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5 毫秒
1.
《中国瓜菜》2019,(11):22-26
南瓜是黄瓜嫁接常用的砧木,但是不同的南瓜砧木品种对黄瓜植株生长、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差异很大。为了筛选出适合的砧木品种进行黄瓜嫁接栽培,以4个中国南瓜(‘T2‘’T3‘’T12‘’T13’)和‘黑籽南瓜’为砧木,以‘津绿21-10’黄瓜为接穗,比较不同的南瓜砧木嫁接后对黄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自嫁黄瓜(对照)相比,砧木‘T2’嫁接后的植株生长势最强,产量最高,此外,砧木‘T2’嫁接的黄瓜果实瓜把短、果面蜡粉含量低,色泽鲜亮,商品性最好;砧木‘T3’也具有减少瓜把长度和果面蜡粉量的作用,但植株长势和产量较砧木‘T2’嫁接黄瓜弱;砧木‘T12’也具有一定的增产作用,但是果实瓜把变长,果面蜡粉含量高,商品性较差;砧木‘T13’在5个砧木品种之间的整体综合表现最差‘;黑籽南瓜’嫁接后也促进植株的生长,但是产量上较砧木‘T2’嫁接组合低,果面蜡粉含量高,色泽灰暗,商品性差。不同的接穗/砧木组合对黄瓜果实口感的影响不同,总体来看,南瓜砧木会降低嫁接黄瓜果实口感。综合评价以砧木‘T2’嫁接表现最优,适合于作为黄瓜嫁接优良砧木。  相似文献   

2.
赵升  李治红  沈琼  王慧  周鑫  魏珉 《园艺学报》2018,45(6):1115-1118
为探明砧木影响嫁接黄瓜果面蜡粉形成的机制以及与外源硅的关系,以‘山农5号’黄瓜为接穗,‘云南黑籽南瓜’(去蜡粉能力弱)和‘黄诚根2号’南瓜(去蜡粉能力强)为砧木进行嫁接,采用水培法,研究营养液中添加硅与否对黄瓜硅吸收、硅转运蛋白相关基因表达和果实表面蜡粉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加硅显著提高了‘云南黑籽南瓜’嫁接黄瓜和自根黄瓜果面蜡粉量及各器官硅含量,但加硅后‘黄诚根2号’嫁接黄瓜的果面蜡粉量和各器官硅含量均较低,与不加硅条件下的嫁接和自根黄瓜相近;加硅处理后‘云南黑籽南瓜’嫁接黄瓜苗根系中硅转运蛋白基因Cm Lsi1、Cm Lsi2-1、Cm Lsi2-2和Cm Lsi3的表达量均高于‘黄诚根2号’嫁接黄瓜苗;随着硅处理时间延长,‘云南黑籽南瓜’嫁接黄瓜苗根系中硅转运蛋白基因表达下调,而‘黄诚根2号’嫁接黄瓜苗根系中硅转运蛋白基因的表达同样下调。  相似文献   

3.
不同砧木嫁接对黄瓜蜡粉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日光温室越冬栽培条件下,以黑籽南瓜砧木为对照,评价了17个砧木对黄瓜果皮蜡粉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京欣砧5号F1、固本、砧瓜王、黄瓜搭档、金太郎5个砧木对黄瓜果实的脱蜡粉能力较强,蜡粉率均在10%以下,产量与黑籽南瓜处理相当,而黑籽南瓜嫁接处理的蜡粉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不同砧木嫁接对黄瓜果实亮度和果皮细胞气孔的影响,筛选出可以改善黄瓜果皮性状、增强抗性的黄瓜砧木品种,选取了6份材料作为嫁接砧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双砧木(C105+京欣砧5号)嫁接后对果实产量和品质的提升效果最好,其次为C088处理,均适合以外观品质为重点的采摘观光型园区种植。如果在设施环境条件差的区域种植,如低温等其他逆境条件,建议使用黑籽南瓜作为砧木进行嫁接,但可能会降低果实的商品性,果面蜡粉层严重。  相似文献   

5.
不同双砧木嫁接对黄瓜长势、产量及蜡粉性状的影响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产上常用的3种南瓜砧木(黑籽南瓜、褐籽南瓜、白籽南瓜)互相组合进行双砧木嫁接,研究不同双砧木嫁接对黄瓜植株长势、产量及瓜条蜡粉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双砧木嫁接后,植株长势、产量较自根苗对照明显增强,但与单砧木嫁接相比,产量差异表现不同,黑籽南瓜与白籽南瓜双砧木组合的产量最高,显著高于黑籽南瓜或白籽南瓜单砧木嫁接的产量;黑籽南瓜与褐籽南瓜双砧木组合的产量显著高于褐籽南瓜单砧木嫁接的产量,但与黑籽南瓜单砧木嫁接产量差异不显著;而褐籽南瓜与白籽南瓜双砧木组合的产量与褐籽南瓜或白籽南瓜单砧木嫁接的产量差异不显著。3种南瓜砧木对黄瓜果面蜡粉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黑籽南瓜不具脱蜡粉能力,而褐籽南瓜脱蜡粉能力较强,其所生产的瓜条亮绿、无蜡粉、商品性好;双砧木嫁接对瓜条蜡粉的影响介于两个单砧木嫁接之间,并趋向于蜡粉较重的砧木。  相似文献   

6.
以南瓜自交系494、277与黄瓜自交系1184、1101为砧木,以黄瓜1184、1101为接穗,研究比较了南瓜/黄瓜、黄瓜/黄瓜6种砧穗组合下嫁接黄瓜果皮、果肉与叶片等部位的硅含量以及果面明度差变化。结果表明:砧木277嫁接2种黄瓜接穗各部位的硅含量显著降低,其中多蜡粉接穗(1184)的果面明度差显著低于自根对照(1184),少蜡粉接穗(1101)的果面明度差与自根对照(1101)无差异;砧木494嫁接2种黄瓜接穗各部位硅含量无明显增加,其中多蜡粉接穗(1184)的果面明度差增加不显著,少蜡粉接穗(1101)的果面明度差相比自根对照(1101)显著增加;开花后5d与10d的果肉硅含量相对开花当天的有显著增加,果皮硅含量在不同时期变化不显著;果面蜡粉差异显著的2份黄瓜接穗果皮与果肉硅含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砧木种类对嫁接黄瓜生长、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籽南瓜、白籽南瓜、黄籽南瓜、西葫芦和丝瓜为嫁接砧木,津春4号黄瓜为接穗,研究不同砧木种类嫁接对黄瓜生长、抗氧化酶活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自根嫁接相比,黑籽南瓜和白籽南瓜嫁接黄瓜的成活率显著下降,为对照的65.84%和61.73%,而其他3种砧木对嫁接苗成活率无明显影响;砧木嫁接均不同程度地促进黄瓜植株的生长,其中以黑籽南瓜和白籽南瓜嫁接对黄瓜植株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最为明显;白籽南瓜嫁接显著提高了黄瓜叶片中SOD、POD、APX和CAT的活性,而黄籽南瓜嫁接黄瓜叶片中POD和APX的活性低于自根嫁接苗;白籽南瓜嫁接对黄瓜果实品质影响的关联度最大,其他砧木均降低了嫁接黄瓜果实品质的灰色关联度。表明白籽南瓜和黑籽南瓜嫁接能促进黄瓜植株生长和果实产量,可作为黄瓜嫁接适宜的砧木种类。  相似文献   

8.
不同砧木对嫁接黄瓜蜡粉形成及硅吸收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嫁接影响黄瓜果实表面蜡粉形成的机制,选择对嫁接黄瓜果实表面蜡粉形成具有明显不同影响的砧木品种,研究了嫁接黄瓜的植株生长和硅吸收分配特性,结果表明:少蜡粉砧木嫁接黄瓜,结果期株高、叶片数和前期产量低于多蜡粉砧木和中蜡粉砧木嫁接的黄瓜,但显著高于自根黄瓜;黄瓜叶片中硅含量显著高于茎和根系;少蜡粉砧木嫁接黄瓜叶片和茎中硅含量低于中蜡粉、多蜡粉砧木嫁接黄瓜和自根黄瓜;根系中硅含量以‘云南黑籽南瓜’嫁接的黄瓜最高;黄瓜果实发育过程中果实中硅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位于果实同节位的叶片中硅含量逐渐减少;少蜡粉砧木嫁接黄瓜果实中硅含量明显低于多蜡粉砧木、中蜡粉砧木嫁接黄瓜和自根黄瓜。不同砧木影响嫁接黄瓜果实表面蜡粉形成可能与硅的吸收分配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用黑籽南瓜伤根顶芽斜插嫁接黄瓜的育苗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籽南瓜伤根顶芽斜插法,是指当砧木(黑籽南瓜)和接穗(黄瓜)达到适宜苗龄时,将砧木摘心去侧芽,接穗斜削后斜插到黑籽南瓜顶芽处的一种嫁接方法。现将嫁接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中国瓜菜》2017,(10):6-11
以去蜡粉南瓜砧木‘488’、非去蜡粉南瓜砧木‘277’以及黄瓜‘1184’为试材,对各嫁接组合幼叶施用不同浓度Na_2SiO_3,研究砧木对黄瓜嫁接苗地上部硅转运的影响。结果表明,(1)叶片外源施硅明显提高各嫁接苗地上部硅元素含量;(2)嫁接可缓解外源施硅对嫁接苗在植株高度、叶片伤情等方面的抑制作用;(3)去蜡粉砧木嫁接苗的地上部叶片吸收硅元素能力低于非去蜡粉砧木嫁接苗和自根苗;(4)去蜡粉砧木嫁接苗的果实邻近叶、果肉转变为硅元素地上部转运的新库,从而抑制硅元素向果皮转运,降低果面蜡粉含量。  相似文献   

11.
以铁木砧、RS112、蒜芥茄、茄砧21 号、茄砧31 号为砧木,以渝茄5 号为接穗,研究不同砧木嫁接对茄子生长、品质及青枯病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 个供试砧木与接穗亲和力均较强。RS112 和蒜芥茄作砧木对嫁接植株生长有较好的促进效果,RS112 作砧木能够改善果实品质。5 个供试砧木均高抗青枯病,RS112 和铁木砧作砧木可以推迟青枯病发病时间、显著降低病情指数、有效防控青枯病,蒜芥茄、茄砧31 号和茄砧21 号作砧木对青枯病则表现为高感或感病。综合评价,RS112 是嫁接茄子抗病、增产、优质的优选砧木。  相似文献   

12.
不同黄瓜品种苗期耐盐性指标筛选与评价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比较不同黄瓜品种的耐盐性差异,同时构建黄瓜苗期耐盐性筛选的指标评价体系,在日光温室内采用细砂和珍珠岩(2 V∶1 V)混合基质进行育苗,浇灌不同盐浓度的1/2 园试配方营养液,利用黄瓜幼苗叶片盐害指数对15 个黄瓜品种的耐盐性进行聚类分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黄瓜幼苗各生长指标和生物量指标在耐盐评价体系中所占的比重。结果表明:地下部干质量、壮苗指数和根冠比能较好地反映黄瓜幼苗对盐胁迫的响应,可以作为黄瓜苗期耐盐性的评价指标;依据3 g·L-1 盐浓度下各黄瓜品种的盐害指数,将供试黄瓜品种分为5 类:耐盐品种(绿冠1 号和宁星欧美水果黄瓜)、较耐盐品种(中农12 号、中科958、荷兰迷你黄瓜、中农21 号和中农16 号)、盐敏感中等品种(津优1 号、优胜和中农8 号)、盐较敏感品种(京棚密刺和新4 号)、盐敏感品种(春棚5 号、绿优和中农大41 号)。  相似文献   

13.
京研118为华北密刺型黄瓜一代杂种,适合我国北方地区春温室和春、秋大棚栽培。其母本、父本分别为自交系Y3-6和H15-2。植株生长势较强,中早熟。抗霜霉病、白粉病和CMV,耐低温、弱光。商品瓜棒状,顺直,瓜把较短,瘤刺中小,较密,小心室,腰瓜长约32 cm,单瓜质量在200~240 g之间,瓜肉淡绿色,甜脆,口感好。连续坐瓜能力强,丰产潜力大,每667 m~2产量可达9 300 kg。  相似文献   

14.
威盛1 号是以自交系S0703 为母本,自交系S0704 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中国南瓜(Cucurbita
moschata Duch.)黄瓜专用砧木一代杂种。该砧木与黄瓜的嫁接亲和性和共生亲和力都很强,嫁接苗成活
率高,高抗黄瓜猝倒病,抗霜霉病和枯萎病。特别是嫁接后可使黄瓜瓜皮表面光亮无蜡粉、瓜条顺直,明
显地提高外观品质;同时瓜条中可溶性糖含量有所增加,黄瓜产量比自根苗提高11.49%,比用黑籽南瓜
嫁接提高8.32%。适宜我国北方露地和保护地黄瓜嫁接栽培。  相似文献   

15.
吉杂17 是以自交系H7704 为母本,以自交系01104-1-2-0-0 为父本配组杂交选育而成的华南型黄瓜一代杂种。 植株长势强,主蔓结瓜为主,产量高,果实棒状,长18~19 cm,单瓜质量170~200 g,果皮绿白色,果实商品性优良。每 667 m2 产量约6 100 kg,田间对黄瓜霜霉病、枯萎病、疫病的抗性强于对照吉杂8 号,适宜吉林省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6.
不同丛枝菌根真菌对西瓜嫁接苗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南瓜杂交种(Cucurbita maxima×C.moschata)青农2号、青农3号为砧木,以西瓜(Citrullus lanatus)品种京欣2号为接穗,对2种砧木嫁接的西瓜苗分别接种摩西管柄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地表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以不接菌的嫁接苗为对照,评价不同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mycorrhizalfungi,AMF)对西瓜嫁接苗生长和光合作用的改善效应。结果表明,接种AMF能促进西瓜嫁接苗的生长和光合作用,其中,地表球囊霉的效应最大。青农2号嫁接苗接种地表球囊霉处理的生物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AMF侵染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等亦不同程度高于其他处理,青农2号嫁接西瓜苗接种地表球囊霉的组合在西瓜育苗生产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选取津绿26、津早2号等7个黄瓜品种进行甬砧8号砧木嫁接品比试验。结果显示:甬砧8号嫁接黄瓜的成活率除蔬春银玉外均在90%以上,其中迷你黄瓜达到98%。嫁接后黄瓜单瓜质量、横径、纵径等性状无明显改变;果实表皮蜡粉明显减少,富有光泽;口感与自根苗相同,脆,无异味;产量较自根苗增加12%~25%。试验结果表明甬砧8号适合在浙江地区设施黄瓜嫁接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红星302 是以抗病、耐低温弱光材料01-61 为母本,以01-23 为父本育成的串番茄一代杂种,无限生长类型,果实串收,果色亮红,果实椭圆形,酸甜适口,品质佳,VC 含量为364 mg · kg-1,可滴定酸0.44%,可溶性糖4.25%,平均单果质量30.79 g,硬度为11.40×105 Pa。单株结果数约为53个,产量4 900 kg ·( 667 m2-1 左右,高抗蕨叶病毒病、青枯病,适宜河北地区冬季日光温室和早春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19.
以从各地搜集的6 个越瓜品种为试材,对越瓜果实糖含量及蔗糖代谢相关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越瓜品种之间糖含量差异较大,凤台越瓜、田集越瓜、刘集越瓜3 个品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糖含量较高;随着果实的发育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呈递增趋势,且在果实各个发育期田集越瓜的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均最高;而转化酶活性则随着果实发育呈下降趋势,凤台越瓜和田集越瓜的酸性转化酶及中性转化酶活性在各个发育期均最低;中性转化酶在毛集越瓜、潘集越瓜、青皮越瓜、刘集越瓜中相对较高,且随着果实发育活性下降,至果实成熟时活性达到最小值;除刘集越瓜外,其他品种的蔗糖代谢酶活性在果实不同发育期均没有明显变化。以上结果表明,不同越瓜品种蔗糖含量差异是由蔗糖磷酸合成酶、酸性转化酶和中性转化酶活性共同决定的,其中酸性转化酶在越瓜蔗糖积累中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20.
墨地龙是以L2为父本,以D6为母本选育的冬瓜一代杂种。中熟,果实呈长炮弹形,果面无或少棱沟,果皮墨绿色,果实纵径90 cm,横径约20 cm,肉厚6~7 cm,单瓜质量15~35 kg,抗逆性强,产量高,耐贮运。每667 m~2产量8 000~15 000 kg,全国各地均可栽培,尤其适宜长江流域春秋两季和华南、西南各地进行南菜北运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