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3 毫秒
1.
探讨阿维菌素微囊的安全性,为临床研究提供试验依据,以大鼠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腹腔注射法进行了急性和亚慢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微囊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31.73 mg/kg,与普通注射剂相比大了113%;再以1/10、1/20和1/50 LD50(高、中、低剂量组)给大鼠用药,连续腹腔注射21 d,给药部位未见异常,低剂量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正常,各实质性器官细胞未见组织学病变;高、中剂量组出现体重增长缓慢、行动迟缓等异常情况,停药2周后恢复正常。说明阿维菌素经微囊化后毒性明显降低,该制剂基本安全,可用于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2.
不同血清型的致病性大肠杆菌是引起幼畜腹泻的主要病因之一。笔者拟对采用微囊包被技术制备的羊大肠杆菌灭活口服疫苗对大鼠的免疫效果进行评价。将制备的羊大肠杆菌蜂胶佐剂灭活苗作为芯材,天然高分子材料海藻酸钠为壁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微囊化口服疫苗。微囊化口服疫苗的含菌量为7.52×1011菌·g-1。100只成年健康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注射组和微囊包被口服疫苗组(再分为基础剂量、10倍基础剂量和20倍基础剂量三组),免疫后采用微量凝集试验和本室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检测免疫血清抗体效价并对细胞和黏膜免疫进行检测。微量凝集试验检测结果显示,免疫后7d各试验组即可产生抗体,免疫后28d时抗体效价达到高峰,随后开始下降。间接ELISA方法检测结果显示,免疫后14d各试验组特异抗体转阳,并持续到28d。口服组的抗体效价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与注射组无差异(P0.05),且各口服剂量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免疫后35d口服试验组特异抗体转为阴性,而注射组可维持到35d;T淋巴细胞转化结果显示,免疫7d后,三个口服剂量组的SI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注射组(P0.05)。免疫后口服各剂量组的肠黏膜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含量均高于同期的对照组和注射组,21d后sIgA含量达到高峰。微囊包被口服疫苗能够产生与注射组同样的体液免疫,同时还可以刺激大鼠机体产生较好的细胞免疫和黏膜免疫。  相似文献   

3.
350只AA商品内鸡随机分为A、B、C、D和E组,常规饲养。14日龄后,A组鸡正常对照,B、C、D和E组鸡舍温按每日1~2C由25C逐步降至12C,同时D和E组在日粮中按1.5mg/kg的剂量添加甲状腺素T3以诱发内鸡腹水综合征(AS);C和E组在日粮中以500mg/kg的剂量添加雏生素C(Vc)以观察其效果。结果表明,低温和T3能显著增加AS发病率、红细胞压积(PCV)值和肺厚壁末梢血管百分率(P〈0.01),显著抑制内鸡的增重(P〈0.05),低温显著增加采食量,而T3则显著抑制采食量(P〈0.01);同时,分别在低温或低温加T3的条件下,添加Vc能显著抑制AS发病率和肺厚壁末梢血管百分率的上升(P〈0.01),但未能改变内鸡的PCV值、增重、采食量和饲料转换率(P〉0.05),从而提示Vc对低温和T3诱发的内鸡AS和肺微细血管肌型化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对各猪只肌注PHA,通过测定不同时期血清中补体C3、C4的浓度,来判定PHA是否对补体有影响作用,并测定有显著影响的PHA剂量。试验中,把PHA分成5个剂量组:低剂量组(0.4mg/kg)、中剂量组(0.8mg/kg)、高剂量组(1.2mg/kg)、超高剂量组(1.6 mg/kg)、对照组(0.8mg/kg生理盐水)进行肌肉注射。各试验猪均按正常管理、饲喂,并在注射后的第1、7、14d对各组猪只采血,测定其血清中补体的含量。结果显示,不同剂量的PHA对猪只的补体系统刺激作用不同,其中中剂量组可以提高机体的补体水平,并保持一定时间的高水平,低剂量组的猪只补体水平稍有升高,而高剂量组和超高剂量组则使机体的补体水平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银杏叶水煎醇沉液对小鼠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诱导小鼠耳壳肿胀法,50只小鼠随机均分5组,分别为银杏叶水煎醇沉液腹腔注射高(10.0 g/kg)、中(5.0 g/kg)、低(2.5 g/kg)剂量组,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地塞米松(10 mg/kg),连续给药6 d,测定小鼠耳廓的肿胀率和肿胀抑制率;采用热板法测定小鼠的镇痛作用,取合格小鼠100只随机均分10组,分别为银杏叶水煎醇沉液腹腔注射和水煎液灌胃高(10.0 g/kg)、中(5.0 g/kg)、低(2.5 g/kg)剂量组,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和灌胃等量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和灌胃安乃近(20 mg/kg),给药后30 m in测定小鼠的痛阈值的变化。结果:腹腔注射银杏叶水煎醇沉液各剂量组小鼠耳廓肿胀率均低于生理盐水组(P〈0.01),其肿胀抑制率以高剂量组最高;与生理盐水组比较,腹腔注射银杏叶水煎醇沉液各个剂量组痛阈值均明显提高(P〈0.01);灌胃给药高剂量组有镇痛作用(P〈0.01)。结论:银杏叶水煎醇沉液腹腔注射对小鼠具有较强的抗炎和镇痛作用,灌胃给药镇痛效果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观察微囊化布拉迪酵母菌(Saccharomyces boulardii,S.boulardii)与微囊化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E.faecalis)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采用3%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cte sodium,DSS)灌胃法制备小鼠UC动物模型,试验共分为6组,其中饮用DSS的小鼠随机分为5组:粪肠球菌菌粉组、微囊化粪肠球菌组、布拉迪酵母菌菌粉组和微囊化布拉迪酵母菌组给予不同的药物治疗,药物皆以溶液形式灌胃给药,UC模型小鼠(DSS组)每天饮用与药物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组灌服与药物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观察UC小鼠的症状和组织学变化,ELSIA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IL-6、IL-10与TNF-α)的含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小鼠结肠黏膜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和Claudin-1)表达量。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治疗后各益生菌组小鼠血清中TNF-α和IL-6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IL-10含量显著升高(P<0.05),微囊化益生菌组小鼠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及结肠损伤组织学评分(粪肠球菌粉组除外)均显著下降(P<0.05),布拉迪酵母菌菌粉组与微囊化布拉迪酵母菌小鼠结肠黏膜内Occludin和Claudin-1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粪肠球菌和布拉迪酵母菌可以缓解UC模型小鼠结肠炎症病变,且经过微囊化后的粪肠球菌和布拉迪酵母菌表现出更好的缓解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病症效果,其机制与粪肠球菌和布拉迪酵母菌可以降低血清中IL-6与TNF-α含量,提高Occludin与Claudin-1的表达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旨在观察不同剂量及不同给药方式下环磷酰胺对健康小鼠的免疫抑制作用,探索建立小鼠环磷酰胺免疫抑制模型的方法。采用腹腔注射法给予小鼠不同剂量的环磷酰胺,通过测定免疫器官指数,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素氮、肌酐含量,血液白细胞数量,脾淋巴细胞转化率等指标,评价环磷酰胺对小鼠机体免疫力以及肝肾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7 d分别给予小鼠腹腔注射10、20、30、40 mg/(kg·BW)的环磷酰胺和单次注射150 mg/(kg·BW)的环磷酰胺,均可对小鼠产生不同程度的免疫抑制作用,并引起肝肾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低剂量多次注射环磷酰胺产生的免疫抑制效果优于高剂量单次注射,且在低剂量多次注射时,免疫抑制效果随注射剂量的升高而增强。连续7d给予健康小鼠腹腔注射30~40 mg/(kg·BW)的环磷酰胺,可建立小鼠免疫抑制模型。  相似文献   

8.
龚蕾  郎茜  马莎  陈翠  周正宏 《中国畜牧兽医》2021,48(10):3787-3794
试验旨在研究环磷酰胺不同剂量、不同给药次数对建立的小鼠免疫抑制模型免疫指标变化的影响。选择7周龄雄性昆明小鼠200只,随机均分为5组:对照组(生理盐水组,0 mg/g环磷酰胺)、环磷酰胺3次注射低剂量(0.04 mg/g)和高剂量(0.08 mg/g)组、环磷酰胺1次注射低剂量(0.10 mg/g)和高剂量(0.16 mg/g)组。3次注射组在试验第1天按照给定剂量腹腔注射环磷酰胺,连续注射3 d;对照组按照相同方法每天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1次注射组仅在试验第1天按照给定剂量腹腔注射环磷酰胺1次。试验期间每天对小鼠称重,在试验的第1、2、4、6、9、10、11天从各组分别选取8只小鼠采取尾静脉血检测血常规,并在试验的第1、4、6、9、11天从各组分别选取8只小鼠处死,测定股骨骨髓有核细胞、胸腺指数、脾脏指数等指标。结果表明,所有剂量环磷酰胺均可成功建立免疫抑制模型。抑制效果上,0.08 mg/g 3次注射对白细胞、骨髓有核细胞、体重增重、脾脏、胸腺的免疫抑制效果最好,0.16 mg/g 1次注射对红细胞免疫抑制效果最好。抑制周期上,环磷酰胺对白细胞、骨髓有核细胞、脾脏免疫抑制周期较短,对红细胞、胸腺的免疫抑制周期较长;1次注射均较3次注射更早且显著地出现白细胞免疫亢进,而脾脏免疫情况则刚好相反。综上,环磷酰胺不同给药剂量及给药次数对动物不同免疫部位的免疫状态及免疫抑制周期均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本研究可为药理试验中针对不同免疫指标进行观测时提供适当的检测剂量及检测时间参考。  相似文献   

9.
给肺炎模型小鼠腹腔分别注射高剂量(200mg/kg·d)和低剂量(100mg/kg·d)的穿心莲内酯,7d后,测定小鼠肺脏指数、肺组织病理变化和血液中相关免疫细胞数量的变化,探讨穿心莲内酯对呼吸道感染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穿心莲内酯高、低剂量组小鼠肺脏病变评分显著降低(P〈0.01);穿心莲内酯高剂量组小鼠肺指数显著降低(P〈0.05);穿心莲内酯高、低剂量组小鼠血液中淋巴细胞数量显著降低(P〈0.05),穿心莲内酯低剂量组小鼠血液中中性粒细胞数量显著升高(P〈0.05)。说明穿心莲内酯能显著降低肺炎小鼠淋巴细胞数量和小鼠肺指数,减缓或消退肺部炎症,对小鼠呼吸道感染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γ-氨基丁酸(GABA)对夏季泌乳母猪采食量和体况的影响。试验选取胎次和体重相近的经产母猪72头,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每组18头母猪,即一个对照组和三个添加剂组(分别添加0、50 mg/kg、100 mg/kg、150 mg/kg的γ-氨基丁酸),进行为期28 d的饲养试验。试验结果:在0 d~7 d,试验各组之间母猪的采食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而在8 d~28 d及试验全期,添加50 mg/kg、100 mg/kg GABA的试验组泌乳母猪采食量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和添加150 mg/kg组的母猪;添加150 mg/kg组的母猪与对照组母猪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且日粮中添加100 mg/kg GABA对泌乳母猪的产乳量、仔猪平均日增重和断乳重、缩短母猪断乳至发情间隔间等的效果均高于添加50 mg/kg和150 mg/kg的效果,且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添加GABA能有效改善母猪泌乳期采食量和生产性能,其中以添加100 mg/kg GABA的改善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构建急性肺损伤模型的条件,本试验选用健康昆明小鼠,经腹腔注射递增剂量脂多糖(LPS)(0、2、4、6、8、10 mg/kg),观察不同条件下小鼠呼吸频率、死亡率、肺脏干湿重比值及组织结构变化,检测炎症因子IL-10、TNF-α、IL-1β及IFN-γ在不同程度肺损伤中的表达量变化。结果显示,4 mg/kg LPS组肺脏干湿重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6、8和10 m/kg LPS组肺脏干湿重比值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病理切片分析显示,6 mg/kg LPS组小鼠肺脏出现充血,肺泡腔及肺间质出现渗出,肺泡隔增厚,出现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8、10 mg/kg LPS组小鼠肺脏充血明显,肺泡腔及肺间质出现渗出,肺泡明显隔增厚,出现中性粒细胞浸润;与对照组相比,6、8、10 mg/kg LPS组肺组织中胶原纤维大量增多,且多出现在肺气管周围,10 mg/kg LPS组现象最明显。炎症因子检测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2、4、6、8、10 mg/kg LPS组炎症因子均极显著增加(P<0.01)。结合病理组织切片及相关检测指标表明,昆明小鼠腹腔注射8 mg/kg LPS并作用12 h,可成功构建急性肺损伤模型。  相似文献   

12.
γ-氨基丁酸对哺乳母猪生产性能及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γ-嗡基丁酸(GABA)对哺乳母猪生产性能、激素水平的影响及其量效关系.选取经产大白母猪40头,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按GABA添加水平(0、25、50、100、150 mg/kg)设对照组和试验组共5个处理,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GABA在促进母猪摄食方面效果明显,对减少体重损失、缩短断奶-发情间隔及促进仔猪生长也有一定效果.其作用程度与日粮添加剂量和哺乳阶段均密切相关,低添加水平范围作用更为明显,且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作用呈增强趋势.就促采食作用而言,50 mg/kg GABA的效果要优于其他水平,该组母猪不仅在分娩后第1周(P<0.01)、第2周(P<0.10)和第3周(P<0.10),而且在整个试验期(P<0.01)都明显高于对照组.从相关激素看,与对照组相比,50 mg/kg GABA组母猪分娩后第1周血清瘦素含量显著降低(P<0.05),第2周、第3周血清神经肽Y(NPY)含量显著升高(P<0.01、P<0.05).50 mg/kg GABA组在分娩时(P<0.10)与分娩后第2周(P<0.05)血清生长激素(GH)含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日粮中添加GABA对改善哺乳母猪生产性能具有一定作用,摄食调节作用主要通过影响血液中NPY和瘦素含量实现,效果与添加水平和哺乳阶段密切相关,以50 mg/kg GABA作用为佳.  相似文献   

13.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building conditions of acute lung injury, healthy Kunming mice were selected, by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of cascade dose of LPS (0, 2, 4, 6, 8, 10 mg/kg) to observe the mice respiratory frequency, mortality, lung W/D value and the changes of tissue structure in different conditions, and detect the expression changes of inflammation cytokine, IL-10,TNF-α, IL-1β and IFN-γ.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lung W/D value in 4 mg/kg LPS group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0.05) and lung W/D values in 6, 8 and 10 mg/kg LPS groups extremely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0.01). Pathological analysis showed that 6 mg/kg LPS group appeared lung congestion, alveolar luminal and pulmonary interstitial exudation, alveolar septal thickening, and a small amount of neutrophil infiltration. 8 and 10 mg/kg LPS groups appeared pulmonary congestion, alveolar and pulmonary interstitial exudation, alveolar septal thickening and neutrophil infiltration.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collagen fibers of the lung tissue in 6, 8, 10 mg/kg LPS group increased, and more appeared in the lung around the trachea, 10 mg/kg LPS group was the most obvious. The inflammatory factors in 2, 4, 6, 8 and 10 mg/kg LPS groups had extremely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P<0.01). Pathological biopsy and related indicators showed that the model of mice could be successfully constructed by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of 8 mg/kg LPS for 12 h.  相似文献   

14.
生姜对鸡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慧  许宗运  应璐  吴静 《中国家禽》2003,25(22):16-17
用1日龄健康地方鸡300只按完全随机设计分成3个处理组,每组100只,分别饲喂添加新鲜生姜粉1%(处理2)、喹乙醇80mg/kg(处理3)、不添加生姜和喹乙醇,(处理1,对照组)的日 粮,观察至60日龄。添加生姜组的日增重、饲料增重比和成活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血清 胆固醇含量较对照组和喹乙醇组均低,血清总蛋白含量较对照组和喹乙醇组略高。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肝脏香、奶香、甜味剂和大肠香等4种饲料调味剂对育成期雄性蓝狐采食量、营养物质消化率、氮代谢和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取体况健康的育成期雄性蓝狐5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各组动物个体间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Ⅰ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Ⅱ、Ⅲ、Ⅳ、Ⅴ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肝脏香、奶香、甜味剂和大肠香饲料调味剂的试验饲粮,添加量分别为500、500、120、500 mg/kg。试验期为52 d。结果表明:1)与Ⅰ组相比,Ⅱ和Ⅳ组干物质采食量极显著提高(P0.01),Ⅲ组干物质采食量显著提高(P0.05)。2)与Ⅰ组相比,Ⅳ组干物质排出量显著降低(P0.05);Ⅱ、Ⅲ、Ⅳ、Ⅴ组干物质消化率分别提高了4.34%、9.07%、9.40%、5.23%,但差异不显著(P0.05);Ⅲ、Ⅳ、Ⅴ组蛋白质消化率极显著提高(P0.01);Ⅳ组脂肪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3)与Ⅰ组相比,各试验组的食入氮、尿氮和蛋白质生物学价值差异不显著(P0.05);Ⅳ组粪氮显著降低(P0.05),氮沉积和净蛋白质利用率显著提高(P0.05)。4)各组蓝狐体重及总增重差异均不显著(P0.05);平均日增重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以Ⅰ组最低,Ⅱ、Ⅲ、Ⅳ、Ⅴ组分别较Ⅰ组提高了7.99%、3.27%、6.19%、7.37%;料重比从低到高顺序依次为Ⅳ、Ⅲ、Ⅱ、Ⅴ、Ⅰ组,但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肝脏香、奶香、甜味剂3种调味剂均提高了蓝狐的干物质采食量和营养物质消化率,提高了饲料的利用率,其中以甜味剂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旨在验证复合植物精油(百里香酚7.3%,牛至油10.0%)改善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功效。选用160头体重相近、体况良好、28日龄断奶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试验1、2、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试验1、2、3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80、120、150 mg/kg复合植物精油。试验期间观察并记录仔猪生长及健康状况,试验结束时,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各组仔猪的生长性能指标(末体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健康指标(腹泻率、死淘率)以及肠道黏膜通透性指标(D-乳酸含量、二胺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2、3组仔猪的末体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则显著降低(P〈0.05);3个试验组仔猪的腹泻率及死淘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3个试验组仔猪血浆中的D-乳酸含量和二胺氧化酶活性分别极显著(P〈0.01)和显著降低(P〈0.05)。综合考虑促生长效果及饲养成本,仔猪基础日粮中复合植物精油的推荐添加量为120 mg/kg。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富锗酵母培养物对下笼蛋鸡肉品质及肠道的影响。选取505日龄健康的海兰褐壳蛋鸡48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4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2、16、20 mg/kg的富锗酵母菌培养物。预试期7 d,正试期为42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2、16、20 mg/kg组腿肉的蒸煮损失分别降低45.2%、33.6%、39.7%(P<0.01),pH均高于对照组(P<0.01);16mg/kg组腿肌的亮度(L~*)低于对照组(P<0.05);12、16、20 mg/kg组腿肌的剪切力分别比对照组低44.13%、56.07%、50.60%(P<0.01);各试验组胸肌pH均高于对照组(P<0.01),16mg/kg组的pH高于12、20mg/kg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16mg/kg组乳酸菌数量升高(P<0.05);空肠中,各试验组的绒毛长度高于对照组(P<0.01);16、20 mg/kg组绒毛长度/隐窝深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果显示,日粮中添加富锗酵母培养物可以改善下笼蛋鸡小肠的形态结构和肠道菌群平衡,提高鸡肉品质,建议添加量为16 mg/kg。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铜添加水平对生长獭兔生长性能、毛皮品质、肌肉品质及氮代谢的影响。选取200只体况相近的1月龄健康獭兔,随机分为5组(每组4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5、15、45、135 mg/kg铜的试验饲粮,试验饲粮中铜含量的实测值分别为8.19、13.59、23.78、54.08、143.68 mg/kg。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饲粮铜添加水平对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料重比没有显著影响(P0.05)。当饲粮铜添加水平为15 mg/kg时,平均日增重及平均日采食量均达到最高值。饲粮铜添加水平对毛皮重量有显著影响(P0.05),对毛皮面积及毛皮厚度没有显著影响(P0.05)。5 mg/kg组的毛皮重量显著高于45、135 mg/kg组(P0.05),但与15 mg/kg组差异不显著(P0.05)。饲粮铜添加水平对肌肉滴水损失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肌肉p H45 min和黄度值有显著影响(P0.05),对肌肉剪切力及亮度、红度值均无显著影响(P0.05)。当饲粮铜添加水平为15 mg/kg时滴水损失有最小值,p H45 min有最大值。饲粮铜添加水平对食入氮、尿氮、沉积氮、氮利用率及氮生物利用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粪氮、氮表观消化率有显著影响(P0.05)。综合本试验测定指标,生长獭兔饲粮适宜的铜添加水平为15 mg/kg(饲粮中铜含量的实测值为23.78 mg/kg)。  相似文献   

19.
试验采用单因子设计,在相同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25、50、75mg/kg的混合碳酸稀土组成4种日粮。20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混合稀土能显著提高小白鼠的生长。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混合稀土能显著提高小白鼠的体增重(P<0.05)和采食量(P<0.05)。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探讨日粮中添加CC-Dp对马驹麦草采食量和血清中摄食调控激素的影响。选取20匹17月龄健康无病、体况和采食量相近的伊犁马驹,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随机分为4组,每组5匹,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0、1000、1500 mg/kg CC-Dp。预试期7 d,正试期3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马驹麦草采食量在试验第1~15天显著提高(P<0.05),血清中胆囊收缩素(CCK)和γ-氨基丁酸(GABA)含量在试验进行1~15 d分别显著降低和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Ⅲ组马驹麦草采食量在试验全期内显著提高(P<0.05),血清中CCK含量在试验进行1~15 d极显著降低(P<0.01)、16~30 d显著降低(P<0.05),血清中GABA含量在试验全期均显著提高(P<0.05);各组间血清中神经肽Y(NPY)、5-羟色胺(5-HT)、瘦素(LEP)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日粮中添加1500 mg/kg CC-Dp能显著提高伊犁马驹麦草采食量,显著降低血清中胆囊收缩素含量,显著升高血清中γ-氨基丁酸含量,推测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动物体内胆囊收缩素水平以调控动物的采食,且与γ-氨基丁酸的调控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