数和产奶量都得到提高,从而提  相似文献   

3.
<正>在奶牛养殖中,养殖户希望多产母牛犊,所以,奶牛性别控制技术显得十分重要。性别控制是指母牛通过人为地干预而繁殖出人们所期望性别后代一种繁殖新技术。奶牛XY精子分离性别控制技术是指将牛的精液根据含X染色体和Y染色体精子的DNA含量不同而把这两种类型的精子进行有效分离后  相似文献   

4.
动物性别控制是指通过人为干预,使雌性繁殖动物按人们的愿望繁衍所需性别后代的技术,目前性别控制已经在多个品种中进行试验[1-2],辽宁绒山羊性别控制在生产实践和育种中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首先可以从受性别限制的性状或受性别影响的性状方面获益,如母羊产羔、公羊产肉产绒等[3];其次可以进行扩群,加速新品系培  相似文献   

5.
《畜牧市场》2004,(12):31-31
性别控制是指通过人为地干预或操作,使母体按照人们的愿望繁殖所需性别后代的一种生物技术。现代生物学证明:动物雄性繁殖细胞精子的性染色体为XY型.而雌性的繁殖细胞卵子的性染色体为XX型。因此,在整个繁殖过程中,只要也只有控制了Y精子才能控制繁殖下一代的性别。  相似文献   

6.
雌雄肉鸽的外貌差别甚微,繁殖方式是典型的“一夫一妻”制,如果性别比例不当,不但鸽舍不得安宁,而且还影响产蛋率;小群放养时,配不成对的鸽子就会飞到别的鸽群中寻找配偶而不回巢。目前,用于鉴定鸟类性别的方法主要有目测生殖器官、染色体分析、粪便中雌激素与睾酮比例的测定、体尺测量法等,但这些方法或费时费力或有较大伤害性,准确度不高,不适合对肉鸽这种繁殖量大的鸟类进行性别鉴定。  相似文献   

7.
家畜性别控制和性别鉴定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性别控制是指通过人为干预,使雌性繁殖动物按人们的愿望繁衍所需性别后代的技术。文章对性别控制的理论基础、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寇永谋 《畜牧兽医杂志》2012,31(6):72-73,76
奶牛性别控制人工授精技术是指将牛的精液根据含X染色体和Y染色体精子的DNA含量不同而把这两种类型的精子有效的进行分离后,将含X染色体的精子分装冷冻后,用于牛的人工授精,而使母牛怀孕产母牛犊的技术;该技术是在常规人工授精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奶牛高新繁殖技术,是动物繁殖史上的第三次革命。使用奶牛性控冻精人工授精技术,其后代产母犊率达90%以上,实现了奶牛快繁扩群的目的,加快了牛群遗传改良速度,对转变奶牛生产潜力、提高奶牛养殖业经济效益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性别控制(sex control)是通过对母畜生殖过程进行人为干预,使繁殖母畜产出人们期望性别后代的一门繁殖技术。性别控制技术在奶牛繁殖中意义重大。首先,通过性别控制技术,可提高母犊的比  相似文献   

10.
<正>奶牛性别控制是指通过人为的手段进行干预,使母牛按照人们的意愿繁殖出特定性别后代的技术。正常奶牛产母犊率为32.4%至46.2%,对畜牧业生产而言,奶牛业发展需要更多的母牛产奶,所以这严重地制约了养牛业的发展。而随着胚胎移植等繁殖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国内外对奶牛生母犊的控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1.
性别控制是指人为干预动物的正常生殖活动使动物能够按照人们的意愿来繁殖所需性别后代的一种繁殖新技术。该技术在畜牧业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增加选种强度、加快畜禽育种进程、提高家畜生产性能以及防止性连锁疾病等。目前,实现家畜的性别控制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受精后通过  相似文献   

12.
性别控制是指通过人为干预并按照人们的意愿使雌性动物繁殖出所需性别后代的一种繁殖技术。性别控制技术可加速家畜育种的进程,使家畜的泌乳性状、繁殖性状和生产性状发挥到极致。将性别控制技术应用在畜牧业生产正在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目前,家畜性别控制分为受精前X、Y精子分离和受精后早期胚胎性别鉴定两类。实践证明,无论哪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并且对精子或胚胎都有一定程度的损伤。本文针对目前家畜繁殖过程中应用的性控技术进行总结、分析,并且对将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性别控制是指人为干预动物的正常生殖活动.使动物能够按照人们的意愿来繁殖所需性别后代的一种繁殖新技术,而精子分离是控制动物性别的诸多手段中比较简单且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就对X-、Y-精子分离的生物学基础、常用分离方法及其应用效果的研究进展做一简单综述.并着重阐述了免疫法分离性控精液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家畜胎儿性别鉴定是指预测胎儿的性别而言,而性别控制,则是指人为地、有选择地使家畜产生雌性或雄性后代。这两个问题是生物学、遗传学、畜牧学及家畜繁殖学所共同关心的课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将对畜牧业生产有重要意义。近年以来,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报导逐逐增多,并且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翔宇 《山东饲料》2010,(9):32-32
奶牛性别控制是指通过人为的手段进行干预,使母牛按照人们的意愿繁殖出特定性别后代的技术。 正常奶牛产母犊率为32.4%至46.2%,对畜牧业生产而言,奶牛业发展需要更多的母牛产奶,所以这严重地制约了养牛业的发展。而随着胚胎移植等繁殖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国内外对奶牛生母犊的控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这种控制主要有3条途径:一是在人工授精前通过对X精子与Y精子分离而控制性别;二是在胚胎移植前对胚胎的性别进行鉴定以控制性别;三是控制外环境来控制性别。现综合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哺乳动物早期胚胎性别鉴定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性别控制技术已经成为繁殖生物学中重要的研究课题和研究方向,哺乳动物的性别控制是指通过对精子或胚胎的性别鉴定以达到调控子代性别的目的。目前,哺乳动物性别控制的方法很多,主要有精子控制法和早期胚胎性别控制法等。文章主要介绍了早期胚胎性别鉴定方法的基本原理、研究现状、优缺点及在畜牧业中的应用,为进一步探讨哺乳动物的性别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家畜性别控制技术是通过人为干预使雌性家畜繁殖出人们所希望的性别后代的一种繁殖新技术,是继家畜人工受精技术、胚胎移植技术之后家畜繁殖领域的又一次技术革命。对家畜的性别控制主要有2个途径:(1)人工受精前通过对X精子与Y精子的分离加以控制性别;(2)在胚胎移植前对胚胎的性别进行鉴定加以控制。目前,在奶牛生产中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主要是采用第1种  相似文献   

18.
动物的性别控制是指通过人为作用使雌性动物按照人们的意愿繁殖出所需性别后代的一门生物技术,该技术具有巨大的利用价值。在人类领域,性别控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帮助具有性连锁遗传病的患者选择后代性别,避免遗传病的发生;在畜牧生产中,动物的许多重要经济性状都与性别密切相关,通过控制后代的性别,可充分发挥受性别限制的生产性状(如泌乳)和受性别影响的生产性状(如生长速度、肉质等)的优势,使肉用家畜多产公畜、乳用家畜多产母畜,满足畜牧生产需要,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优质种公畜精子的分离,不但能够提高家畜繁殖效率,也能够减少家畜性连锁遗传病的传播。另外,在品种繁育方面,精子分离技术可为育种  相似文献   

19.
性别控制指通过人为干预使动物的繁育按照人们所希望的性别繁殖后代的技术。随着畜牧业生产智能化的迅速发展,高效准确的性别调控技术成为提高畜禽生产经济效益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主要综述了性别分化调控、性别反转和X、Y精子分离技术,以期促进畜牧业养殖性别控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性别控制技术是指通过人工手段使家禽家畜生产期望后代的生物技术。基于XY精子的DNA含量、细胞膜上蛋白质和运动能力的差异,使精子在体外进行分离。实现性别预选对加速繁殖育种进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将动物的繁殖能力,产乳性能,肉品品质等性状最大程度发挥。高效有力的性别控制手段已经成为改良品种、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研究方向。文章介绍了当前主要性控技术的作用机理和应用,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