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目前,林下肉鸡养殖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养殖结合传统养殖的新型肉鸡养殖模式,能够合理的利用林下资源,实现畜牧业与林业之间的相互结合,从而实现资源的最大限度利用,实现共同经济发展.因此,本文就林下肉鸡养殖技术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探讨,希望可以确保肉鸡的生态品质.  相似文献   

2.
林下养鸡是生产无公害优质肉鸡产品的重要发展方向。近年来,素有中国荔枝之乡的广西北流市利用万顷果园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下果园生态养鸡,至今建设有林下养殖基地150多个,带动13500多名农民养殖致富,年出栏肉鸡11900多万只,年为农民养鸡创收17600多万元,养殖户年人均收入12210元,养殖前景十分广阔。现根据工作实践,将林下养鸡的主要饲养技术要点作如下介绍,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3.
林下生态养鸡合理密度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重庆林下养殖优质肉鸡的生产发展迅猛,已成为可持续发展农村经济新增长点的新兴养殖产业。为了做到科学化养殖,在既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又不破坏生态的前提下,推广林下人工种草规模化分区轮牧散养生产优质肉鸡的养鸡新模式,有必要对放牧散养鸡的合理放养密度进行研究,为制定合理的林下草地放牧养鸡饲养管理技术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为了探明优质肉鸡放牧方式对林下植被及土壤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饮食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肉鸡圈养模式生产出来的快大鸡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饮食要求。林下养鸡生产出来的鸡肉品质,介于土鸡和快大鸡之间,因其饲养期、生长速度、耗料增重比均介于前两者之间,越来越受消费者的青睐,成了今后重点发展的养殖模式,是一项适合于林区农民发家致富的好门路。现将林下养鸡主要疫病防治技术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陕南秦巴山区山高林密,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无工业污染,适合发展林下养鸡.林下养殖的肉鸡虽然生长期较长,但肉味鲜美,深受消费者欢迎,故售价高,效益好,具有发展前景. 1 品种 除外国高度培育的快速生型肉鸡品种(如AA、艾维因、海兰等)及专用高产蛋鸡(如亚发、海兰等)品种以外,一切国产地方鸡种和杂种肉鸡均可用于林下养殖,如秦巴本地鸡、新浦东即所谓的青脚麻、黑康鸡等.  相似文献   

6.
林下养鸡是生产无公害优质禽产品的重要发展方向。近年来,素有中国荔枝之乡的广西北流市利用万顷果园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下果园生态养鸡,至今建设有林下养殖基地150多个,带动13500多名农民养殖致富,年出栏肉鸡11900多万只,为农民养鸡年创收17600多万元,养殖户人均年收入12210元,养殖前景十分广阔。笔者现根据工作实践,将林下养殖肉鸡的饲养要点作如下介绍,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不断提高,民众对于食品安全和食品质量的重视程度日趋提升,给土鸡养殖带来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林下养殖以林地资源和自然生态环境为发展依托,为土鸡饲养提供先天条件,具有其他肉鸡养殖不可比拟的优势。本文通过对林下土鸡的养殖优势进行分析,并阐述了饲养管理要点,旨在促进林下土鸡养殖模式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膳食结构的变化,鸡肉产品的多样化,使市场对鸡肉及其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大,肉鸡产业也随之快速发展起来,肉鸡生产模式已基本实现了由小规模、多群体向大规模、集约化养殖小区模式的转变,肉鸡养殖小区现已成为当前肉鸡养殖基地建设的主要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比较了肉鸡垫料、林下养殖模式在育雏期养殖技术、疫病预防控制、养殖场所选择、环境控制等方面的相同点与差异点,简要分析了2种养殖模式的优势和劣势。其中,肉鸡垫料养殖模式标准化程度高、排污量低,存在氨气含量控制难、疫病防控难的问题;肉鸡林下养殖模式为绿色循环养殖、能提升有机物含量,但存在规模化程度低、对环境有影响等问题。肉鸡养殖户可根据养殖场所面积、经济、种苗、销售等情况,选择适合的养殖模式,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应养殖方案。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社会的日趋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生活的要求也从简单的填饱肚子到追求绿色无公害。绿色,健康的肉鸡因此受到热烈的追捧,从而催生了林下生态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林下养鸡由于其养殖周期短,经济见效快再加上良好的市场前景刺激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宁南县作为一个山区农业县,畜牧生产及林业发展是其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探讨如何更好地利用林下空间,促进宁南县节约型、健康型、生态型畜牧养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膳食结构的变化,鸡肉产品的多样化,使市场对鸡肉及其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大,肉鸡产业也随之快速发展起来,肉鸡生产模式已基本实现了由小规模、多群体向大规模、集约化养殖小区模式的转变,肉鸡养殖小区现已成为当前肉鸡养殖基地建设的主要生产模式。2008年宁安市政府在引进正大集团这一  相似文献   

12.
遵义市习水县的森林覆盖率高,适宜饲养瘦肉率较高的肉鸡,畜牧业发展已经成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生态畜禽养殖前景较好。本文总结多年的工作经验,对林下养鸡的养殖技术进行总结,以期为后续林下养殖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3.
绿色环保的畜禽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林下养鸡这一绿色环保的养殖模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现在已经发展为一种高效、健康的养鸡模式,越来越多的山地地区的养殖户开始实行这种养殖模式。该文对林下养鸡的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探析,以期为林下养鸡户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对于饮食提出了更高要求,土鸡养殖业在不断的发展,并且逐渐的发展成为林下土鸡养殖。依靠高效的养殖技术与方法,来推广林下土鸡养殖方式,不仅能够为养殖户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形成以牧促林、以林护木的良性生态循环,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效益。本文就具体的林下土鸡养殖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5.
杨明杰 《兽医导刊》2020,(2):202-202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对食品质量也有了较为严格的要求.现阶段健康、绿色、环保已经成为我国未来一段时间的消费趋势,而林下蛋鸡养殖属散养草鸡人工饲养,不仅风味独特,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因此,本文主要针对于林下蛋鸡养殖技术进行详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广西是全国黄羽肉鸡和黄羽肉鸡苗生产重要基地,其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特色林下养殖发展迅速,培育大户、加强宣传培训、创建以市场为主导的推进机制和发挥资源优势是其主要做法.但仍存在品种选育相对滞后、产品加工有待加强、贷款难和市场开拓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需进一步完善扶持养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肉鸡加工业发展,完善良种繁育等相关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7.
发展林下山鸡规模饲养的技术要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下养殖是利用传统的养鸡方法,结合现代科学饲养技术,充分利用林下资源(昆虫)养鸡而获得低成本、环保、绿色的禽产品——鸡。因此不少地方大力发展,特别是云南省罗平县政府规划“十一五”期间发展林下山鸡规模养殖户达200户,年出栏肉鸡200万只以上,但是由于养殖户对林下养鸡认识不足,总认为林下养鸡就是传统的家庭养鸡的扩大,不重视现代养鸡技术的应用,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失,为此,对发展林下规模养鸡特提出以下基本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8.
农户利用经济林及生态林放养柴鸡,不仅免除了舍饲建设鸡舍的费用,而且减少了土地占用、合理地利用了养殖空间;林下养鸡有利于环保,解决因集约化养殖造成的环保灾害;鸡在林中啄食害虫、采食嫩草,不但可以节省饲料,降低饲养成本,而且排出的鸡粪也可大大提高土地肥力,促进林木生长;重要的是养出的肉鸡达到色香味俱全,且安全无公害,很适合现代人追求的高品位消费,所以产品价格一直较高,利润空间较大。因此林下生态型优质肉鸡养殖是广大农户增收致富的一个短、平、快的好项目。现谈谈林下养殖柴鸡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卞进步 《中国家禽》2004,26(20):22-22
据中国食品报报道,近日,贵州省织金县后寨乡三家寨有机肉鸡养殖协会收到了国家环保总局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的认证书,确认该地饲养的有机鸡获得有机食品认证。这标志着中国第一个有机禽类产品在贵州诞生。2001年,在“加拿大援助贵州省农村综合发展扶贫项目”办公室支持下,三家寨村利用当地水质较好、森林植被优良的自然条件,采用“林下种草放牧养鸡”的生态养殖模式养殖肉鸡。经权威机构检测,该地饲养的有机肉鸡无激素、无农药残留、无有害微生物。目前三家寨每年可饲养有机鸡10万只。(卞进步摘)我国首个有机禽类产品获认证@卞进步…  相似文献   

20.
林下人工草地放牧养鸡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探索林下人工草规模化放牧养鸡,把牧草作为肉鸡生产的主要饲料来源之一,达到节约精饲料投入,减少生产成本的目的,进行了饲养试验.结果人工草全放牧养鸡的养殖方式料肉比为1.63:1,比传统舍饲的养殖方式(料肉比2.76:1)降低精料消耗40.94%;出栏成活率97.5%,比舍饲的92.5%提高了5%;单只纯利润达5.45元,比舍饲的1.84元提高了196.2%.林下人工种草规模化放牧养鸡的肉鸡养殖模式有较好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