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ArcGIS的聊城市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与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掌握聊城市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分析耕地安全及其对粮食质量的影响,将聊城市耕地分为136个采样点,调查砷、镉、铬、铜、汞、镍、铅、锌等8种重金属的含量.采用全新的综合指数法-地质累积指数与内梅罗指数结合法进行污染评价.经综合指数分析,重金属污染的程度依次为汞>铜>镉>锌>铬>铅>砷>镍.基于ArcGIS,分别对各种污染物的综合指数进行污染空间分布研究,聊城市土壤各重金属污染分布不尽相同,各重金属在县市城区周边污染偏大,但总体上区域差异较小.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As与Cu、Ni、Zn,Cr与Ni,Ni与Zn等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以浙江省五金工业之都——永康市主城区为研究区域,系统采集181个表层土壤样品,对样品中钛、铬、锰、钴、镍、铜、锌、砷和铅共9种重金属元素质量分数进行测定及分析,计算单因子污染指数及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永康市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和潜在生态风险,并利用多元统计和地统计方法分析各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9种土壤重金属元素中,钛、铬、锰、镍、铜、锌、钴和铅等8种元素的均值超过了金衢盆地土壤背景值,砷元素均值略低于金衢盆地背景值,各重金属元素均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富集。(2)单因子污染指数显示,表层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程度依次为铬镍钴钛锰铜锌铅砷,铬元素存在轻度污染,其余各元素均为潜在污染。(3)铬、镍、铜、钴、砷元素的积累主要受到工业生产影响,锌和铅元素的积累主要受到交通运输活动的影响,钛、锰来源于工业冶金及制造活动,同时钛元素也在一定程度上来源于成土母质。(4)永康市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IR)均值为49.05,处于轻度潜在生态风险,局部地区处于中度潜在生态风险,其中铜、砷和钴元素分别存在局部地区高度、中度潜在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3.
采集了贵州都柳江流域4个柑橘园柑橘植株的叶片、果实及土壤,对砷、镉、锌、铜、铬、铅、汞、镍8种重金属含量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8种重金属元素的检出率均达到100%,通过综合污染指数测定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4个果园土壤、果实中重金属平均含量均低于安全评价标准,达到安全或非污染等级.柑橘果实中铬、镍、铜、锌、铅含量与土壤中铬、镍、铜、锌、铅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重庆市某典型区域土壤和水稻中重金属含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9年按点位采集稻田土壤及其对应的水稻糙米样品,对重庆市某典型水稻重金属含量超标区域进行镉、铬、镍、铜、锌、铅、汞和砷8种污染元素含量的监测。结果表明:该区域18个点位中有77.8%的点位土壤镉含量超过风险筛选值,超标倍数范围为0.02~0.65;除镉之外,其余7项元素均未超过风险筛选值;由Nemerow综合污染指数可知,18个点位中有44.4%的点位土壤处于轻度污染水平,存在土壤镉污染风险,应加强土壤环境监测和农产品协同监测;各点位的水稻糙米中铜、锌、汞和砷含量均未超过限量值,但镉、铬、镍和铅均有超标,超标比例分别为5.6%、16.7%、16.7%和22.2%;由富集系数可知,调查区域水稻糙米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锌镉镍≈铜铬铅≈砷,其中锌和镉极易从土壤中被水稻糙米吸收,吸收比例分别为12.3%和11.3%。  相似文献   

5.
选取汞、砷、铅、镉、铬、铜、锌等7种元素,对河姆渡茭白基地的土壤污染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基地有3种金属元素均高于背景值,超标率为锌>铬>汞,检测的大部分基地受到轻度污染,元素的综合污染指数顺序为:锌>铬>汞>铜>镉>砷>铅。基地土壤中金属元素含量呈较快的累积状态。  相似文献   

6.
江西省水稻优势产区重金属污染及累积规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对江西省7个水稻优势主产区的农田土壤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价,发现该省农田土壤环境质量除部分因污水灌溉出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外,整体上属于清洁型,土壤环境质量适合水稻生产。分析该省50年代以来水稻田土壤中各种重金属的变异,农田土壤中铜、铅、镉和汞的含量呈现富集趋势,铬的含量变化不大,锌、镍和砷的含量出现下降趋势。运用SPSS 14.0对监测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研究,农田土壤中的镉、汞和砷等重金属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中化学投入品的大量使用,锌、铅和铬等重金属主要来源于大气中的沉降物,铜和镍的土壤含量与成土母质和矿业开采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城郊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以内蒙古城郊蔬菜种植区为例进行环境质量污染监测。研究跨城市间蔬菜基地的土壤重金属含量空间变化并进行污染评价。结果显示,城郊菜地土壤重金属含量有不同程度积累,汞、镉、铬、铜、镍超过背景值,且以汞、铬、镍尤为明显,污染水平从轻污染、中污染到重污染;砷、铅、锌元素的含量有所下降,并以锌最为强烈,表现亏缺。各采样地区差异明显。从发展无公害蔬菜标准看,砷、铅、镉、汞还没有超过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标准限值,但个别地区达到铜、镍污染警戒线。  相似文献   

8.
秦淮河河岸带典型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南京秦淮河河岸带典型区域土壤重金属质量分数进行了分析。镉、铬、铅、铜、锌等5种土壤重金属分布在水平和垂直层次上均表现出一定异质性?近水区土壤重金属质量分数普遍高于远水区;表层土壤重金属质量分数高于下层。不同区域土壤重金属富集程度有较大差异:上游河岸几乎未受人为干扰,5种重金属离子质量分数均明显小于中下游。中游的殷巷土壤中镉和铬质量分数明显超标,多因子综合污染指数〉3.0,为重度污染。下游的岔路口表层土壤综合污染指数〉2.0,为中度污染。大校场表层土壤综合污染指数〉1.0,为轻度污染。5种重金属元素污染指数排序为镉〉锌〉铜〉铬〉铅。重金属元素铜与镉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与锌有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铅与镉、铜、锌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pH值与重金属元素有一定的相关性。图4表4参13  相似文献   

9.
测定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迂境农田土壤中汞、镉、砷、铜、铅、铬、锌、镍等元素的含量及阳离子交换量(CEC),并通过回归分析测知汞与其它元素无显著相关性,说明汞并非伴生元素,而其它元素的增加与其余元素的减少有显著相关性;聚类分析结果,可根据不同聚类分析数字距离,将9个指标分为三类、四类、五类,根据每一类中某元素含量对该类中其他元素进行预测,为工程运行后.作为农田土壤重金属元素的监控和评价的依据。按照土壤污染分级,该研究区内土壤各元素除砷、铅、镍有极少轻污染外,基本属于清洁区。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永春县主要农产品(芦柑、茶叶、蔬菜、水稻)产地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检测分析4种主要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含量,借助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指数法评估土壤重金属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永春县主要农产品产地土壤pH在4.34~6.37,柑园、茶园、菜地、稻田土壤pH均值分别为4.77、4.80、5.14、5.15。土壤中镉、铅、汞、砷、镍、铬、锌、铜元素含量分别为0.06~0.22、46.17~76.19、0.09~0.17、2.34~4.51、24.52~28.58、12.45~30.20、91.05~120.28、27.10~74.10mg·kg-1。镉元素含量在菜地土壤呈现最高值,铅、砷、铬、铜、锌元素含量在柑园土壤呈现最高值,而汞、镍元素含量在稻田土壤呈现最高值。除柑园土壤铅元素含量超标外,其他7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均未超出国标GB 15618-2018 《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风险管控标准(试行)》筛选值。镉、铅、汞、镍、铜和锌元素含量均超过福建省元素背景值,超标倍数大小排序为镉>镍>铜>铅>汞>锌,其中镉元素...  相似文献   

11.
江苏海涂土壤环境元素的自然背景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测定了江苏省赣榆至启东沿海10个县、市平均高潮线以上海涂土壤中铜、锌、铅、铬、镍、镉、砷和汞8种环境元素的含量。通过统计分析说明,采样区内未发现污染,从而获得了各元素的自然背景值。铅的自然背景值为2.14~20.66ppm;其他元素经正态化后的自然背景值分别如下:铜为6.30~23.74ppm,锌为24.37~69.93ppm,铬为42.17~78.05ppm,镍为14.29~25.49ppm,镉为0.028~0.056ppm,砷为5.90~8.86ppm,汞为0.011~0.035ppm。  相似文献   

12.
1981~1982年在上海菜区采集了229个土壤和327个蔬菜样品。土壤中镉平均含量比对照医增加2.7倍(最高值为13.5毫克/公斤)、锌增加67.3%、铜56.6%、铅44.6%、铬20.4%和汞22.7%,砷与对照相近。污染土壤中多种重金属元素同时增高。在土壤元素相关矩阵中具有极显著意义(P<0.01)的元素对达95.4%.不论对照区或菜区,多数情况下,菠菜、马铃薯、莴苣各种重金属含量较高;黄瓜,甘蓝和茭白较低。蔬菜中锌、砷、铬、铅和铜的含量一般大大低于暂定容许含量。除砷外,青菜和土壤的重金属含量显著相关。在研究的七种元素中,土壤中镉的提取百分率最高,富集系数最大,青菜和土壤的相关系数最好。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增加主要是应用受重金属污染的水及污泥。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2012年扬州市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2002年以来的变化趋势。[方法]采集扬州市耕地土壤样品,分别测定总镉、总砷、总铬、总汞、总铅含量,加权统计计算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等,并与2002年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12年扬州市不同重金属元素污染指数从高到低依次为总镉、总砷、总铬、总汞、总铅,不同重金属元素污染超标面积比例从高到低为总镉、总汞、总砷、总铅,总铬全部合格。与2002年相比,土壤中总镉、总铅含量均显著上升,总汞、总铬含量上升未达显著水平,总砷含量则显著下降;总镉、总汞、总砷、总铅超标面积比例均上升。[结论]重金属污染特别是总镉、总汞污染亟需引起高度重视。土壤总镉、总汞、总铅含量变异系数明显增大,说明总镉、总汞、总铅有明显的点源污染特点。  相似文献   

14.
桂林市菜地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其风险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产地土壤重金属的含量为依据,应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尼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及潜在生态危害系数法对桂林市菜地土壤重金属进行污染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桂林市菜地土壤中铅(Pb)、铬(Cr)、铜(Cu)、锌(Zn)、镉(Cd)、镍(Ni)、砷(As)、汞(Hg)8项重金属的平均含量有铬(Cr)、铜(Cu)、锌(Zn)、镍(Ni)、砷(As)、汞(Hg)6项低于背景值,只有铅(Pb)和镉(Cd)略高于背景值;菜地土壤中铅(Pb)、铬(Cr)、铜(Cu)、锌(Zn)4项重金属属于低度生态危害,镉(Cd)属于中等生态危害;菜地土壤环境质量处于警戒限,尚清洁。  相似文献   

15.
成都市是我国油菜优势产区之一,多为油菜—水稻轮作。本文研究了常年油—稻轮作模式下,油菜籽重金属含量与土壤养分及重金属含量的关系,以期为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油菜重金属防控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成都市常年油—稻轮作模式下油菜种植区的耕层土壤较肥沃,全氮、有效磷含量丰富。土壤中砷与汞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H与铬、汞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有机质与铅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有效磷与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速效钾与砷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油菜籽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为镉>汞>铅>铬>砷,油菜籽中砷含量与汞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铬含量与汞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油菜籽铬含量与土壤铅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通过测定新疆若羌县表层土壤中8项重(类)金属元素[铬、汞、镍、铅、砷(类金属)、铜、锌、镉]的含量,采用单因子指数法评价研究区土壤重(类)金属环境质量状况,并应用Han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土壤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若羌县土壤重(类)金属环境质量较好,8项指标中铬、汞、铅、铜、锌、镉等6项均低于国家标准限值,土壤综合污染级别属于安全级别;农业区土壤主要污染物为镍,其超标率为0.7%;非农业区土壤主要污染物为砷和镍,其超标率分别为0.7%和0.3%。若羌县土壤整体上存在轻微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7.
<正>按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对8种重金属元素(砷、汞、铅、镉、铬、铜、锌、镍)进行内梅罗综合评价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河北平原重金属环境质量优良,一、二、三级和超三级土壤面积  相似文献   

18.
贵州省威宁县苹果园土壤重金属含量水平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贵州省威宁县2个苹果主产乡镇代表苹果园土壤样品中的镉、汞、砷、铅、铬、铜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土壤中镉、汞、砷、铅、铬、铜含量均没有超过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规定的标准,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1,综合污染指数为0.63,土壤为安全级别,适合绿色食品生产.  相似文献   

19.
一、重金属的危害特性 从环境污染万面所说的重金属,实际上主要是指铅、镉、汞、砷、铬等金属或类金属.也包括具有一定毒性的一般重金属,如铜、锌、镍、钴、锡等.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江苏省南北稻区主要粮食作物稻米和小麦中铜、锌、镍、铅、镉、砷、铬、汞、氟等九种元素进行调查和测定。132个样品采自18个县市。通过四方面的质量控制,保证所用测定方法的可靠性和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配合采用统计学四种检验法(W检验和X~2检验等)来判别测定数据的分布类型和含量差异,统计出苏南,苏北不同地区九种元素的背景值。与国外文献报道的含量水平相比较,发现稻米中铅和镍,小麦中铜和锌的含量略高,其他元素都在文献报道的范围以内。铅、镉、汞、砷四种有毒元素的含量均低于食品卫生标准,对人畜无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