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2ZPY系列水稻抛秧机,有5种机型,即2ZPY—C型、Z型、Q型、B型、X型。五种型号均采用锥盘式水稻抛秧装置。(1)抛秧机种类与造型①2ZPY—C型是一种改装机型,可乘坐自走。②2ZPY—Z型机是乘坐自走式,配套动力165F或175F小型柴油机(3~5马力)。自带动力和行走部分,转向灵活、操作方便.③2ZPY—Q型为牵引式,与手扶拖拉机配套使用。④2ZPY-B型为是半悬挂式,与25型四轮拖拉机配套使用。⑤2ZPY-X型是全挂式,与50~55型拖拉机配套使用。(2)抛秧机使用技术参数抛秧机的技术参数以2ZPY—C型、Z型为主。①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2.
一种新型抛秧机械──—水稻钵荣行栽”机近日·由中国农业大学研制成功。它解决了传统抛秧机械不能使秧苗有序成行的难题,为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目前,我国水稻抛秧作业主要由人工手抛或采用旋转锥盘式水稻抛秧机作业,抛秧均匀度不太理想,抛秧密度不易控制,特别是秧苗在田间无序分开,给后续作业带来不便,未能充分发挥水稻抛秧栽培的技术优势。中国农大研制出的水稻钵荣行栽机采用的拨秧装置和波浪形底拖板等创造性设计,不仅实现了连续自动输秧、拨秧和等距单株栽植,使作业成本大大降低,而且解决了常规底拖板前方…  相似文献   

3.
一、机具的准备使用前要对抛秧机进行全面的检查保养和调整,使机器处于正常状态才能投入作业。1、抛秧机安装完毕后首先应检查各部分连接是否可靠,各运转部件转动是否灵活;各部分需注油的部位按规定加足油。2、有关部位的正确调整(1)喂秧斗位置的调整:喂秧斗决定抛秧带位置,完成试运转后,切断行走传动,使抛秧盘转动(应达额定转速的80%~90%)进行试抛,若偏左侧,则将秧斗向左移动,反之则向右移动,直到位置正确时紧固即可。(2)抛幅宽度的调整:喂秧斗的喂秧点与抛秧带的位置是相对应的。若全幅抛秧,则应在整个喂秧口喂秧;…  相似文献   

4.
2ZPY系列水稻抛秧机是由中国农业大学开发设计并组织生产的,经过三年的生产试验,已通过鉴定,正式投入批量生产。 该系列现有3种机型:2ZPY—Z型为自走式水稻抛秧机;2ZPY—Q型为牵引式水稻抛秧机,可与手拖或小  相似文献   

5.
新产品新技术2ZPY系列水稻抛秧机水稻抛秧技术是我国水稻生产上的一项重大改革,采用该技术可缩短秧苗栽插后的返青期,增加低节位有效分蘖,具有省种、省力、省工和明显的增产效果,目前已在全国主要水稻产区推广应用。但其抛秧作业方式主要由人工手抛完成,虽然比插...  相似文献   

6.
2ZPY—C型水稻抛秧机是与延吉插秧厂生产的2ZT—9356、2ZT—7358插秧机的底盘配套的新产品,本机以机动水稻插秧机为配套底盘,加装了抛秧装置,从而达到了水稻秧苗抛撒栽植的目的。 1.主要用途和特点: 2ZPY—C型水稻抛秧机是一种小型的水稻秧苗栽植机具、生产率为10—15s亩/小时,适用水稻秧苗的栽植作业,实现饥械代替人工抛秧。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四轮驱动气力有序抛秧机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说明了气力有序抛栽的特点.给出了四轮驱动底盘的结构和传动路线,研制了气力有序抛秧试验台,并利用气动试验台进行了作业速度适应性试验:完成了样机的加工和安装工作,并在水田进行了抛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四轮驱动气力有序抛秧机可以避免伤秧和伤盘,有效降低漏秧率,解决工效低、壅泥涌水严重和环境适应性差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水稻抛秧技术的迅速推广和农村生产结构的调整,各地要求实现机械地抛秧的呼声渐高。中国农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在农业部的支持下,研制出了2ZPY系列水稻抛秧机,经过3年的生产试验,取得了显著的效果。1994年江苏新泽农场试验表明,机抛秧平均亩产542千克,比人工抛秧亩增66于克,增产率13.8%,亩增效益142无。1995年江苏宜兴市的试验结果为,机抛秧亩产651千克,人工抛秧亩产630千克,人工插秧亩产580千克。1996年又在全国24个省区试验推广,从已经回函的部分省区的生产情况来看.运用机械抛秧,亩产量均比当地原有秧苗移载形式高…  相似文献   

9.
由黑龙江省白桦耕作机厂与八一农垦大学联合研制,适用于塑料盘育秧秧苗的抛栽,其秧苗高度以8~12cm为宜。该机由发动机、行走部分和工作部分组成。行走部分为独轮驱动;送秧部分为双齿板偏心摇杆机构,人工喂入,自动排序;抛秧部分为回转式钩形分秧轮。主要技术参数:配套动力为2.4~3.7kW(3~5马力)柴油机,工作行数为6行或8行,抛秧行距为30cm,  相似文献   

10.
一、调整 1.抛秧机安装完毕后首先应检查各部分联接是否可靠,各运转部件转动是否灵活,然后再起动发动机试运转。 2.喂秧斗位置的调整 喂秧斗决定抛秧带位置。完成试运转后,切断行走传动,使抛秧盘转动(应达额定转速的80~90%)进行试抛,若偏左侧,则将秧斗向左移动,反之则向右移动,  相似文献   

11.
1996年夏种时节,广西的武鸣县、北海市、北流市使用2ZPY系列锥盘式水稻抛秧机进行了晚造水稻栽植的机械抛秧试验示范400亩。经验收,武鸣县的机抛秧比常规人工插秧亩增产稻谷108公斤(增幅25.71%),比人工抛秧亩增产19公斤(增幅3.73%)。  相似文献   

12.
通化县农机推广站1997年开始引进中国农业大学研制生产的2ZPY系列水稻抛秧机,开展水稻钵育苗机抛秧示范推广工作,经过两年示范,作业面积达66.67hm~2,平均单产9375kg/hm~2,增产1125kg/hm~2,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为了使广大农民更好地推广应用这项新技术,我们把机抛秧操作中需要注意的几  相似文献   

13.
2ZPY—H530型水稻钵苗行栽机是国家“九五”重点攻关项目,已由中国农业大学研制成功。该机采用对辊式输秧拔秧装置(专利号:942119150)和防壅水拖板(专利号:98206182X),实现了水稻穴盘育苗的自动拔秧和成行抛栽,保证了准确的株距、行距,解决了目前人工或机械撒抛中存在的抛秧密度不匀和不能成行抛栽的问题。防壅水拖板的应用解决了常规拖板向两侧壅泥壅水的问题,保证了接行准确和作业质量,提高了抛秧作业质量,充分发挥了抛秧栽培的技术优势,节本增产更加显著。该机于1997、1998年在北京…  相似文献   

14.
用2ZPY—C型水稻抛秧机抛秧,比人工插秧工效高30多倍、比人工抛秧工效高10多倍。且均匀度、直立度都比人抛的好。但使用调整不当,却事与愿违。现介绍使用、调整要点: 1、使用前,须检查紧固各连接件,调试好各运动件,加注机油润滑好万向节、分离销及各润滑点;在进田大面积抛秧前,须按农艺要求进行试抛,确认符  相似文献   

15.
水稻田间育秧成套设备包括铺土机、播种机和切块机,三者分别安装相同型号的动力装置,该套设备能进行铺土、播种、覆土和秧块切割的田间育秧全套作业。 一、机具简介 (一)2PD-116型水稻育秧铺土机 1、工作原理 铺土机主要由动力装置、行走地轮、滚筒、传动运输带和铺土量调节装置等组成。动力经链轮传至驱动地轮和主动滚筒,滚筒带动传动运输带工作,传动运输带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水稻抛秧苗盘式育秧播种机的传动系统进行了设计研究。对该机传动系统在常规水稻盘秧播种和抛秧盘秧播种作业时,各传动比进行了分配,以及传动部件三角胶带、套筒滚子链进行了设计。经试验表明,该传动系统传动性能良好,各装置工作协调,安全可靠,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7.
第四讲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续2) 第四节水稻机械化摆秧技术一、机械化摆秧技术的产生和特点在推广机插秧、机抛秧技术之后,人工摆秧苗技术和摆秧机应运而生。所谓摆秧技术就是将水稻带土规格化育秧秧苗,按规定行距和株距抛摆在水田表面的一种浅裁技术。它兼有插秧和抛秧的优点,并克服了其缺点。摆秧机与插秧机工作机构不同,插秧机的栽插机构需模仿人手取秧插入土中,机构复杂,造价高,钩秧、伤秧率高,返青迟,难以达到水稻生育前期的农艺要求:摆秧机又区别于抛秧机的无规则抛撒秧苗,影响水稻生育后期的农艺要求。摆秧机吸取抛秧机抛落秧苗的优点,达到浅植早扎根,立苗快,分蘖早,适应水稻生  相似文献   

18.
锥盘式抛秧机由中国农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研制的锥盘式水稻抛秧机通过了农业部组织的鉴定.该机结构新颖,使用可靠,克服了人工抛秧的不均匀性.试验表明,锥盘抛秧机每小时可抛秧0.93公顷,具有布秧均匀、返青快、分蘖力强、穗粒多、茎秆粗壮、抗倒伏等优点。与人工...  相似文献   

19.
一、小地块与机抛秧所需的大面积的矛盾 以目前的2ZPY—C型抛秧机为例,抛幅7—7.5米,当然地头越长地块越宽对机抛秧越有利,而目前农村土地大多被分成“豆腐块,裤腰带”,不但影响抛秧效率,而且影响抛秧质量,易造成漏抛、重抛。由于掉头、拐弯,秧苗供应不上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小地块上的抛秧速度,抛秧效果有时甚至不如人工抛秧。严重影响机抛秧的推广。  相似文献   

20.
水稻钵栽机是水稻钵型秧苗成行有序抛栽机械。该系列现有2种机型:2ZPY—H530Z型为自走式水稻钵苗行栽机:2ZPY—H530Q型为牵引式水稻钵苗行栽机,与手扶或小四轮拖拉机配套使用。以上机型均采用单辊夹式拔秧装置实现了秧苗与育秧盘的自动分离,并由分行栽植部件完成秧苗的成行有序抛栽作业。该机采用了波浪型防壅水拖板,可以防止机器工作中拖板前方的壅泥、壅水。机器具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