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 油橄榄干腐病的症状是树干的韧皮部发生局部变褐坏死。该病最初症状是树皮产生凸起的小水泡(见图1),继之呈块状坏死、开裂(见图2),并逐渐扩大蔓延,至环绕树干(或枝)一周时,整株(或枝)死亡。干腐病在我省引种油橄榄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有些引种点发病率达50-85%。为弄清发病原因,找出防治方法,我们自1977年开始对该病进行观察试验。试验地设在油橄榄干腐病发生比较严重的  相似文献   

2.
杨树溃疡病、腐烂病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树溃疡病、腐烂病是杨树的重要枝干病害。两种病害发生范围广,危害严重,常能引起树干皮层腐烂、坏死,导致造林失败和林木的大量死亡。1杨树溃疡病1.1症状幼树时溃疡病斑主要发生于树干的中、下部,大树受害时枝条上也出现病斑。初期在树干的皮孔边缘出现褐色、水渍状很小的圆形或椭圆形病斑,有时病斑呈水泡型,树皮凸出,大小不等,这是该病  相似文献   

3.
栗山天牛幼虫和蛹在辽东栎树干上的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解剖受害辽东栎,结合林间调查,研究栗山天牛幼虫和蛹在栎树树干上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受害后表现为全部枯梢症状的栎树,栗山天牛幼虫主要分布在树干4m以下,蛹主要分布在1~4m;部分出现枯梢症状的栎树,栗山天牛幼虫主要分布在树干6m以下,蛹主要分布在3~7m。天牛数量与树皮厚度和树干直径均呈正相关关系。调查发现,当辽东栎树皮厚度大于0.47cm、树干直径大于9.02cm时,开始出现栗山天牛危害。在林间,栗山天牛低龄幼虫主要分布在树干阳面的韧皮部中,而蛹主要分布在木质部,越靠近树干中心分布越多。产卵当年和翌年6月前幼虫主要在韧皮部取食危害。从翌年6月开始,天牛幼虫逐渐蛀入木质部为害,7—8月为蛀入木质部的高峰期,9月绝大多数幼虫蛀入木质部取食,直至化蛹。树干2m以下的幼虫排粪孔数与树木胸径成正相关,而与最高活枝高度成负相关关系。当最高活枝高度在4~7m时,幼虫数量最多。  相似文献   

4.
要保护树皮     
俗话说:“人怕抓脸,树怕剥皮”,这是十分正确的。树皮通常包括三个部分:表皮、皮层和韧皮部。表皮和皮层根据其作用称为保护组织,它具有保护树木体内各种组织的功能。韧皮部根据其作用称为输导组织,是树木的通道,输送光合作用产物供各部位生长发育。树皮遭到破坏的时候,树木内部的各种组织便得不到护卫,极易造成病害感染。特别是当韧皮部受到破坏时,往往会使树木死亡。即使树皮受害面积不大,也常会由于露出木质部,周围愈合时形成伤疤,影响木材质量。有的地方为了防止人畜破坏树皮,在树干上涂抹沥青,这种做法不但起不到保护树木的作用,反而会得到不良后果。因为树皮上有通  相似文献   

5.
在危害油檄榄的虫害中,我圃曾出现云斑天牛幼虫蛀食树干、树枝及其根颈部分,轻则使树木生长衰弱,严重时主千遭到环割,造成大树成片死亡,为了及时防治,使油橄榄茁壮成长,我圃曾进行初步的观察和防治。油橄榄的干、枝为幼虫蛀食,在树干穿凿孔道,被害处树皮隆起,纵裂,虫孔处有  相似文献   

6.
引起橡胶树停止排胶主要有两种不同症状:(1)割面干涸(TPD),一种过度采胶引起的可恢复性生理反应;(2)树皮坏死(BN),一种从芽接部位韧皮部扩展的不可恢复的病症。目前树皮坏死在世界各国橡胶种植园都有发生,其危害程度取决于种植品种、树龄和种植地点。通过对大量种植园的调查,目前澄清了橡胶树树皮综合病症多态的各种争议。虽然对以前和近来的病原分析还不能下定论,但环境因素确实与树皮坏死有关。对一些开割树位的流行规律研究表明,早期病树发生的位置不是随机的,其主要发生在靠近沼泽、胶园道路、边行、原推土机过道、树桩残余地和斜坡缓冲地等区域。树皮坏死的发生与土壤的化学因素没有显著的相关性,但是土壤物理测定(如土壤紧实度)表明,树皮坏死树较差的根系与土壤较高的紧实度有关。此外,在砧木与芽片接合处首先观察到树皮坏死的早期症状。用PMS压力计测定的大量生理生态学对照数据表明,树皮坏死树内有水分胁迫。这些结果意味着患病树树干同其根系的维管联系处于非理想状态。因此,同土壤紧实度相关的土壤有效水分的减少、不能满足旱季水分需求的脆弱根系、被扰乱的树液流动和土壤水分循环等因素的共同作用,被认为是在芽接区产生树皮坏死的主要外部诱因,坏死随后向上扩展到割面。此外,细胞及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橡胶树内在失调是导致树皮坏死迅速扩展的原因。在这些胁迫的作用下,胶树芽接部位的细胞破裂,释放出极具扩散性的高浓度氰化物。这种韧皮部内氰化物的产生和分解作用的不平衡将毒害邻近细胞。多学科的交叉研究为多因素胁迫诱导的这种生理病害提出了一个新的、完整的模型。  相似文献   

7.
近年在甘肃省陇南山区薄翅锯天牛Mego-pis sineca sinica(White)蛀食花椒树干,初龄幼虫先蛀入树皮取食危害,随后幼虫蛀入木质部危害。在盛夏,花椒树因韧皮部和木质部的破坏,养分、水分输导受阻,引起当年果实萎蔫脱落,严重时树木风折。防治该虫可在7月中旬至10月上旬,幼龄幼虫集中韧皮部取食时,用刀尖挑刺,7月上中旬,人工捕杀在枝  相似文献   

8.
油橄榄     
油橄榄幼树枝条坚韧,易于弯曲,但不易折断。许多枝条下垂,老枝或幼枝密集,呈现丛状。较老的树枝坚硬而健壮。油橄榄树干分枝较其它树种明显得多。沿树干出现脊状突起,有时脊状突起之间的形成层生长比树干上的要缓慢得多,特别是近干基处,看起来好像一团树干群集在一起。这些脊状物在干基向外面扩张,形成一个宽的、有褶皱的支持物。在这些脊上往往有宽的瘤和小的结节,有时被称之为瘤状物,这种瘤状物据说含有根原体,在  相似文献   

9.
答读者问     
问:树木为什么会出现连理现象? 答:树木枝干发生连结现象,称为连理枝。要了解这种现象的形成,首先需要知道树木茎的构造和生长。树木的茎干是由树皮、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和髓心构成的。茎在横断面上的生长加粗,表现为年轮的形式。形成层每年向内产生木质部细胞,向外产生韧皮部细胞。木质部的增加,直接构成木材的本身;韧皮部的增加,继续产生新的树皮。年复一年,树木就逐渐加  相似文献   

10.
多头水团花     
一、形态特征常绿乔木,树干通直圆满,高可达35米以上,胸径80厘米以上,具板根,分枝高20米左右。老树皮褐色透砖红色,粗糙具瘤状突起,不规则块状脱落,内皮粉红色。幼枝稍扁,黄绿色,长成时圆柱形,灰褐色。叶对生,薄而透明,在林中  相似文献   

11.
一、形态及生物学特征: 兰果树Nyssa Sinensis Oliv 又名紫树,上思别名哥荷。属紫树科兰果树属,半落叶乔木或落叶大乔木、高达30米,胸径达1米。树干通直园满,树皮褐色,浅纵裂,片状剥落。幼枝绿色,老枝褐色,有皮孔。雌雄同花,果具短柄,2—4个一束着生于2—5厘米的总柄上,长椭园形,成熟时紫兰色有白粉,内有种子一枚。枝下高高,出材率高,喜光,属偏阳性树种。宜生长在低山丘陵(垂直分布在300—1500米)酸性红址,PH为4—6。野生  相似文献   

12.
病害症状 溃疡病主要危害树干,是一种慢性病,初期在皮孔边缘形成小泡状溃疡斑,圆形,极小。随后小泡变大鼓起,大小不等,泡内充满褐色液体,破裂后液体流出,遇空气变为铁锈色。继而病斑干缩下陷,中间有一裂缝。重病树病斑连戍一体,布满整个树干,远望像是抹了一层黄泥,树皮变得非常粗糙。  相似文献   

13.
顶果木     
一、形态特征常绿大乔木,树干圆满通直,高可达50米,胸径1米以上。树冠圆形,不甚浓密,具板根。幼时树皮灰白色,不裂,具明显的皮孔;老树树皮黑褐色微纵裂,内皮黄红色。幼枝绿色具皮孔及纵槽。芽被棕褐色绒毛。二回羽状复叶,长30—130厘  相似文献   

14.
胡启山 《湖南林业》2008,(12):28-28
一、危害症状。幼虫通常在实生树树干的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串食,并造成不规则蛀道,蛀道和嫁接口处堆有褐色虫粪。受害植株表皮肿胀隆起.皮层开裂,愈伤组织被大量啃食。冬季过后,嫁接树抽不出新枝导致嫁接失败,若嫁接部位较低,会导致整株死亡。  相似文献   

15.
引诱蚂蚁蛀食木质部利用蚂蚁趋糖类、腐殖质的特性,在3月下旬至10月下旬,用刀削去树干韧皮部或扎洞,再涂上饴糖,引诱蚂蚁群集活动,每周刮1次,涂1次,逐渐上移,但不能让蚂蚁居住、产卵,发现产卵可用福尔马林等药驱赶。借假如要使柏树幼苗变苍老,可借助苍老柏木作伪装,用刀将柏木刻伤,将柏树幼苗夹入其中,扎紧,关键要配合好,还可用石头作伪装。又如将小的盆景菊夹入枯桩中,使得枯木逢春犹再发。撕侧枝多余的枝不用枝剪,而用撕的方法仿效自然界的风吹、雨打、雷劈状。撬树皮为了使树干突起成瘤状,可轻轻撬动树皮,刺激形成层,加快分生,通常经过40…  相似文献   

16.
1黄菠萝生物学特性黄菠萝也称黄檗,为芸香科黄柏属落叶乔木,高10~12米。树干皮暗灰棕色,幼枝皮暗棕褐色或紫棕色,皮开裂,有白色皮孔,树皮有加厚的木栓层。叶对生,奇数羽状复叶,小叶通常5~13片,卵状或近卵形,边缘有明显的钝锯齿及缘毛。花瓣5,雄蕊5。雄花内有退化雄蕊,呈鳞片状。浆果核果肉质,圆球形,黑色,密集成团,种子4~6,卵状,长圆形或半椭圆形,褐色或黑褐色。2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杨树溃疡病的类型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杨树溃疡病发生普遍,严重地块发病率高达30%以上,已成为制约速生杨发展的主要因素。溃疡病菌通常以潜伏状态存在于树皮内,杨树苗在苗圃中即可被侵染,但多不表现症状,只有当寄主生长衰弱时才可发病,发病往往先以小树苗茎部的伤口、皮孔、死芽及冻伤处开始,形成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黑褐色坏死病斑,当病斑横向扩展围住树干或枝条一周时,就会造成幼树死亡和大树枯梢。  相似文献   

18.
花椒病虫害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椒流胶病 花椒流胶病(干腐病)是常伴随天牛、吉丁虫而发生的一种严重枝干病害。该病然高温期发病率高,能迅速引起树干基部韧皮部坏死腐烂流胶液,严重影响营养运输,导致叶片黄化乃至整个枝条或树冠枯死,往往使一个建立不久的椒园毁于一旦。  相似文献   

19.
油松球果螟的测报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松球果螟又名球果螟、黑螟 ,属于鳞翅目螟蛾科 ,以幼虫在球果或枝梢内越冬。该虫是危害油松球果的主要害虫。球果被害后在靠果柄基部 ,有宽 2 .5 mm~ 5 .0 mm的圆形蛀孔 ,孔口外有褐色薄丝网 ,上粘着赤褐色粪粒。受害轻者 ,局部组织坏死 ,果形弯曲 ,勉强能成熟少量的劣质种子 ;受害重者 ,整个球果被毁坏 ,颗粒皆无 ,对采种和自然更新影响很大。对当年生枝的危害 ,会形成大量枯梢现象 ,影响林木正常发育。顶梢被害后 ,会造成树干畸形。该虫和油松球果小卷蛾、松梢螟一起 ,可使上年生球果80 %左右受害。近年来 ,该虫在五台山森林经营局门限…  相似文献   

20.
橡胶树排胶障碍是制约全球橡胶种植园发展的主要因素,它是由以下两个不同病症导致的:(1)割面干涸(TPD)-过度割胶引起的可逆生理反应,(2)割面树皮坏死(BN)-由橡胶树根颈韧皮部扩展的不可逆病变。树皮坏死(BN)目前危害了世界大部分胶园,胶园受害严重度取决于橡胶品种、树龄、种植地和种植地区。橡胶树树皮病的多态性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通过对许多胶园的调研,该问题最近得到了解决。虽然前期和最近的病原分析不具决定性,但是环境因素却显示出同树皮坏死有联系。在对近期开割的胶园进行流行病调查,发现早期患病胶树地点呈非随机性。这些易发病区主要靠近沼泽地、路旁、风干行、原推土机过道、树林树桩残余地和斜坡缓冲地段的附近区域。在树皮坏死发生区,虽然没有发现与土壤化学因素有明显的关系,但是,土壤物理分析(如透度法)却表明,土壤的较高紧实度常同患病胶树的根系生长较弱有关联。另外,通常在芽接点接合处可以很好地观察到树皮坏死早期症状。通过PMS压力室获得的大量可比生态生理的测量数据显示,患病胶树呈现水分协迫特征,意味着病树树干同其根系存在着一种非理想的维管关系。因此,同土壤紧实度相关的土壤缺水状况、旱季不能满足胶树水分需求的脆弱根系、被扰乱的树液流动和土壤排水等因素的共同作用,被怀疑是诱导树干接芽区树皮坏死(坏死向上扩展到割面) 生理的一个主要外部诱因。在这些协迫的作用下,细胞与分子研究显示,橡胶树生理失调是导致树皮坏死迅速扩展的原因。在这些协迫的作用下,在胶树芽接部位的细胞破裂,释放极具扩散性的高浓度氰化物。在患病胶树的韧皮部生氰和解氰活动的极不协调,以及氰化物的释放,导致其周围的细胞受到毒害。最后, 这样一种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为由协迫诱导的多因素生理病害研究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