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体外培养哺乳动物和人类早期胚胎时,早期胚胎往往不能完成从受精卵到囊胚的发育全过程,而停留在某个发育时期,该现象被称为“发育阻滞”。研究表明动物早期胚胎发育是由贮存在受精卵内的母型mRNAs和蛋白质控制的。母型基因指导受精卵最初的数次卵裂,合子型基因在随后的胚胎发育中起调控作用。而在体外培养过程中,合子型基因开启受阻是导致早期胚胎发育阻滞的直接原因m。推测输卵管上皮细胞分泌的某些蛋白可能激活合子型基因开启圆,虽然这些信号分子的结构和作用机制尚不清楚,但不能排除其中含有某些已知细胞因子的可能性。因此,本文就影响体外早期胚胎发育的5种细胞因子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
禽早期胚胎发育是指禽卵子受精后在雌性生殖道内发育的过程,一般需要持续24~26 h。根据耶尔基勒迪及柯查夫(Eyal-Giladi and Kochav,EGK)时期分段标准,归纳为卵子-合子、合子-EGK I和EGK I-EGKX3个经典阶段。禽类早期胚胎在母体内发生多次卵裂,产出后细胞数目可达55000个左右。近几年关于禽早期胚胎发育中母源-合子转换(Maternal-Zygotic Transition,MZT)过程,合子基因组激活(Zygotic Genome Activation,ZGA)时间和分子机制有了新的发现,其中NOTCH和WNT等信号通路以及DLX6、ATA2和ZIC4等母源基因在胚胎早期发育阶段率先被激活,合子基因组开始表达并逐步替代母源物质。禽类作为胚胎发育研究的理想动物模型,揭开其相关分子机制对推动养禽业发展、鸟类胚胎发育和转基因技术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围绕禽类卵子发育、卵子受精和合子在母体内发育的主要分子机制进行综述,为禽类早期胚胎发育的研究和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哺乳动物附植前胚胎的基因表达调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哺乳动物胚胎附植前期包括:合子的形成,胚胎基因组的激活和细胞分化的开始。在这个时期,发育由母源物质控制转为合子基因控制,在此过程,同时形成染色质介导的转录抑制时期,要解除抑制必须经过胚胎基因组的激活。通过对体内、外附植前胚胎的mRNA的表达特点以及它们与成功发育联系的研究,可以筛选出最佳的体外培养条件,设计最佳的核移植方案。  相似文献   

4.
哺乳动物胚胎基因组表达起始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雯  陈杰  刘红林 《畜牧与兽医》2003,35(11):42-44
哺乳动物受精后 ,早期胚胎缺乏转录活性 ,早期发育由母源性的转录产物所调节。合子基因组激活的时期因物种而异。合子基因组激活可分为 2个时期 :起始阶段低水平的表达和第 2阶段爆发式的表达。在小鼠 1 细胞期胚 ,雌原核无转录活性 ,但雄原核出现基因转录。在 2 细胞早、中期之前 ,小鼠特异性基因的表达不需要增强子的作用 ,其启动子没有受到抑制 ,但由于基本转录因子的浓度较低 ,基因转录活性不高。基因高水平的转录发生在小鼠 2 细胞后期 ,此时转录抑制建立 ,特异性基因的转录依赖于增强子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哺乳动物受精后,终末分化的卵子和精子结合并转变为具有全能性的受精卵,从而产生胚胎。胚胎发育最初由卵母细胞储存的基因产物指导,然后完成由母源到合子的过渡(maternal-to-zygotic transition,MZT)。母源mRNA逐渐被降解,合子基因组开始转录,合子的发育由自身调控。伴随着胚胎发育的进行,表观基因组经历了剧烈的重编程,表观遗传修饰在胚胎发育过程起到重要调控作用。其中,染色质重塑是指开放(转录激活)和关闭(转录抑制或沉默)染色质结构之间的动态变化。核小体在染色质上的不均匀分布导致基因组不同区域的松散程度不同,染色质可及性高的区域比较松散,易与转录因子结合,通常是重要的调控区域。染色质重塑通过调节DNA结合蛋白的基因组可及性,参与合子基因表达的调控,在合子基因组激活(zygotic genome activation,ZGA)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作者讨论了伴随ZGA的整体染色质结构(和局部染色质可及性)的变化,以及它们在ZGA中的作用,为深入理解合子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哺乳动物早期胚胎体外培养过程中常发生体外发育阻滞现象,活性氧是引起发育阻滞的重要原因之一,作者综合国内外研究报道,综述了活性氧对哺乳动物早期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及克服发育阻滞现象的方法,为哺乳动物胚胎体外培养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7.
胚胎的发生是一个复杂而有序的过程,胚胎自分泌和母体旁分泌的多种调节因子在合子的分鲜明,分化以及胚胎-母体互作的过程中发挥着广泛而重要的作用,作为其中的一员,细胞因子及其受体在胚胎和同一时期母体中的转录和表达模式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从而对其在胚胎发生过程中功能的发挥以及调节有了深入的了解,为离体条件下胚胎的遗传操作和胚胎移植等技术提供了某些理论基础,本文仅就哺乳动物早期胚胎中细胞因子的研究现状作  相似文献   

8.
哺乳动物个体由终端分化的单倍体精子和卵子受精融合成的双倍体受精卵发育而来。在胚胎发育的初始阶段,合子基因组处于休眠状态,胚胎发育调控由卵母细胞内母源调控逐渐转换为合子基因组调控(Maternal-Zygotic Transition,MZT)。在此期间,随着母源物质的清除,合子基因组激活(Zygotic Genome Activation,ZGA),但调控MZT的具体分子机制还不清楚。最新研究表明,DNA甲基化、染色质重塑、组蛋白表观修饰、ncRNA在MZT和ZGA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总结了上述4种表观修饰在动物植入前胚胎MZT中的生物学功能和特异的分子机制,对揭示动物胚胎MZT的调控机理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哺乳动物发育早期,双亲基因组间及胚胎细胞系间均存在表观遗传非对称性,这对胚胎发育调控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受精卵、囊胚的表观遗传非对称性现象及目前对其机制的研究进展。克隆胚胎的表观遗传非对称性有所丢失,它们中的大部分有发育缺陷,尤其是胚胎和胚外组织发育失衡,这也说明了保持表观遗传非对称性对于胚胎发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综述近年来哺乳动物胚胎着床前这一发育阶段基因表达与调控的研究进展。早期胚胎发育受母源型 ,即卵母细胞内 m RNA和蛋白质的调控 ,随着母型 m RNA的消耗 ,合子型基因取而代之进行合子型调控 ;其中合子型基因激活是调控过渡的关键事件。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兽医学报》2016,(10):1774-1778
PTEN基因在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中起重要作用,但PTEN基因在猪的卵母细胞、早期胚胎和各主要脏器的表达情况还未见报道。本研究以猪为研究对象,利用非同位素银染DNA测序和荧光定量PCR等技术,对PTEN基因在猪卵母细胞、猪体外受精胚胎和仔猪各主要脏器的表达水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TEN基因在猪GV期卵母细胞、MII期卵母细胞和早期胚胎发育中持续表达,在桑椹胚期高表达,说明PTEN基因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尤其在胚胎致密化时期发挥重要作用;PTEN基因在仔猪各主要脏器均有表达,在肺脏高表达,说明PTEN基因对仔猪主要脏器发育尤其是对仔猪肺脏的发育发挥重要作用。试验结果为今后PTEN基因在猪卵母细胞、早期胚胎和仔猪各主要脏器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哺乳动物早期胚胎体外发育阻滞的产生与克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阻滞是体外培养条件下普遍存在的现象。文中就离体情况下由于生长环境的变化使早期胚胎所遭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进行了探析。综合国内外研究报道,提出通过改善培养条件和利用体细胞共培养,克服早期胚胎的体外发育阻滞。旨在为哺乳动物胚胎的体外培养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活性氧对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性氧(ROS)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含氧化合物的总称,它对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具有不良影响。本文综述了活性氧对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以及它与胚胎体外发育阻滞的内在联系,对深入探讨哺乳动物早期胚胎体外发育阻滞的机理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表观遗传调控是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主要机制之一,尤其在生殖细胞分化调控中尤为重要。而组蛋白甲基化修饰是表观遗传信息的重要载体和生命活动的重要调控因子,对细胞的状态和胚胎的发生与发育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就组蛋白H3K4me3甲基化修饰与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小鼠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的DNA去甲基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观遗传修饰在基因转录与表达、细胞生长与分化以及动物个体正常发育等过程中都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表观遗传修饰发生异常,会引起机体生长发育中的各种异常。哺乳动物从精卵受精到附植前的胚胎早期发育阶段会发生重要的表观遗传重编程,主要包括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精卵受精后DNA发生主动和被动2种方式的去甲基化。本文主要综述了与DNA甲基化相关的蛋白和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去甲基化机制,并对小鼠附植前胚胎发育过程中的DNA甲基化的动态变化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6.
水牛输卵管上皮细胞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水牛体外胚胎生产过程中,胚胎发育阻滞现象较为普遍,严重影响了体外生产胚胎的效率。与输卵管上皮细胞共培养可以促进早期胚胎的体外发育,克服发育中的阻断现象,增加可以发育到囊胚期胚胎的数量,使胚胎能在更合适的时间移植,以提高移植后的着床率。水牛输卵管上皮细胞的培养技术,是随着对水牛的体外受精的研究而开展起来的,如何培养出适用于共培养的输卵管单层上皮细胞,在很多文章中都也只有过概述。本实验就如何培养水牛输卵管上皮细胞,摸索建立了一套较为合适的水牛输卵管上皮细胞培养的模型,为水牛的胚胎工程工作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7.
无机离子对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培养的影响李光鹏,严云勤(东北农学院生物工程系·哈尔滨·150030)哺乳动物胚胎的体外培养是研究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生及其机制的重要手段、是动物胚胎工程的基本技术之一.体外培养的最基本问题是培养液的化学组成。包括能源物质的种...  相似文献   

18.
以牛卵母细胞为研究对象,体外成熟后孤雌激活,收集各个时期的卵母细胞和不同发育阶段的早期胚胎,提取总RNA。根据GenBank公布的mRNA序列设计引物,进行RT-qPCR,检测不同阶段AQP7与AQP8的时空表达规律,结果表明:AQP7与AQP8在不同时期卵母细胞和早期胚胎中具有相似的表达规律,在8Cell达到峰值,而到16Cell期表达量均有显著下降。在牛早期胚胎发育阻滞期(8-16Cell期),胚胎发育由母源基因主导调控转向依赖合子自身遗传物质,这期间AQP7与AQP8表达变化说明其在转变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试验为AQP7与AQP8在牛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畜牧与兽医》2015,(11):124-126
卵母细胞成熟和胚胎的早期发育是由多因素调控的复杂的生物过程,母源基因及合子基因的表达变化控制着个体的发生,决定着所有生命的进程。母源基因是指受精前卵子发育时母体细胞转录生成的RNA以及其蛋白产物,定位于成熟的卵母细胞胞质中,母源基因在卵母细胞成熟和胚胎的早期发育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对母源基因的研究将为我们解释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生命现象及解决生殖发育方面的问题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目前关于母源基因的研究多集中于传统的模式生物中,而对畜牧业生产中重要的经济动物却涉及很少。本文以母源基因在猪卵母细胞成熟和胚胎发育中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希望为经济动物的繁殖及发育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蒋金湖 《畜牧与兽医》1995,27(6):275-277
早期胚胎死亡的重要原因──子宫环境与胚胎发育的不同步蒋金湖(南京农业大学实验牧场,210095)1引言几乎所有的哺乳动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都会有相当数量的胚胎损失。对绵羊和牛来说受精率是非常高的,但大约只有70%的胚胎可发育成存活的胎儿。对多胎的猪来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