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2 毫秒
1.
长兴县小浦镇有一条举世闻名的"十里银杏长廊"。长度为12.5公里的银杏林,共有古银杏树4980株,其中百年以上树龄的有2320株,三百年以上树龄的有376株,最长树龄为1400年。古银杏树中有长、圆银杏同株的"姐妹树",有雌雄同株的"夫妻树",有1370年树龄的"怀中抱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永春县云峰村作为“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探讨其文化与旅游融合背景下乡村旅游产品创意提升的策略,为推动乡村旅游由高速增长向优质旅游转变,解决当前乡村旅游创意产品供给不足提供思路。【方法/过程】基于文化创意视角,采用问卷调查法分析游客对云峰村乡村旅游的综合评价及对云峰村乡村旅游创意产品的消费意愿。【结果/结论】云峰村现有的乡村旅游产品缺乏创意,游客对乡村旅游创意体验活动、创意乡村景观以及创意地方美食等具有较高的消费意愿,最后提出从产品定位、开发原则、创意产品设计、完善创意开发环境等方面提升云峰村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创意。  相似文献   

3.
地处广东省南雄市东部坪田镇是南粤有名的“银杏之乡”,坪田镇有长达1300年的银杏种植历史,分布零散,属于丛生古银杏,“坪田白果”是古银杏果实,以粒圆壳薄、肉质柔软、清香无苦味、药用价值高等特点,享誉东南亚、香港、珠江三角洲。坪田镇年产白果300吨左右,产值600万元。银杏树分布在60平方公里的区域范围内,银杏树有5578株,其中树龄100年以上近1000株,树龄达千年的古银杏有6株,树龄最长的银杏树达1250年。  相似文献   

4.
正银杏树,因其果实俗称白果,又称白果树。银杏树两亿多年前就出现在地球的欧亚大陆上了,是全球最古老的树种之一。200多万年前第四纪冰川运动后,只在我国还存活有一部分银杏树,绵延至今,成为研究古代植物的活教材,所以,银杏是第四纪冰川运动后遗留下来的裸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树种,从而有"活化石"的美称。"银杏救驾"的故事由于银杏树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在中国千年以上的古银杏树屡见不鲜,它们历尽沧桑,同时也留  相似文献   

5.
采用插皮嫁接技术,以多株栽植在待救古树基周的3年生实生银杏幼树(或部分古树根蘖)作为根涌砧,嫁接到濒危古银杏树体距离地面1~2 m高处的韧皮部与形成层间,结果表明:古、幼银杏树的嫁接口能够愈合,实生苗根用砧的愈合率高于根蘖根用砧的愈合率;愈合成活率好的这两种根用砧银杏幼树根系能够替代被拯救古银杏树的死亡根系吸收养分和水分,从而使濒危古银杏树恢复生机。  相似文献   

6.
创意农业是改善农业资源配置的一种新型产业形态,通过其与乡村旅游的良性结合,可以推动农业产业化,实现地区可持续发展。创意农业与乡村旅游互动发展具有必然性,创意农业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核心吸引物,乡村旅游进一步推动了创意农业发展。创意农业与乡村旅游互动发展存在四种模式,分别是创意农业景观、创意农业产品、创意农业文化、创意农业活动。打造吸人眼球的农业景观、独具特色的农业产品、传统质朴的农村文化、深度体验的农业活动,对于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农村百事通》2022,(1):6-7
坐标: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 游玩时间:2天 精品点1:金星村 金星村是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生态示范村、全国文明村.在金星村的村口,矗立着一棵古银杏树,它见证着金星村的变迁.多年来,金星村坚持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道路,鼓励乡亲们"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目前,金星村有VR主题乐园、卡丁车乐园、滑草场、儿童游乐场、户外拓展基地、竹编工艺体验馆等休闲旅游设施.  相似文献   

8.
乡村创意旅游行为的根本特征是体验性。旅游者只有通过体验才能更好地参与到旅游活动中去,达到学习和自我发展的目的。乡村创意旅游者的创意体验过程也是旅游者对旅游场的感知过程。旅游者通过多种体验路径,完成了“初始感知一实地感知一最终感知”的体验过程。乡村创意旅游产品是具有独特性的专项旅游产品或活动,也是旅游者在游览过程中学习乡村的某种文化或技巧的一种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9.
周海平 《现代农业科技》2009,(14):381-383,386
根据桂林银杏产业现状,如古银杏树分布状况、历年生产情况以及近20年发展情况,分析了桂林银杏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田炜 《甘肃农业》2008,(2):69-70
一、徽县古银杏树 银杏,古称“鸭脚树”,亦称“白果”、“公孙树”,属银杏科。远在二亿七千多万年前,银杏的祖先就开始出现了,和当时遍布世界的蕨类植物相比,它还是高等植物。到了一亿七千多万年前,银杏已和当时称霸世界的恐龙一样遍布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天水市创意农业发展条件分析,提出了发展思路及"以‘五大文化’为基础,开发创意农业产品"、"以旅游景区景点为载体,展示现代农业园区创意理念"、"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重点,提升创意农业发展水平"和"以自然景观为基础,打造全域创意农业旅游示范区"等四个主要途径,以及"抓好政策落实、加强规划引导、丰富产品业态、改善基础设施、推动产业扶贫、宏扬传统文化、培育知名品牌、加强科技支撑和强化宣传推介"等九个方面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正>1有关银杏1.1银杏简述银杏为中国独有树种,是国之精神,国之精粹,在中国分布和栽培广泛。"银杏被誉为‘植物界的活化石’,其叶子和种子都有一定的药用价值。银杏(学名:GinkgobilobaL.),为银杏科、银杏属落叶大乔木,胸径可达4米,植株极其长寿,数千年的古银杏树还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在贵州兴义市,银杏3月开花,8月后种子陆续成熟,熟期常达一月之久;种子具长梗,下垂,常为椭圆形、长倒卵形、  相似文献   

13.
张婷  岳雪峰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6):175-176,197
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中指出,乡村休闲旅游要坚持个性化、特色化发展方向,以农耕文化为魂、美丽田园为韵、生态农业为基、古朴村落为形、创新创意为径,开发形式多样、独具特色、个性突出的乡村休闲旅游业态和产品.当前,文化创意已成为发展乡村旅游的必要手段.该文分析了巢湖三瓜公社文化创意表现和文创在发展乡村旅游中的重要性,提出了未来乡村旅游和文化创意融合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新常态下,人们"看山望水忆乡愁"的需求日趋旺盛.为满足人们对美丽乡村的憧憬与向往,传统乡村旅游急需革新思维,在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中探索新型"打开方式".立足新常态背景,分析"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价值与路径,为助力创意乡村旅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5.
文化创意视角下乡村旅游开发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康杰 《农学学报》2015,5(5):136-140
在知识经济与体验时代下,消费者对乡村旅游功能凸显为精神与文化的个性化需求,而传统下的旅游产品多供给以满足物质的大众型产品,一方面导致市场供需矛盾;另一方面,同质旅游产品间竞争异常激烈,乡村旅游的发展亟待转型升级。如何开发乡村旅游才能满足市场需求、突破解决产品间同质化竞争成为推动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首要问题。本文从文化创意的视角,提出乡村旅游开发在资源、产品、模式、文化主题活动、产业链、营销等方面的策略,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加速乡村旅游发展的转型升级进程,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近几年,腾冲市依托自身农业产业、自然、生态资源和文化优势,抓住旅游业发展机遇,坚持"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劳动变运动、产品变礼品、民房变客房"的思路,把握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趋势,因势利导,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在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也面临不少困难。一、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取得成效腾冲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得到旅游市场和社会的广泛认可,不仅拓展了旅游业产业空间,扩大了旅游容量,还带动了农产品销售,促进了农产  相似文献   

17.
90年代,浙江省长兴古银杏的种植和产量在全国有一定规模,其独特性还能引以为豪。可就是短短的几年时间,全国许多地方的银杏树种植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猛增的产量是影响银杏价格的主要原因。尽管长兴的古银杏品质是独有的,可它的市场销售还是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每公斤的价格从4  相似文献   

18.
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其与乡村旅游相互赋能、互惠互利。本文选取梅关古道作为典型案例,总结其成功经验与现存问题,结合南粤古驿道发展现状,提出南粤古驿道旅游发展应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强化旅游全产业链建设、提升乡村社区治理能力的建议,为南粤古驿道旅游发展及其沿线乡村振兴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9.
山东兴起银杏热胡正隆全国银杏重点产区之一的山东省已形成银杏热。目前,已有上千个村庄、近百个乡镇按人均10株银杏树的规划建设银杏村、银杏乡。被誉为“天下银杏第一县”的郯城县已新栽银杏树上百万株。该县新村乡已达到家家有银杏树,村村建银杏园。银杏树,又名白...  相似文献   

20.
<正>银杏树亦名白果树,又名"公孙树"。"公孙"因其果"公种而孙得食"得名。山东莒县浮来山定林寺有一棵古银杏,相传为商代种植,距今已有多年历史。属于它的粗如巨梁的侧枝虬干上,生长着许多大大小小的树瘿,就象石钟乳般悬垂在枝干上。这古老的银杏树上的瘿,如果把它锯下来,解板打磨,就呈现出千姿百态的花纹,行云流水,飞禽走兽,奇峰怪石,花草树木,应有尽有。把它镶嵌在红木框架里,就成了极珍贵、极有欣赏价值的工艺品。因此,这种属于银杏树的独特的副根,历代屡遭盗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