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天有城堡云,地上雷雨临。天上扫帚云,三天雨降临。早晨棉絮云,午后必雨淋。早晨东云长,有雨不过晌。早晨云挡坝,三天有雨下。早晨浮云走,午后晒死狗。早雨一日晴,晚雨到天明。今晚花花云,明天晒死人。空中鱼鳞天,不雨也风颠。天上豆荚云,不久雨将临。天  相似文献   

2.
卷云广泛存在于大气中,严重阻碍光学遥感对地观测过程,降低了数据的精度与可用性.针对此问题,以卷云检测波段为参考,联合散射与统计规律,提出了一种卷云自动校正方法.方法首先利用散射规律推导出卷云检测波段与待校正波段间的定量关系;进一步地,以卷云检测波段为校正参考基准,联合线性波段统计规律,实现各待校正波段卷云强度的估计与去除.选择多光谱Landsat-8 OLI(Operational land imager)为试验数据对方法有效性和场景适应性进行测试,并进一步拓展至高光谱AVIRIS(Airborne visible infrared imaging spectrometer)和高分五号AHSI(Advanced hyperspectral imager)影像数据.结果表明提出方法可有效去除不同波段的卷云干扰,适用于各类地表覆被类型影像,准确复原降质地表信息,在目视与定量评测方面均有较好表现,可满足定量遥感等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3.
以凉水自然保护区内猴腿蹄盖蕨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其分布规律及地上生物量特点,为猴腿蹄盖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出了合理化建议。研究结果如下:1)保护区内猴腿蹄盖蕨的高度、密度和单位面积地上生物量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2)不同森林类型单位面积猴腿蹄盖蕨的地上生物量差异很大,其排序为:谷地云冷杉林>河岸杂木林>人工林>枫桦红松林>椴树红松林>鱼鳞云杉红松林>谷地落叶松林>云冷杉红松林>谷地白桦林>山地山杨林>柞树红松林;3)猴腿蹄盖蕨在不同森林类型中地上部分的干物质量也各不相同,其中谷地云冷杉林(4961 hm2)最高(226 420.1 kg),柞树红松林(10.0 hm2)最低(0),排序为:谷地云冷杉林>枫桦红松林>椴树红松林>河岸杂木林>人工林>云冷杉红松林>鱼鳞云杉红松林>山地山杨林>谷地白桦林>谷地落叶松林>柞树红松林;4)在保护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的前提下,建议选择谷地云冷杉林、谷地落叶松林、河岸杂木林、谷地白桦林和人工林为猴腿蹄盖蕨资源开发利用的区域。   相似文献   

4.
何方  杨道彬 《农家科技》2011,(9):128-130
天上有“云”(云计算中心),中间有“网”(互联网),地上有“格”(社会管理网格)——北京市东城区通过创新城市管理的“网格化”模式,“精细化”服务民生,让“管事”的人来到身边,有效推动了信访总量和集体访量“双下降”,万人和百户发案率均保持北京市最低水平,真正做到了让居民放心满意。  相似文献   

5.
针对区域尺度森林地上生物量的分布情况,以大兴安岭生态观测站为例,提出了一种融合光学影像纹理和机载LiDAR点云特征的森林地上生物量遥感估测方法。该方法首先提取Landsat 8 OLI不同波段在不同运算窗口下的纹理特征;然后对机载LiDAR点云进行滤波提取地面点,并利用地面点对点云数据进行高度归一化处理,提取点云特征因子;最后结合提取的遥感特征因子,利用支持向量回归的方法对研究区森林地上生物量进行估测,并对结果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不同波段和窗口尺寸的建模精度差异较大,蓝光波段在7×7运算窗口下模型精度最高(R~2=0.73,R_(MSE)=22.32 t/hm~2);点云高度分位数变量的建模精度呈正态分布,变量H_(50)的建模精度最高(R~2=0.75,R_(MSE)=19.24 t/hm~2);与单一的遥感特征变量相比,融合光学影像纹理和机载LiDAR点云特征的模型精度有了一定提高,且针叶林和混交林的估测R_(MSE)分别为19.63和20.40 t/hm~2。因此,该方法可以为区域性的森林地上生物量估测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6.
画里话外     
正家乡曾有传说:伞把菇本是地下仙物,正如人有三种,分别住在天上、地上和地下——天上住的是竹竿人,地上住的是扁担人,地下住的是扫帚人。伞把菇就是地下的扫帚娃娃变的,极有灵性,会走路、躲藏、逃跑。——方洪羽《珍味"伞把菇"》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干旱及复水处理对不同小麦品种(系)苗期生长指标的影响。【方法】以抗旱型品种靖麦12号与干旱敏感型品系云0073为材料,以正常水分管理作为对照,待小麦长至三叶期,采用干旱—复水法取幼苗全株测定株高、地上部分干质量、地下部分干质量、根冠比以及初生根数、根长、根平均直径、根体积和根表面积等生长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干旱处理下,两品种(系)之间地下部分干质量、根冠比、总根长、根平均直径及根总体积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株高、地上部分干质量和根总表面积存在显著差异(P0.05)。处理间地下部分干质量、根冠比、根平均直径及根总体积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初生根数达显著差异(P0.05)。云0073的幼苗除初生根数外,其余指标均较对照显著降低(P0.05),而靖麦12号均无显著变化(P0.05)。在复水条件下,2个品种的初生根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余生长指标靖麦12号均显著优于云0073 (P0.05)。干旱及复水处理下,品种与株高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根平均直径显著负相关(P0.05);地下部分干质量与根平均直径和根总体积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地上部分和根总表面积显著正相关(P0.05);地上部分干质量与总根长、根总体积和根总表面积极显著正相关(P0.01);总根长与根总表面积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根平均直径和根总体积显著正相关(P0.05);根平均直径与根总表面积显著正相关(P0.05);根总体积与根总表面积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不同抗旱性品种形态指标对干旱响应存在差异,抗旱品种靖麦12号多项指标明显优于干旱敏感品系云0073,受干旱影响相对较小,各项生长指标也表现较好;复水后靖麦12号能较快恢复,而云0073在复水5 d后受害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干旱及复水处理下,小部分生长指标之间存在负相关性,而大部分指标之间存在正相关性。靖麦12号和云0073相比,靖麦12号表现出较强的抵御干旱及复水后的恢复能力。  相似文献   

8.
人常说:“人在地上走,事从天上来”。原平市法院最近审结一起某商厦柜台承包者出门时被上面坠落物砸伤引发的赔偿纠纷案件。判令原平某商厦赔偿由此给原告万林(化名)造成的各种经济损失2.73万元,依法支持了原告的诉讼请求。法院审理查明,原告万某系被告原平某商厦柜台承包户。2  相似文献   

9.
10个小麦品种对UV-B辐射增强响应的生长和产量差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大田条件下,模拟UV-B辐射增强(5.0kJ·m-2,相当于昆明地区臭氧层减少20%),着重研究了10个小麦品种对UV-B辐射响应的生长和产量差异。结果表明,经增强UV-B辐射,10个小麦品种在株高、叶面积指数、分蘖数、地上部分的生物量、产量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且存在种内差异;分蘖数的变化是引起地上生物量(r=0.94,P<0.01)和产量(r=0.92,P<0.01)变化的主要因素;根据生长响应指数(RI)判定供试小麦品种对UV-B辐射增强的耐性顺序为:绵阳26>辽春9>绵阳20>文麦3>文麦5>陇春15>云麦39>凤麦24>会宁18>陇春16。  相似文献   

10.
徐涵秋  唐菲 《勤云标准版测试》2013,33(11):3249-3257
美国Landsat 8卫星的成功发射使一度中断的Landsat对地观测得以继续。Landsat 8除了保持Landsat 7卫星的基本特征外,还在波段的数量、波段的光谱范围和影像的辐射分辨率上进行了改进。基于该卫星的首幅影像,针对这些新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发现:(1)新增的卷云波段有助于区别点云和高反射地物;(2)卷云波段设计的波长范围位于粘土矿物光谱反射的强吸收带,有利于土壤与建筑不透水面信息的区别; (3)新增的深蓝波段有助于水体悬浮物浓度的监测;(4)全色影像波长范围的收窄有利于该影像上植被和非植被的区别; (5)辐射分辨率的提高可避免极亮/极暗区的灰度过饱和现象,这对反射率极低的水体的细微特征识别有很大帮助。显然,Landsat 8这些新增的优点将会对全球生态环境变化的监测产生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花尾榛鸡俗称飞龙.属乌纲鸡形目松鸡科榛鸡属.因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而久负盛牵,具有特殊的滋补和扶正之功效.俗话说:天上有龙肉,地上有驴肉.  相似文献   

12.
王平 《农家科技》2006,(10):33-34
四川人幽默,一提起双流县,马上就出一个笑话段子:天上的飞机声,地下的稀饭声。天上的声音说的是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的飞机声,地上的声音竟然是从一家名叫“李姐稀饭店”里传出来的喝稀饭声。据说,一到吃饭时间,上千的食客挤满大院,男女老少齐刷刷地喝起稀饭,霎时“,呼呼”声大作,  相似文献   

13.
科教兴农、科教兴沧一直是我们广大农技人员前仆后继而为之努力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几年来,沧州市农业局以对农民的科技培训为切人点,开展了多形式多内容的培训。从形式上包括电波人户“天上训”;科技进村“地上训”;重点技术“绿证训”;关键技术“纸上训”;知识  相似文献   

14.
利用新疆阿勒泰地区富蕴县2011年9月野外典型草地地上生物量采样数据和同期接收的环境减灾卫星(HJ1A-CCD1)的遥感图像数据,分析了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比值植被指数(RV)I与实测草地地上生物量的一元线性和非线性回归模型,并对不同回归模型进行分析比较。研究表明:植被指数NDVI与实测草地地上生物量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所建遥感植被指数与草地地上生物量的回归模型中,指数回归模型(y=3.716e26.758x,R2=0.815)最适合于监测草地地上生物量的遥感反演模型,并分析了该区域地上生物量的空间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卫星云图图象的形态、结构、亮度和纹理等特征,可以识别云的种、属及降水状况。可以识别大范围的云系,如螺旋状、带状、逗点状、波状、细胞状等,并用以推断锋面、温带气旋、热带风暴,高空急流等大尺度天气系统的位置和特征。根据晴空无云的区域,推断反气旋和高空高压脊的位置。从卫星云图上发现了一些新的云系;如细胞状云系、云街、热带云团等。利用云状在卫星云图、多普勒雷达图中的外形、结构和图像特征,归纳了若干利用卫星云图和多普勒雷达图像在夜间云观测中应用的一些方法。如卫星云图上积雨云常呈球形或胡萝卜形;高层云和高积云为层状;卷云为纤维状等特点。雷达图上雨层云为分片成片、面积大和回波在20dBz左右,积雨云为结构紧密、棱角分明、回波强度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为青海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cv.Qinghai)高产优质栽培和大面积栽培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在青海省祁连山试验田中采用正交设计,研究不同行距(A)、播种量(B)及施肥量(C)对青海草地早熟禾产量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青海草地早熟禾的地上植物量和光合特性均有一定影响。对地上植物量、种子产量、净光合速率影响的主次因素大小分别为:施肥量行距播种量,行距施肥量播种量,行距施肥量播种量;行距对地上植物量、种子产量、Pn影响极显著,对种子千粒质量、Tr影响显著;播种量对地上植物量影响极显著,对Tr影响显著;施肥量对地上植物量、种子产量、Ci影响极显著,对Pn、Tr影响显著。经分析得出青海草地早熟禾地上植物量丰产栽培最佳方案为30cm行距+4.5kg·hm~(-2)播种量+750kg·hm~(-2)施肥量;种子最佳方案为30cm行距+3kg·hm~(-2)播种量+450kg·hm~(-2)施肥量;施肥对青海草地早熟禾光合特性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降水分布图,天气形势图,结合卫星云图和气象资料,对青藏高原一次由冷锋引起的一次降水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冷锋可以到达高原,并引起较大的降水。地面有冷锋,而高层表现为一南亚高压;卫星云图上有一片与冷锋相联的云区,卷云特征明显,冷锋入侵时,后界向南凹,并有对流性云系发生,给高原带来离散分布的降水;高原降水是在各种有利物理条件下形成的,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大气不稳定等。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长春国家基准气候站日照平行观测数据,对人工观测与自动观测的数据一致性进行统计、分析资料序列差异及出现原因。DFC2型光电式数字日照计观测灵敏度高,对早、晚日照的临界值处理更准确,记录受视程障碍天气现象影响小于人工观测,更能排除人为影响,更好的保证观测记录质量。密卷云云层越厚,云高越低,对日照影响越大。当出现一定量以上的低云时,当云移动较快,两种观测记录差别较大;当云移动慢,两种观测记录较吻合。为了更合理应用数据,可以常年进行平行观测,更好地了解资料序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以甘蔗新品种(系)云蔗05-51、云蔗05-49为研究对象,对比了两者与新台糖22号(CK1)、粤糖93-159(CK2)砍晒4 d的主要经济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砍晒2 d,云蔗05-51蔗糖转化率小于粤糖93-159、大于新台糖22号,云蔗05-49小于两对照;砍晒3 d,云蔗05-51、云蔗05-49蔗糖转化率均小于新台糖22号、略高于粤糖93-159;砍晒4 d,云蔗05-51、云蔗05-49都超过两对照;在砍晒3 d内,云蔗05-51、云蔗05-49耐砍晒性状表现优良。(2)云蔗05-51砍晒后水分不易散失,储存性较好。(3)云蔗05-51、云蔗05-49、新台糖22号还原糖增加较粤糖93-159明显,除云蔗05-49外,其他3个参试材料的纤维分均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对15个云南不同生态型割手密血缘F1代创新种质材料及其亲系共28个材料,在自然生长与干旱胁迫条件下的生长发育状况密切相关的13个指标进行主成分与模糊聚类分析,综合评价参试材料的抗旱性。试验结果表明:(1) 叶绿素因子、地下干物质积累因子和地上干物质积累因子等前6个主成分因子方差累计贡献率达90.11%,可代表原始指标的大部分信息量;(2) 利用抗旱性度量值将参试材料聚为4大类6个亚类,聚入第Ⅰ类的共有4个创新种质材料,占参试材料的14.3%,尤其是云割F108-317、云割F108-319表现出较强的抗旱性;第Ⅱ、Ⅲ类材料分别占参试材料的42.9%、39.3%,都分为2个亚类,其中云割F108-392、云割F108-391、云割F108-511、云割F108-397、云割F108-617等5个创新种质材料,可在育种实践中优先利用;云割F108-541单独聚为第Ⅳ类,其抗旱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