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肉牛业刚刚起步,肉牛市场尚不健全,养肉牛的效益不高。因此,尽快完善我国肉牛市场,是实现我国优质高效肉牛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1 中国的肉牛业模式 概括而言,我国肉牛业模式可分为三种形式: 11 大众化市场 中国肉牛业刚刚起步,肉牛市场尚不健全,养肉牛的效益不高。因此,尽快完善我国肉牛市场,是实现我国优质高效肉牛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1 中国的肉牛业模式 概括而言,我国肉牛业模式可分为三种形式: 1.1 大众化市场 大众化市场即赶大集进行牛肉及活牛交易,这是我国传统的最主要的肉牛市场形式。它的特点是:品种不分、性别不分、年龄不分、部位不分、价格便宜。它不能体现不同档次牛肉的不同价值,尤其是高档牛肉的价值得不到真正的体现,养牛效益很差。人们将农户养牛然后到集市上卖掉形象地概括为摿愦嬲,因为农户养牛大都不计生产成本,有啥喂啥,饲料主要是自产的玉米,不注重饲料的配合,牛的饲料转化率低,饲养周期长,卖牛所得撜當,实非利润,有的可能还不够成本。  相似文献   

2.
提高肉牛经济效益的关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世界养牛最多的国家之一,也是中国农村的一个永恒话题.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对外贸易的扩大,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发展肉牛生产成为养牛业的一个新话题.对此,各地做了大量而又积极的工作,从国外引进肉牛良种,广泛开展杂交改良,发展规模饲养,开拓牛肉及牛产品国内外市场,取得了可喜成绩.广大农民已认识到发展肉牛生产是农村致富的重要途径,也认识到科学养牛的重要性,发展肉牛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但从调查中也发现许多不足之处,特别是肉牛生产力资源浪费严重,主要表现在大部分地区基本上是对未经育肥的犊牛、青年牛直接屠宰.为进一步提高肉牛生产的经济效益,适应肉牛业发展的需要,使我国牛肉及其牛产品在加入WTO以后发挥更好地作用,现就如何提高肉牛生产力资源开发作以介绍.  相似文献   

3.
时海萍  刘建明 《畜禽业》2004,(11):46-47
肉牛(含乳牛)是具有多种经济价值的家畜,自1993年以来,我国牛肉总产量每年以超过30%的速度递增,这是中外历史上闻所未闻的。20年前,中国的牛还纯粹是耕牛,老残牛宰杀,谓之“菜牛”,养牛是副业。大中城市的发展推动了肉牛业的发展。一头肉牛的售价由十多年前的1000多元上升到400  相似文献   

4.
《畜禽业》2015,(6)
<正>2008年以来,牛肉价格的飞速上涨使肉牛主产区为扩大销售量,采取以"弑母杀青"为特征的不可持续发展模式,蚕食着整个肉牛产业的发展基础。据统计,2008年至2012年,中国母牛存栏量从3 300万头减至2 300万头,四年间大幅减少1 000万头。目前虽然牛肉价格始终保持高位,但我国肉牛养殖仍以农户散养为主,由于养殖周期长、饲料成本上升,养牛的比较效益不  相似文献   

5.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80年代初提出的,目前已被普遍接受,成为新时代的主题,是各行业追求的共同目标。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旨在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在保证畜牧业发展的同时,降低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使之能永续利用。采取畜牧业生产的适度增长和适度消耗策略,保护和改善环境。 1 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的20年,是我国畜牧业持续、稳定增长的20年,无论是肉、蛋、奶的增长幅度、人均占有量还是消费水平都有了明显提高。据统计,1997年我国肉类总产量达6200万吨,是1978年(900万吨)的6.89倍,人均占有量由1978年的9.4kg提高到1997年的49.5kg。禽蛋产量1997年达2166.8万吨,是1978年245万吨的8.8倍左右,人均占有量达17.5kg,大大超过世界人均占有7.17kg的平均水平。奶类总产量1997年达810万吨,是1978年的7.7倍左右,人均占有量为7.02kg。1997年,我国肉类在全世界所占的份额达28.82%,禽蛋占40.5%。近年来世界肉类的增长量有80%来自中国。这些情况均表明,改革开放的20年,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确实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与此同时,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6.
刘志永 《畜禽业》2023,(9):27-29+33
牛肉营养价值较高,能满足不同饮食习惯的消费者需求。随着牛肉产品销量的增长,进一步促进了我国肉牛产业的发展,肉牛养殖业在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肉牛养殖过程中,根据各阶段牛只的生长发育特点,提供良好的饲养管理,能够充分发挥肉牛的生产潜力,增加肉牛的出栏数量,提高经济效益。掌握科学的繁育技术能够提高犊牛的出生数量,对肉牛产业规模的扩大具有积极意义。介绍了肉牛饲养不同时期的饲养管理要点和繁育技术,以期为肉牛饲养和繁育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畜禽业》2005,(1):63
目前我国肉牛年产量已达500万t,位居世界第3位。国内肉牛养殖及牛肉产量在近年保持了每年递增约20%的强劲增长势头,预计2005年我国牛肉年产量将达650万t。  相似文献   

8.
程凌  杨春林 《畜禽业》2003,(9):56-57
1农区舍饲肉羊的发展趋势1.1畜牧业结构调整的客观要求我国是世界上养羊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羊肉生产国。近几年来,我国羊肉的人均拥有量以每年0.15kg的数量增加,但是,与养羊业发达国家相比,仍还有较大的差距。目前我国羊肉年产量是人均2kg,而世界年人均羊肉消费量是15~20kg,即我国的羊肉人均消费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的猪肉人均消费32.9kg/年,世界人均水平为14.87kg/年(1996年);我国耗粮型家畜占家畜总比例是58%,而世界耗粮型家畜所占比例平均为10%(1999年)。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畜牧业中猪和草食动物发展极不平衡以及居民肉…  相似文献   

9.
我国肉牛产业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卫 《畜禽业》2005,(1):62-63
目前,我国牛的存栏总数从1980年的7200万头增加到2003年的1.4亿头;牛肉产量从1980年的26.9t增加到2003年的630.4万t,牛肉占肉类总产量的比例,由1980年的2.0%增加到2003年的9.1%,并且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牛肉年产量仅次于美国和巴西,是世界第三大牛肉生产国。  相似文献   

10.
我国肉牛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峰  周光宏 《畜禽业》2002,(4):Y054-Y055
广义的讲,肉牛业包括肉牛生产、屠宰、牛肉加工、市场流通等行业.80年代以来,我国肉牛业取得了迅速发展.中国的牛肉产量已经从1980年26.9万吨增长到1998年的479.9万吨,成为仅次于美国和巴西的第三牛肉生产大国.在肉牛养殖比较发达的地区,肉牛屠宰与加工业也有了相应的发展,肉牛产业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1.
陈凯 《畜禽业》2010,(6):36-38
<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的肉食需要已从简单的食取猪肉向多样化的肉类发展。而牛肉具有蛋白含量高、脂肪少、口感适宜等特点,越来越受到老百姓的欢迎。根据目前市场调查,猪肉价格16元/kg,而牛肉价格34元/kg,而且供不应求,所以大力发展肉牛养殖具有广阔的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12.
巴西联邦共和国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国土面积854.7万km^2,1.8亿人口,是世界肉类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巴西牛肉产业发达,产品销售到世界150多个国家,牛存栏量达1.93亿头,全国约有258万个牛农牧场,76%以上为自由放牧,年屠宰量占总数20%。牛肉42%销往欧盟,13%销往中东,11%销往俄罗斯,10%销往美国,8%销往非洲,5%销往亚洲。  相似文献   

13.
黄文宇 《畜禽业》2013,(8):56-57
崇左市地处桂西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是我国种植甘蔗面积最大的地市之一。甘蔗尾梢、蔗渣、水稻杆、玉米杆等秸秆资源十分丰富,每年可饲养肉牛超过100万头,为崇左市发展养牛产业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牛肉是高蛋白、低脂肪的优质肉食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牛肉需求量越来越大,牛肉市场价格始终保持稳中有  相似文献   

14.
1 2001年畜牧业结构现状与存在问题 2001年,我市市畜牧业结构是:全市肉类14.33万吨,其中猪肉8.81万吨,占61.48%,牛羊兔肉2.2万吨,占15.28%;全市畜牧业总产值18.39亿元,其中猪鸡产值约占80%以上;全市人均占有肉类51.77kg,比全国人均高4.97kg,其中猪肉31.83kg、牛羊肉6.58kg、禽肉12.04kg、兔肉1.23kg;全年蛋产量9.47万吨,人均鲜蛋34.23kg,比全国人均高17.23kg;牛羊奶0.22万吨,人均牛羊奶0.784kg,比全国人均低7.62kg,综合来看,我市畜牧业属典型的耗粮型生产结构.  相似文献   

15.
毛吉业 《畜禽业》2023,(2):41-4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牛肉产品的需求量逐年递增,促进了肉牛养殖产业的良好发展。基于肉牛品种、习性等,探究当前肉牛养殖困境,总结出肉牛科学养殖技术,以推动肉牛规模化养殖发展,保障肉牛存栏量和出栏量稳定,缓解当前牛肉市场供需关系"紧平衡"状态,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6.
当前,随着我国全民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升,市场对于牛肉的需求也不断提高。对牛品种进行改良,可以提高肉牛的质量、加快养牛行业的发展。分析牛品种的改良,包括种公牛的选择、种母牛的选择等;并分析人工授精技术的重点,如做好准备的工作、保护冷冻精液等,以此促进养牛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王林云 《畜禽业》2006,(10):6-8
中国是一个养猪大国。2005年出栏肉猪6.52亿头.占世界出栏猪的49.8%,猪肉产量5009万吨。占世界猪肉产量的48.86%。人均猪肉38.31kg.高出世界人均1倍以上。  相似文献   

18.
《畜禽业》2021,(8)
青贮饲料是利用全株玉米、高粱、豆科牧草、水生饲料、甘薯藤等,经过密封、发酵后形成的一种含水分较多的饲料,能够给肉牛提供优质的营养成分。在养牛的过程中,使用青贮饲料进行饲养,不但可以节省养殖户的成本,同时还可以给肉牛提供足够的营养成分,保证肉牛的健康生长,促进肉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草药添加剂饲喂肉牛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强  黄应祥  王聪 《畜禽业》2001,1(9):16-17
为了研究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肉牛的增重效果,试验选用2~3岁、健康、生长发育正常的西门塔尔和夏洛来等品种的改良公牛75头,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按品种、年龄、膘情、体重和日增重分为5组,即对照、中药Ⅰ组、中药Ⅱ组、中药Ⅲ组和中药Ⅳ组。试验日粮与饲料管理保持一致。经过93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以中药Ⅰ组和中药Ⅳ组较好,平均日增重分别为1.561kg和1.549kg,比对照提高了9.93%(P<0.01)和9.08%(P<0.01);每千克增重消耗配合料分别为3.322kg和3.350kg,比对照少10.11%(P<0.05)和9.19%(P<0.05);每千克增重消耗增重净能分别为13.712MJ和13.262MJ,比对照少消耗6.91%(P<0.05)和10.54%(P<0.05);每千克增重消耗草料药成本分别为4.436元和4.978元,比对照多6.10%和19.06%(P<0.05)。干物质采食量差异不显著。综合比较,以中药Ⅰ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畜禽业》1999,(1):6
<正> 目前我国的肉类和禽蛋产量已分别占世界产量的30%和40%,在亚洲约占2/3。其地位和发展潜力越来越为世人瞩目。主要表现在: 1、肉类总产提高较快 1980年我国肉类总产为1450万吨,占同期世界肉类总产1.36亿吨的10%。1997年我国肉类总产达6200万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