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采用指标规范值的灰色聚类法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方法]以巢湖流域为例,介绍了基于指标规范值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灰色聚类评价法,并将评价结果与未确知测度法得出的评价结果相比较,进一步验证该方法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可行性。[结果]基于指标规范值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灰色聚类评价,将同级标准规范值相近的指标归为一类,同属一类的指标只需设计为相同的白化函数,从而大大减少了白化函数的设计个数。将指标规范值的灰色聚类法用于巢湖流域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其评价结果与未确知测度评价法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除流域总体相差一级外,合肥、巢湖、六安的生态环境质量分别属于3级(及格)、4级(较差)、5级(差),表明该方法具有实用性。[结论]该研究可为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对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南流江流域2000—2019年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变化,利用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对2000—2019年南流江流域Landsat影像进行优化重构,并耦合植被绿度、湿度、地表温度、土壤干度等生态环境指标,构建遥感生态指数(RSEI)模型对南流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价。结果表明:2000—2019年南流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呈现逐年好转的态势,RSEI均值从2000年的0.543 4增长至2019年的0.636 4;南流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面积变化主要以中等生态风险等级向良生态等级转移为主,其中流域上游的中生态等级面积占比减少29.90个百分点,下游的良生态等级面积占比增加28.11个百分点。研究表明,使用GEE平台重构年度无云影像,可以对常年多云覆盖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长时序的监测和评价。  相似文献   

3.
基于可变模糊集模型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基于可变模糊集的环境生态评价模型,为有效评价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建立区域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巢湖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评价,对流域中的合肥市、巢湖市、六安市及巢湖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排序。【结果】巢湖流域整体的生态环境质量属第3等级,即处于及格状态,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优劣排序为巢湖流域巢湖市合肥市六安市。【结论】实例表明,可变模糊集评价模型可以充分考虑评价指标的"优"与"劣"2方面,使评价结果更具合理性,且简单方便、有效可行,能较好地应用于生产实际。  相似文献   

4.
人类生活质量与城市生态状况与密切相关,生态状况评价研究能为城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提供参考。为了解东莞市的生态状况,以2016年东莞市Landsat8卫星影像为信息源,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用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法和遥感生态指数RSEI法对比分析2016年东莞市的生态状况。结果表明: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法和遥感生态指数RSEI法生态评价结果差异不显著,遥感生态指数RSEI法能有效地反映东莞市的生态状况;东莞市2016年RSEI指数为0.584,总体生态环境状况趋于良好,生态状况处于"中等"的面积比重最大,为54.35%,"良好"等级的面积次之,为43.43%;东莞市生态状况在空间分布上不均衡,东南部和中南部的山区片和丘陵片生态环境状况较好,市区片和水乡片较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艾比湖流域多时段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景观格局以及土地利用转换方式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阐述艾比湖流域近18 a间的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效应.[方法]运用相关分析方法论证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其效应.[结果]从艾比湖流域土地利用景观动态变化来看,景观分离度的逐步降低、破碎度的先升后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的急升缓增;生态系统价值的不断增多;通过生态环境指数模型分析及土地利用转换和生态环境质量贡献率的响应研究,艾比湖流域各土地类型转换时会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生态环境质量的降低.[结论]艾比湖流域总体生态环境质量呈现出恶化的趋势;区域各类具有高生态价值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扩大有利于整个区域生态质量的改善,但生态环境仍然比较脆弱,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6.
以1992-2018年的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分别计算绿度、湿度、热度、干度等4个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合成遥感生态指数(RSEI),研究分析武夷山国家公园生态环境质量及变化特征,并对武夷山国家公园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绿度和湿度对区域生态环境起到正面作用,且湿度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最大。研究区整体生态质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2008年RSEI值达到最低,后来逐渐有所改善,但是整体生态环境质量呈现略微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海岸带湿地作为海陆系统的交错地带,生态功能日益凸显。然而,近年来沿海发达城市为满足经济的高速发展,大规模围垦开发严重挤压了海岸带区域的生态空间。以上海南汇东滩湿地为研究对象,取2000、2006、2012和2018年共4期的Landsat遥感影像,借助遥感生态指数(remote sensing based ecological index,RSEI)对研究区生态格局进行客观、定量、可视化的监测与评价。结果表明:(1)2000、2006、2012和2018年RSEI指数均值分别为0.295、0.227、0.405和0.489,进一步分级处理后,发现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主体由"较差"上升为"良好","优"与"较优"等级均有所增加,湿地生态环境质量略向好的方向发展;(2)对2000—2018年间RSEI指数进行差值变化检测,研究区内生态环境状况"变差"、"不变"、"变好"的面积占比分别为12.41%、53.32%和34.27%,以"不变"为主;(3)RSEI可以较好地反映2000—2006与2012—2018年间人类活动造成的海岸带生态频繁变化的现象,具体表现在RSEI指数明显减小与增大,该结果显示RSEI指数对南汇东滩湿地生态分析具有一定适用性。通过生态格局变化的可视化表达,可以较好揭示城市海岸带湿地生态演化进程,避免生态风险,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8.
森林火灾严重影响生态系统及景观风貌,利用遥感技术定量评价受灾区生态环境质量恢复程度对促进灾后重建工作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GEE(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获取凉山州2000、2010、2020年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并提取绿度(NDVI)、湿度(WET)、热度(LST)和干度(NDBSI)4个生态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耦合上述指标构建遥感生态指数模型(RSEI)对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同时使用地理探测器对凉山州生态环境质量变化进行驱动因子分析。结果表明:1)2000-2020年凉山州生态环境质量呈“先降后升”趋势,RSEI均值从0.53(2000年)下降到0.51(2010年),后上升至0.55(2020年),生态等级为一般及以上的面积占比为68.12%;2)凉山州生态环境质量呈差和较差的区域多集中于西部的盐源县,南部的会理县、会东县,中部的越西、喜德、昭觉、美姑、普格、布拖、金波、西昌8县等;3)生态环境质量最佳区域多集中于海拔3 831~4 624 m、坡度39°~51°和正北坡向等地;4)单因子探测结果为干度指标>绿度指标>...  相似文献   

9.
陈务开  黄万常  周兴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191-21194,21220
[目的]对广西红水河流域生态安全进行综合评价。[方法]以"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框架为基础,建立广西红水河流域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RS和GIS技术提取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信息;根据生态安全指数将红水河流域的生态安全划分为5个等级,分析各种生态安全等级的分布和特点,并针对存在的生态安全问题提出维护红水河流域生态安全的对策。[结果]广西红水河流域以一般安全状态占有的面积比例最大,占全流域总面积的74.25%,凌云、凤山、都安、大化、上林、宾阳和桂平等县(市、区)分布面积比较大;其次是较安全状态(12.74%),这两种等级的生态安全区域是红水河流域最主要的环境区域。造成红水河流域生态安全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自然环境脆弱、经济发展落后、人口增长过快以及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等。[结论]该研究为合理开发利用红水河流域国土资源、保护与建设生态环境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是当今人类共同面对的重大问题。自2000年以来,自治区陆续开展了森林分类经营、退耕还林、特色林果产业等重大林业工程,保护和改善阿克苏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关系南疆整体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南疆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具有战略意义。【方法】本文以阿克苏市1992、2000、2016年3期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为基础,分别提取了不同时期阿克苏市及各乡镇生态环境质量指数RSEI,分析、探讨了阿克苏市及各个乡镇生态环境质量的地带性分布特征。【结果】①阿克苏市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较差,1992-2000年呈下降趋势,随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力度加大,2000-2016年呈上升趋势。1992-2016年间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表现为正向发展趋势。②阿克苏市生态环境质量表现出明显的地带性分布,研究区中部偏北区域(托普鲁克乡、拜什吐格曼乡、喀勒塔勒镇)生态环境质量相对较好,而西北部(库木巴什乡和阿依库勒镇)与东部荒漠、沙漠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相对较差。③1992、2000和2016年3个时期,研究区7个乡镇生态环境质量也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趋势。【结论】自治区大力开展林业工程对阿克苏市的生态环境改善起到重要作用。在阿克苏地区进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可据此为依据发现本地所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从而增强该地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工作使阿克苏市生态环境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并改善阿克苏地区的生态安全和资源利用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