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收获机械复杂的田间作业条件,传统联合收获机械仅靠人工方式调整割台作业参数,实时性和准确性较差,且不能实时获取和分析割台作业状态与作业性能数据,收获机械智能化程度较低,极大地增加了驾驶员的劳动强度。为了便于高产稻麦作物收获作业割台损失测量和适应收获割台智能化的发展要求,本文设计了收获机械智能割台预收集装置,开发了收获机械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收获机械作业过程实时监控、作业信息采集、显示和存储等功能。  相似文献   

2.
为开发出一种秸秆粉碎机前置的果茎兼收自走式多功能玉米联合收获机,需要将割台的调整方式由托举式改为悬挂式。割台悬挂式调整机构是改型玉米收获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强度直接影响到机组作业性能。利用AIP软件的运动仿真和有限元耦合分析功能对割台悬挂机构进行改进设计。通过运动仿真得到割台悬挂机构及割台的运动范围和运动轨迹,进而将悬挂机构运动载荷传递给油缸连接支架和割台支撑装置,通过有限元计算,得了到2个重要部分的等效应力、位移及安全系数,为玉米割台悬挂式机构改进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样机试制和田间试验表明,改进设计的悬挂式割台调整机构在收获作业中稳定可靠,取得了预期改进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现有纵轴流收割机粮仓布局不合理、整机重心不稳等缺点,设计了4LZ-6.5B型纵轴流轮式收割机,通过骑跨式的粮仓布局,增大了粮仓的贮存空间,同时使收割机具有稳定的重心,提高了收割谷物的效率和安全性能。介绍了机具的工作原理,对粮仓、导草装置、割台装置、动力装置等关键部件进行了设计,确定了粮仓和导草装置的结构型式,确定了割副的宽度和动力配置。试验结果表明:该样机在田间收获性能稳定,安全性能高,各项性能指标均能满足设计要求;与小麦收获相比,该机水稻收获的总损失率降低了0.48个百分点,破碎率降低了0.08个百分点,含杂率降低了0.3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现有纵轴流收割机粮仓布局不合理、整机重心不稳等缺点,设计了4LZ-6.5B型纵轴流轮式收割机,通过骑跨式的粮仓布局,增大了粮仓的贮存空间,同时使收割机具有稳定的重心,提高了收割谷物的效率和安全性能.介绍了机具的工作原理,对粮仓、导草装置、割台装置、动力装置等关键部件进行了设计,确定了粮仓和导草装置的结构型式,确定了割副的宽度和动力配置.试验结果表明:该样机在田间收获性能稳定,安全性能高,各项性能指标均能满足设计要求;与小麦收获相比,该机水稻收获的总损失率降低了0.48个百分点,破碎率降低了0.08个百分点,含杂率降低了0.3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正>1.巨明4QSJZ型系列茎穗兼收玉米青贮机山东巨明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巨明4QSJZ-4型茎穗兼收玉米青贮机主要由发动机、行走装置、操控系统、摘穗割台、果穗输送装置、果穗箱、秸秆切割、秸秆粉碎、秸秆收集装置等部件组成。4QSJZ型系列茎穗兼收玉米青贮机割台采用穗茎兼收双层割台及上下割台独立调节技术,解决了  相似文献   

6.
双割台双滚筒全履带式再生稻收割机的设计与性能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降低再生稻头季收获碾压率,设计1台轻量化、宽割幅、低碾压的双割台双滚筒全履带式再生稻收割机。该机由2套收割、脱粒、清选及储粮系统构成,共用1套履带式行走底盘,其收获装置采用对潮湿作物脱粒能力强的轴流钉齿式脱粒滚筒,清选装置采用质量轻、功耗小的气流清选筒式装置。对整机结构及参数进行设计并试制1台割幅为2.55m、理论喂入量为1.6kg/s的样机。以水稻品种"中香一号"为试验对象,对该机进行田间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机作业速度可达0.24 m/s,割茬高度在0.35~0.55 m间可调,工作效率为0.133hm~2/h。该机碾压率低、质量轻,能满足再生稻头季收获要求。  相似文献   

7.
针对西南地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缺乏配套玉米收获机具,且常规玉米联合收获机作业时存在果穗损伤大、效率低等问题,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有限元方法设计两行窄幅低损伤摘穗割台.割台利用弹性缓冲原理实现柔性低损伤摘穗,可一次完成摘穗、秸秆粉碎还田等联合作业.文章结合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农艺特点和力学原理确定割台结构参数;对割台关键部件开展结构设计和理论分析;割台机架模态分析结果表明割台机架不会与发动机产生共振.通过二次回归正交试验探究拉茎刀辊转速、喂入速度、果穗距摘穗板高度对落粒损失率和籽粒破损率影响,利用Design-Expert软件作二次回归响应分析,得到割台较优参数组合.试验表明,拉茎刀辊转速800 r·min-1,喂入速度0.700 m·s-1,果穗距摘穗板高度370 mm时,落粒损失率0.05%,籽粒破损率0.01%,满足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玉米机械化收获要求.  相似文献   

8.
再生稻割穗机的设计与性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拆除插植装置后的高地隙乘坐式插秧机底盘为动力底盘,在其上增设割台、输送槽、集穗箱以及第二动力等装置,设计一种专用于再生稻穗头收获的高地隙割穗机。对该高地隙割穗机的割幅、生产率、行走功率等主要工作参数进行理论计算,对其螺旋推运器、割台、输送装置等主要工作部件的结构及运动参数进行分析,并试制割幅为1.6m、理论喂入量为1.8kg/s的样机。以"两优28"、"黄华占"水稻品种为试验对象,在试验田对该割穗机进行收获及稻茬碾压性能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机田间碾压率≤25.15%,割茬高度在250~650mm间无级调节,纯工作效率约为0.24hm2/h,满足再生稻穗头收获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9.
为满足玉米收获机摘穗辊等主要工作部件的设计和室内试验的需要,在对国内玉米收获机结构、工作参数和收获工艺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型多功能玉米收获实验台.试验台主要由台架、植株喂入装置、电气控制等部分组成,台架可安装玉米割台和剥皮装置,植株喂入装置包括支架、输送链、夹持板等.通过改变摘穗辊间隙、转速以及植株株距、行距、喂入速度等,测试不同工况下的功耗、收获质量;在台架上更换剥皮装置,调节工作参数,还可以测试剥皮作业功耗和质量.经过试验验证,试验台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
玉米摘穗--秸秆青贮型复式割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正交实验,找出了对复式割台收获质量有影响的多种因素;分析了各因素对摘穗机构和茎秆切割输送机构的影响;通过设计主要的工作部件,确定了复式割台主要的工作参数;对设计后的复式割台进行了性能检测,各项指标均达到了有关标准要求。结果表明:玉米摘穗--秸秆青贮型复式割台对于各种玉米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