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渠南灌区农田灌溉自动化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结合先进的优化调度决策软件技术,灌区自动化综合数据采集DCS、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GIS、网络与通讯、计算机及控制等技术组成了一个高可靠性的科学管理系统。依据在江苏渠南灌区的建设经验,介绍了灌区自动化系统的基本功能,结构组成,硬件设备及关键技术,基于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及非恒定流理论的灌溉仿真决策软件。  相似文献   

2.
针对灌区流量水量监测系统存在的通讯网络投资费用大、维护困难、利用率低的问题,研究了基于GSM网络短消息(SMS)的灌区流量水量监测系统总体结构、GSM通讯模块TC35与下位单片机及上位监控计算机之间的接口电路与软件等,研制了基于GSM短信息的灌区流量遥测系统.实际应用表明:对于测控点极为分散、数据流量小的灌区,利用该系统进行数据传输,具有投资省、网络运行可靠、成本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概括总结了灌区信息传输技术及其需求分析方法,对灌溉用水管理中的动态信息点进行了分类。指出要在进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依据信息点的类别,选择不同的网络传输方式,同时应尽可能利用现有的社会或自有通讯资源,以减少通讯基础设施的投资和管理维护升级费用,有利于灌区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针对大尺度灌区进行准确灌溉预报过程中存在的土壤水分空间变异性和预报实时性的问题,设计了通过对灌区合理划分基本单元及优化布置土墒采集节点,应用Zigbee无线传感网络分区域采集土壤墒情,由水量平衡方程对各单元实测数据进行预报,并逐层汇总、分析得到灌区总预报。通过GPRS无线网络实现远程PC机与区域Zigbee网络的数据连接,不仅实时监控灌区土壤墒情而且可执行远程灌溉控制,提高了灌区灌溉管理效率,对于灌区灌溉管理的数字化、实时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忠建 《节水灌溉》2006,(5):76-77,79
泾惠渠灌区建成通水至今已运行70余年,由于长期投入不足,工程设施严重老化失修,再加上通讯不畅,信息反馈慢,远远不能满足灌区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在对灌区现状进行分析后,提出了泾惠渠灌区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方案。认为:灌区只有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才能全面提高管理水平,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6.
在新疆大型灌区信息化系统初步建设的基础上,介绍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灌区信息化系统中的应用方式,从网络的组网方式、网络安全性、网络业务种类等多方面进行了说明。并对灌区信息化系统在进一步深入建设后,网络通信系统的建设方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无线传感网络在节水灌溉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农田灌区范围广、数据量大、实时传输难的特点,提出在节水灌溉控制系统中利用无线传感网络传送农作物需水信息,该方案解决了灌区信息实时传输的问题。根据农田灌区的具体情况,结合无线传感网络的特点,设计了一个切实可行的灌区无线传感网络系统,系统中解决了网络结构、节点定位、路由和能量监控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新疆石河子农七师某团一连队地处库尔班通古特沙漠西南端,周围有大面积的沙漠和戈壁滩,水资源匮乏,为科学有效地利用有限水资源,系统上位机通过Internet、GPRS网络和现场泵房PLC进行通讯,实现整个连队所有灌区的节水灌溉自动控制集中管理。该系统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响应时间短,数据实时性好,节水效果显著,得到用户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9.
黔中水利枢纽一期工程灌区土壤墒情实时监测系统,是一套以在线自动分析仪器为核心,运用现代自动监测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以及相关的专用分析软件和通讯网络所组成的一个综合性的在线自动监测系统.对土壤墒情的发生、发展及变化进行实时的监视和分析,为领导指挥抗旱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三联灌区自动化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三联灌区灌溉自动化控制系统,融现代4C技术(计算机、通讯、控制、CLT)于一体,具有自动控制、数据检测和处理、水费智能管理、实时监测等多种功能,大大提高了灌区管理水平。该系统经过两年多的运行,使用情况良好,受到用户的好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