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氯联苯对水生生物的生态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当前对多氯联苯这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对水生生物生态毒性的研究现状,详细论述了多氯联苯的来源、分布、污染现状,以及迁移变化、生物富集等环境行为和其降解方法。水生生物是人类最主要的食品之一,为食物链安全和生物个体的健康,有必要更深入地研究PCBs对水生生物的毒性影响并提供更详尽的基础生物学依据,同时也进一步进行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土壤多氯联苯迁移规律。[方法]以浙东沿海某典型固废拆解区为研究区,通过对2004和2008年土壤、水体中PCBs含量的对比和典型地区PCBs含量的分析,对研究区土壤PCBs迁移规律进行研究。[结果]受地形影响,在水动力作用下,土壤中的PCBs可以发生长距离的迁移,并在低洼处的土壤表层浓集。[结论]建立了PCBs迁移模式,并对土壤多氯联苯污染的治理提出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李玉美  班睿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185-9186
[目的]调查贵阳市花溪河水体及沉积物中的多氯联苯(PCBs)的污染状况。[方法]样品分别于丰水期及枯水期在6个采样点采集,经过处理后,利用GC-ECD检测PCBs的含量。[结果]花溪河水体及沉积物中PCBs含量分别为0.01~0.09、0.82~2.76 ng/g。[结论]花溪河水体及沉积物中均受到一定程度的PCBs污染,与国内外污染区相比,PCBs的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4.
多氯联苯(PCBs)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高军  骆永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1):2119-2121
多氯联苯由于具有持久性和亲脂性,在环境中广泛存在,其中土壤是其重要的库,对受多氯联苯污染土壤进行生物修复越来越受到重视。综述了生物修复多氯联苯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从生物修复主体角度论述了生物修复可能存在的类型和机理,并对目前生物修复技术应用于PCBs污染土壤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多氯联苯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氯联苯(PCBs)是一类在环境中广泛分布且难以降解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受多氯联苯污染土壤进行修复越来越受到重视.介绍了多氯联苯污染的危害性及其在土壤的迁移吸附行为,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多氯联苯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并对多氯联苯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和展望.  相似文献   

6.
任加国  武倩倩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9):3844-3845,3966
多氯联苯(PCBs)是一种具有持久性、脂肪溶性和生物毒性等特性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难分解和强烈吸附,去除比较困难。以台州典型污染场地土壤样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污染土壤中PCBs的调查取样,分析了代表性PCBs同系物的组成、含量。通过室内淋滤和洗脱试验,探讨PCBs的迁移及去除过程,为土壤PCBs污染评价与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监测舟山东部及南部近海海域水体中7种指示性多氯联苯(PCBs)同系物的污染水平及分布特征。[方法]在舟山东部及南部近海海域选取8个采样点,共采集海水样品40个,进行PCBs残留检测及分析。[结果]PCBs在此海域有一定的残留,其总残留水平范围为0.185~27.200 ng/L,平均值为10.200 ng/L。40个海水样品中,共有34个样品检出PCBs,检出率为85%。7种同系物中共有4种被检出,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PCB 28(77.5%)PCB 118(50.0%)PCB 110(10.0%)PCB 138(5.0%),而其余3种同系物(PCB 52、PCB 153和PCB 180)未检出。舟山近海水体中PCBs残留量较低,水质较好。[结论]该研究可为改善舟山渔场附近的生态环境和提高水产品质量提供一定的基础数据,有利于控制近海污染及评估海域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8.
水体的多氯联苯(PCBs)污染及其分析方法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氯联苯(PCBs)的生物毒性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国内外许多水体都不同程度地受到PCBs的污染。在介绍PCBs污染研究的分析方法包括色谱分析法、生物分析法和免疫分析法的基础上,对各种分析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评述,并提出我国今后PCBs分析方法的研究方向,为建立高效快速的PCBs分析方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多氯联苯(PCBs)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多氯联苯(PCBs)是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因氯原子取代位置和数量的不同共有209种同系物。近年来,土壤中的PCBs污染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由于PCBs具有高分子稳定性、低水溶性和颗粒相高吸附势,土壤基质中PCBs的去除极其困难。此外,PCBs的高憎水性和亲脂性使之易于在动物体脂肪组织和母乳富集。生物修复技术是指利用生物有机体(绿色植物、微生物和动物)的作用将环境中污染物转化为无害或低毒产物的过程。生物修复技术具有成本低、高效和环境安全等特征,被认为是可替代传统的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的最佳选择之一。因此,通过综述国内外土壤PCBs污染现状和健康效应,以及土壤PCBs污染的生物修复最新研究进展和相关修复机理,对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和蚯蚓修复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后续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及展望,以期为今后生物修复PCBs污染土壤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多氯联苯(PCBs)的生物毒性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国内外许多水体都不同程度地受到PCBs的污染。在介绍PCBs污染研究的分析方法包括色谱分析法、生物分析法和免疫分析法的基础上,对各种分析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评述,并提出我国今后PCBs分析方法的研究方向,为建立高效快速的PCBs分析方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