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雷公藤中4种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并研究不同产地雷公藤中4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差异。[方法]采用Thermo Hypersil GOLD Phenyl Dim(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0.2%三乙胺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0~65 min为225 nm,65 min后为210 nm;流速0.75 mL/min;柱温25℃;进样量10μL。[结果] 4种有效成分均有较好的分离度,方法精密度和重复性RSD均小于3.7%,待测样品于室温下24 h内能保持稳定,4种有效成分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分别为雷公藤甲素86.72%、雷公藤内酯酮107.51%、雷公藤红素76.94%、雷公藤酯甲84.38%。[结论]该方法精密度和重现性良好,可同时测定雷公藤中4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可为雷公藤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乙肝清胶囊中金丝桃素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筛选超声和加热回流提取2种方法在不同的提取溶媒下对胶囊内容物的前处理效果,采用HPLC法测定金丝桃素含量。色谱条件:色谱柱采用Phenomenex Luna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2.5 g/L KH2PO4水溶液(95∶5,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588 nm。[结果]最优提取方法为:以甲醇为提取溶媒在90℃水浴加热回流30 min;金丝桃素在0.108~1.08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4,平均回收率为98.8%,RSD=1.65%。[结论]所建立的乙肝清胶囊中金丝桃素HPLC含量测定方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重现性和准确性,可用于乙肝清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CO2超临界萃取的厚朴提取物的HPLC指纹图谱进行研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PhenomenexLuna 5u C18(2)100R(4.6 mm×250 mm,5μm)为色谱柱;以无水甲醇-浓度0.1%醋酸(74∶26,V/V)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35℃。[结果]在重现性试验中,图谱相似性均大于0.99,所以HPLC特征指纹图谱可作为控制CO2超临界厚朴提取物的质量标准;10批厚朴提取物相似度在0.9~1.0之间,表明厚朴SFE-CO2提取物质量均一、稳定。[结论]厚朴标准提取物的纯度非常高,主要有效成分厚朴酚和和厚朴酚的含量几乎达到100%,杂质成分的含量非常少。  相似文献   

4.
张冯峰  曹社会  陈家武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3741-13742,13842
[目的]研究不同沼肥处理对紫花苜蓿光合特性的影响。[方法]在自然条件下,采用CI-340光合仪测定了不同沼肥处理(处理①:纯沼肥;处理②:80%沼肥+20%水;处理③:50%沼肥+50%水;处理④:30%沼肥+70%水,CK:不施沼肥)下盆栽紫花苜蓿苗期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相关生态因子(光合有效辐射、气温、大气相对湿度)的变化;在实验室分析了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苜蓿净光合速率处理③最好,在9:30时最高,极显著地高出CK38.51%(P〈0.01);叶绿素含量为处理③〉处理④〉CK〉处理②〉处理①(P〈0.01);蒸腾速率呈单峰曲线变化,而处理③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结论]处理③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均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5.
李世杰  陈奕龙  张丹雁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2852-12854
[目的]测定广东不同产地南板蓝根药材中有效成分腺苷的含量。[方法]建立南板蓝根药材中腺苷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色谱条件为:ZORBAX Extend-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无水甲醇-水(7∶93,V/V);检测波长为260 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结果]在4.65~232.6 ng/ml范围内,腺苷浓度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为100.3%,RSD为2.2%(n=6);广东从化市样品中的腺苷含量最高,2种野生品种含量最低。[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快速、重现性好,可有效控制南板蓝根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赵宁  冯锁民  马远涛  罗国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851-12852
[目的]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测定雷公藤甲素含量的方法,控制药材质量,为保证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层析(RP-HPLC)梯度洗脱法建立雷公藤药材中雷公藤甲素的定量方法。采用AgilentC18柱(2.1mm×150mm,3μm);乙腈-水二元梯度洗脱,0~8min(10:90~25:75,V:V),8~33min(25:75~35:65,V:V),33~40min(35:65~95:5,V:V),40~48min(95:5,V:V),48~55min(10:90,V:V);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20nm。[结果]采用RP-HPLC梯度洗脱法不仅快速有效地实现了药材中雷公藤甲素的良好分离,而且能够有效防止分析过程中的拖尾现象,较准确地测定雷公藤甲素的含量。雷公藤甲素的线性范围为25~2000μg/ml(r=0.9999),该方法回收率为97.48%(RSD=1.55%)。[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可靠,重现性好,结果稳定。  相似文献   

7.
宁扬  王允白  黄瑾  高华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0):14684-14686
[目的]为全面提高广西百色地区烟叶产量和质量。[方法]采用大田试验,随机区组设计,共设4个处理,即:处理①、②、③、④(CK),每小区100m^2,3次重复,随机排列。测定各处理组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指标、质量指标。[结果]以处理①、②、③的农艺性状表现较好;处理②的经济性状较好,均优于其他各组;各处理对烟叶外观质量的影响不大;处理②各部位烟叶化学成分含量适宜,各成分间比例协调,总体优于其他处理,其次为处理③;处理②各部位烟叶评吸质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其次为①和③,CK最差。[结论]处理②可提高烤烟的产量与质量。  相似文献   

8.
何慧娟  王烨  蒋翔  邓芬  赖普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148-18149
[目的]从秦巴山区4月和8月的厚朴叶中提取厚朴酚,并测定其厚朴酚的含量,为综合利用厚朴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甲醇分别提取4月和8月厚朴叶的厚朴酚,精密称定,用甲醇定容至25 ml容量瓶中,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厚朴叶中厚朴酚的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工作条件为紫外检测波长294 nm,色谱柱为C18(4.6 nm×150.0 nm,5μm),柱温23℃,进样量15μl,流速1 m l/min,流动相甲醇∶水=79∶21。[结果]秦巴山区厚朴叶中的厚朴酚含量存在差异,4月厚朴叶中厚朴酚的含量为0.29‰,8月厚朴叶中的厚朴酚含量为0.32‰。[结论]秦巴山区8月厚朴叶中厚朴酚含量比4月稍高,可从叶子中提取厚朴酚。  相似文献   

9.
张明昶  麻秀萍  徐文芬  田甜  贾宪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586-15587,15589
[目的]建立薏苡非种仁部位中薏苡素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HC-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V∶V=25∶75);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32nm。[结果]薏苡非种仁部位中薏苡素的含量:根〉皮〉茎。[结论]该方法准确、专属性强,可为薏苡非种仁部位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聚马来酸(PMA)对甜瓜品质的影响。[方法]设4组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测定不同处理对棚室甜瓜的Vc、总可溶性糖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处理③(260 g/m2PMA)对甜瓜的Vc含量有较大影响,该组的Vc含量最高,达131.195μg/g,其次为处理②(130 g/m2PMA),Vc含量为114.565μg/g;处理③的硝酸盐含量最高,达319.416 mg/kg,其次为处理④(B、Zn、Fe复合微肥1 g/m2),为292.942 mg/kg;处理④的可溶性糖含量最大,达9.66%,其次为处理②,为9.44%。[结论]PMA对甜瓜Vc、总可溶性糖及硝酸盐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可提高甜瓜的Vc和总可溶性糖含量。  相似文献   

11.
《天津农业科学》2017,(1):99-103
为了研究不同烤烟品种在河南不同地区的适应性,选取豫烟6号、豫烟10号、豫烟12号、云烟105这4个烤烟品种,在南阳、许昌、平顶山三地进行了4个品种的适应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从农艺性状来看,豫烟12号的打顶株高、留叶数、茎围、叶长、叶宽均大于其他3个品种;抗病性方面,云烟105的气候性斑点症、赤星病、花叶病发病率相对较高,豫烟12号黑胫病和根结线虫病发病率较高,豫烟10号的综合抗病性较好;从评吸结果来看,豫烟6号的综合表现较为优异;从经济性状的丰产性来看,豫烟10号要优于其他3个品种,云烟105次之;从稳定性来看,豫烟6号表现最好,豫烟10号表现稍差;豫烟10号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协调性好于豫烟6号、12号和云烟105,综合表现相对较为优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内源多胺在蟠桃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变化.[方法]对石河子地区主栽蟠桃品种贵妃红进行自花、异花授粉,并以天然授粉为对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授粉方式下贵妃红果实发育过程中多胺含量的变化.[结果]在贵妃红果实发育过程中,亚精胺(Spd)、腐胺(Put)和精胺(Spm)的含量变化均呈现先增加再减小的趋势,在果实授粉后第6周达到最大;且果实发育过程中亚精胺(Spd)、腐胺(Put)的含量始终明显高于精胺(Spm);自花、异花授粉后的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内源多胺水平均高于天然授粉.[结论]在蟠桃品种贵妃红果实发育开始,自花、异花授粉以及天然授粉组合的多胺水平差别不大,但是在授粉后,异花授粉组合的果产内源多胺的合成速度明显增高,在果实的发育后期,多胺的水平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13.
不同透光材料不同倾角的透光率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透光覆盖材料在日光温室上的实际透光率和最佳安放角度,利用照度计对8种透光材料在不同时段不同倾角下的透光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材料的透光率明显不同,所测11个时段的透光率平均值,0.5 mm厚PE软材(71.77%aA)>1.5 mm厚PE软材(69.83%a AB)>1.5 mm厚PC耐力板(64.92%ab AB)>0.06 mm厚PVC薄膜(64.07%ab AB)>2.5 mm厚PC耐力板(60.22%ab AB)>3.2 mm厚PC耐力板(57.34%ab AB)>5.4 mm厚PC阳光板(以立筋纵向安放)(51.98%b AB)>5.4 mm厚PC阳光板(以立筋横向安放)(48.93%b B);倾角对透光率的影响更大,随着向南下方倾角的增大,所有材料在所有时段的透光率均呈明显降低规律,各测定倾角下8种材料的透光率平均值,0°(77.24%a A)>15°(72.46%ab AB)>30°(69.02%ab ABC)>45°(63.78%bc BC)>60°(57.33%cd CD)>75°(49.65%d DE)>90°(38.45%e E)。在黔南纬度下,接装于密集烤房的日光温室的透光覆盖材料向南下方的倾角以10°~15°为宜,既有高的透光率,又便于排水。  相似文献   

14.
烟叶的存储环境对提升改善烟叶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设置不同温度,研究不同成熟度烟叶的外观质量、化学成分的变化,结合皖南普遍的3种存储环境,综合分析烟叶的最佳存储场所。结果表明,成熟烟叶在20℃条件下外观表现最佳,尚熟、欠熟烟叶则在30℃条件下表现最佳。比较不同存储环境下,成熟烟叶在老房子中感官质量的改善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15.
为了了解石灰性土壤主要根系深度内不同土层土壤磷形态分布,了解土壤供磷能力和施磷后磷的存在状态,采取河南省十县市石灰性潮土、褐土的73个0~20、20~40cm土样进行土壤磷形态的分级测定.结果表明,Ca-P平均共占无机磷总量的76.41%,表明在这十个地区中无机磷以钙磷为主.0~20cm土层有效磷和全磷总量比20~40cm土层多.不论是长期施磷肥的土壤还是不施磷肥的土壤,土壤有效磷和全磷均呈表层(0~20cm)含量较高,20~40cm以下含量骤减的空间分布特征.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有效的成分比例降低,无效的成分比例提高.0~20cm土层有机磷总量比20~40cm土层高,有机磷在两个土层的差异主要是因为中度活性有机磷含量的不同.随着土层加深,活性OP和中活性OP在有机磷中的比重呈减小趋势,而无效的中稳性OP和高稳性OP则呈增加趋势.在0~20cm和20~40cm土层中,随着有机质和有机磷的减少,中性和碱性磷酸酶都有规律地随之减少.不同土层的磷素活化系数对比分析表明,石灰性土壤表层全磷向有效磷的转化较难,亚表层供磷能力更差,磷的有效化程度更低.研究表明石灰性土壤有效磷的供应主要集中在表层0~20cm,随深度增加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6.
不同粳稻品种在江西不同生态区的农学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个杂交籼稻(II优838和天优华占)为对照,在江西3个生态区(新建、抚州和吉安)开展对比试验以明确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在江西的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总体上,杂交粳稻比常规粳稻更具产量优势,晚粳比中粳表现更好。新建点两个播期(5月30日和6月19日,各点均为30 d秧龄)均为杂交晚粳产量最高,常规中粳最低,特别是5月30日播期的杂交晚粳平均产量达到10.95 t/hm2,显著高于对照籼稻。抚州点两个播期(5月30日和6月29日)均是对照籼稻产量最高,常规中粳最低,常规晚粳、杂交中粳和杂交晚粳之间无显著差异。吉安点5月30日和6月9日播期均是对照籼稻产量最高,杂交中粳最低;6月19日和6月29日播期分别是杂交晚粳和杂交中粳产量最高,但均与对照籼稻无显著差异。新建和抚州点均为5月30日播期产量最高,而吉安点6月9日播种最佳。新建点两个播期均是来自浙江的粳稻品种产量最高,但与来自湖北的品种和对照籼稻之间均无显著差异。抚州和吉安点不同来源地的粳稻品种产量随播期的不同表现不一。因此,江西发展粳稻生产的适宜地区应该主要集中在鄱阳湖平原及以北地区,品种应该以杂交晚粳为主,品种的引进以从纬度相近的浙江省为宜。  相似文献   

17.
以高淀粉玉米、糯玉米和甜玉米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氮肥施用量对春玉米穗位叶蔗糖降解的 影响。结果表明,自吐丝后7~49 d 之内,子粒中蔗糖含量呈单峰曲线变化,但峰值出现的时间因 品种和施氮量而异,吐丝28 d,东甜4号最高,东农早粘次之,四单19最低;淀粉含量在吐丝后49 d 之内一直处于增加的趋势,不同品种和施氮量表现并不一致,东甜4号和东农早粘以 N100处理最 佳,四单19以 N200处理表现最好,由此说明氮肥施用不足或过量均影响淀粉的积累;SS 呈单峰 曲线变化,在吐丝后21d 前逐渐上升,到吐丝21d 达到高峰,之后缓慢下降,自吐丝后35 d 下降迅 速,但高氮处理下降速度慢于低氮处理。  相似文献   

18.
对广西3个玉米新品种南校201、南校202和南枝205进行施肥量需求试验.结果表明,生产上宜优先使用南校201、南校205;种植南校201和南校205.施用N 270kg/hm~2 P_2O_5 90kg/hm~2,K_2O 240kg/hm~2,可获得最高的产量和最佳的经济效益;南校201抽雄至成熟天数多、叶面积系数大、穗粒数多;南校205群体内各层叶片能合理地接受光能、叶片的叶绿素含量高、千粒重大;不同施肥水平,对抽雄至成熟天数、叶面积系数、叶片叶绿素含量、穗位高、穗粒数和千粒重影响比较大.  相似文献   

19.
不同水平甲醛对不同饲料蛋白质过瘤胃保护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用0.5%和0.7%甲醛处理豆粕和棉籽粕,研究不同水平甲醛对豆粕和棉籽粕蛋白质的保护效果。结果表明:甲醛处理可以大幅度降低饲料蛋白质的降解率,0.7%甲醛处理可使豆粕和棉籽粕过瘤胃蛋白分别提高51.9%和26.3%,0.5%甲醛处理可使豆粕和棉籽粕过瘤胃蛋白分别提高44.7%和10.4%,两水平甲醛均可有效保护饲料蛋白质。从降解动力学分析,甲醛处理降低了蛋白质的快速降解部分和降解速度,从而降低了蛋白质的动态降解率。结果还表明甲醛保护豆粕的效果优于棉籽粕。  相似文献   

20.
对白花三叶草、沙棘、柽柳3种植被不同配置方式缓冲带对径流水中固体颗粒悬浮物的净化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草本缓冲带对SS的净化效果明显,可净化约82.81%的SS。3块样地沿程截流污染物效果为:草本带>灌木带≈小乔木带。通过土壤抗侵蚀能力的评估,草本可提高0~20cm土层的抗剪切能力。灌木可提高20~40cm土层的抗剪切能力,乔木可提高20~55cm土层的抗剪切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