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了筛选出适宜武汉及其周边地区种植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 L.)品种,于2013-2015年对来自美国的10个不同秋眠等级的紫花苜蓿进行了连续2年的田间比较试验,分析了与生产性能相关的植株高度、干草产量、茎叶比、粗蛋白含量等性状。结果表明,WL525HQ、WL903、WL440等紫花苜蓿品种表现最为优异,休眠等级在6.0~9.5的品种更适宜在武汉及其周边地区播种。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不同紫花苜蓿品种的产量及其构成要素、品质和越冬性进行研究,运用聚类分析法筛选出河西走廊沙地的适种紫花苜蓿品种。结果表明,15个参试品种中,干物质折合产量标靶明显高于其余14个品种(P0.05),株高以BR4010和阿尔冈金最高,一级分枝数以亮苜2号最多,叶茎比康赛明显高于其余14个品种,越冬性以岩石最好,不同紫花苜蓿品种间地上干物质产量、株高、叶茎比、分枝数和越冬性差异较大。以株高、叶茎比、分枝数、产量和越冬率为因子,将15个品种聚为5个类群,综合结果显示,BR4010、阿尔冈金、阿迪娜,亮苜2号和WL363HQ等5个品种所在的类群综合适应性较好,适宜在河西走廊沙地种植。  相似文献   

3.
[目的]筛选出适合宁夏引黄灌区麦后复种高产优质的苜蓿新品种。[方法]引进北美高秋眠级苜蓿新品种在银川市西夏区进行麦后复种品比试验。[结果]参试品种WL712、WL656HQ、WL525HQ的鲜草产量和株高较高,而WL440HQ、WL525HQ、WL656HQ的平均茎粗较大。以粗蛋白(CP)和中性洗涤纤维(NDF)为主要参考指标,各参试品种均达到NY/T 1170—2006质量标准。[结论]在宁夏引黄灌区西夏区麦后复种高秋眠级紫花苜蓿是可行的,以WL525HQ、WL656HQ和WL712表现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4.
以高秋眠级紫花苜蓿品种赛迪10、杰力和巨能M995为材料,在湖南长沙酸性红壤地区进行适应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紫花苜蓿品种在4~7月可收获鲜草4次,鲜草总产60 666.67~70 666.67 kg/hm2,干草总产12 009.39~12 673.54 kg/hm2,赛迪10和杰力在品质上达到一级苜蓿干草的要求,巨能M995达到二级苜蓿干草的标准,说明这3个紫花苜蓿品种可在湖南酸性红壤地区种植。从生长特性、根系指标、产量和营养品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认为赛迪10和杰力较巨能M995的适应性更好。  相似文献   

5.
通过测定紫花苜蓿地上部器官的干物质和营养组分,比较了水分胁迫下3个紫花苜蓿品种(系)苗期和分枝期干物质和品质抗旱指数情况。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强度的增大,干物质和品质抗旱指数逐渐减小。从干物质的抗旱指数大小评定,3个品种的抗旱性为鲁苜1号>敖汉>WL323;从品质抗旱指数分析,敖汉的抗旱指数显著大于WL323和鲁苜1号,鲁苜1号与WL323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6.
在河北省沧县对20个国内外紫花苜蓿品种进行了田间品比试验,测定供试品种的株高、生长速率、物候期、干草产量及营养物质含量和营养物质产量。结果表明:在抗寒性方面,越冬率大于70%的品种有‘阿尔冈金’、‘TG4’、‘中苜3号’和‘TG3’,分别为77.48%,76.72%,75.00%和74.22%;品种间的物候期存在差异,‘阿尔冈金’、‘TG4’、‘中苜3号’、‘TG3’和‘骑士T’物候期较早,‘TG7’、‘42IQ’、‘59N59’和‘TG8’物候期较晚;在产量方面,‘中苜3号’、‘TG4’、‘甘农3号’和‘中苜1号’全年苜蓿干草总产量分别为14.41,13.37,13.23和13.16t/hm2,显著高于其他品种。产量与株高和月平均气温分别存在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763和0.814。在营养品质与干草产量方面,‘中苜3号’、‘甘农3号’、‘中苜1号’干草产量较高,但相对饲喂价值比较低,分别为143.61,148.15和159.43,因此牧草品质较差;‘WL319HQ’相对饲喂价值最高,为172.57,牧草品质突出,但其苜蓿干草总产量比较低。综合考虑,‘55V09’、‘TG3’、‘TG4’相对饲喂价值比较高,分别为170.14,167.34和163.92,全年苜蓿干草总产量相对较高,分别为12.59,12.63和13.37t/hm2,在河北地区是综合性比较好的类型。  相似文献   

7.
河北低平原区紫花苜蓿引种筛选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河北低平原区, 对引进的11个紫花苜蓿品种进行了2年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保定苜蓿产量最高, 中苜1号和WL323ML次之; 粗蛋白含量各品种差异不明显, 但保定苜蓿和中苜1号的茎叶比明显低于其它品种; 保定苜蓿和中苜1号等国内品种的抗涝性较强,但抗倒性较差; 抗寒性和抗旱性, 各品种间无明显差异; 综合性状以WL323ML表现最优,宜作为河北低平原区引种紫花苜蓿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8.
为鉴选出适合贵州省毕节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牧草品种供生产利用,引进9个牧草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3个菊苣品种和苦荬菜不仅产量高,而且营养价值、饲用价值均高,可在毕节地区示范推广;高丹草乐食产量居中,但适于放牧、青饲、调制干草和青贮,可在毕节地区引进种植;紫花苜蓿虽然播种当年产量相对较低,但营养价值和饲用价值相对较高,且具有多年生、后续产量高、肥田增产、保持水土等具大的潜在价值。建议引进其中的WL525、WL414、维多利进一步试验鉴定。  相似文献   

9.
为适应贵州草地畜牧业发展对优良紫花苜蓿品种的需求,运用灰色关联分析,通过单株生物量、粗蛋白含量、株高、叶片数、分枝数、主根长、单株根重、根颈直径、侧根数和茎粗10个生产性能指标对WL903、Magna804、WL525HQ、DAKOTA、Magna GrazeⅡ、C201、IML04、WL343HQ、plato、Magna995、spyder和SECURE 12个紫花苜蓿品种在贵州黔南地区的生产性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紫花苜蓿非秋眠型品种WL525HQ、WL903和Magna804与半秋眠型品种DAKOTA、Magna GrazeⅡ的综合表现好,产量高,品质优,适于在黔南地区种植。紫花苜蓿的综合性能可用粗蛋白含量、单株生物量等10个生产性能指标进行鉴定评价。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出北京及周边地区适宜种植的紫花苜蓿品种,于2003—2005年对来自美国、荷兰和国内其它地区的16个紫花苜蓿品种进行了连续3年的田间比较试验,系统测定并分析了与生产性能有关的植株生长高度、鲜草产量、干草产量、茎叶比等性状。结果表明:不同苜蓿品种在生长发育特性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运用隶属函数法、聚类分析法综合筛选出新牧1号、亮苜5号适宜在该地区大面积推广和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