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在湖南浓香型烟区郴州市辖区广泛种植"湘烟3号"的675户烟农所采集的数据,基于统计学原理对烟农年龄、种烟面积和收益等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相关因素之间的差异显著性.通过统计分析得出地均收益最高的烟农年龄群体和种植面积,以此为参考优化当地烟农年龄结构、提高烟农种植技能并指导建议最适宜的种植管理面积.结果表明:不同年龄段烟农在单位面积产值、烟叶出售均价、单位面积产量方面无明显差异,在中上等烟比例、植烟面积上有显著差异,且以40 ~59岁年龄段烟农地均收益最大,极差最小;不同植烟规模在中上等烟比例方面无明显差异,在烟叶出售均价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单位面积产值、单位面积产量方面存在极显著差异;且从单位面积产值、单位面积产量、中上等烟比例来看,种植规模在l hm2以下的烟农收益最高.  相似文献   

2.
对闽西烟区2013年烟叶生产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烤烟收入是种烟农户家庭主收入,种烟收入稳定、有扶持是目前烟农从事烤烟种植的主要原因,但劳动强度大、用工成本高、用工难、自然灾害风险大、经济效益不高等因素制约着烤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为保持陇县烤烟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笔者对陇县近五年的收购情况、烟叶种植成本情况、烤烟与其他作物种植与收入比较、烟农队伍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当地烤烟种烟收益、烟叶等级结构及烟农队伍年龄发生了巨大变化。通过以上数据的分析,旨在为当地烤烟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家庭农场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申请登记的家庭农场应具备一定的土地经营规模,但是需要适度。一般中小型的家庭农场经营面积为80亩、45亩、10亩三种规模。由于我国各地区源禀赋、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等不同,家庭农场规模也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5.
贵阳市烤烟种植大户经营模式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贵阳市6个乡(镇)种烟大户和分散农户的几种烤烟种植模式进行了调查。结果为贵阳市烤烟种植模式主要有5种:公司 职工 科技园经营、政府 公司 大户经营、多个大户合作经营、大户独立经营和分散农户经营模式,各种种植模式在栽培管理水平、烟叶质量、产量表现上均以大户种植模式优于分散农户种植模式,且以烟草公司 职工 科技园经营最好。在烤烟生产上建议限制小面积农户,控制大户,发展烤烟的适度规模化种植,有利于技术人员的管理与指导和农户的集中管理,提高烟叶的质量,实现烤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宁夏不同农业经营主体种植玉米和水稻的生产效率.[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同类主体旁证、口述笔录、走访、查看财务账目、生产经营台账以及田间考察等社会经济学一般方法,对农业经营主体类型、地址和法人、玉米或水稻种植面积、各种成本、收入等内容进行微观调查,采用全员生产效率指标对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的生产效率进行分析.[结果]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不同农业经营主体的全员生产效率呈现下降趋势.[结论]建议我国农业生产领域以家庭经营为基础,扶持和发展家庭农场,推动不同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以及研究制定大户和家庭农场土地经营规模上限,确保我国农业生产效率和粮食安全不受威胁.  相似文献   

7.
张丽  白茂军  王国江  黄维洪  袁园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22):228-229,234
数据对2018—2020年安顺市烤烟地均年种植效益与其他竞争性经济作物种植效益进行对比,结果显示,2018、2019、2020年烤烟地均年种植收益分别为10339.5、12201.0、12174.0元/hm2,与同期种植的山药、太子参和韭黄等经济作物种植收益相比,烤烟种植效益最低.通过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烤烟种植成本投入增加、比较效益下降、种植主体流失等因素是当前影响安顺市烤烟产业种植效益的主要因素.因此,结合当前安顺市烤烟发展现状,从合作社多元化经营渠道拓宽、烤烟专业化服务水平提升、新型烟叶生产经营主体培育和烤烟收购价格提高等方面提出新形势下提高安顺烤烟种植效益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固镇县烤烟生产的现状 ,认为该县烤烟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烤烟种植面积逐渐萎缩 ,自然灾害发生频繁 ,烟农的种烟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提出了稳定面积 ,避灾与防病相结合 ,发展种烟大户 ,全面提高烟农种烟技术水平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高宏 《现代农业》2014,(8):57-57
<正>家庭农场是指以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农户家庭为基本组织单位,以农户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主体形式看,家庭农场一般登记为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一般经营规模较大,产业覆盖面宽,使用土地面积多,实行企业化管理、机械化作业。从经营范围看,家庭农场不仅从事传统的粮食种植,还扩展到蔬菜种植、苗木花卉培育、特种养  相似文献   

10.
农地规模经营绩效的实现与生产者的经营能力息息相关,而农业技术培训是提高经营能力的重要政策工具。因此,将技术培训纳入到经营规模与收入关系的探讨中统一考察,有助于更好把握规模经营主体的收入增长规律。利用江苏省360个粮食类家庭农场调研数据,采用多元回归方法,从单位面积纯收益的维度分析了经营规模、农业技术培训对农场收入的影响,并检验了技术培训所发挥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经营规模与收益之间呈倒"U"型关系,在6.67~13.33 hm~2区间内纯收益最高,并计算得出样本农场最优规模为8.5 hm~2,在未达到最优规模之前,经营规模每增加1 hm~2将使得收益增加1.7%,超过该规模后收益随着规模的增加而减少;技术培训对农场收益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影响系数为0.031。另外,农业技术培训能够改善农场生产者经营能力与规模的匹配度,对经营规模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因此,提出加强农地流转市场建设,发挥适度规模效应;培育家庭农场等规模主体要与主体农业技术培训,经营能力提升相结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遵义县团溪站三星收购线烤烟生产情况为例,通过随机分层抽取不同种植规模烟农进行问卷调查,对其烟叶生产及收益情况进行分析,得出该片区的烤烟种植的经济效益,分析不同种植规模烟农的生产效益差异,得出该片区烟叶种植规模以1 ~2 hm2为佳.为提高烟农的种植收益,稳定烟叶生产,可适当提高烤烟收购价格,加强土地流转,提高烟农种植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2.
关于提高赤峰市烟农收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调查研究烟农成本投入、影响烟农收入的因素,掌握烟农经济收入现状,力求在影响烟农经济收入的因素上入手,探索赤峰市烟农提高收入的新思路,为烟叶生产方式的提供一些新的措施。通过开展调查和研究分析发现,烟叶种植成本方面,人工投入和土地成本投入是影响烟叶种植成本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烟叶发展要适度规模化种植,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机制,建立和完善烤烟种植风险防控体系;在烟农种烟收益方面,烟农分级水平不高,是制约烟农种烟收益提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烟麦套种模式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烤烟作为用途单一的叶用经济作物,间作套种对其内在品质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一般不予提倡。但是在部分烟粮争地矛盾突出的地区,则是发展烤烟生产无法回避的问题。为此,我们从1996年起调查分析了烟麦套种的不同模式。调查表明,合理规范的烟麦套种对烟叶质量影响不大且综合效益较高,但乱栽滥套则严重影响烟叶质量。因此。在人多地少、水肥条件较好、种烟技术水平较高的地方,实行以烤烟为主,适当套种小麦的种植模式,不失为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提高烟农综合收益。发展烤烟生产的有益尝试。1烟麦套种的种植模式 调查中发现,烟麦套种的种植模式不外有两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确定适宜单户烤烟的种植规模。[方法]依据皖南烟区现有条件,分析0.33、0.67、1.00、1.33、2.00、2.67、4.00、5.33、6.67 hm2不同种植规模的成本和经济效益。[结果]单户种植规模在2.67~6.67 hm2的投入成本无显著差异,但比种植规模小的成本显著高,种植规模0.33 hm2的成本显著低于其他处理;产值、均价、上中等烟比例等综合经济性状皆以0.33、0.67、1.00、1.33 hm2表现最好,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中0.33 hm2表现最好。单户种植0.33 hm2的纯收入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单位面积纯收入与单户种植规模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单户种植2.00 hm2的户均综合纯收入最高。[结论]在皖南烟区现有的条件下,单户烤烟种植规模在2.00hm2左右,综合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5.
以河南省为例,对省内不同产区的烤烟生产区位移动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生产重点区域呈现由平原向丘陵山区、东部向中西部、经济发达地区向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的现象,市场需求、社会经济状况、经济发展结构、种烟收益和种烟机会成本等都会对烤烟生产的区位移动产生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烤烟生产稳定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宋莉 《现代农业》2011,(2):80-81
北票市自1998年以来,在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引进和试种烤烟。十多年来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效益逐年增加,烤烟生产已逐渐被广大农民和农村干部所认识,已由开始时被动种烟转变为主动种烟,2010年全市植烟面积已突破6000公顷,虽然遇到二十多年来罕见的干旱和大风、冰雹等自然灾害,但仍可产烟叶100多万千克,向国家交售75万千克,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在世界烟叶生产中的位置举足轻重,占据了其中1/3的份额,中国烟叶生产的波动对世界影响巨大。为了解释中国烟叶布局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的“北烟南移”现象,本文通过对中国烟叶1982年以来烟叶生产成本收益和三种粮食的生产成本收益进行了比较分析得知,烟叶生产的比较效益不高,而机会成本较高。因而得出由于黄淮烟区就业机会多、交通条件便利因而使得种烟的机会成本提高,所以种烟面积萎缩就成为必然;而云南、贵州等西南地区种植粮食收益不高,交通不便,非农就业机会相对较少,而种植烟叶虽然收入不高,但收益却相对稳定,所以种烟面积扩大较快。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在世界烟叶生产中的位置举足轻重,占据了其中1/3的份额,中国烟叶生产的波动对世界影响巨大.为了解释中国烟叶布局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的"北烟南移"现象,本文通过对中国烟叶1982年以来烟叶生产成本收益和三种粮食的生产成本收益进行了比较分析得知,烟叶生产的比较效益不高,而机会成本较高.因而得出由于黄淮烟区就业机会多、交通条件便利因而使得种烟的机会成本提高,所以种烟面积萎缩就成为必然;而云南、贵州等西南地区种植粮食收益不高,交通不便,非农就业机会相对较少,而种植烟叶虽然收入不高,但收益却相对稳定,所以种烟面积扩大较快.  相似文献   

19.
破解现代烟草农业发展难题,必须推进生产经营方式创新。对山东省潍坊市"家庭农场+烟农专业合作社"的烟叶生产经营模式进行深入探析,发现其成功的经验关键在于种植和服务两个主体的责任和职能明晰,从实践层面解决了"在哪种烟、谁来种烟、怎么种烟"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烟叶生产方式创新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破解现代烟草农业发展难题,必须推进生产经营方式创新。对山东省潍坊市"家庭农场+烟农专业合作社"的烟叶生产经营模式进行深入探析,发现其成功的经验关键在于种植和服务两个主体的责任和职能明晰,从实践层面解决了"在哪种烟、谁来种烟、怎么种烟"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烟叶生产方式创新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