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明确和田地区设施温棚烟粉虱种群的生物型及设施番茄黄化曲叶病的病毒种类,采集47团温棚7种寄主作物上的烟粉虱,利用特异性引物,通过普通PCR方法鉴定其生物型;对温棚采集的番茄病株,利用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番茄褪绿病毒的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检测确定番茄病毒种类.结果显示,和田地区温棚烟粉虱种群生物型均为Q型,番茄黄化曲叶病的病毒种类均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由此得出和田地区番茄黄化曲叶病由Q型烟粉虱传毒,并提出病虫绿色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
对德宏州番茄主产区病毒病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番茄病毒病在德宏州主要番茄主产区均有发生,发病症状主要以黄化曲叶、皱缩、矮化、花叶、蕨叶、脉突、叶片发紫为主,单独或混合发生,一般发病率在5%~30%,严重的达80%以上,个别田块达100%。对采自德宏州4个县市的85份番茄样品进行了DAS-ELISA、dot-ELISA检测以及PCR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在检测的85份样品中,有58份番茄样品感染了所检测病毒,病毒检出率为68.24%,病毒种类有12种,其中以双生病毒科的泰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SyellowSleafScurlSThailandSvirus)为主,占27.06%,其次是番茄斑萎病毒属(Tospovirus)的番茄环纹斑点病毒(Tomato zonate spotted virus,TZSV)占22.41%,烟草曲茎病毒(TobaccoScurlySshootSvirus,TbCSV)占7.06%,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占5.17%,越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SyellowSleafScurlSSVietnam virus)占3.45%。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对天津5个区县辣椒病毒病的发生情况进行初步调查,并利用6种常见蔬菜病毒的抗体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DAS-ELISA)鉴定采集到的228份病毒样品。结果表明,有186份样品呈阳性,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检出率最高,达42.25%,为天津地区辣椒的优势毒源种类;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番茄花叶病毒(Tomato mosaic virus,To MV)、蚕豆萎蔫病毒(Broad bean wilt virus,BBWV)、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检出率分别为37.43%、28.34%、17.65%和20.86%;并首次在天津武清地区检出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f virus,TSWV)侵染辣椒。调查还发现天津地区辣椒存在2种及2种以上病毒复合侵染。  相似文献   

4.
对德宏州番茄主产区病毒病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并对采自德宏州4个县市的85份番茄样品进行了DAS-ELISA、dot-ELISA检测以及PCR检测。结果表明,番茄病毒病在德宏州主要番茄主产区均有发生,发病症状主要表现为黄化曲叶、皱缩、矮化、花叶、脉突、蕨叶、叶片发紫,单独或混合发生,一般发病率为5%~30%,甚者达80%以上,个别田块达100%。在检测的85份样品中,有58份番茄样品感染了所检测病毒,病毒检出率为68.24%,病毒种类有12种,其中以双生病毒科的泰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为主,占27.06%,其他依次是番茄斑萎病毒属番茄环纹斑点病毒(22.41%)、烟草曲茎病毒(7.06%)、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5.17%)、越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3.45%)。  相似文献   

5.
以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 TYLCV)及番茄褪绿病毒(tomato chlorosis virus, ToCV)为对象,用分子检测方法对山东、安徽2省病原进行鉴定。选取山东、安徽2省7个地区,对2种病毒病进行田间调查,采集疑似样品扩增序列,对其进行同源性比对和遗传进化树等分析,进一步了解山东、安徽2个省蔬菜产区2种病毒病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YLCV在山东省大部及安徽省局部地区已经发生扩散且中国所有的分离物仍属于IL株系。明确了ToCV在安徽地区发生,且统计发现2个省6个地区ToCV、TYLCV存在单独侵染及复合侵染。ToCV分离物均可分为2个大组,其中该研究所得到的分离物均与中国其他地区的分离物聚类到一组。  相似文献   

6.
从河南省9个地市蔬菜大田内采集到49份表现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omato yellow leaf curl disease,TYLCD)典型黄化及曲叶症状的番茄样品,为了明确引起TYLCD的病原,利用双生病毒简并引物PA/PB对49份番茄样品进行PCR检测.结果表明,从32份样品中扩增得到约500 bp的特异性片段,阳性检出率为65.3%.随机选择番茄HNAY3、HNKF2、HNXY1、HNLY1、HNNY1、HNXC2、HNXX1及HNSQ1样品进行DNA-A全基因组扩增及克隆测序,结果表明,DNA-A全长均为2 781 nt,具有典型的双生病毒科(Geminiviridae)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Begomovirus)病毒的基因组结构特征,共编码6个ORFs.聚类分析表明,这8个分离物与我国已报道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各分离物亲缘关系较近.这些结果表明,引起河南省大田番茄上TYLCD的病原是TYLCV.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与分子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建军  孙茜  艾鹏飞  韩璀璇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8016-18017
[目的]对河北省发生的一种番茄病毒病进行症状识别和分子诊断。[方法]2008年11月及2009年7~10月对河北省番茄病毒病田间发生情况和典型症状进行详细调查,然后根据已发表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基因组序列设计特异引物,进行PCR检测。[结果]该病毒病的发病症状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相一致,从症状上初步诊断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在石家庄和衡水采集的病株样本的DNA均扩增出307 bp大小的特异条带,表明该片段为TYLCV的一个分离物,证明采集的番茄病株是由TYLCV侵染所致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结论]该研究是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在河北省大面积发生及从分子水平上确诊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8.
<正>由于番茄褪绿病毒病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有着类似的发病规律,因此目前生产上防控番茄褪绿病毒病主要借鉴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防控措施。笔者开展的综合防控技术是在传统防控措施基础上,针对番茄褪绿病毒病发生的几个主要环节进行的全面防控。1.生物防控番茄播种前用生物制剂五  相似文献   

9.
番茄黄化曲叶病(tomato yellow leaf curl disease,TYLCD)在洛阳地区普遍发生,但其病原尚不清楚。利用双生病毒简并引物PA/PB及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的特异性引物对表现黄化及曲叶症状的疑似样品进行PCR分子检测,结果发现TYLCV是引起洛阳地区大田番茄黄化曲叶病的病原。此外,对番茄黄化曲叶病病原类型及可能的来源途径进行了探讨,旨在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及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0.
新疆发生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病毒病是导致农作物遭受重大损失的毁灭性病害.2011年新疆喀什地区设施番茄暴发病毒病,采集病样,鉴定病毒种类和调查发生为害情况.[结果]经专家鉴定,确定致病病毒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该病毒可在番茄、辣椒、茄子、曼陀罗、苘麻和龙葵等上寄生,8月20日至9月25日定植的番茄发病率达50;~ 100;,8月中旬之前定植的番茄有个别病株,10月初以后定植的番茄发病率为6;~40;.[结论]新疆喀什地区暴发的番茄病毒病病原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