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进一步开发橡胶树EST-SSR标记,该研究下载并组装了来自NCBI和马来西亚橡胶树EST数据库EST序列。在3 733个组装的橡胶树单一基因中共鉴定到566个潜在的SSR位点,平均3.96 kb会出现一个SSR位点。二核苷酸重复为最丰富的SSR重复类型,接下来是三核苷酸、四核苷酸、五核苷酸和六核苷酸重复。SSR位点重复单元数目最多的是5,接下来是12、6和7。在该研究中鉴定的51种类型SSR模体中,二核苷酸、三核苷酸、四核苷酸、五核苷酸和六核苷酸重复分别有6、26、5、3和11种。GA/CT二核苷酸数目最多,接下来是TC/AG、AT/TA、CTT/GAA、TTC/AAG和TCT/AGA。在158个新开发的橡胶树EST-SSR标记中,99个可在橡胶树品种RRIM600中产生清晰扩增条带。该研究开发的EST-SSR标记丰富了橡胶树分子标记数量,必将在橡胶树DNA指纹图谱、遗传多样性、标记辅助选择、遗传图谱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开发橡胶树 EST-SSR标记,该研究下载并组装了来自 NCBI和马来西亚橡胶树 EST数据库 EST序列。在3733个组装的橡胶树单一基因中共鉴定到566个潜在的 SSR位点,平均3.96 kb会出现一个 SSR位点。二核苷酸重复为最丰富的 SSR重复类型,接下来是三核苷酸、四核苷酸、五核苷酸和六核苷酸重复。SSR位点重复单元数目最多的是5,接下来是12、6和7。在该研究中鉴定的51种类型 SSR模体中,二核苷酸、三核苷酸、四核苷酸、五核苷酸和六核苷酸重复分别有6、26、5、3和11种。 GA/CT二核苷酸数目最多,接下来是 TC/AG、AT/TA、CTT/GAA、TTC/AAG和 TCT/AGA。在158个新开发的橡胶树EST-SSR 标记中,99个可在橡胶树品种RRIM600中产生清晰扩增条带。该研究开发的 EST-SSR标记丰富了橡胶树分子标记数量,必将在橡胶树 DNA指纹图谱、遗传多样性、标记辅助选择、遗传图谱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利用橡胶树GT1与IAN873杂交组合183株实生苗的F1代群体作为构图群体,利用SSR、SRAP、AFLP等3种分子标记对该群体进行遗传连锁分析,构建1张包括18个连锁群、372个标记位点的橡胶树分子遗传连锁图(LOD≥3),其中包括19个SSR标记、73个SRAP标记、280个AFLP标记,连锁图谱的总图距覆盖1 735.9 c M,所有标记间的平均图距为5.22 c M。在此连锁图谱上的标记区间为[8,46],所有连锁群长度区间为[55.3 c M,134.7 c M]。LG9连锁群包含标记最少为8个;LG1连锁群包含标记最多为46个;LG1的平均图距最小为2.80 c M;LG17的平均图距最大为7.92 c M。总图谱中存在图距大于20 c M的空隙为5个。  相似文献   

4.
从NCBI网站下载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品种RRIM 600的全转录组数据(登录号:JT914190-JT981478),利用SSR软件MicroSAtellite (MISA),并采用含有1~10个碱基重复、碱基数在12 bp以上的鉴定标准对SSR基元进行鉴定分析.结果表明,从RRIM 600的全转录组数据中,共发现91 846个SSR,分布于42 859条Unigene中,发生频率为63.71%.橡胶树转录组SSR的平均长度为9 bp,平均分布频率是1/0.92 kb.其中含6个碱基重复基元类型最多,共有52 615个,占所鉴定SSR总数的57.29%.同时对这些SSR的可用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5.
王玲玲  陈东亮  黄丛林  邢震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36):123-126,130
SSR分子标记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分子标记技术之一。对SSR标记的原理、特点和开发方法进行了总结,综述了SSR分子标记技术在植物DNA指纹图谱构建、遗传多样性分析、种子纯度及真伪鉴定、遗传图谱构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并对目前SSR标记应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以期为下一步开展西藏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分子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炭疽病是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的重要叶部病害之一,严重影响橡胶产量。笔者对我国巴西橡胶树炭疽病的危害概况、症状、病原种类、病原生物学特性、病原分子致病机理和防控措施等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了解我国巴西橡胶树炭疽病发展趋势、明确橡胶树田间病原菌种类及优势种,掌握炭疽菌生物学特性和分子机理研究现状,为巴西橡胶树炭疽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是建立在PCR技术上的一种广泛应用的分子标记,具有含量丰富、多态性高、共显性等优点。简要介绍了SSR分子标记技术的原理和特点,重点介绍了SSR标记在玉米遗传多样性、基因定位、分子辅助标记、遗传图谱构建、种质资源鉴定等方面的应用,并对SSR标记技术在玉米研究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在植物界,大约有2000多种植物能合成天然橡胶,它们分别属于7个科中的300个属。但仅有巴西橡胶树因胶乳产量高、质量好、易于获取和具有商业开发价值而成为天然橡胶的唯一来源。关于橡胶树的形态学、栽培学、生理学等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橡胶树的有关研究也逐渐深入到分子水平。笔者主要从橡胶树中相关基因的克隆;分子标记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橡胶树基因工程的研究等三方面对巴西橡胶树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SSR标记技术在大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文才  熊冬金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3156-3158
SSR分子标记因具有共显性、多态性丰富、在大豆基因组中分布广等众多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大豆研究中.从大豆遗传多样性分析、分子图谱构建和QTL数量性状定位、品种鉴别3方面分别阐述了SSR分子标记在大豆研究中的应用和最新进展,并对SSR分子标记在大豆研究领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生物技术在橡胶树育种中的应用,主要包括组织培养技术、染色体工程技术、分子标记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内容;并展望了其在橡胶树育种中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姚庆收  武玉永  于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729-13730,13789
[目的]建立新的橡胶树遗传转化体系,为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研究橡胶树提供基础。[方法]利用发根农杆菌R1601、15834和1.2556 3个株系分别侵染橡胶树热研7-33-97的叶片和茎段,诱导毛状根,并利用PCR技术检测诱导得到的毛状根。[结果]在相同的条件下,仅橡胶树茎段在发根农杆菌R1601侵染后产生毛状根,其诱导率达36.6%;PCR结果表明,T-DNA序列已整合进橡胶树的基因组中。[结论]初步建立了发根农杆菌介导的橡胶树遗传转化体系。  相似文献   

12.
应用RAPD和ISSR技术对20份橡胶树抗寒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6个RAPD引物和12个ISSR引物分别扩增出条带113和101条,多态性条带指数(PPB)分别为61.1%和63.4%。据Nei-Li相似系数,ISSR标记在相似系数约0.74处,可将20份材料分为野生种质和栽培种质两大类;RAPD标记在相似系数约0.70处,也可将供试材料分为野生种质和栽培种质两类,但只有XJ002420为野生种质。对2种标记的分析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RAPD和ISSR所检测的遗传相似系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72。以上结论表明,RAPD和ISSR标记可用于橡胶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但鉴于ISSR较RAPD有更强的多态性检出能力,ISSR技术应作为遗传多样性研究的首选单引物标记。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规范橡胶树寒害减灾栽培过程、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及橡胶种植业可持续和稳定发展,笔者基于近70年(1952—2020年)我国橡胶种植业寒害减灾文献资料和植胶生产实践,根据橡胶树寒害减灾特点,明确了橡胶树寒害减灾的相关概念,阐明了寒害程度区域划分、植胶环境生态类型区划分、橡胶树寒害分级划分,归纳总结了胶园地点选择、品种选择...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我国海南、云南、广东三大植胶区橡胶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简要阐述了科技对橡胶栽培及胶园管理的推动作用.探讨分析了橡胶栽培及胶园管理方面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如橡胶幼树整体抚管水平较低、橡胶砧木资源研究开发力度不够、橡胶树防风防寒减灾技术仍未解决、旱害逐年加重、胶园土壤肥力总体较低并呈下降趋势、低产胶园更新缓慢、胶园树龄...  相似文献   

15.
运用组织结构解剖学方法研究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 Muell. Arg.)丛枝病,对比丛枝病橡胶树与健康橡胶树的组织结构差异。采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Illμmina HiSeq 2000对丛枝病橡胶树和健康橡胶树进行转录组测序。石蜡切片观察结果表明,以健康橡胶枝茎做为对照,丛枝病橡胶枝茎形成层明显变薄,周皮部份占树皮比例明显变小,次生木质部导管变细,初生韧皮纤维外侧没有石细胞存在;丛枝病橡胶叶片栅栏组织较健康叶片变薄,海绵组织较健康叶片变厚。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以健康橡胶树为对照,丛枝病橡胶树的黄酮类化合物和油菜素类固醇生物合成两条代谢途径出现明显紊乱。植原体感染橡胶所引起的代谢紊乱可能是导致橡胶树解剖学结构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概述了橡胶树抗寒育种的进展情况,结合当前对橡胶树结构,发育、水分、生物膜结构、呼吸作用、物质代谢与抗寒性的关系研究,慨括了寒害胁迫对橡胶树的伤害及橡胶树抗寒性的生物学机理.通过橡胶树多项生理生化指标,可以综合有效地评价橡胶树的抗寒性.要解决橡胶树的寒害问题,最有效的方法还是要通过分离多种植物的多种抗寒基因,深入研究植物的抗寒分子机理,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寒品种.  相似文献   

17.
由头孢藻引起的藻斑病在世界各国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很多植物物种上均有报道。弄清寄生橡胶树叶上寄生藻的种类、为害症状以及不同橡胶树品系和环境对寄生藻发生为害的影响,为橡胶树藻斑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通过田间调查、观察其为害特性症状;采集藻斑病标本,切片显微观察寄生藻在宿主组织内和表面的寄生习性;提取寄生藻的DNA,分析比对其核糖体小亚基基因序列。结合寄生藻的形态和核糖体小亚基(18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将本研究发现的橡胶树藻类叶斑病原物鉴定为茂盛头孢藻,这是首次在我国大陆橡胶树上发现由该寄生藻引起的橡胶树叶斑病。结果表明,种植于不同坡向、相同品系的橡胶树受害程度不一样,种植在阴坡的病害级别要高于阳坡的;同一株橡胶树上层树冠叶受害最轻,下层树冠叶受害最重;相比较而言橡胶树品系云研272较为抗病。  相似文献   

18.
天然橡胶是我国国防战略不可缺的资源,在国计民生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物候能直观反映作物特征,人们可根据物候确定割胶、施肥、育苗、采种和病虫害防治等各项作业的农时安排,而叶蓬物候是橡胶树物候的重要方面,也是橡胶树物候研究的热点之一。但我国橡胶树物候研究起步较晚,橡胶树叶蓬物候方面的研究并不深入。重新划分了橡胶树叶蓬物候期,介绍了叶蓬物候的观测方法,并综述了与施肥、育苗、割胶、生理生化和抗逆性相关的橡胶树叶蓬物候研究,发现橡胶树根系生长快慢、芽接成化率、根接成化率与叶蓬物候有关,落叶期到萌动期不宜进行割胶,萌芽抽叶阶段植株代谢调节和能量转化旺盛,古铜期和淡绿期抗逆性差,最后展望了橡胶树叶蓬物候未来可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