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切花秋菊‘神马’花芽分化与内源激素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短日处理下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花芽分化与内源激素的关系。【方法】以切花秋菊‘神马’为试材,通过对短日处理下花芽的形态解剖观察及顶芽和叶片中内源激素的测定,研究花芽分化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结果】花芽分化过程中顶芽中GA3含量下降且大多时期保持在较低水平,叶片中GA3变化与之相反;顶芽中IAA含量先下降,在小花原基分化初期达到最小值,到花冠形成中期达到最大,叶片内源IAA含量在总苞鳞片分化初期前呈上升趋势,随后逐渐下降,到花冠形成期趋于平稳;内源CTK含量大幅增加,均高于未分化期;顶芽中ABA含量先下降,后期呈现上升趋势,叶片中ABA含量变化与顶芽相反,呈现先积累,经短暂平稳期后逐渐减少的趋势。花芽分化开始后CTK/IAA、CTK/GA3、ABA/IAA和ABA/GA3的比值均增大。【结论】高水平的CTK和ABA与菊花花芽分化相关联。在花芽分化初期,顶芽中低浓度IAA、GA3,以及叶片中高含量的IAA、GA3关系到菊花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在花芽分化后期,顶芽中GA3和IAA的积累关系到花冠形成。从激素平衡来看,维持高比率的CTK/IAA、CTK/GA3、ABA/IAA和ABA/GA3有利于菊花的花芽形成。  相似文献   

2.
叶底红花芽分化期叶片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了叶底红花芽分化期叶片中内源激素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3)、玉米素(ZR)和脱落酸(ABA)等4种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这4种激素均有明显的变化规律,其中GA3和ZR含量在花芽分化基本完成时均达到高峰,相反IAA含量处于低谷;ABA含量在花芽分化中期达到高峰,而此时GA3和ZR含量处于低谷;内源激素含量峰、谷时间和叶底红花芽分化的完成时间相一致;4种激素含量的变化均达到极显著差异。研究表明这几种激素均与叶底红花芽分化密切相关,高水平的ABA/IAA、ZR/IAA、ZR/GA3有利于花芽分化,高水平的ABA/GA3有利于花芽孕育。  相似文献   

3.
在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ROC22’)愈伤再生苗生长前期,分别使用赤霉素(GA)与多效唑(PP333)均匀喷施于植株叶片等生长部位,对植株生长素(IAA)、赤霉素(GA)、脱落酸(ABA)、玉米素核苷(ZR) 4种内源激素含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 GA处理甘蔗植株叶片中IAA含量较对照变化较大; GA含量的变化趋势与对照相似; ABA含量逐渐上升; ZR在前期稍高于对照,后期与对照一样。PP333处理甘蔗叶片中IAA、 GA、 ABA与ZR含量初期较高,之后比对照稍低。GA与PP333配合处理后,甘蔗叶片中的IAA、 ABA含量与对照有相似的变化趋势; GA含量较对照变化较大; ZR含量有所上升。(2) GA处理后, GA/IAA、 ABA/IAA、 ZR/IAA比值变化趋势相似。PP333处理的GA/IAA比值变化趋势比较平稳, ABA/IAA、 ZR/IAA比值则比较活跃。GA与PP333配合处理的甘蔗叶片GA/IAA比值前期稍有下降而后上升; ABA/IAA、 ZR/IAA比值变化趋势较一致。经GA与PP333处理的甘蔗植株体内的内源激素IAA、 ZR含量及其GA/IAA、 ZR/IAA比值变化较大,激素之间的平衡调节着甘蔗茎生长过程。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香草兰花芽分化调控措施及相关机理,在花芽分化前期,以分别喷施细胞分裂素(6-BA)、脱落酸(ABA)、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为处理,以清水为对照,分析各处理条件下功能叶内源激素和营养物质含量变化,并统计各处理对花芽分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6-BA和ABA处理均能增加功能叶中玉米素核苷(ZR)和ABA含量,提高其在花芽分化过程中的蛋白质、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IAA处理能提高花芽分化中后期功能叶IAA、ABA、ZR和GA含量,却降低整个分化过程中蛋白质、可溶性糖和淀粉的含量;GA处理降低了ZR和ABA含量,对蛋白质和淀粉含量影响不大;除GA处理外,6-BA、ABA、IAA处理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花芽分化率,以6-BA最为显著,可参考在生产上施用。  相似文献   

5.
以"桂淮2号"优良山薯品种为研究对象,利用酶联免疫检测(ELISA)技术研究山薯试管零余子形成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试管零余子形态建成过程中,内源GA3、ABA、IAA、ZR和JA含量均在培养第20d明显上升,20~40d期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在培养后期,ABA、IAA、ZR和iPA含量逐渐上升,而GA3含量逐渐降低。内源激素间的平衡水平也呈现出一定规律性变化,ABA/GA3、ZR/GA3和iPA/GA3表现为培养0~20d先降低、后期持续上升的趋势,而IAA/GA3、JA/GA3从起始培养开始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长春花叶片内源激素及黄酮与花芽分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内源激素及黄酮与长春花花芽分化的关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研究了长春花幼苗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过程中叶片内源激素及黄酮质量分数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长春花幼苗叶片IAA、GA3、ZR的质量分数均在第一个花芽分化时降低,而ABA质量分数升高,表明内源激素均与第一个花芽分化有密切关系.叶片ABA/ZR、GA3/ZR、IAA/ZR、ABB/IAA和ABA/GA3也是在第一个花芽分化时达到峰值,之后迅速降低,说明向生殖生长转变时叶片内源激素间的平衡关系.叶片黄酮质量分数在第一个花芽分化时期明显下降,部分黄酮通过枝输出消耗于第一个花芽分化.幼苗向生殖生长转变过程中,黄酮起着一定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7.
水分胁迫下甘薯内源激素的变化与品种抗旱性的关系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采用酶联吸附免疫法 (ELISA) ,测定了干旱条件下甘薯叶片内吲哚乙酸 (IAA)、赤霉素 (GA3 )、异戊烯基腺嘌呤 (iPA)、玉米素核苷 (ZR)和脱落酸 (ABA)等 5种内源激素的含量 ,并研究了这些内源激素与品种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 ,水分胁迫下甘薯各品种中IAA、GA3 、iPA及ZR含量均有所下降 ,ABA含量却显著增加 ,且品种抗旱性愈强 ,IAA、GA3 、iPA和ZR下降幅度愈大 ,ABA增加幅度愈小。它们的相对含量 (占对照 % )与品种抗旱性均呈极显著负相关 (r分别为 - 0 .90 70、- 0 .94 93、- 0 .95 0 9、- 0 .86 74和 - 0 .9117)。  相似文献   

8.
小麦幼穗内源激素含量与小花发育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不同群体条件下,测定小麦幼穗发育过程中生长素(IAA)、赤霉素(GA3)、玉米素核苷(ZR)、异戊烯基腺苷(iPA)和脱落酸(ABA)含量的变化动态,分析小麦幼穗内源激素含量与小花发育的关系。结果表明:单棱期幼穗中较高含量的GA3有利于小穗的分化;雌雄蕊原基分化期幼穗中高含量的ZR和iPA,小花分化数多,较高含量的ZR和iPA有利于小花分化。而孕穗期高含量的ABA,可孕小花数少,ZR/IAA、iPA/ABA比值与可孕小花数相关密切,较低含量的IAA、ABA有利于提高小花的育性。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蝴蝶兰‘绿熊’在催花过程中的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以2年生健康成熟的‘绿熊’为试验材料,测定其在花芽分化期、抽梗期、着苞期和开花期内的生长素(IAA)、赤霉素(GA)、脱落酸(ABA)和玉米素核苷(ZR)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在催花15~45天(花芽分化期),IAA和GA开始大幅度降低,在45天时达到了花芽分化时期内的最低值;在抽梗期内IAA和GA开始迅速升高并在催花95天时达到最大,显著高于其他各时期的IAA和GA含量;催花195~240天(开花期)内两者均降低。ABA和ZR在催花15天(花芽分化期)时开始显著上升;抽梗期内ABA的含量下降,而ZR变化不显著;着苞期和开花期内两者均上升,ABA和ZR催花240天(开花期)时达最高值,分别为催花0天(花芽分化期)时的3.2倍和2.97倍。研究认为,内源激素变化对‘绿熊’的花芽分化花器官发育起着十分显著的调控作用,低浓度的IAA、GA和高水平的ABA、ZR有促进‘绿熊’花芽分化的作用,高浓度的IAA、GA和ZR有利于‘绿熊’花梗的伸长。  相似文献   

10.
在金花茶花期,按月分别采集果枝和营养枝的叶片及枝条、蕾和花,采用ELISA法测定内源激素IAA、ZR、GA和ABA含量.结果表明,在金花茶花期内,内源激素IAA、ZR、ABA在植株体内的分配顺序是蕾和花>果枝>营养枝,GA在植株体内的分配顺序是果枝>蕾和花>营养枝;蕾和花的IAA、ZR含量变化趋势是由高到低,ABA含量由低到高,GA由高到低直降;果叶和果枝中IAA、ZR、ABA和GA的含量变化趋势是先高后低,营养叶和营养枝则是低一高—低;果枝和营养枝的叶片及枝条ZR/IAA、ZR/ABA、IAA/GA、ZR/GA和ABA/GA比值基本上高于营养枝的叶片及枝条;激素之间具有促进作用或拮抗作用,植株体内的ZR、ABA和GA之间有相互促进作用,果枝的ABA与营养枝IAA相互拮抗,高水平的内源IAA、ZR和ABA及低水平的内源GA有利于金花茶开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