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究分析榆中县、临洮县、永靖县、七里河区、渭源县等兰州百合种植区内生长3年的兰州百合矿质元素成分的含量差异,为兰州百合产地判别提供数据参考。试验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钙、镁、锌含量,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硒含量,酸溶钒钼黄比色法测定磷含量,酸溶-火焰光度法测定钾含量,指标数据经统计和PCA分析后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榆中种植区中的兰州百合钙、镁、钾含量在5个种植区中最高,锌和磷含量最低;渭源种植区兰州百合磷含量在5个种植区中最高,钙、镁、硒、钾在5个种植区中最低;永靖种植区兰州百合锌含量在5个种植区中最高;七里河种植区中兰州百合硒含量在5个种植区最高;临洮种植区兰州百合6种矿质元素含量处于中等水平。经PCA分析发现Mg、Ca、Se为兰州百合特征性元素,通过测定可有效区分及判别兰州百合生产区域。试验结果表明甘肃省不同产地兰州百合矿质元素含量存在差异且呈现地域性特征。  相似文献   

2.
以兰州百合、川百合、卷丹、龙牙百合为材料,研究4种百合土壤栽种时的物候期、鳞茎生长量、株高及鳞茎在培养基上培养的不定芽增殖倍数、分化率差异。结果表明,卷丹发芽相对最早,龙牙百合发芽晚于其他3种百合1~2周;兰州百合苗期短、开花早,枯萎期历时长达8周;4种百合采收时鳞茎鲜质量增加值由高到低依次为卷丹龙牙百合川百合兰州百合,其中,卷丹鳞茎鲜质量增加相对最高,为33.92 g,龙牙百合围径增加相对最大,为4.35 cm;兰州百合在6-BA、NAA浓度分别为1.5、0.5 mg/L的培养基上其不定芽增殖芽增殖倍数相对最高,为5.75倍;兰州百合、川百合鳞茎不定芽分化率分别为96%、94%,卷丹、龙牙百合鳞茎不定芽分化率则低于90%,兰州百合、川百合鳞茎离体繁殖效率高于卷丹、龙牙百合。  相似文献   

3.
盆栽百合鳞茎发育与碳水化合物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燕  董丽  刘春 《河南农业科学》2012,41(5):117-120
为深入探讨盆栽百合的鳞茎发育机制,对盆栽百合粉冠军(After eight)和橙色精灵(Tinydina)的鳞茎发育规律及鳞茎不同部位中淀粉、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现蕾后鳞茎中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迅速下降;盛花后鳞茎干质量和鲜质量同时增加;叶半枯到叶全枯时新鳞茎中淀粉含量迅速上升,两品种增长幅度分别为41.9%和15.6%。因此,盛花期是粉冠军和橙色精灵百合鳞茎膨大的转折点,此时新鳞茎成为主要的"库";盆栽百合鳞茎发育存在后熟期。  相似文献   

4.
百合是我国特产蔬菜,以鳞茎供食。百合鳞茎肥大、洁白,肉质细嫩,不仅含有淀粉、可溶性糖、蛋白质,还含有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具有特殊风味,并有补肺养阴、清心安神等药用功能。鲜百合、百合干和百合粉是国内外市场畅销的特色产品,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相似文献   

5.
百合多以干百合的形式储藏和上市。鲜百合挖出来后,如较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则很容易发生氧化褐变,颜色由白变褐。进而腐烂。同时鲜百合含水量高。不便于储藏和长途运输。如果说鲜百合的质量是基础的话,那么加工则是关键。即使鲜百合质量再好,如果加工不当,加工出来的百合也可能是劣质百合。优质百合加工要注意“三看三定”。  相似文献   

6.
兰州百合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兰州百合的主要病虫害种类、发生规律及注意问题,从技术的角度提出兰州百合生产中常见病虫害的绿色综合防控的意见建议,从而促进兰州百合产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兰州百合主产区兰州市七里河区试验观察了不同采挖时期对兰州百合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2020年3月11日和2019年11月7日采挖的百合品质较好,但2020年3月11日采挖的百合与2019年11月7日采挖的相比较,含水量、粗纤维含量、钾含量、钙含量、锌含量均上升,蛋白质含量、总糖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下降,其中总糖、可溶性糖显著下降,钙含量显著上升。综合考虑认为,11月7日采挖时百合的各种营养物质含量较高,建议将11月7日作为兰州百合的适宜采挖期。  相似文献   

8.
1看叶色定收获时间 收获期对百合加工质量影响较大.收获过早,水分多,鳞茎中单糖多、淀粉少,用来加工干百合,不仅成品率不高,而且干片瘦薄、不壮实;收获过迟,秋后水分多,气温也下降,鳞片中含水量也相应增加,部分养分又返回到百合苗,减少了鳞茎中干物质积累.因此,加工成品率仍然会下降,而且干片也瘦弱不壮.收获过迟的鲜百合加工成100kg干百合片需要300~320kg;而适时收获的鲜百合加工成100kg干片只需要270~280kg.品种不同,肥水条件不同,百合的收获期也不同,可根据叶色来确定适宜的收获期.如在新邵,在大暑到立秋期间(约在7月25日至8月5日之间),当百合2/3的叶片变黄时即可收获.此时百合体内养分已转移到鳞茎,百合球淀粉含量最大,加工干百合成品率最高.当百合仅1/3叶片变黄时就采收,为收获过早;当百合叶已全部枯黄甚至枯死时才采收,则为收获过迟.将百合挖出后,应剪去须根,剥下片子,将边片与心片分别装袋.如遇降雨,可将鲜百合存放于潮湿处,等到天晴后再剥片加工.  相似文献   

9.
食用百合品种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百合是野生百合经过多年的良种驯化、品种筛选以及人工栽培后,可供食用的、安全无毒的百合品种,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蔬菜,具有较好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百合鳞片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糖类、果胶质、维生素、胡萝卜素等,还含有钙、磷、锌、铁、硒等微量元素和18种氨基酸,具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养阴止血、补脾健胃、清热解毒等功效.据统计,包括栽培品种和野生种在内,百合共有100多个品种,产于我国的有39种,其中有10个品种可供食用;而目前栽培面积较大的品种主要有宜兴百合、龙牙百合、兰州百合和川百合4种.  相似文献   

10.
以兰州百合和亚洲系精粹百合为试材,观察了设施栽培条件下鳞茎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结果表明,百合现蕾期ABA含量最低,随着鳞茎的发育,内源ABA含量显著升高,在植株半枯期达到最大值,新鳞茎的ABA含量高于母鳞茎.鳞茎发育过程中,新鳞茎中内源GA3含量下降,母鳞茎中内源GA3含量大幅度上升,且母鳞茎的GA3含量高于新鳞茎.现蕾期IAA含量最高,随着鳞茎发育呈下降趋势,母鳞茎的IAA含量高于新鳞茎.百合现蕾直至植株半枯期,新鳞茎中内源ZR处于较高水平,半枯期后显著下降,母鳞茎中ZR的变化趋势2种百合有所不同.兰州百合的ABA和GA3含量高于精粹百合,ZR含量显著低于精粹百合,2种百合IAA含量相近.从不同发育时期内源激素及其比值的变化和不同种类百合之间的差异可初步判定ABA、GA3、ZR对鳞茎发育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饲料中有效能是供动物生长发育的基础.不同动物所用的有效能体系不同,目前大多数动物采用消化能、代谢能体系,但随着研究的发展与深入,发现最能反映饲料有效能的是净能体系.无论哪种体系,采用合理的测定技术准确测定饲料中的有效能值显得尤其重要,通过对饲料有效能值的准确测定可以实现动物所需能量的精确供给,减少养殖成本,使经济效益最大化.文章综述了几种有效能评价体系的测定技术.  相似文献   

12.
国家贫困生资助政策实施以来,对贫困生帮助很大,同时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提出贫困生认定工作仍需要进一步采取各种相关配套措施,以推动和保障贫困生资助工作更好地开展。  相似文献   

13.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创刊年代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河北农业大学前身—直隶农务学堂诞生,经几易其名,于1958年更名为河北农业大学至今。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直隶高等农业学堂时期创办了《北直农话报》,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更名为《直隶农务官报》,中华民国七年(1918)改出《农学月刊》,中华民国十七年(1928)易名为《河大农刊》,中华民国二十三年(1934)更名为《河北通俗农刊》,中华民国二十四年(1935)易名为《河北农林学刊》,1948年更名为《河北农学院研究专刊》,1959年更名为《河北农业大学学报》至今。《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前身诸刊都与现时的《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有着一脉相承的历史渊源,各刊之间联系紧密,连续性、继承性强。因此,《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的创刊时间应追溯至1905年创办的《北直农话报》。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客源市场生态旅游消费的潜在特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就长沙市居民对湖南金洞生态旅游开发的意向等问题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生态旅游符合人们“回归自然”的旅游新时尚,有着极大的开发空间,指出生态旅游的开发要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开发的产品要以休闲度假类的大众产品为主,开发生态旅游都市客源市场还要多种渠道并用,尤其是要注重媒体的宣传.  相似文献   

15.
板栗属壳斗科栗属(Castanea mollisima Blume),其种子属于顽拗型种子,不耐贮藏。基于近年来板栗贮藏保鲜技术研究成果,从合理采收、贮前处理、贮藏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6.
陈勇 《广西农学报》2007,22(1):30-31,56
动物疫病是畜牧业生产的大敌,要发展畜牧业生产就要防治动物疫病。但在疫苗接种时,经常出现正常反应外的其他不利于机体的反应,如废食、皮疹、休克、死亡等,正确处理或避开这些问题,对推行动物疫病的计划免疫,实施强制免疫,保护人畜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预测厚胶合板弹性模量,通过简化层合板理论,该文建立了胶合板弹性模量预测模型,并以单板条、经过涂胶热压处理的单板条和相同工艺条件下的单板层积材的弹性模量,采用4种不同铺层方式的19层桉树胶合板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3种预测值与实测值的趋势一致,相关系数R2顺纹在0.86以上,横纹在0.88以上,但是精度不同。采用单板条弹性模量预测的胶合板弹性模量比实测值偏低;采用经过涂胶热压处理后的单板条弹性模量预测的胶合板弹性模量比实测值偏高;采用相同工艺条件下的单板层积材弹性模量预测的胶合板弹性模量与实测值偏差较小,顺纹平均误差为4.64%,横纹平均误差10.94%。因此,采用相同工艺条件下的单板层积材的弹性模量来预测胶合板的弹性模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赵经华  张春姹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7):4480-4481
分析了入世4年来,我国水果出口在量上实现了突破,但并没有实现质变的主要原因,指出我国水果业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引进外资对发展我国水果业的意义,并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采用L(934)正交设计试验,对山茱萸浸提液中山茱萸多糖的酶水解法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并对浸提液的中有效成分马钱苷含量进行了HPLC法分析。结果表明,山茱萸多糖浸提的最佳工艺为:液料比1∶5,浸提时间4 h,浸提温度80℃,果胶酶添加量0.55 g/L。用HPLC法测定出的山茱萸浸提液中马钱苷平均含量为0.512 ...  相似文献   

20.
甘肃省设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古代创造了麦草覆盖生产韭 黄及泥碗护苗等传统设施农业技术,至今仍然受到农民欢迎,在 甘肃省中部应用面积约5万多hm2。建国后,甘肃设施农业获得 了新生,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引进应用北京改良式 温室阶段,时间在20世纪50-60年代;第二个阶段为塑料拱棚 与地膜覆盖栽培阶段,时间在20世纪70-80年代:第三阶段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