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探讨葡萄糖氧化酶(GOD)对大河乌猪妊娠母猪繁殖性能、血清抗氧化指标和饲粮养分消化率的影响。选择健康经产(3~5胎)大河乌猪妊娠母猪60头,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GOD1、GOD2和GOD3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200、400和600 mg/kg GOD的试验饲粮。母猪产前30 d开始试验,直到仔猪断奶时结束。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400和600 mg/kg GOD可增加大河乌猪妊娠母猪的产仔数和产活仔数(P0.05);饲粮中添加600 mg/kg GOD可显著增加仔猪初生重和20日龄重(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600 mg/kg GOD可显著增加大河乌猪妊娠母猪和仔猪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5),显著降低血清丙二醛(MDA)含量(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600 mg/kg GOD可显著增加大河乌猪妊娠母猪饲粮粗脂肪(EE)和磷(P)的消化率(P0.05)。本试验条件下,大河乌猪母猪妊娠后期(产前30 d)饲粮中添加600 mg/kg GOD可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增强母猪和仔猪抗氧化能力,提高母猪对饲粮EE和P的消化能力,提高饲粮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妊娠后期母猪饲粮中添加壳寡糖(COS)对新生仔猪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择体重、胎次和预产期一致的健康"长×白"妊娠母猪16头,随机分为2个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COS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0 g/t COS。试验从母猪妊娠85 d开始至产仔结束。结果显示:1)妊娠后期母猪饲粮中添加COS对母猪繁殖性能没有显著的影响(P0.05),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缩短母猪产程。2)妊娠后期母猪饲粮中添加COS显著提高了母猪血液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P0.05),并有降低血液中丙二醛(MDA)含量的趋势(P0.05)。3)妊娠后期母猪饲粮中添加COS显著提高了新生仔猪血液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P0.05),并有降低MDA含量的趋势(P0.05)。4)妊娠后期母猪饲粮中添加COS显著提高了新生仔猪回肠CAT、空肠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的相对表达量(P0.05)。由此可见,妊娠后期母猪饲粮中添加COS缩短了母猪产程,一定程度上能提高母猪及新生仔猪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山竹醇对氧化应激仔猪生长性能、抗氧化功能及肝脏脂质合成的影响。选择30头健康状况良好、胎次相近的35日龄三元杂交(杜×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仔猪。对照组和应激组仔猪饲喂基础饲粮,山竹醇组仔猪饲喂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200、400、600 mg/kg山竹醇的试验饲粮,预饲7 d后开始正式试验,试验期28 d。在试验第15天早晨进行前腔静脉采血,采血后应激组和山竹醇组仔猪按照10 mg/kg BW的剂量腹腔注射敌草快(diquat)溶液,对照组仔猪腹腔注射相同剂量灭菌生理盐水。在试验第29天试验猪空腹进行前腔静脉采血并采取所需肝脏样品,检测血清和肝脏生化指标以及肝脏脂质合成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量。结果表明:1)注射diquat后(第15~28天),应激组仔猪的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料重比(F/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山竹醇组的ADG和ADFI均显著高于应激组(P0.05),400 mg/kg山竹醇组的F/G显著低于应激组(P0.05)。2)注射diquat前(第15天),饲粮添加400、600 mg/kg山竹醇显著提高了仔猪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5)。注射diquat后(第29天),与对照组相比,应激组血清和肝脏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降低(P0.05),血清和肝脏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加(P0.05);饲粮添加200、400和600 mg/kg山竹醇均显著提高了氧化应激仔猪血清和肝脏SOD、GSH-Px活性(P0.05),显著降低了血清和肝脏M DA含量(P 0. 05),其中以山竹醇添加量为400 mg/kg时效果最好。3)肝脏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应激组仔猪肝脏组织结构受到损伤,且肝脏内脂质沉积明显增加,与应激组相比,各山竹醇组的肝脏组织结构有一定程度恢复,除此之外,脂质沉积也明显减少。4)注射diquat后,应激组血清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粮添加400、600 mg/kg山竹醇可显著降低氧化应激仔猪血清TG和TC含量(P0.05),且以山竹醇添加量为400 mg/kg时血清TG和TC含量最低。5)与对照组相比,应激组肝脏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脂肪酸合成酶(FAS)、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CD1) mRNA的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饲粮添加200、600 mg/kg山竹醇可以显著降低氧化应激仔猪肝脏中SREBP-1c、ACC mRNA的表达量(P0.05);饲粮添加400 mg/kg山竹醇可以显著降低氧化应激仔猪肝脏中SREBP-1c、FAS、ACC、SCD1 mRNA的表达量(P0.05)。由此可见,氧化应激条件下,饲粮添加山竹醇可通过改善仔猪的抗氧化能力,缓解diquat诱导的氧化应激,改善应激仔猪的生长性能以及应激导致的脂质合成增多,保护肝脏,其中以山竹醇添加量为400 mg/kg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试验选用24头大约克母猪,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每组12个重复,研究妊娠期添加叶酸对新生仔猪肝脏抗氧化能力及其与叶酸代谢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叶酸1.3 mg/kg),基础日粮为典型的玉米-豆粕型日粮,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叶酸构成处理组日粮(叶酸30 mg/kg),试验从母猪配种开始直至分娩。结果表明:妊娠期间增加母猪叶酸摄入量显著提高仔猪血清叶酸含量(P<0.01),极显著降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含量(P<0.01)。叶酸添加组仔猪肝脏中总抗氧化能力(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P<0.05)和总超氧化物岐化酶活力(P<0.05)显著高于对照组。仔猪肝脏丙二醛和一氧化氮含量在添加叶酸之后显著下降(P<0.05)。添加叶酸显著提高仔猪肝脏中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基因表达量(P<0.05),下调T-蛋白基因mRNA水平(P<0.05)。由此可见,通过母体添加叶酸可显著改善仔猪肝脏抗氧化功能,并影响叶酸代谢相关基因表达量。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苜蓿皂苷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菌群、组织抗氧化能力及相关酶mRNA表达的影响。选取24头平均体重为8 kg的大×长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苜蓿皂苷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5%苜蓿皂苷的饲粮。预试期10 d,正试期3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苜蓿皂苷可显著提高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P0.05),并显著降低料重比(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苜蓿皂苷可显著降低仔猪十二指肠和盲肠的pH(P0.05),显著提高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中乳酸菌数量(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苜蓿皂苷可显著提高仔猪肝脏和肾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P0.05),并显著提高仔猪肝脏和空肠中GSH-Px mRNA表达量及十二指肠和回肠中CAT mRNA表达量(P0.05)。综上,苜蓿皂苷可以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增强其组织抗氧化能力并有效改善其肠道菌群。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玉米赤霉烯酮(ZEN)对母猪繁殖性能和胎盘免疫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选择胎次相近、体重200 kg、妊娠第30天的长×大二元杂交母猪4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粮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5 mg/kg的ZEN。试验期74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饲粮中添加ZEN显著提高了妊娠期母猪死胎数和弱仔猪数(P0.05),显著降低了母猪总产仔数(P0.05);2)饲粮中添加ZEN显著提高了妊娠期母猪血清孕酮含量(P0.05);3)饲粮中添加ZEN显著提高了妊娠期母猪胎盘中Toll样受体-2(TLR-2)和孕酮受体(PGR)基因表达量(P0.05)。由此可见,母猪妊娠期饲粮中添加1.5 mg/kg ZEN可显著降低母猪总产仔数,并显著提高死胎数和弱仔猪数。饲粮中低水平的ZEN对母猪繁殖性能仍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比较吡咯喹啉醌(PQQ)与维生素E和有机硒对围产期母猪繁殖性能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用40头体重和背膘厚接近且妊娠90 d的第3胎大约克母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20头。对照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60 mg/kg维生素E和0.20 mg/kg有机硒,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 mg/kg PQQ。试验期为妊娠第90天至分娩后第7天。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PQQ对母猪产程、产仔数、产活仔数及仔猪初生窝重、仔猪平均初生重以及产后7 d仔猪平均日增重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数值上有所升高;饲粮添加PQQ显著提高了初生仔猪和母猪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及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血清丙二醛含量(P0.05),对血清过氧化氢酶活性、总抗氧化能力及氧化型谷胱甘肽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综合得出,围产期饲粮中添加PQQ较维生素E和有机硒对母猪繁殖性能无显著影响,能显著增强围产期母猪及初生仔猪的血清抗氧化功能。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甜菜碱添加方式对初产母猪繁殖性能及血清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含量的影响。选取120头体重接近的纯种初产母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40头,每个重复1头。从妊娠第3天起至分娩后21d,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甜菜碱Ⅰ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 000mg/kg甜菜碱;甜菜碱Ⅱ组妊娠前109d饲喂基础饲粮,自妊娠第110天至分娩后21d,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 000mg/kg甜菜碱。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饲粮添加1 000mg/kg的甜菜碱显著提高了21日龄断奶仔猪数1.73头(P0.05)和断奶窝重22.83%(P0.05),显著或极显著增加了分娩后10和21d血清中GH含量(P0.05或P0.01),极显著增加了妊娠第100天、分娩后10和21d血清中IGF-Ⅰ含量(P0.01)。2)饲粮添加2 000mg/kg的甜菜碱使母猪断奶后7d内断奶-发情间隔显著缩短了1.29d(P0.05),极显著增加了分娩后21d血清GH含量(P0.01)。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1 000和2 000mg/kg的甜菜碱均能够提高初产母猪的繁殖性能,其中1 000mg/kg的甜菜碱对血清中GH和IGF-Ⅰ含量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母猪饲粮添加β-羟基-β-甲基丁酸(HMB)对母猪繁殖性能及仔猪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20头3~6胎次、妊娠74 d的"长×大"母猪,随机分成2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饲粮中添加2 000 mg/kg HMB。试验从母猪妊娠第74天开始,至仔猪21日龄断奶结束。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仔猪初生个体重显著提高14.1%(P<0.05),仔猪7、21日龄窝重分别显著提高16.6%、11.7%(P<0.05),仔猪初生至7日龄、初生至21日龄窝增重分别显著提高28.3%和12.5%(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母猪在妊娠第98天和分娩当天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分别提高35.3%(P<0.01)、13.0%(P>0.05),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分别提高34.7%(P<0.05)、12.6%(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母猪初乳中IgG含量显著提高19.0%(P<0.05),分娩后第14天常乳中IgM含量显著提高21.4%(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仔猪7日龄血浆IgG、IgM含量分别显著提高11.4%和40.1%(P<0.05)。上述结果提示,母猪妊娠后期及哺乳期饲粮中连续添加2 000 mg/kg HMB,可显著提高仔猪初生重和哺乳期增重,改善母猪及仔猪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
复合益生菌制剂对繁殖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添加水平的复合益生菌制剂对繁殖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胎次(6-9)、体况、背膘等差异不显著的二元杂母猪24头(P0.05),随机分成1个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共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母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第1、2、3组分别在基础日粮基础上添加0.05、0.10和0.15 mg/kg的复合益生菌制剂。第1阶段饲粮是从妊娠75 d喂至妊娠90 d,第2阶段饲粮是从妊娠91 d喂至妊娠114 d再到哺乳21 d断奶,测定母猪繁殖性能、仔猪生长性能以及仔猪免疫球蛋白指标。结果表明母猪繁殖性能以添加0.15 mg/kg复合益生菌组的初生质量最高但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显著高于0.05 mg/kg组(P0.05);初生窝质量同上。健仔率0.10 mg/kg、0.15 mg/kg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05 mg/kg组(P0.05),较对照组分别高出8%、7%。仔猪断奶成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平均断奶窝质量:0.10 mg/kg、0.15 mg/kg分别显著高于0.05 mg/kg组(P0.05),相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4.98%和5.45%,但差异不显著(P0.05)。免疫球蛋白各试验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IgG、Ig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以添加0.15 mg/kg复合益生菌组最高。所以添加0.15%的复合益生菌制剂对提高繁殖母猪的生产性能的效果最佳。建议繁殖母猪基础日粮中以添加0.15 mg/kg的复合益生菌制剂为宜。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酵母硒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抗氧化与脂代谢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选用69周龄、健康海兰褐蛋鸡432只,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含0.2 mg/kg亚硒酸钠,以硒计),试验组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0.2、0.6、1.0 mg/kg(以硒计)酵母硒,预试期2周,正试期8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0.2、0.6和1.0 mg/kg的酵母硒显著提高了产蛋率(P0.05),并显著降低了料蛋比(P0.05);饲粮中添加0.2 mg/kg的酵母硒显著增加了平均日采食量(P0.05)。此外,0.6 mg/kg组的料蛋比显著低于0.2和1.0 mg/kg组(P 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0.2 mg/kg的酵母硒显著增加了第14天的蛋黄颜色(P0.05);饲粮中添加0.6 mg/kg的酵母硒极显著提高了第42天的蛋壳强度(P0.01),显著增加了第42天的蛋壳厚度(P0.05);饲粮中添加1.0 mg/kg的酵母硒显著提高了第14天的蛋白高度和第42天的蛋壳强度,显著增加了第42天的蛋壳厚度(P 0. 05)。随着饲粮中酵母硒添加量的增加,蛋黄硒含量极显著提高(P 0.01)。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0. 2 mg/kg的酵母硒极显著提高了血浆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P 0. 01),显著降低了血浆丙二醛(MDA)含量(P 0. 05);饲粮中添加0.6 mg/kg的酵母硒极显著提高了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T-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肝脏GSH-Px活性(P0.01),显著降低了血浆MDA含量(P0.05);饲粮中添加1.0 mg/kg的酵母硒极显著提高了血浆GSH-Px、T-SOD及肝脏GSH-Px活性(P0.01),显著提高了血浆T-AOC(P0.05),并极显著降低了血浆MDA的含量(P0.01)。4)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0.6和1.0 mg/kg的酵母硒显著降低了肝脏胆固醇和蛋黄甘油三酯含量(P0.05);饲粮中添加1. 0 mg/kg的酵母硒还极显著降低了肝脏甘油三酯含量(P 0. 01)。0. 6和1.0 mg/kg组的肝脏胆固醇和蛋黄甘油三酯含量均显著低于0.2 mg/kg组(P0.05)。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0.6 mg/kg的酵母硒极显著提高了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1(GPx1)、硫氧还蛋白还原酶1 (Trxr1)、固醇调节元件结合酶1c(SREBP-1c) mRNA的相对表达量(P 0.01),极显著降低了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HMG CR) mRNA的相对表达量(P0.01),而对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1) mRNA的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酵母硒可提高产蛋后期蛋鸡的生产性能、蛋壳强度、蛋黄硒含量,改善机体抗氧化性能和胆固醇代谢能力。通过回归分析得出,饲粮(含0.20 mg/kg亚硒酸钠形式的硒)中添加0.60~0.77 mg/kg酵母硒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研究妊娠后期母猪和仔猪补饲外源精胺对初生和28日龄仔猪肠道形态结构和二糖酶活性的影响,初步探讨干预“仔猪早期断奶综合征”的技术措施.试验第1阶段,选择6头体重和膘情相近、胎次为3、已怀孕91 d的健康“长×大”母猪,随机分为Ⅰ、Ⅱ和Ⅲ3个组,每个组设2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Ⅰ、Ⅱ和Ⅲ组妊娠母猪饲粮中外源精胺的添加量为0、1.5和3.0 mg/kg,饲喂至分娩结束;第2阶段,分娩后母猪采食同一种不含外源精胺的饲粮,Ⅰ、Ⅱ和Ⅲ组哺乳仔猪于7日龄起相应补饲外源精胺添加量为0、3.0和6.0 mg/kg的哺乳仔猪饲粮至28日龄.在仔猪初生和28日龄时,分别从每窝仔猪中选1头接近平均体重的健康仔猪进行屠宰,用于胃肠发育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与未添加外源精胺相比,妊娠母猪饲粮添加3.0 mg/kg外源精胺显著提高了初生仔猪十二指肠和回肠的柱状细胞数量、十二指肠和空肠的杯状细胞数量(P<0.05),显著增加了空肠隐窝深度(P<0.05),显著提高了麦芽糖酶和蔗糖酶比活力(P<0.05);哺乳仔猪饲粮添加6.0 mg/kg外源精胺显著增加了28日龄仔猪空肠黏膜重(P<0.05),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和空肠的麦芽糖酶和蔗糖酶比活力(P<0.05),极显著增加了空肠柱状细胞和杯状细胞数量(P<0.01),极显著增加了十二指肠和空肠隐窝深度(P<0.01).因此,在妊娠后期母猪和哺乳仔猪饲粮中添加外源精胺有利于初生和28日龄仔猪肠道形态结构的改善和二糖酶活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乳铁蛋白(LF)对大河乌猪繁殖性能及母猪与仔猪铁营养、血细胞参数、免疫指标和猪β防御素(pBD)基因表达的影响。选用经产(3~4胎)、产仔数和体重相近的大河乌猪母猪6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12个重复,每重复1头母猪。从妊娠第80天至分娩,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LF1组、LF2组、LF3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200、300 mg/kg LF,甘氨酸螯合铁(Fe-Gly)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0 mg/kg Fe-Gly。考察母猪繁殖性能,检测母猪和仔猪血液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含量、血清免疫指标以及母猪血清和乳汁铁含量,并检测仔猪肝脏、脾脏和十二指肠pBD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LF2组仔猪初生重及初生窝重显著提高(P0.05),LF1和LF3组仔猪初生窝重显著提高(P0.05)。2)与对照组相比,LF2、LF3和Fe-Gly组母猪血液RBC及HGB含量显著提高(P 0.05),LF1、LF2、LF3和Fe-Gly组仔猪血液RBC及HGB含量显著提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LF1、LF2和LF3组母猪血清和乳汁铁含量显著提高(P0.05)。4)与对照组相比,LF1、LF2和LF3和Fe-Gly组仔猪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显著降低(P0.05),血清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显著提高(P0.05);LF1、LF2组仔猪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和溶菌酶(LSZ)活性显著提高(P0.05)。5)与对照组相比,LF2组仔猪肝脏、脾脏、十二指肠pBD-1基因,肝脏、脾脏pBD-2基因以及脾脏pBD-3基因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LF1组仔猪肝脏pBD-1、pBD-2基因以及LF3组仔猪肝脏、脾脏pBD-1基因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LF1、LF2、LF3和Fe-Gly组仔猪十二指肠pBD-2基因以及肝脏、十二指肠pBD-3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在大河乌猪妊娠后期饲粮中添加适宜剂量(200 mg/kg) LF可提高仔猪初生重及初生窝重,改善仔猪铁营养和提高血清免疫指标,增加仔猪肝脏、脾脏和十二指肠pBD-1基因表达量,有利于提高仔猪的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泛酸对生长獭兔肝脏脂肪代谢的影响。试验选用体重相似的断奶獭兔1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4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对照组獭兔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獭兔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20和40 mg/kg泛酸的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56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40 mg/kg泛酸显著降低了生长獭兔肩胛、胃周和肾周脂肪沉积率(P0.05);饲粮中添加10~20 mg/kg泛酸显著降低了生长獭兔肝脏中脂滴的含量(P0.05)。饲粮中泛酸添加水平对生长獭兔血浆中总胆固醇和白蛋白的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饲粮中泛酸添加水平的升高,生长獭兔血浆中甘油三酯的含量先降低后趋于稳定,20、40 mg/kg添加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20~40 mg/kg泛酸显著升高了生长獭兔血浆中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40 mg/kg泛酸显著增加了肝脏中激素敏感脂酶(HSL)和骨骼肌中脂肪酸转运蛋白(FATP)基因的表达量(P0.05);饲粮中添加20~40 mg/kg泛酸显著增加了肝脏中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1(CPT1)基因的表达量(P0.05);饲粮中添加10~40 mg/kg泛酸显著增加了肝脏中脂肪酸合成酶(FAS)基因和骨骼肌中CPT1基因的表达量(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泛酸影响生长獭兔肝脏内脂肪代谢,泛酸添加水平为40 mg/kg时可降低肝脏内脂肪的沉积,并能降低机体脂肪沉积率,增加骨骼肌对脂肪酸的摄取和利用。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发酵床饲养模式下饲粮中添加抗菌肽对仔猪生长性能、抗氧化指标、免疫指标及盲肠主要菌群数量的影响,选用108头35日龄,体重13kg左右的健康苏钟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3重复,每重复12头猪,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基础饲粮+40mg/kg杆菌肽锌+20mg/kg硫酸抗敌素(抗生素组)和基础饲粮+300 mg/kg抗菌肽(抗菌肽组),试验期49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抗菌肽能够显著提高仔猪血清和肝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P0.05),极显著降低肝脏丙二醛含量(P0.01);抗菌肽组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比抗生素组极显著提高(P0.01)。(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抗菌肽能够极显著提高仔猪十二指肠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P0.01);抗菌肽组仔猪血清IgA含量分别比对照组和抗生素组提高4.03%、2.27%,抗菌肽组空肠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比对照组提高10.70%,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抗菌肽能够显著降低仔猪盲肠中大肠杆菌数量(P0.05);细菌总数降低5.98%,但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300mg/kg的抗菌肽能够提高仔猪抗氧化和免疫功能;减少仔猪盲肠中大肠杆菌数量,而对盲肠有益菌群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6.
试验主要研究在饲粮中添加葡萄糖氧化酶(GOD)对母猪繁殖性能和哺乳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18头体质量、胎次和体况相近的健康妊娠后期母猪,完全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1头母猪。其中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妊娠和哺乳饲粮;Ⅱ和Ⅲ组为试验组,在基础饲粮基础上添加GOD100和200 g/t饲料。试验从预产期前30 d(妊娠85 d)开始,到仔猪28 d断奶,共58 d。结果表明:试验组的平均每窝产仔数和出生窝质量相比对照组分别提高0.50及0.34头和1.40及0.97 kg,其中100 g/t加酶组出生窝质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比对照组仔猪断奶均质量和平均日增质量显著提高,腹泻率显著降低(P0.05)。因此,在母猪饲粮中添加GOD可有效改善母猪繁殖性能和哺乳仔猪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母猪妊娠后期和泌乳期饲粮中添加小麦水解蛋白(HWG)对初乳中氨基酸含量、生长因子和仔猪肠道发育的影响,为其在母猪饲粮配制中的应用提供试验依据。试验选用3~4胎次、预产期相近的妊娠母猪33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1头母猪。对照组母猪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母猪于妊娠第90天至泌乳第21天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和2%HWG,所有饲粮均等能等氮。结果发现: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和2%HWG显著提高了15~21日龄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和仔猪21日龄时的断奶体重(P0.05),添加1%HWG显著提高了仔猪平均初生重(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和2%HWG显著提高了初乳中组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苏氨酸和胰岛素生长因子-I含量(P0.05),添加1%HWG显著提高了初乳中天冬氨酸、谷氨酸、色氨酸和酪氨酸含量(P0.05),添加2%HWG显著提高了初乳中甘氨酸、丝氨酸、胰岛素和表皮生长因子含量(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和2%HWG显著降低了断奶仔猪血清中的氨含量以及空肠中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8、IL-6、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回肠中炎性细胞因子(IL-8和TNF-α)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并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的比值(P0.05);添加2%HWG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血清中白蛋白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断奶仔猪回肠中炎性细胞因子IL-6的mRNA相对表达量和回肠的隐窝深度(P0.05)。4)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HWG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空肠紧密连接蛋白-4 (claudin-4)的表达(P 0. 05),添加2%HWG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空肠紧密连接蛋白-3 (claudin-3)、claudin-4和闭合蛋白(occludin)的表达(P 0.05)。综上所述,母猪妊娠后期和泌乳期饲粮中添加HWG可提高初乳中氨基酸和生长因子水平以及蛋白质的利用效率,改善仔猪的肠道健康和促进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通过研究精氨酸(Arg)对低出生重(LBW)哺乳仔猪机体氧化还原平衡状态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探讨Arg改善LBW哺乳仔猪生长发育的可能机制。试验选取体况接近、产期一致和胎次相近的初产母猪所产仔猪,4日龄时,选取20头LBW[体重(1.16±0.08)kg]和10头正常出生重(NBW)[体重(2.07±0.10)kg]仔猪,按体重相近、公母比例一致的原则分为NBW组(饲喂基础饲粮)、LBW组(饲喂基础饲粮)和LBW+Arg组(基础饲粮补充1%Arg)3个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人工乳饲养21 d。在第22天,屠宰并收集所有试验猪的血清与肝脏样品,检测生长性能、氧化还原状态与线粒体功能指标。结果表明:1)与NBW仔猪相比,LBW仔猪末重、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干物质摄入量(ADMI)显著降低(P<0.05),肝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ATP含量显著下降(P<0.05),肝脏环氧化酶(COX)ⅠmRNA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肝脏视神经萎缩症蛋白1(OPA1)mRNA表达量有下调的趋势(P=0.089);2)饲粮补充Arg显著提高LBW仔猪末重、ADG和ADMI(P<0.05),显著提高血清CAT活性和肝脏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P<0.05),显著提高肝脏ATP含量(P<0.05),显著上调肝脏GPx1和线粒体融合蛋白1(Mfn1)mRNA表达量(P<0.05),并且有上调肝脏CAT(P=0.056)、COXⅣ(P=0.063)和OPA1(P=0.087)mRNA表达量的趋势。以上研究表明,LBW仔猪肝脏抗氧化能力下降,线粒体功能受阻,生长发育受到抑制;而饲粮补充1%Arg显著提高LBW仔猪肝脏抗氧化能力,改善线粒体功能,提高LBW仔猪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9.
氨基酸铁络合物对新生和哺乳仔猪铁营养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24头已与杜洛克父本配种的妊娠70天的(长×大)杂交母猪及其所生的24窝仔猪进行试验,研究不同铁源与注射铁剂补铁对新生和哺乳仔猪铁营养状况的影响。试验分为妊娠和泌乳两个阶段,均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在妊娠阶段,将妊娠70天的杂交母猪24头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分别饲喂添加80mg/kg铁源于硫酸亚铁的玉米 豆粕 小麦麸型饲粮(正对照组)和在正对照组饲粮基础上添加120mg/kg铁源于氨基酸铁络合物的饲粮(有机铁组),以及在正对照组饲粮基础上添加120mg/kg铁源于硫酸亚铁的饲粮(无机铁组)。在泌乳阶段,泌乳母猪继续饲喂以上妊娠母猪的相应处理饲粮,而对来源于以上24头母猪的24窝新生仔猪,则设置成另外3个饲粮铁处理组,即来源于以上正对照组母猪的哺乳仔猪饲喂未添加铁的玉米 豆粕 干乳清粉 鱼粉型基础饲粮开食料(负对照组),来源于以上有机铁组母猪的哺乳仔猪饲喂在负对照组基础上添加120mg/kg铁源于氨基酸铁络合物的饲粮开食料(有机铁组),和来源于以上无机铁组母猪的哺乳仔猪饲喂在负对照组基础上添加120mg/kg铁源于硫酸亚铁的饲粮开食料(无机铁组)。每窝仔猪中有一半于出生后的第1天内以葡萄糖酸铁形式一次性注射100mg铁,另一半则不注射铁。哺乳仔猪于出生后的第5天开始喂给开食料,直到27日龄断奶结束。结果表  相似文献   

20.
试验通过在基础饲粮中添加巴尔麦氏,研究其对母猪繁殖性能以及哺乳仔猪生长性能和防腹泻方面的作用。根据胎次相近原则选择70头妊娠母猪,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5头,对照组饲喂常规母猪料,巴尔麦氏组于母猪产前15 d到哺乳期(23 d)结束的基础饲粮中添加巴尔麦氏3 g/kg;巴尔麦氏组母猪所产仔猪对应为巴尔麦氏组仔猪,对照组母猪所产仔猪对应为对照组仔猪,巴尔麦氏组仔猪从添加教槽料开始到断奶结束期间添加巴尔麦氏10 g/kg,对照组不添加。结果表明,在妊娠后期母猪的饲粮中添加0.3%的巴尔麦氏,对母猪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产健仔数无显著影响(P0.05),但可显著减少母猪产死胎数(P0.05);哺乳仔猪添加1%的巴尔麦氏,仔猪初生重、断奶重和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高50 g(P0.05)、0.74 kg(P0.01)和28.67 g(P0.05),但日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腹泻率低于对照组9.09个百分点,每头断奶仔猪收益提高6.49元。因此,在妊娠后期至哺乳期母猪和哺乳仔猪饲粮中添加巴尔麦氏,可减少母猪的死胎数量、降低仔猪腹泻率、提高仔猪日增重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