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枫杨种源苗期高生长地理变异的趋势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项式趋势面和傅里叶趋势面分析方法,对枫杨15个省(区)55个种源1年生苗高生长进行地理变异的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枫杨苗高的最佳趋势面能解释70%以上的地理变异趋势信息量,并且拟合精度比传统的线性回归和线性相关分析有所提高;与多项式趋势面相比,傅里叶趋势面具有更高的拟合精度和更好的拟合效果;多项式趋势面一般能反映出大范围的地理变异趋势,而傅里叶趋势面能够表现出样本种源点的细节变化。  相似文献   

2.
研究HIV900仪测试棉纤维品质的误差及其控制。结果表明:(1)HVI900仪本身存在测试误差;(2)各棉花品种与校准棉样纤维品质的变异趋势基本一致,但前者的变异程度远大于后者;(3)纤维品质中,以比强度的异系数最大,马克隆值变异系数最小。  相似文献   

3.
土壤重金属合理采样数目确定和空间变异特征分析是进行土壤重金属相关研究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为评估土壤重金属混合样采样数目和空间变异研究进展,通过广泛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土壤重金属混合样本数、混合样分样点数目、组间及组内误差与空间变异耦合规律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评述。结果表明:目前,已有研究只关注于已知变异单元内正态分布下混合样采样数目的确定,对于已提出的偏态分布下合理采样数目确定方法,均存在着采样数目高估或者低估现象,而且只关注于混合样点合理采样数目确定方法研究;针对不同的误差控制需求、正态或偏态分布、已知或未知变异单元,确定土壤重金属混合样本数及混合样分样点数目方法研究尚未开展;对于采样数据符合偏态或正态分布下,增加土壤混合样、混合样分样点数目与组间误差、组内误差降低趋势关系拐点尚不清楚;土壤重金属混合样本及混合样分样点数目与空间变异耦合规律也尚不明确。因此,识别增加土壤混合样、混合样分样点数目与组间误差、组内误差降低趋势关系的拐点,优化土壤重金属混合样本数、混合样分样点数与土壤重金属总体采样数目的关系,结合空间变异预测模型,构建样本量计算和空间变异识别的耦合模型,揭示土壤重金属混...  相似文献   

4.
8 格子方设计8.1 设计在平方格子设计中,每一重复的k~2个选系都被排成k个区组。如果将这k~2个选系按照一定的规则排成k行k列,即k×k方,使行、列方向皆成区组,就成为格子方设计。格子方设计要求试验地方整,其田间排列不像格子设计那样灵活。但是它有两个较为突出的优点:(1)由于行和列均成为区组,因而能够控制两个方向的环境变异;而格子设计仅能控制一个方向的环境变异。(2)达到平衡所需的重复次数较少。在平方格子设计中,要  相似文献   

5.
侧柏种源的地理变异趋势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用11个不同的数学模型,拟合28个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L.)Franco种源在纬度或经度上的一维地理变异趋势。侧柏树高、地径、侧枝数、叶色、叶面溢脂数和开花率等性状与纬度呈渐变倾群的变异,苗木保存率和存苗率与经度有关,其它性状与经度的关系不明显。多项式趋势分析,圈出了侧柏二维地理变异高次趋势面,树高、地径等性状明显地划分为3个渐变倾群,即四川倾群,华东倾群,华北、西北倾群。四次趋势面划出侧柏早期开花率2个变异中心和1个变异带,由变异中心向四周呈辐射状变异。剩余分析表明,山东历城(4号)种源在大部分趋势面上表现异常高值变异,是个值得注意的随机变异。  相似文献   

6.
空间效应模型分析田间试验的方法与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提高田间试验分析的准确性,讨论了利用空间效应模型分析田间试验的方法,并通过实例分析和随机模拟分析对该方法的分析效果与传统方差分析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空间效应模型数据拟合效果较传统方差分析模型好,空间效应模型具有较高的分析效率,在不同空间变异条件下效应误差估计和一类统计错误率控制准确;而传统方差分析模型的效应误差估计和一类统计错误率控制的准确性随空间变异增强和变程增大而降低。因此,建议采用空间效应模型分析田间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7.
东峡林区中国沙棘表型性状分析与类型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峡林区中国沙棘天然种群的表型性状存在有较大程度的变异,通过样方调查,统计分析,其中叶片密度、百果重、种子千粒重三个表型性状存在有分化的趋势。依据表型性状的变异状况和其变异频数分布情况,井针对百果圣作了回归分析。通过分析,并进行了种质资源类型的划分,由东峡林区中国沙棘采种基地建设和林区改造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成像环境因素对烟叶图像采集结果的影响及校正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研究灯箱中采集烟叶图像时照明电压、不同品牌数码相机、聚焦距离及相机分辨率等成像环境因素对图像识别结果的影响,用相对颜色法对因成像环境因素影响而引起的烟叶图像颜色变异进行实时校正。【方法】通过试验筛选出颜色表现稳定的聚四氟乙烯材料作为颜色参照白板,在灯箱环境中,设置不同的因素处理,用数码相机同期采集烟叶与颜色参照白板图像,通过分析烟叶图像R、G、B颜色特征变化来确定成像环境因素构成的影响。提取烟叶图像三颜色分量与颜色参照白板对应颜色分量的比率,即相对颜色分量作为校正烟叶图像识别误差的特征参量。【结果】照明电压、不同品牌数码相机、相机分辨率相同而聚焦距离不同均使烟叶图像颜色产生变异,从而出现识别误差。【结论】相对颜色法能够实时校正识别误差,降低因成像环境因素影响而产生的颜色变异,为规范烟叶图像的数字采集环境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美国和中国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报告指出.禽流感病毒在鸭子身上变异之后.将更具致命性.必须对此采取控制和防范措施。中美两国研究人员通过试验发现.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一直在不断变异.尤其是一些看上去健康的鸭子身上隐藏的H5N1病毒,这种病毒正变得对老鼠等哺乳动物更具致命性.而老鼠对人类对禽流感病毒的反应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有限总体的总体均值提出了一个模型无偏的线性最小均方误差估计,并给出了这个均方误差的一个无偏估计。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是一项生态试验。选用能在北京抽穗的云南稻品种于广州、南京、北京三地种植,田间调查生育期、株高等植株主要性状,以期了解云南高原稻引种于三地植株形态变异的趋势。试验结果表明,云南高原稻引至低海拔地区种植,植株变高,剑叶变长变宽,穗子变大,一次枝梗数和每穗粒数均增加,穗颈长籼稻缩短,粳稻伸长,粒长宽变化甚小,千粒重下降,空秕率上升。生育期、株高随种植地纬度升高而变长变高,这一趋势粳稻比籼稻明显。种植地植株主要性状与品种原产地海拔的相关性,粳稻大于籼稻,多呈显著负相关。可见利用云南稻中大穗大粒特性宜选用分布于云南中低海拔地区的品种,同时必须采取控制株高的各种措施。  相似文献   

12.
小麦体细胞多个性状变异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12个基因型的幼胚和8个基因型的幼穗作外植体,研究了R2代多个性状的变异方向及平均表现,结果表明,(1)R2代各数量性状的变异在纪胚(或幼穗)间的平均表现呈连续变异,为提高试验基础水平,应有较大的外植体群体,使较 外植体个体能参与试验;(2)各性状变异趋势为:抗赤霉病性多向感病方向变异,病小穗数约增加0.5-8.0个,抗病株出现机率较小。抽期一般提早0.3-5.0天。大部分幼胚系同变异趋高,幼穗  相似文献   

13.
南带产区杉木正常木与被压木的比较解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杉木正常木与被压木木材解剖上的差异,采用宏观、微观的方法,以广西国营高峰林场12~13年生的杉木木材为试验材料,于2001~2003年研究了南带产区杉木正常木与被压木木材解剖特征.结果表明,正常木与被压木的生长轮宽度径向变异规律相似,均为随着树龄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纵向变异规律相似,均随着树高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正常木的年轮宽度大于被压木.正常木与被压木的晚材率径向变异规律相似,均随着树龄的增加而基本保持不变,纵向变异规律相似,均为随着树高的增加而基本保持不变.正常木与被压木管胞长度  相似文献   

14.
纹枯病是水稻生产中三大病害之一,其早期检测对病害的及时防控、保证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高光谱技术为水稻病虫害高通量、实时监测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基于高光谱病害检测中高光谱的降维,或检测特征的提取至关重要,利用2017和2018两年水稻盆栽纹枯病接种试验与大田纹枯病调查试验样本高光谱数据,探讨了分窗Gram-Schmidt变换的高光谱数据降维与特征波段提取,构建纹枯病检测模型,对比分析了本研究方法与主成分分析、连续投影法高光谱降维效果与病害检测精度。结果表明:基于分窗GramSchmidt变换可有效实现高光谱数据的降维,盆栽样本高光谱降到4维,纹枯病检测模型决定系数R2为0.8373,均方误差MSE为0.0406;大田样本高光谱降到4维,纹枯病检测模型决定系数R2为0.9701,均方误差MSE为0.0065。主成分分析法降维,盆栽样本高光谱降到6维,纹枯病检测模型决定系数R2为0.7931,均方误差MSE为0.049,大田样本高光谱降到6维,纹枯病检测模型决定系数R2为0.9658,均方误差MSE为0.0078;连续投影法降维,盆栽样本高光谱降到8维,纹枯病检测模型决定系数R2为0.8132,均方误差MSE为0.0466,大田样本高光谱降到4维,纹枯病检测模型决定系数R2为0.9685,均方误差MSE为0.0072。对比主成分分析法和连续投影法,基于分窗Gram-Schmidt变换的高光谱降维效果与纹枯病检测精度均效果较好,可为高光谱降维与水稻纹枯病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提出一种新的3因素随机裂区试验设计,给出了自由度与平方和分解方案,以及固定模型、随机模型及2种混合模型的均方构成,同时提出了随机模型误差方差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6.
MATLAB和SPSS在对坡耕地土壤水分空间变异性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强大的数据计算分析软件MATLAB和统计学软件SPSS相结合的方法对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异性进行分析,通过对样地数据插值和趋势面分析可知二次趋势面方程拟合较好,表明样地的土壤水分空间分布变异十分显著,土壤水分顺着坡度方向呈逐渐增加趋势,反映了坡地土壤水分的一般规律。计算结果对水土保持和农田灌溉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利用强大的数据计算分析软件MATLAB和统计学软件SPSS相结合的方法对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异性进行分析,通过对样地数据插值和趋势面分析可知二次趋势面方程拟合较好,表明样地的土壤水分空间分布变异十分显著,土壤水分顺着坡度方向呈逐渐增加趋势,反映了坡地土壤水分的一般规律。计算结果对水土保持和农田灌溉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生菜生理指标的精准预测对于植物工厂环境下数字化精准管理生菜生长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为植物工厂叶菜类作物生理指标的预测提供参考,以植物工厂的水培生菜为研究对象,采集5种营养液配方处理下水培生菜最长叶长、叶片数和株高的数据,以麻雀搜索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SSA-BP对生菜生理指标数据进行预测分析,并选取平均绝对误差、均方误差、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作为精度指标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SSA-BP神经网络对生菜最长叶长、叶片数、株高的预测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9.21、0.563、8.34;均方误差分别为143.79、0.599、110.69;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1.991、0.774、10.521;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分别为15.639%、6.181%、13.318%,各项评价指标均优于传统BP神经网络,预测误差小于16%,但其预测误差提升不明显。利用SSA-BP神经网络模型可有效对生菜生理指标进行预测,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准确性、泛化性。  相似文献   

19.
用美国湿地松13个地理种源及伴随的5种美国南方松作地理种源引种试验,以7年的试验资料分析其早期变异,预测了变异趋势,为湿地松及5种美国南方松的引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烟叶拉力是烟叶物理特性之一,反映烟叶的耐加工性,对烟叶拉力特性进行研究可为烟叶打叶复烤参数设置提供参考,进一步提高烟叶加工的经济效益。【方法】为提高质构仪测定烟叶拉力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利用 Box-Behnken 原理设计三因素三水平参数,应用响应面法分析各参数对结果变异系数的影响,得到烟叶拉力测定的最优参数组合。研究含水率对烟叶拉力的影响,进一步建立烟叶含水率 X- 拉力 Y 的 BP 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结果】响应面法分析结果显示,拉力变异系数受样品宽度的影响极显著,受测试速率影响显著,受触发力影响不明显,拉力测定的最优参数组合为样品宽度 10 mm、测试速率 0.5 mm/s、触发力 0.1 N,以此参数测定拉力的变异系数显著下降为 13.8%。烟叶的抗张强度随含水率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景东 C3F 含水率为 18.41% 时的抗张强度最大、为 0.456 N/mm,景东 C1F 含水率为 18.46% 时抗张强度仅为 0.288 N/mm;红河 C3F、普洱 C3F 含水率分别为 20.64%、18.47% 时的最大抗张强度分别为 0.447、0.310 N/mm;不同地区、等级烟叶的拉力存在差异。建立的烟叶含水率 X- 拉力 Y BP 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预测值与真实值吻合度较高,均方误差 MSE 为 0.04761,均方根误差 RMSE 为 0.2182。【结论】响应面分析法可用于分析烟叶拉力测定参数对结果的影响,优化后的结果稳定性提高;不同地区、等级烟叶的拉力差异显著,并且随含水率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变化,可根据该规律选择合适的含水率,使烟叶耐加工性最佳;建立的 BP 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值误差较小、精度较好,可用于对烟叶拉力的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