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比较不同检疫处理方法对常州地区拟出口花木介质土中真菌的处理效果。[方法]以常州嘉泽镇花木种植基地的介质土为材料,对样本中的真菌种群进行分离、鉴定和分析,并研究热处理、微波辐射、熏蒸处理3种不同检疫处理方法对土壤微生物的抑制效果。[结果]从该地区的花木土壤中分离、纯化和鉴定到包括青霉属(Penicillium)等的17属58种真菌;60、80、100℃的热处理能较好地杀死或灭活介质土中的微生物;微波处理和熏蒸处理对土壤微生物有明显抑制效果。[结论]利用较高温度处理土壤(100℃)、长时间的微波辐射和密闭熏蒸是较好的土壤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熏蒸剂对土传病害防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如何利用土壤熏蒸剂熏蒸土壤来防治土传病害。[方法]采用文献综述法,重点从熏蒸剂对土传病害的防治效果,对作物生长、产量的影响,对土壤中微生物数量的影响这几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重点做出了探讨。[结果]文献综述结果表明,用熏蒸剂处理土壤能不同程度地防治作物土传病害的发生,有利于作物的生长,提高作物的产量,并且影响土壤中微生物数量的变化(在整个处理期内,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大多呈先抑制后激活状态,而真菌大多表现为长期抑制状态)。[结论]熏蒸剂熏蒸土壤能有效防治土传病害,为今后防治土传病害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高明华  高天凝  张志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0842-10843
[目的]研究海拉尔西山公园樟子松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季节动态变化和秋季土壤优势菌株。[方法]采用分离培养和生理生化试验等方法,对土壤样本进行微生物计数和优势菌株鉴定。[结果]细菌、放线菌与微生物总数的季节变化相似,其峰值出现在9月;真菌总教的峰值则出现在7月。3类土壤微生物数量的最低值均在5月出现。分离到的优势菌株为细菌6个属31株、放线菌2个属21株、真菌3个属17株。[结论]样地土壤中各类群微生物数量均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4.
菌根菌内球囊霉对草莓重茬土根际真菌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对照和内生菌根菌内球囊霉处理的草莓重茬土为培养基质,种植草莓90 d后,分离和鉴定草莓根际土壤真菌.[方法]采用土壤液梯度稀释涂板法分离真菌纯培养,提取真菌DNA,利用真菌ITS序列的同源性,进行分子鉴定.[结果]重茬土中分离出4种有益真菌,12种致病菌种.内球囊霉处理的重茬土中分离得到15种有益真菌,9种致病菌种.[结论]菌根真菌处理后可以显著提高有益真菌的种类,减少致病菌的种类.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绿肥压青量对烤烟根际可培养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方法]在贵州省福泉市进行了云烟87烟垄绿肥不同压青量田间试验,采用稀释平板法计数与分离不同处理可培养土壤微生物,应用ITS、16S rDNA测序比对方法,初步鉴定烤烟根际可培养微生物种类。[结果](1)微生物数量。经光叶紫花苕(Viciavillosa rothvar)压青后,烤烟根际可培养微生物数量显著高于非压青田,其中处理2(压青15.0 t·hm~(-2))可培养真菌、放线菌数量较多,处理3(压青22.5 t·hm~(-2))可培养的细菌数量较多。但随时间推移,压青田烤烟根际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呈下降趋势。(2)微生物多样性。对移栽后30 d的真菌、细菌和放线菌进行了属种的初步鉴定,分离到可培养真菌427株,鉴定出6个属,优势属为曲霉属(Aspergillus);分离到可培养细菌404株,鉴定出6个属,优势属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分离到可培养放线菌141株,鉴定出3个属,优势属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结论]绿肥可促进烤烟根际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从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及种类来看,以处理2(压青15.0 t·hm~(-2))的烟田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深圳和香港工程土壤的真菌种类进行检测。[方法]以深圳和香港两地不同深度(0.5、10.0、20.0和30.0 m)的工程土壤为研究对象,结合形态学和ITS序列扩增并测序的方法,分析土壤真菌多样性。[结果]共分离得到934个菌株,分别属于79个属132种。深圳土壤有14个属19种;香港土壤有73个属122种。66个属113种只在香港有分布;7个属10种只在深圳有分布。深港两地均有分布的有7个属9种。[结论]深港两地工程土壤真菌种类有一定差异性;香港工程土壤真菌种类较多,其中还包括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土壤入境前必须进行检疫处理。  相似文献   

7.
土壤消毒处理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积极有效的防治温室病虫草害的方法。目前普遍采用的甲基溴等化学试剂熏蒸方法对人类健康和自然生态环境造成深远持久的危害。为解决这些问题,对微波消毒土壤进行了探索。采用不同功率的微波辐射进行土壤消毒处理,并与常规加热处理效果对比。对处理后的土样采用平板计数及BIOLOG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分析其微生物的杀灭效果及群落结构功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微波辐射处理具有杀菌率高,对生态环境无任何污染、不会产生抗药性、无任何残留等优点;可以有效地杀灭土壤中的微生物和草籽,控制病虫草害;可以显著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在同样的处理温度下,不同功率的微波辐射效果差异较大,与常规加热处理效果也不同,存在明显的微波生物效应。大豆盆栽种植试验与微生物检测分析试验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8.
李福荣  周强  史峥贤  王彩丽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489-10491
[目的]探讨茶树根际微生物的群落组成与茶叶质量的关系,为研制茶树菌肥提供参考。[方法]对从信阳市泖河区贤山茶场、蛳河港茶场、罗山县城郊茶场采集的土样中的茶树根际微生物进行分离鉴定。[结果]澌河港荼场土样中的细菌数量显著多于罗山县茶场和贤山茶场,其茶叶质量最为上乘。澌河港茶场土样中的真菌种类与数量多于罗山县茶场与贤山茶场,其放线菌种类与数量明显较少。罗山县茶场和贤山茶场土样中的细菌都分属于11个属,沸河港茶场土样中的细菌分属于14个属。固氮菌属、氮单胞菌属和假单胞菌属出现的频度最高,微球菌属、土壤单胞菌属和拜叶林克氏菌属出现的频度次之,肠杆菌属、葡萄球菌属出现的频度最低。[结论]信阳毛尖的茶叶质量与茶树根际微生物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不同栽培年限的人参根区土壤微生物区系变化(摘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明确不同栽培年限人参根区土壤真菌、细菌和放线菌浓度变化情况。[方法]以吉林省多个产地人参根区土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稀释平板法对真菌、细菌和放线菌进行分离和数量测定,真菌的分离用马丁培养基+孟加拉红+硫酸链霉素;细菌的分离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放线菌的分离用高氏1号培养基+重铬酸钾。真菌培养温度为25℃,培养时间为6~7 d;放线菌培养温度为28℃,培养时间为4~5 d;细菌培养温度为30℃,培养时间为2~4 d。根据不同培养基中生长出的菌落数统计真菌、细菌和放线菌数量,结合土壤样品的稀释倍数,按照公式:土壤微生物浓度(cfu/g)=(菌落平均数×稀释倍数)/每皿菌液加入量(ml),求得土壤中可培养真菌、细菌和放线菌浓度。[结果]不同地点采集的土壤样品的统计结果存在差异,但基本表现为随人参生长年限的增加,人参根区土壤中真菌浓度逐年升高,细菌和放线菌浓度逐年降低,且放线菌的变化不如细菌变化显著。[结论]土壤类型、种植模式及人参生长年限对农田土和林地土中3类微生物的浓度均有影响,但生长年限对人参根区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最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离一株适于开发茶园专用有机肥的菌株。[方法]以黔南州茶园优质土壤为材料,进行微生物分离、纯化、形态鉴定及分子鉴定。[结果]通过优质土壤的分离、纯化得到优势菌株S2;该菌株边缘薄,中心有不规则状的条纹,表面呈绒毛状,灰白色,背面淡青色;提取菌株S2 DNA,进行凝胶电泳及PCR扩增,经BLAST比对后发现,病原真菌的rDNA-ITS序列与Aspergillus fumigatus(JQ268555.1)的序列相似度高达100%。[结论]结合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从茶园土壤中分离、纯化得到的菌株为烟曲霉菌。  相似文献   

11.
王淑芳  马桂珍  钱媛媛  陈月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318-20321
[目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比较手提方式和OMEGA微量土壤DNA提取试剂盒获得土壤中真菌DNA的差异。[方法]接种5个梯度稀释的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菌丝到灭菌土壤中,并设置不接种的样品为阴性对照。采用手提方式和OMEGA土壤微量DNA提取试剂盒分别提取制备的土壤样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和辣椒疫霉菌的特异性引物对土壤样品中的辣椒疫霉菌进行定量,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两种方法的特点。[结果]手提方式和试剂盒方式获得的土壤真菌DNA受土壤中杂质的影响较小,并且均能获得适合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模板DNA。采用试剂盒方式获得的辣椒疫霉菌定量结果比手工提取方式获得的辣椒疫霉菌定量结果平均高2.78倍。[结论]采用OMEGA微量土壤DNA提取试剂盒方法获得的菌体基因组DNA的量较多,定量结果更精确;手提方法所需试剂均为常用生化试剂,方便获得且价格低廉。因此,两种方法各有优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摸清宁波地区盆景线虫种类,以有针对性地进行线虫防控。[方法]2005~2008年,对宁波市3家主要盆景出口企业及周边的29种主要出口盆景及盆栽植物的根际土壤、栽培介质和根组织进行线虫种类调查,共采集样品142份。[结果]分离并鉴定线虫12属,发现了剑线虫属(Xiphinema sp.)、长针属(Longidorus sp.)、短体属(Pratylenehus sp.)、毛刺属(Trichodorus sp.)和拟毛刺属(Paratri-chodorus sp.)等检疫性线虫,未发现根结线虫属。提出了线虫防控措施。[结论]宁波盆景线虫种类较多,盆景出口前需要综合治理,以确保顺利出口。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进一步研究植物与微生物互作关系,为合理利用菌根技术促进以硬枝碱蓬为建群种适生区的植被恢复与生态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湿筛倾析-蔗糖离心和透明压片法对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以硬枝碱蓬为建群种适生区的土壤AM真菌孢子数量和伴生植物菌根侵染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并运用统计分析软件对土壤AM真菌孢子数量和土壤有机磷含量以及土壤全盐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所采集的4科15种植物样品中,86.67%的植物可以形成菌根,菌根侵染率变化表现为:禾本科>茄科>菊科>藜科。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试验范围内的有机磷含量(2.612~40.000 mg/100 g)与AM真菌孢子数量之间关系符合幂方程:y=35.837x-0.627(R2=0.924,P<0.001),两者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硬枝碱蓬为建群种所适生区内的伴生植物对菌根真菌具有较高的依赖性,不同伴生植物类型中菌根侵染率变化表现为:禾本科>茄科>菊科>藜科。  相似文献   

14.
不同预处理对颗粒污泥利用厨余物产氢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不同预处理方法对提高厌氧颗粒污泥利用餐厨余物产氢能力的影响。[方法]分别用热处理法、微波处理法和甲烷抑制剂法对产甲烷厌氧颗粒污泥进行预处理,在产气高峰测定气体成分,终止反应后测定反应物中有机酸成分以及脱氢酶活性等生化指标。[结果]3种预处理方法对提高产氢效率均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热处理的最适条件为:在121℃处理15~20 min或80~100℃处理30 min,氢气含量可达54%;微波处理的最适条件为:微波功率70 W,处理时间6 min,H2含量可达50%左右;甲烷抑制剂(BES)处理的最适条件为:BES剂量1.0 g,氢气含量可达45%。[结论]热处理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2010年山城冷冻害的极端性气候特征及对花木的危害进行研究。[方法]利用山城北碚1951~2010年旬平均温度和极端最低温度资料及2008~2010年黄桷兰的侯生长状况与物候观测资料,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该地区2010年冷冻害在温度与持续时间等方面的极端性以及2010年极端性冷冻害对花木的危害。[结果]2010年冬季冷冻害是山城近60年来连续持续低温时间最长、持续时段内平均温度最低和对花木生长与越冬危害最严重的极端冷冻害,使山城北碚地区原产于热带、亚热带的花木受影响而发生严重灾害。[结论]据此研究采取针对性的防御措施,可减少给花木业主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6.
[目的]针对某机构出口水产品检验检疫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尝试建立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模型(FMEA),用于出口水产品检验检疫风险管理。[方法]针对检验检疫流程中的每一个过程,确定可能发生的故障模式,分析并列出可能由其带来的故障影响;采用特尔斐法和头脑风暴法确定风险事件发生频率、严重程度和可探测度的赋值规则并进行量化赋值,得到风险优先数(RPN),最终得到风险评价结果,并提出风险应对方式、风险管理保障措施及管理策略。[结果]构建的FMEA风险分析模型,可通过电子信息载体将风险分析结果和发现的风险点转化成风险参数,直接、快速、有效地作用于检验检疫流程。[结论]FMEA模型可有效提升出口水产品检验检疫风险管理水平,促进我国水产品外贸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付静  叶永浩  王瑞  郭坚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492-13494
[目的]分析拟茎点霉属真菌次生代谢产物中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脂肪酸类成分。[方法]从棉花植株根部分离得到1株内生真菌By254。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手段对其进行鉴定,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首次对该真菌固体发酵产物中的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在PDA培养基上生长的内生真菌By254具有拟茎点霉属典型的形态特征,与Phomopsis sp.XSC002的相似性达到99%.据此被鉴定为拟茎点霉属内生真菌。从该真菌中共分离鉴定出19种脂肪酸成分,占总提取量的92.6%,主要包括:硬脂酸(18.7%)、14-甲基十五烷酸(16.3%)、8,11-十八碳二烯酸(15.5%)、棕榈酸(8.1%)和11-十八碳烯酸(7.2%),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41.3%。[结论]首次报道了拟茎点霉代谢产物中的脂肪酸成分。  相似文献   

18.
美国白蛾在吉林省1年发生2代,是危害严重的检疫性害虫,主要为害林木、果树、农作物、蔬菜、花卉、杂草等。可采用人工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方法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9.
姚雪  金研铭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4):1970-1971
[目的]研究多效唑(PP333)对大花萱草(Hemerocallis middendorfii)形态和开花的影响。[方法]以浓度10、20、50、100、200 mg/LPP333对大花萱草进行叶面喷施和土壤浇灌处理。[结果]不同处理对大花萱草都有矮化作用,叶面喷施比土壤浇灌效果显著;各处理对花葶长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花葶粗、花径和单花数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当PP333浓度为100 mg/L时土壤浇灌效果最佳,不仅能使大花萱草的株型明显矮化、抑制花葶徒长,并且能使花径增大,花量变多。[结论]该研究可为今后大花萱草标准化栽培和节能园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玉溪师范学院校园内土壤的放线菌资源,为云南放线菌资源开发利用提供资料。[方法]从玉溪师范学院校园内采集10种植物根际土壤,采用涂布平板法分离,用高氏一号培养基培养,采用国内通用的方法进行鉴定。[结果]不同植物根际分离到的放线菌数量不同;链霉菌占绝对优势。[结论]玉溪师院校园内土壤中放线菌资源丰富,链霉菌占绝对优势,主要为烬灰类群、灰褐类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