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优化血满草多糖的双水相萃取工艺。[方法]通过考察K_2HPO_4浓度、PEG6000浓度和多糖浓度对血满草叶多糖萃取率的影响,以单因素试验结果为基础,使用响应面法对血满草多糖的双水相萃取工艺进行优化,模拟得到回归模型。[结果]血满草多糖的最佳双水相萃取工艺为K_2HPO_4浓度29.09%、PEG6000浓度17.07%、多糖浓度26.21 mg/mL。经验证试验,血满草多糖的实际萃取率为85.802 5%±0.739 3%,与模型预测值接近,两者相对误差为1.37%。[结论]该回归模型可真实反映萃取条件对多糖萃取率的影响,为血满草多糖的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2.
以从实验室白酒酒醅中分离筛选并经诱变育种得到的高产酸性α-淀粉酶的菌株F21为试验对象,利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法进行液态产酶条件的优化,结果表明,菌株F21的最佳产酶培养基组成为麸皮2.0%、豆饼粉1.5%、MgSO_4·7H_2O 0.05%、K_2HPO_40.1%,最佳培养条件:初始pH值为6.0、250 mL三角瓶中装液量为30 mL、接种量为8%、40℃200 r/min摇床培养48 h,此时酶活性达到2 305.9 U/mL,比优化前的初始酶活性(987.3 U/mL)提高1.34倍。  相似文献   

3.
为考查纤维素酶在离子液体溶液中的酶活,采用荧光光谱分析法对离子液体中纤维素酶的荧光活性测定,研究离子液体的浓度、类型对纤维素酶的活性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素酶在咪唑类离子液体溶液中荧光活性随离子液体浓度的升高而降低。离子液体为[C4 mim]Cl、[C4 mim]Br,且浓度为0.1 mol/L使纤维素酶的荧光强度减低最小,即对酶活性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4.
定心藤挥发油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Luminol-H2O2-碳酸盐缓冲溶液为化学发光体系,利用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对定心藤超临界CO2提取物进行抗氧化活性的测定.对luminol-H2O2-碳酸盐缓冲溶液体系进行摸索,得出最佳条件为碳酸盐缓冲溶液pH值为10.96、H2O2浓度为0.05 mol/L、Luminol浓度为1.0×104 mol/L、泵速30 r/min.结果表明:定心藤挥发油具有抗氧化性能,IC50为1.24 mg/mL,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其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陈亚红  田丰收  徐锐  栗少娜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240+18261-18240,18261
[目的]建立了酶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盐酸氯丙嗪的新方法。[方法]在pH 9.8的NH3-NH4Cl缓冲溶液中,利用盐酸氯丙嗪对牛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模拟酶催化体系的抑制作用,研究了该抑制反应的最佳试验条件及动力学行为。[结果]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25~25.00μg/ml,方法检出限为0.026μg/ml。对浓度为2.5μg/ml的盐酸氯丙嗪进行11次平行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为4.5%。[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可用于动物性食品中盐酸氯丙嗪残留的检测。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超声辅助离子液体[Bmim]Cl(1-丁基-3-甲基咪唑氯)提取葡萄籽中蛋白质,利用单因素试验结合正交试验对葡萄籽蛋白质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按1∶25(g/mL)的料液比将葡萄籽粉末加入浓度为35%的[Bmim]Cl中,在pH=7、超声功率为50 W、超声温度为35℃的条件下超声7 min,蛋白质得率为9.626 mg/g。采用超声辅助离子液体提取葡萄籽蛋白质工艺,可提供一种新型蛋白质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霍山石斛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以pH值为9.0的80mmol/L硼砂缓冲溶液和15mmol/L葡萄糖溶液所组成的缓冲体系为流动相,研究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的最佳测定条件。[结果]当反应80min后,酶活力下降。当底物浓度较低时,酶活力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底物浓度大于20mg/L时,酶活力不再增加,保持在5.7g(/mg·h)左右。当pH值在6.0左右时,酶活性最高。温度对酶活性有很大的影响。当反应温度为5℃时,酶活力较低,然后酶活力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升高,30℃后明显下降。当温度为20~30℃时,吲哚乙酸氧化酶活力最高。[结论]当温度为25℃、pH值为6.0、底物浓度为20mg/L时,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力最高。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离子液体[C_(16)mim]Cl的生物毒性作用,以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Cantor)胚胎和仔鱼为受试动物,分别以胚胎发育的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和尾芽期4个发育时期以及孵出期和孵出3 d的仔鱼作为处理的起始点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随着[C_(16)mim]Cl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泥鳅胚胎的孵化率逐渐下降,畸形率则在逐步升高;其中,刚孵出的仔鱼24 h与48 h的半数致死浓度(LC_(50))及安全浓度(SC)分别为0.555、0.453、0.091 mg/L;孵出3 d的仔鱼24 h与48 h的LC_(50)及SC分别为0.444、0.273、0.031 mg/L。表明在较低剂量内,离子液体[C_(16)mim]Cl对泥鳅胚胎及其仔鱼的发育表现出明显的致畸与致死作用,并且该毒性作用具有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凤丹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Fengdan)叶的多酚提取率,采用纤维素酶法提取叶中的多酚,以多酚提取量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纤维素酶用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pH 4个因变量,进行响应面试验,建立各因变量与响应值之间的数学模型,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曲面回归方程拟合性良好,其中纤维素酶用量和酶解温度的交互作用显著,得到多酚的最优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用量150 U/mL、pH 5.0、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105 min,在此条件下,多酚提取量达到34.66 mg/g,与模型预测值35.10 mg/g接近。凤丹叶片提取液对DPPH·清除率在提取液浓度为0.06 mg/mL时达到82.15%;对·OH清除率在提取液浓度为0.32 mg/mL时达到27.10%;铁氰化钾还原力在提取液浓度为10 mg/mL时,吸光度为3.41。  相似文献   

10.
AOT/异辛烷反胶束体系在萃取芝麻渣蛋白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芝麻渣蛋白萃取效果的因素,确定最佳萃取工艺。[方法]利用AOT/异辛烷反胶束体系萃取芝麻渣蛋白,以芝麻渣蛋白萃取量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确定4个因素,即芝麻渣加入量、前萃pH值、KCl浓度以及反萃取时间的最佳组合。[结果]芝麻渣加入量为0.06g/ml,前萃pH值为3,KCl浓度为1.5mol/L,反萃时间为20min时,芝麻渣蛋白的萃取量最大,萃取率达86%。[结论]反胶束萃取体系有利于芝麻渣蛋白的提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