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主旨在于南方菟丝子缠绕茎中金丝桃苷对照品的制备以及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首先,采用AB-8大孔吸附树脂富集南方菟丝子总黄酮,再用聚酰胺柱色谱富集黄酮苷,采用Sephadex LH-20凝胶柱从黄酮苷中分离金丝桃苷单体,并采用紫外光谱(UV)、红外光谱(IR)、质谱(MS)以及核磁共振氢谱(~1H-NMR)、核磁共振碳谱(~(13)C-NMR)等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利用薄层色谱法(TLC)、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等方法进行纯度测定,测得其质量分数大于99.0%;南方菟丝子茎中金丝桃苷的含量测定则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结果显示,金丝桃苷在1.47~7.36μg/m 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99 5),平均回收率为104.5%,RSD为2.36%(n=5)。本法得到的金丝桃苷对照品符合中药化学对照品的相关技术要求,可用于含金丝桃苷相关植物药及制剂的质量控制。含量测定方法准确、简便、可靠和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2.
采用沉淀法和指标成分溶解量法,分析青稞提取物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率和β-葡聚糖的溶解量;采用高效凝胶排阻色谱法测定青稞醇不溶物和醇溶物中β-葡聚糖的分子量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青稞提取物在水和10%乙醇中有较好的溶解性,乙醇体积分数越高溶解性越差,几乎不溶。青稞醇不溶物中β-葡聚糖分子量分布主要在6万~20万Da;青稞醇溶物中不同溶剂里的β-葡聚糖分子量分布差异较大。青稞提取物在水和10%乙醇中有较好的溶解性,青稞醇不溶物中β-葡聚糖分子量分布在6万~20万Da,青稞醇溶物分子量分布在1万~20万Da,为青稞提取物应用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燕麦不同品种β-葡聚糖的积累及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燕麦富含的β-葡聚糖具有重要的医疗保健作用.本试验通过对4个皮燕麦品种和5个裸燕麦品种β-葡聚糖积累动态和差异性的研究,明确了裸燕麦的β-葡聚糖含量高于皮燕麦,且裸燕麦品种保罗的β-葡聚耱含量最高,MARION的β-葡聚糖最低;在籽粒形成的四个发育阶段中,灌浆后期的β-葡聚糖积累最多对成熟期β-葡聚糖含量有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植物内源激素预处理方法与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合成的一系列痕量有机化合物,其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但含量极低,内源激素的测定技术对研究内源激素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此文对主要激素的预处理方法及相应的检测方法包括生物测定法、理化测定法和免疫测定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植物内源激素检测技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简要讨论。气相色谱法-质谱联用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是目前内源激素精确测定的主要方法,但其对前处理要求较高。而液相色谱法-质谱联用技术将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复杂样品的高分离能力,与质谱法具有的高选择性、高灵敏度的优点结合起来,成为目前广泛应用的植物激素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5.
葡聚糖是大麦籽粒的一个重要品质性状,其含量高低影响大麦啤用、饲用和食用品质。虽然有关大麦β-葡聚糖合成的相关基因已有报道,但关于大麦籽粒β-葡聚糖积累的遗传调控机制仍不十分清楚。本研究以前期收集的全球119份大麦基因型为材料,种植在土壤与气候条件有一定差异的两试点,利用混合线性模型(MLM)和一般线性模型(GLM)对不同大麦材料籽粒β-葡聚糖含量进行GWAS分析。结果表明,大麦籽粒β-葡聚糖含量的基因型差异显著,其在2个环境下的广义遗传力为73.9%。利用MLM和GLM模型分别检测到8个和40个显著位点,合并2个模型重叠位点后共得到44个显著位点,其中HORVU5Hr1G022710基因在2个模型、2个地点均被鉴定到,故被认为是与β-葡聚糖含量显著相关的候选基因。2个模型中最佳等位基因数与β-葡聚糖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此外,基于基因注释,共鉴定到10个与糖合成、转运及分解相关的酶类基因,这些基因可能与籽粒中β-葡聚糖的合成、积累和分解紧密相关。本研究结果为阐明β-葡聚糖的遗传调控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亦为大麦籽粒β-葡聚糖的遗传改良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对产自山西、河北等地的22个燕麦样品的β-葡聚糖含量进行测定分析,以期为高β-葡聚糖燕麦品种选育及相关研究提供借鉴研究。结果表明,β-葡聚糖含量为2.0%~6.5%,含量低于3.00%和高于5.00%的品种较少,含量在3.00%~4.99%的品种较多;按品种类型,新育成品种β-葡聚糖含量高于地方品种;按来源地,山西品种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7.
燕麦β-葡聚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燕麦β-葡聚糖领域的研究内容和成果,包括燕麦β-葡聚糖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生理功能及其制备和含量测定,并对燕麦β-葡聚糖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以裸燕麦青引3号莜麦(Avena nudaL.cv.QingyinNo.3)为材料,研究了播量和行距对籽粒产量及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播量和行距对籽粒产量、β-葡聚糖含量,也对籽粒粗蛋白和粗脂肪及β-葡聚糖产量均有显著的影响.播量和行距也对裸燕麦籽粒粗蛋白、粗脂肪含量有影响.在播量120kg/hm2和行距20 cm处理下,裸燕麦籽粒、粗蛋白和粗脂肪及β-葡聚糖产量均达最高值.裸燕麦籽粒粗蛋白质Yp(kg/hm2)和粗脂肪Ye(kg/hm2)及β-葡聚糖产量Y(kg/hm2)可用其与N(kg/hm2)和P(P2O5,kg/hm2)肥间的二元二次回归方程估测.  相似文献   

9.
大麦籽粒β-葡聚糖含量的积累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臧慧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4):255-258
为了解不同播期对大麦籽粒β-葡聚糖含量的影响及大麦籽粒β-葡聚糖含量的积累规律,以‘苏啤6号’和‘藏青25’为试验材料,在2年3个播期下,测定开花后多个时期大麦籽粒β-葡聚糖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播期下,‘苏啤6号’籽粒β-葡聚糖含量无差异,‘藏青25’籽粒β-葡聚糖含量差异显著,播期为11月上旬时β-葡聚糖含量最高;在正常播期下(10月下旬),大麦β-葡聚糖含量从开花到开花后30天间,呈逐渐增长的趋势,开花后30天以后趋于稳定;花后籽粒β-葡聚糖含量的积累速率在花后1~5天、20~25天积累速率呈现峰值。播期对不同大麦品种籽粒β-葡聚糖影响不同,花后1~5天、20~25天是大麦籽粒β-葡聚糖含量积累的关键期。  相似文献   

10.
孙红亮 《分子植物育种》2023,(10):3383-3393
为挖掘高β-胡萝卜素含量枸杞种质,对11种山西临汾产枸杞鲜果中β-胡萝卜素含量进行研究。选取11个品种枸杞鲜果样品,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β-胡萝卜素含量。采用C6-100B色谱柱(250 mm×4.6 mm×5μm)进行分离,正己烷:甲醇(40∶60, V∶V)为流动相进行洗脱,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为450 nm,柱温35℃,进样体积20μL。结果显示,β-胡萝卜素标准曲线在0.501 2~10.042 6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8,加标回收率在92.4%~98.2%之间。检测限为0.5μg/100 g。11种山西临汾产枸杞子中β-胡萝卜素含量平均值分别为(200.98±10.51)、(200.71±3.04)、(271.40±5.76)、(103.04±4.96)、(162.89±3.88)、(212.20±5.78)、(68.92±1.18)、(124.20±10.40)、(120.82±1.95)、(103.56±2.40)和(98.55±1.84)μg/100 g。研究表明,11个品种枸杞鲜果的β-胡萝卜素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1.
龙毅  刘趣  徐文芬  孙庆文  赵武霞  王波  陈亮 《种子》2022,(2):87-92,封3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以5种有效成分为评价指标,对收集到的30批贵州不同产地石吊兰种质资源药材进行品质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药材中5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差异均表现为连翘酯苷B>毛蕊花糖苷>7-羟基-6,8,4'-三甲氧基-5-O-β-D-葡萄糖黄酮苷(Ⅱ)>石吊兰素>5,4'-二羟基-6,7-二甲氧基-8-C-β-D-葡...  相似文献   

12.
裸燕麦麸中β-葡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裸燕麦麸为原料提取β-葡聚糖,研究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水比等对β-葡聚糖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采用该工艺得到的β-葡聚糖产品含量可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13.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果蔬中的β-胡萝卜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检测波长、流动相、柱温等方面优化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果蔬中的β-胡萝卜素的色谱条件,并对方法的应用性进行了评价。用单因子实验方法优化得到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果蔬中β-胡萝卜素的条件,指出了β-胡萝卜素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相关系数、线性范围、最小检出限、加标样品回收率、变异系数。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能简便、快速、准确地测定果蔬样品中的β-胡萝卜素,为果蔬质量的检测与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毛竹β-1,3-葡聚糖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英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β-1,3-葡聚糖酶是一种植物病程相关蛋白,在植物抵御病害中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毛竹为实验材料,利用RACE技术,克隆毛竹β-1,3-葡聚糖酶基因的外显子序列,并在β-1,3-葡聚糖酶基因的编码区两端设计引物,以毛竹基因组DNA为模版扩增该基因的内含子序列。序列结果表明,该基因全长1693bp,包含两个外显子和一个内含子,命名为PheGLU(GenBank登录号GU238236)。该基因包含1个996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332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为3.541×104Da,其等电点pI为6.389,是一个酸性蛋白且分泌到胞外;其中,该蛋白的二级结构中包含35.15%的α-螺旋,21.82%的β-转角,43.03%的延伸链和无规则卷曲等;三级结构同源建模预测显示,它与大麦β-1,3-葡聚糖酶(PDB number:1ghsA)具有80.4%的同源性;聚类分析显示,该基因序列与已报道的其它植物具有较的高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本研究为进一步鉴定毛竹β-1,3-葡聚糖酶基因的抗真菌病害能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水提醇沉、DEAE-纤维素-52和Sepharose 2B柱层析等方法提取、纯化白灵菇根部抗癌活性多糖,得到抗癌活性组分PN75-2;采用MTT法研究PN75-2多糖组分对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傅里叶变化红外光谱(FTIR)、气相色谱(GC)、高效凝胶渗透色谱(HPGPC)以及核磁共振(NMR)等技术对多糖组分PN75-2进行结构分析。结果表明:PN75-2多糖相对分子质量为290 kDa,其单糖组成主要为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并含有微量木糖及痕量鼠李糖和阿拉伯糖;PN75-2对HepG-2细胞增殖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在浓度为200μg/mL时,抑制率为38.3%。研究结果可为白灵菇根部多糖在功能性食品或药品开发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将米糠多糖粗液通过乙酸锌-亚铁氰化钾法脱除蛋白质得到的米糠多糖,用超滤技术分离纯化得到抗氧化活性最为显著的米糠多糖(RBS-Ⅱ)。采用高效液相凝胶渗透色谱法、光谱分析以及透射电镜研究了RBS-Ⅱ的结构。结果表明,米糠多糖的分子量分布比较均匀;红外光谱分析可知,多糖中存在α-糖苷键和β-糖苷键2种构型,含有酸性基团和蛋白质基团;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可知,多糖在水溶液中多个糖链缠绕成股,每条多糖链自身发生扭曲缠绕,进而形成不同形状的聚集体。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基因型、环境及互作效应对西藏春青稞β-葡聚糖和食用纤维含量的影响,选择西藏不同地区春青稞8个品种(品系),分别在四个地区种植,对其β-葡聚糖和食用纤维含量进行了分析。通过方差分析表明:不同春青稞品种(品系)的β-葡聚糖含量在四个地区间存在差异,而食用纤维含量没有差异;地区间的青稞品种食用纤维含量存在差异,β-葡聚糖含量则不存在差异;从基因型、环境以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对二者含量的影响分析得出:在本试验条件下青稞β-葡聚糖含量的变异主要来自供试品种和环境的互作效应作用,其次是品种间差异,环境作用相对较小;而对食用纤维含量的变异主要来自环境效应作用,其次是品种和环境的互作效应,而品种间的差异相对较小。用AMMI模型对β-葡聚糖与食用纤维基因型和环境互作的影响进行分析可以看出:990852在各区域的β-葡聚糖平均含量相对较高,PCA1值较小,对环境的反应比较稳定,是β-葡聚糖含量较理想的品种;品种990625、山青24和喜马拉雅19的食用纤维含量相对较低,但其PCA1值很小,即与环境的互作效应很小,是食用纤维含量较理想的品种。  相似文献   

18.
利用DEAE-52纤维素柱层析和Sephadex G-1500凝胶柱层分离纯化热水浸提的虎奶菇菌核多糖,得到组分SHNP。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和高效液相色谱鉴定其纯度,高效液相色谱测其分子量,气相色谱法进行单糖组成分析,环境扫描电镜观测了其分子形貌。结果显示, SHNP的分子量为1.463×106 Da,为只含葡萄糖的大分子葡聚糖,环境扫描电镜显示SHNP固体聚集体表面形貌较为规则、平整光滑且呈现排列紧密的片状和杆柱状结构。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不同成熟度与贮期对仙人掌浆果果实的颜色、总酚、甜菜碱和VC含量的影响,同时研究了这些抗氧化物质对果实总抗氧化力(TEAC)和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的影响。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测定。结果表明,经过贮藏后熟的果实,其颜色与成熟和过熟的果实颜色类似,而总酚和VC含量则分别下降了82.4%和68.5%,与此相反,β-花青苷含量上升了51.8%;甜菜碱的抗氧化作用在TEAC和ORAC中分别占58.4%和43.4%;没食子酸和槲皮黄酮是主要的单酚物质。这些抗氧化物质在果实中的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可以很好地保持浆果果实的品质。  相似文献   

20.
对产自山西、河北等地的27个燕麦样品的常规营养品质、β-葡聚糖含量和植酸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区间燕麦样品蛋白质含量差异不显著,β-葡聚糖含量在3.00%~5.00%的品种较多,植酸含量主要分布在11.00%~15.00%。研究可为燕麦营养研究、优良品种选育与健康食品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