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黄禹颂 《植物保护》1985,11(4):45-46
海门县每年种植棉花45万余亩。近年来棉田草害普遍发生并逐年加重。为此做了如下调查及试验。 一 种类及危害 1982年起,在该县30个乡调查了1214亩棉田,171块苗床,基本上摸清了棉田杂草种类。主要有21科49种,其中有马唐、铁苋菜、千金子、早稗、狗尾草、牛筋草等。 4月15—20日苗床期和6月底至7月初移栽大田后为杂草两个发生高峰期。杂草  相似文献   

2.
新疆棉田杂草调查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倒置“W”九点取样法调查新疆棉田杂草结果明确,新疆棉田杂草有19科50种,其中禾本科杂草占18%,阔叶杂草占82%。相对多度达10以上的棉田杂草依次有马唐、田旋花、稗草、灰绿黎、画眉草、狗尾草、芦苇、反枝苋8种,其中双子叶杂草田旋花和灰绿黎,禾本科杂草马唐和稗草的相对多度在30以上,为新疆棉田杂草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3.
经过4年对灯盏花田杂草种类的调查确定,在云南玉溪地区灯盏花田常见杂草有32种,隶属16科,主要杂草是鹅肠菜、野燕麦、长芒棒头草、无芒稗、酸模叶蓼,6月下旬至7月初为发生第1高峰期,10月中至11月下旬为发生第2高峰期,可通过药剂土壤处理、药剂茎叶喷雾防治和人工拔除控制灯盏花田杂草。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山东省德州市棉田杂草发生、危害状况,于2013年对德州地区棉田杂草种类、出土规律及其群落自然消长动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山东省德州市棉田杂草有19种,隶属于13个科,其中禾本科杂草的发生种类最多,而牛筋草、鳢肠和马唐的发生数量最为显著;田间共有3个杂草出土高峰,分别集中在5月中旬、6月底和8月中旬,前两个出土高峰中杂草的出土量较大;自然混生杂草群落内的总杂草数量在6月底达到峰值且在棉花整个生长季节内呈单峰变化。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广德县油菜田杂草发生规律及危害现状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施守华 《杂草科学》2012,30(1):51-52
油菜播后7~10 d即可见草,禾本科杂草出草速度较阔叶草快而整齐,禾本科杂草出土高峰期在10月中旬至11月初,阔叶杂草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经化除后老鹳草取代稻槎菜上升为主要阔叶类杂草。  相似文献   

6.
新疆阿拉尔垦区棉田杂草名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少山  吕春霞 《杂草科学》2000,(3):15-16,18
新疆阿拉尔垦区位于塔里木盆地的西北部边缘 ,塔里木河自西向东流经本垦区 ,地势开阔平坦 ,灌溉条件良好 ,农业气候资源丰富 ,是盛产棉花的优良基地。杂草的危害 ,常造成棉花减产 ,危害重的地块甚至形成草荒。由于对棉田杂草的种类及发生情况缺乏全面系统的了解 ,常使化学除草效果不佳。对此我们于 1996年开始对阿拉尔垦区棉田杂草进行了调查研究。阿拉尔垦区棉田杂草共有6 0种 ,隶属于 19科。由于连年使用氟乐灵 ,棉田中禾本科杂草种类逐渐减少 ,危害逐年减轻 ,而阔叶杂草危害逐年加重。其中一些种类如稗、狗尾草、芦苇、灰绿黎、黎、田旋…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水稻直播田杂草发生规律与防除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6~ 2 0 0 0年在浙江省水稻直播田开展了杂草发生规律调查和农美利应用技术研究。调查表明 ,浙江省水稻直播田杂草共 4 1科 77属 131种和 2变种。根据杂草发生频率、密度和危害综合分析 ,稗草等 15种为优势种群 ,杂草群落中各种群的组成及其比率随地区、时间及耕作栽培制度而变化。杂草于水稻播种后 3~ 4d开始出土 ,至第 7d(单季晚稻 )或第 15~ 2 1d(早稻 )达到高峰 ,第 4 2~ 70d时又出现一个较小的出草高峰。禾本科草出土较早 ,其次为阔叶草 ,莎草和部分阔叶草出土最迟。田间试验表明 ,农美利、扫特、杀草丹、去稗安、拜田净、千金、威霸、二氯·苄对直播稻田杂草具有优异的防除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黑龙江省水稻田主要杂草有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莎草科杂草及藻类杂草。各地水稻田杂草群落受栽培方式、除草剂的应用、自然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在不断发生变化。掌握及识别水稻田主要杂草的特征对防除水稻田杂草非常重要。1水稻田主要杂草类别据田间调查,黑龙江省水稻田主要杂草可分为四大类。1.1禾本科杂草主要有稗草、稻稗、匍茎剪股颖(爬蔓草或鸡爪草)、稻李氏禾、看麦娘、芦苇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大面积棉田由于连年单一使用氟乐灵,使棉田杂草群落起了变化,阔叶杂草的比例逐年上升。5月份以后高温高湿,杂草出土高峰又将出现,尤其是棉花生长中后期迟出土的鳢肠、苦荬菜、藜等对棉花生长危害较大。为此我们今年进行了伏草隆二次化除试验。  相似文献   

10.
湖南省棉田杂草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湖南省棉花主产区棉田杂草的种类、发生规律及化学除草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 湖南省棉田常见杂草包括12科, 28种, 其中禾本科杂草占25.00%, 阔叶杂草占67.86%, 莎草科占7.14%; 一年生杂草占78.57%, 多年生杂草占21.43%。相对多度10%以上的杂草有7种, 其中马唐、牛筋草、千金子、铁苋菜、小飞蓬5种杂草为湖南省棉田杂草的优势种, 相对多度分别为37.79%、33.64%、29.15%、26.23%、23.83%。杂草发生呈现3个高峰期, 分别为5月下旬, 6月中下旬, 7月下旬至8月初, 杂草防除主要采用苗前土壤处理和苗后茎叶处理相结合的化学防除方法。  相似文献   

11.
皖西南直播棉田杂草群落出苗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皖西南直播棉田杂草群落出苗模式及其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采用定点定时调查法,于2010—2012年对棉田杂草种类、数量及群落结构进行调查,分析物种多样性,并以灰色关联度法分析直播棉田杂草群落出苗数量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皖西南棉区直播棉田杂草种类有13科24种。棉田杂草出苗有2次高峰,分别在5—6月和8—9月。棉田杂草群落多样性指数年度间变化较一致,但物种丰富度变化较大。周积温、周最高积温和周最低积温是影响皖西南直播棉田杂草群落出苗数量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另外还受降水量影响。5—6月的杂草出苗高峰期是棉田杂草重点防治时期;相对占优势的杂草有牛筋草、千金子、旱稗、通泉草和马齿苋,是棉田杂草重点防治对象。  相似文献   

12.
麻黄田杂草种类调查及防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叶  罗光宏 《植物保护》2005,31(1):72-74
经过4年对麻黄田杂草种类调查明确,在甘肃麻黄田常见杂草有39种,隶属于18个科,赖草、画眉草、蓄、荠菜、独行菜、反枝苋、狗尾草和藜最为常见。5月上旬至6月下旬为杂草发生高峰期。可通过药剂土壤处理、茎叶喷雾防治和人工拔除控制麻黄田杂草。  相似文献   

13.
陕西省农田常见杂草有328种,并以不同的种类和成分组合一起构成危害,其中对农田危害严重或局部地区危害严重的优势杂草有41种,造成的损失较大。根据多年防除经验,麦田应着重控制野燕麦、播娘蒿、麦仁珠或猪殃殃、繁缕、看麦娘、刺儿菜、打碗花等;棉田与秋作物田应着重控制马唐、狗尾草、藜、落地稗或香附子、刺儿菜、苣荬菜等;稻田应着重控制稗、异型莎草、扁秆藨草或萤蔺、水莎草、眼子菜等。控制杂草,应从限制传播体进入农田着手。对已进入农田的杂草,可视草情和苗情,采用以化学除草为主体的综合除草措施。  相似文献   

14.
棉田恶性杂草的防除是棉花增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6 0年代前主要靠人工、机械除草。 70年代初引进了氟乐灵等化学除草剂 ,改变了棉田杂草防除以人工为主的局面。随着棉花耕作制度的变化及不同棉区杂草群落发生的特点 ,亟待加强杂草防除技术的指导。1 我国棉区分布类型及杂草发生特点我国棉田杂草种类很多 ,多达 2 0 0多种 ,但是发生量大、适应性强、危害较大、难以防除的杂草约 2 0~ 3 0种。有部分杂草还是大田作物病虫害的转主寄主 ,如马唐、狗尾草、双穗雀稗、鲤肠、铁苋菜、反枝苋、龙葵、车前、香附子等 1 5种害草 ,能转主寄生的病虫有…  相似文献   

15.
稻田稗草生物学特性及其综合防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稗草为世界性恶性杂草,能够危害大部分农作物如水稻、大豆、棉花、玉米、小麦、蔬菜、果树和牧草。我国稗草有9种5变种,广泛分布于各省耕田和路边。由于种子休眠、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萌发以及在与水稻竞争中强的生长势,稗草是稻田中分布最广、危害最重的杂草。本文从稻田稗草的休眠与萌发方面详细综述了其生物学特性,并探讨了稻田稗草综合防治方法,展望了今后稗草防治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16.
白湖圩区农田草害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德好 《植物保护》1990,16(1):36-37
用5级目测草害调查法调查,发现白湖圩区农田杂草有183种,隶属43科。2级以上危害的杂草21种,3级以上中等危害的杂草11种,4级以上严重危害的杂草4种;其中出现频度在25%,草害指数5、2级以上危害率3%以上的恶性杂草有稗草、野荸荠、节节菜、鸭舌草、双穗雀稗、水莎草、看麦娘、牛繁缕、稻槎菜等。全区因草害造成减产水稻16—62%、小麦30.1%、油菜19.6%。这些杂草在农田中出现的群落共60个,危害严重的群落19个。群落总数中单一群落占6.67%、二元群落占15%、多元群落占78.33%。根据调查结果本文对圩区农田杂草的防除规划、策略、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桑皱鞘叶甲是桑树春叶期的重要害虫,在江西修水县2年发生1代,以成虫和中等大小的幼虫在桑园土下15-60cm深处的土室内越冬,越冬成虫于次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大量出土并繁殖为害,为害高峰期为4月底到6月中旬。幼虫分布范围为土下10-65cm,其中以30-50cm最多。当年孵化的幼虫至11月中下旬开始越冬,次年3月中下旬继续取食和生长,9月上旬至10月中旬化蛹,9月下旬至11月底羽化并静伏于土室内过冬。在自然条件下各虫态发育历期为:卵期9-10d,幼虫期15-16个月,蛹期16-19d。成虫寿命8-9个月,其中土下蛰伏6-7个月,出土生活2-3个月。可用昆虫病原线虫压低土中幼虫密度及成虫高峰期施用杀虫剂,并辅以人工防治的方法防治该虫。  相似文献   

18.
科技文摘     
早稻抛秧田杂草发生规律调查/戴余有…(浙江省绍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312001)∥浙江农业学报.-1999,11(5).-234~237  调查结果表明:由于抛栽秧苗时,要求田面呈湿润状,不宜灌水,且持续3~4d,在此期间稗草和阔叶杂草开始萌发,尤其稗草正是出草高峰期,为主要危害杂草。在抛秧后5d,秧苗立身,必须灌浅水,直接抑制陌上菜、节节菜等阔叶杂草的继续生长,抑制率较高,而稗草已达1叶1心期以上,受抑制程度明显较低。因此,防除抛栽稻田杂草在抛栽后5~7d是关键时期,应在此时灌水用药。(何立)  10%世高防治大棚番茄叶霉病试验/王永…  相似文献   

19.
双草醚属于嘧啶苯甲酸类除草剂,又名双嘧草醚。是活性高的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抑制剂,施药后能很快被杂草的茎叶吸收,并传导至整个植株,抑制植物分生组织生长,从而杀死杂草。该药剂高效、广谱、用量极低,可有效防除稻田稗草及其他禾本科杂草,兼治大多数阔叶杂草、一些莎草科杂草及对其他除草剂产生抗性的稗草,如稗草、双穗雀稗、稻李氏禾、马唐、匍茎剪股颖、看麦娘、东北甜茅、狼巴草、异形莎草、日照瓢拂草、碎米莎草、萤蔺、日本草、扁秆草、鸭舌草、雨久花、野慈菇、泽泻、眼子菜、谷精草、牛毛毡、节节菜、陌上菜、水竹叶、空心莲子草、花蔺等水稻田常见的绝大部分杂草。对大龄稗草和双穗雀稗有特效,可杀死一至七叶期的稗草。在农田生态系统中,除水稻、部分莎草以外的其他植物,对其均表现一定程度的敏感。  相似文献   

20.
棉田十一星瓢虫的种群动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2001年5月15日至9月17日系统调查了不同棉花品种的棉田十一星瓢虫的种群动态。结果表明:尉犁县棉田瓢虫主要为十一星瓢虫(Coccinella undecimpunctata Linnaeus),它是控制棉田棉蚜危害的优势种天敌,占棉田瓢虫总数的81%。十一星瓢虫在棉田中的消长规律为:越冬代成虫5月底开始进入棉田取食棉蚜;卵期5月29日至7月14日,6月下旬进入产卵盛期;幼虫期6月5日至7月31日,高峰期7月7日左右;蛹期6月20日至7月21日,高峰期7月7日左右;成虫期6月20日至9月中下旬,高峰期7月7日至7月14日。十一星瓢虫的种群动态与棉田棉蚜数量有明显的跟随反应,棉田中的早播玉米带、棉田边缘的胡杨和沙枣树的树皮缝隙是瓢虫夏眠的场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