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小拱棚甘蓝、玉米、韭葱三种三收栽培模式,在河北玉田县虹桥镇马坊村已初具规模,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一般平均667米~2产甘蓝3 500~4 000千克,二茬玉米可产450~500千克,三茬韭葱可产3 500~4 000千克,三茬合计收入3 700元,扣除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各项开支480元,每667米~2纯收入达3 220元。具体的栽培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2.
该模式在藁城市南营镇朱家寨村种植有二十多年,全村共有947户,3215口人,耕地面积4357亩,是我市大蒜-菜花种植专业村。本模式通过合理安排茬口时间,引种新品种,采取精细化栽培管理,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近几年由于大蒜效益好,面积也由原来的2900亩增至3500亩;菜花由原来的雪山紧花改变品种绿梗散花,由于散花好吃,市场供不应求,价格也一直居高不下;由于茬口时间安排得当,取得了很高的经济效益,目前辐射到邻近村近25000亩,形成了大蒜—菜花基地,市场前景广阔,值得推广。 1.2经济效益分析:蒜苔667米2产600千克,平均售价3.0元/千克,每667米2产值1800元;蒜头667米2产850千克,平均售价4元/公斤,每667米2产值3400元;每667米2成本1000元,纯收入4200元。每667米2可产菜花4000千克,平均售价1元/公斤,每667米2产值4000元,每667米2成本800元,纯收入3200元。本模式年产值在9200元,减去年生产成本1800元,每667米2可获纯效益7400元。  相似文献   

3.
杨福军 《农村科技》2014,(11):22-23
<正>沙湾县乌兰乌苏镇每年种植玉米16.7千米2以上,2014年种植的滴灌高密度玉米5.3千米2,667米2产量在950~1 200千克。根据乌兰乌苏镇实际情况,制定出滴灌玉米高密度高产栽培技术。一、产量结构目标产量为每667米2产干籽1 200千克,理论667米2株数7 500~8 000株,收获株数6 500~7 900株,平均穗粒数580~680粒,平均667米2穗数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大厂回族自治县马家庙村自2004年开始推广地膜大蒜与鲜食玉米连作模式,面积逐年扩大。到2005年种植面积达18公顷。平均每667米2上茬产蒜薹330千克,干蒜头1250千克,收入2930元。下茬产鲜玉米1500千克,收入950元。全年667米2收入达3880元。其栽培技术如下:一、地膜大蒜栽培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李钊庄等镇乡该模式播种面积有133余公顷,在稳定了粮食产量的基础上,增加了经济效益。地膜豆角平均667米^2产1750千克,效益3000元左右;玉米667米^2产500千克左右,效益600元左右;棉花667米^2产籽棉300多千克,效益2000元左右。其主要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6.
根据我地区的气候特点,推广的小麦、玉米、黄瓜复种栽培模式,一般667米2产小麦300千克,每千克小麦按1.80元计算,667米2产值540元;青玉米667米2产青穗3 000个,每穗按0.60元计算,667米2产值1800.00元;秋黄瓜667米2可产2 000~2 500千克,每千克按1.30元计算,667米2产值2 600~3 250元,扣除成本800元,667米2纯收入4 140~4 790元.现将该模式主要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 小麦、夏白菜、油麦菜一年三作模式。667米2产小麦450~550千克,夏白菜4000~5000千克。油麦菜1 500~2000千克。667米2纯效益2 800元以上,经济效益显著,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一、小麦 小麦选用优质、抗病、高产、早熟品种3475和6172,播前底施有机肥3 000千克。磷肥75千克,碳铵50千克,10月上中旬播种,播种时用种衣剂拌种包衣,麦苗返青起身后,667米2追施尿素25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玉田县亮甲店镇韩家林村张某,2005年在自家的1 334米2承包地上,采用中棚马铃薯-玉米-娃娃菜3茬种植,通过合理安排茬口,平均667米2产马铃薯2 200千克,667米2产值3 500元;667米2产玉米420千克,收入450元;娃娃菜每667米2定植12000株,每株售价0.25元,每667米2收入3000元,3茬产值达到6 950元,扣除3茬全部投入1 850元,667米2纯效益达到5 100元.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鹿泉市南甘子村种植地膜标记抗虫杂交棉1号间作油葵,油葵收获后播种娃娃菜,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棉花667米2产籽棉200千克,油葵667米2产150千克,娃娃菜667米2产2500棵,三项合计667米2效益2100元。比种植小麦、玉米667米2多收入1000多元。其主要技术如下。1.种植模式2米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鹿泉市推广地膜棉花间作洋葱、菊苣,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667米2产籽棉300千克,洋葱2 000千克,菊苣750千克,667米2产值2 000元,比种小麦、玉米667米2多收入1 000元.其主要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李钊庄等镇乡该模式播种面积有133余公顷,在稳定了粮食产量的基础上,增加了经济效益。地膜豆角平均667米2产1750千克,效益3000元左右;玉米667米2产500千克左右,效益600元左右;棉花667米2产籽棉300多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为帮助农民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我们进行了多种粮菜间作套种模式的试验研究,其中脱毒马铃薯、玉米与辣椒套种模式,在兖州市大安镇、谷村镇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667米2马铃薯产量2 250千克,产值1 200元;玉米450千克,产值500元;辣椒2 200千克,产值1150元;累计产值2 850元,该种植模式衔接紧密,投资少,效益高,是普通"一麦一棒(玉米)"种植效益的3倍.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为鉴定辽单565、KWS3376这2个玉米品种的丰产性,在塔城地区设置了供试玉米不同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辽单565在每667米~2种植密度6 000株时,667米~2产量最高,为1 100.6千克;KWS3376在667米~2种植密度7 000株时,667米~2产量最高,为1 211.7千克。  相似文献   

14.
陈永明 《农家科技》1999,(11):14-14
<正> 1998年,武胜县农技站承担了省农业厅下达的“麦玉稻”三熟吨粮课题任务,经过艰辛努力,科学实施,33.3公顷试验示范稻田,经专家验收,平均每667米~2产小麦179.7千克、玉米446.5千克、晚稻414千克,年总产1040.2千克、产值1347元。 (一)技术要点。选择地势平坦、水源方便、土质砂壤、肥力中等的稻田种植。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 鲜食玉米 大白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平阴县店子乡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通过近几年的探索,建立了马铃薯-鲜食玉米-大白菜的粮菜高效种植模式,马铃薯和大白菜形成向外输出的优势蔬菜产品,667米2收入3 000元以上,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该模式1年3种3收,667米2产马铃薯2 000~2 500千克,产值1 200~1 500元,嫩玉米3 000穗,产值1 000元以上,大白菜产4 000千克,产值1 2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6.
秋白菜、早春番茄、夏玉米三作三收效益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秋白菜、早春番茄、夏玉米一年三作三收种植模式,一般667平方米(1亩)产秋白菜净菜6000千克,收入1300元左右;产番茄4000千克,收入4000元左右;产玉米500千克,收入700元左右。全年667平方米收入6000元左右,其配套栽培技术是:  相似文献   

17.
我县南瓜生产品种是籽、肉两用型,在正常年景下,地膜南瓜套玉米,一般667米2产南瓜3.5吨左右,667米2收入可达1400元左右,667米2套种玉米750株,在不影响南瓜产量的情况下,667米2增收玉米250~300千克,667米2增收250~300元,扣除667米2投入成本200元,667米2纯效益1450~1500元。主  相似文献   

18.
<正>药用大蒜9月25日-10月10日播种,翌年5月中旬收获,每667米2可产鲜蒜1400千克。甜玉米5月上旬蒜垄点播,7月底-8月上旬收获,每667米2可生产鲜玉米800千克。荠菜8月10-15日播种,9月20日前后收获,每667米2可生产鲜荠菜2250千克。  相似文献   

19.
我县南瓜生产品种是籽、肉两用型,在正常年景下,地膜南瓜套玉米,一般667米2产南瓜3.5吨左右,667米2收入可达1400元左右,667米2套种玉米750株,在不影响南瓜产量的情况下,667米2增收玉米250~300千克,667米2增收250~300元,扣除667米2投入成本200元,667米2纯效益1 450~1 500元.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鹿泉市南甘子村种植地膜标记抗虫杂交棉1号间作油葵,油葵收获后播种娃娃菜,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棉花667米2产籽棉200千克,油葵667米2产150千克,娃娃菜667米2产2 500棵,3项合计667米2效益2 100元.比种植小麦、玉米667米2多收入1 000多元.其主要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