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拖拉机轮距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调整目的。由于拖拉机需要满足不同的作业,因而需要具有不同的轮距.如当耕作时,为了避免偏牵引,往往要求较窄的轮距;当运输时,为了稳定,往往要求较宽的轮距:当中耕时,为了满足不同的垄距,就需要有不同的轮距与之相适应。  相似文献   

2.
为了适应不同的农艺要求,保证作业质量和提高工作效率,农用拖拉机的前、后轮有几种不同的轮距可供选择。东风12型手扶拖拉机设计了800mm、740mm、630mm和570mm等几种不同的驱动轮轮距。调整轮距的一般要求1.旋耕作业:旱地旋耕时,大多采用橡胶轮胎,轮距应偏小,可以取630mm轮距;水田旋耕时,大多采用叶片式铁轮,轮距应调到最大.如果采用人字形铁轮,必要时可安装接盘,以增大轮距。总之要保证转弯时防滑铁轮不与旋耕机相互刮碰。  相似文献   

3.
针对农用底盘轮距随农作物行距变化而适应性调整的技术需求,基于现有梯形转向机构、平行四边形机构,研究轮距调整联动转向原理,提出轮距调整和转向独立或同时进行的轮距可调式转向机构方案,确定关键参数和转向误差计算方法。设计了一种轮距可调式农用底盘,参照现有底盘相关参数并结合我国部分农作物行距分布情况,确定前桥轮距可调式转向机构关键参数并以最小轮距为基本轮距优化,分析不同轮距时的转向误差,计算结果表明:轮距调整后转向误差仍能满足农田作业转向要求。  相似文献   

4.
拖拉机水田作业的注意事项1.在无专用水田耕整机、机耕船的地区,如采用拖拉机及配套装置作业时,在轮距选择上应遵循下列原则:采用防滑装置进行旋耕作业,轮距应调整到最大值;进行犁耕作业,轮距应调整到最小值;其他作业,视作业特点和农艺要求而定。2.水田作业时...  相似文献   

5.
目前,新疆有些地区棉花的播种行距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有逐渐改为66mm×10mm的趋势。在这种行距规格下,铁牛—55型拖拉机悬挂10行精量播种机工作时,其后轮距的宽度必须达到2280mm才可正常工作,而拖拉机原最大调整宽度不能满足该要求,为此本人设计了一个后轮距加宽装置(如图)。轮距加宽装置的安装方法:先将铁牛—55型拖拉机后桥两个半轴瓦盖反面向内装好,再将加宽装置凹面的一端与瓦盖平面用8个22的螺栓紧固,另一端与拖拉机大轮轮毂也用8个22的螺栓紧固。如果需要不同的后轮距宽度,可将瓦盖在后半轴上…  相似文献   

6.
天拖为您服务窗车轮轮距调整拖拉机出厂时轮距为1464mm。根据农艺要求,前、后轮轮距可调整。前轮轮距通过伸缩套管调整,调节范围是1464~1864mm。后轮轮距可在1200~1400mm和1550~1800mm的范围内进行无级调节。后一调节时,应将后...  相似文献   

7.
农用拖拉机在不同的作业情况下 ,为保证作业质量应调整驱动轮轮距。一、几种作业情况的轮距调整1 .运输作业 :将驱动轮轮距调整到最大位置 ,车辆行驶稳定。2 .旋耕作业 :旱地旋耕时 ,如果采用橡胶轮胎 ,轮距应偏小 ,可以用 63 0mm轮距。水田旋耕时应采用最大轮距 ,保证转弯时轮不与旋耕机相互刮碰。3 .犁耕作业时 ,根据犁铧的总耕作幅宽 ,重新调整轮距 ,一般采用最大轮距。但为避免漏耕 ,需将右侧驱动轮内移。内移方法 :拆下车轮毂 ,驱动轮按大轮距位置先套入半轴 ,而车轮毂按小轮距位置安装。4.其他作业时 ,按照作业要求及农作物行距适当…  相似文献   

8.
根据材料力学和机械设计的相关知识,通过理论计算对变轮距转向桥支撑套管进行了横向挤压强度校核和剪切强度校核,以保证变轮距转向桥的使用可靠性和寿命。理论计算结果表明,该变轮距转向桥支撑套管的强度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9.
1.轮式拖拉机的轮距调整一般悬挂犁与轮式拖拉机相配,因受牵引力限制,轮式拖拉机轮距总是大于犁的耕幅,通常轮式拖拉机犁耕机组耕地时,拖拉机一侧驱动轮走在前趟犁沟中,当拖拉机轮距过宽时易出现偏牵引现象,影响机  相似文献   

10.
1.调整轮式拖拉机的轮距行间中耕时,拖拉机在作物行间通过,因此必须根据作业要求,调整拖拉机的轮距.可按下式计算合理的轮距K:  相似文献   

11.
(1) 田间作业时,为增加机组的稳定性,将轮距调至最大。耕作时勿偏行,右轮走在犁沟内,谨防漏耕、重耕。 (2) 作业中以中油门为好。当土壤较坚硬,阻力偏大,可选低档作业;土壤阻力较小时则可用高档耕作。 (3) 若田块过湿或土壤阻力太大,引起发动机超负荷或铁轮打滑、下陷时,可将扶手把上抬,也可扳动手柄、手轮,适当减少耕深、耕宽。如仍通不过,可抬高扶手把直至犁出土,再下压扶手把,踏 1只脚于犁曲面后部的转向盘上,挂倒档退出。若陷车,可将 2根长于轮距的木棍 (直径 10cm左右 )以恰当的间隔轮流置于车轮下,使机组越过陷区。 (4) 地头转弯,当转弯角度小于直角时应空行转弯;若转弯角大于直角时,可耕半犁转弯,以提高生产率。  相似文献   

12.
直流电动机应装设短路保护装置,另外应根据不同增况分别装设过载、弱磁、欠压、过压、超转速或堵转等保护元件。1短路保护直流电动机的短路保护应满足下列要求;(1)当电动机端子处发生短路时,保护装置应尽快切断电源;(2)当电动机正常起动时,短路装置不应发生误动作,短  相似文献   

13.
杜学祥 《农业工程》2014,4(4):129-134
以铁牛47.8~69.8 kW拖拉机为研究对象,结合最大产棉地区的新疆棉田作业工况,提出了高地隙、宽轮距拖拉机设计原则。对拖拉机前、后轮轮距及前、后轴离地最小间隙进行了计算,校核计算了拖拉机前、后轴的承载能力,计算结果正确。设计的高地隙、宽轮距拖拉机满足了棉田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14.
<正> 为适应农田作业的需要,大多数大中型轮式拖拉机能调整轮距。有些驾驶员为提高运输作业时拖拉机的横向稳定性,将轮距加宽成大于常用轮距,常年使用。这种作法,在质心较高的铁牛55型拖拉机上比较多见。轮距加宽对拖拉机的横向稳定性及转向性能都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一、调速器的作用。拖拉机在从事田间作业或运输作业时,柴油机的负荷随着土质、耕深及地面状况的不同而经常变化。如果供油量不能够随负荷变化而变化,当负荷增大时,发动机转速将下降,严重时将熄火;当负荷减小时,转速升高,严重时将超速运转以至“飞车”。因此,当负荷波动时,柴油机转速忽高忽低,使拖拉机行驶速度忽快忽慢,既不能保证作业质量的要求,又加剧了零件的磨损,增加燃油的消耗。为了使柴油机喷油泵供油量能够随负荷变化而自动调整,所以柴油机安装了调速器,以保持柴油机转速的稳定。当负荷增大时,发动机转速稍有下降,喷油泵便在调速器的作用下自动增加供油量,使发动机转速基本保持不变或在小范围内变动;当负荷减小时,发动机转速稍有上升,喷油泵便自动减少供油量使发动机转速保持稳定,从而使拖拉机行驶速度稳定。调速器的作用就是根据工作需要,使柴油机能以不同的转速工作,控制供油量,保持所需的不同转速范围;限制柴油机的最高转速和最低转速,防止发生“飞车”事故或自行熄火。  相似文献   

16.
(1)田间作业时,为增加机组的稳定性,将轮距调至最大。耕作时勿偏行,右轮走在犁沟内,谨防漏耕、重耕。  (2)作业中以中油门为好。当土壤较坚硬,阻力偏大,可选低档作业;土壤阻力较小时则可用高档耕作。  (3)若田块过湿或土壤阻力太大,引起发动机超负荷或铁轮打滑、下陷时,可将扶手把上抬,也可扳动手柄、手轮,适当减少耕深、耕宽。如仍通不过,可抬高扶手把直至犁出土,再下压扶手把,踏 1只脚于犁曲面后部的转向盘上,挂倒档退出。若陷车,可将 2根长于轮距的木棍 (直径 10cm左右 )以恰当的间隔轮流置于车轮下,使机组越过陷区…  相似文献   

17.
针对田间毛管移动的现状,开发了几种适用于不同作物田间行走式毛管移动机具,具有移动方便、对毛管损伤小等特点。(1)高架三轮式移动毛管车(简称A型)。结构形式:用角铁、空心方钢作主机架,架上装设挑杆,两端装有托管轮,为了移动操作轻巧,采用充气小型胶轮,前轮是可调节的转向和定向两种形式,便于田间移管作业,不用时可在路上拖动运行;规格:移动架高2.0~2.2m,可按不同作物株高调节横梁(升高或降低);轮距最大幅宽为1.0-1.1m,横梁上5~10cm间距有微调孔,可按照作物实际种植行距调整轮距宽窄,移动…  相似文献   

18.
为适应丘陵山区地形和不同农作物的农艺特点,提出一种具有平衡摇臂悬架和H型传动的可变地隙和轮距的动力平台,该平台采用无转向梯形的四轮全液压转向,转向方式为同侧两车轮采用对称角度的偏转转向,以减小转弯半径并实现同辙转向。采用遗传算法优化左、右转向油缸的位移关系,以实现阿克曼转向。为避免运动干涉,参照同轴距普通拖拉机的最小转弯半径确定车轮极限转角。当变地隙后车轮绕主销偏转,平台的轴距发生改变和变轮距后轮距发生改变后,可根据几何关系重新确定车轮在水平面内有效转角与转向油缸位移的关系,讨论了变地隙和变轮距满足阿克曼转向的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转向系结构和转向策略是合理的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针对我国华北地区玉米种植整个生长周期玉米病虫害及不同区域玉米种植行距不同的植保问题,设计开发了一款自走式高地隙底盘可调节喷雾机。该喷雾机可通过调节底盘地隙高低与轮距,满足应玉米在不同生长阶段的药物喷洒及不同区域玉米行距的需求。通过SolidWorks进行整车关键部件三维建模,经喷雾机的稳定性理论计算分析后再对行驶工况进行Adams稳定性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横向行驶时侧倾角为29.40°,符合车辆设计横向侧翻稳定性要求。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免耕造成的压实问题,进一步完善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研究了固定道保护性耕作技术.以我国拥有量大的小型拖拉机为主机,通过合理的改装设计,使轮距加宽,满足试验要求.其改进设计结构简单、独特,拆装方便,原机性能不变,为拖拉机轮距的改装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