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有效控制奶牛结核病流行,保证奶制品卫生安全,新疆乌鲁木齐市在近郊的6个奶牛养殖小区,通过制定和宣传消毒、隔离检疫、无害化处理等技术规范,开展了结核病净化工作。为了解6个奶牛养殖小区结核病的防控效果,从2012年开始进行了连续7年的奶牛结核病流行病学监测。结果显示,7年累计检测奶牛56 668头,奶牛结核病平均阳性率由2012年的1.49%下降到2018年的0.33%,且有2个奶牛养殖小区达到了国家净化标准,取得了预期的防控效果。但仍有少数小区阳性率偏高,需要继续采取严格控制措施,最终实现所有奶牛的结核病净化目标。  相似文献   

2.
奶牛结核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其传染性比较强,不但会对奶牛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也会威胁奶牛业全产业链的构建,影响消费者的身心健康。要想控制奶牛结核病对奶牛养殖业、食品安全及人们身体健康产生的影响,必须要根据疾病特点制定完善的防控措施与建议,提高养殖人员的防控意识,做好定期检测净化工作,同时也要加强检疫监管,将结核病净化和根除。  相似文献   

3.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牛奶及其制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然而,奶牛如果患有结核病,就会对牛奶及以及制品的质量造成影响,对人类的健康构成威胁。人们食品安全意识不断增强,奶牛养殖业要取得长足发展,就要加强对奶牛结核病的防治意识,加快奶牛结核病净化,提高牛奶及其制品的质量。本文针对奶牛结核病防控与净化技术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加强新疆奶牛结核病的防控净化,保障公众身体健康,推动奶业和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简要介绍奶牛结核病的危害及成因,并提出我区奶牛结核病防控净化措施。  相似文献   

5.
正上海的奶牛饲养历史可以追溯到1861年,距今已有150多年历史。1900年,上海第一次使用结核菌素对全市奶牛进行结核病检疫,如果以此作为上海奶牛结核病防控工作的起点,那么上海奶牛结核病防控历史已有117年。这100多年是上海地区奶牛结核病从高发病率逐步走向净化的历史,也是上海各级畜牧兽医工作者为防控奶牛结核病、保障畜牧业生产和公共卫生安全而砥砺前行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对大连市全部11个奶牛场开展抽样调查,通过设计两阶段随机抽样方案并结合问卷调查,初步了解了大连市奶牛场副结核病流行状况以及奶牛场从业人员对副结核病防控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行为特点。研究结果显示,大连市奶牛场副结核病平均个体血清流行率为17.23%(95%CI:15.99%~18.74%),场群真实流行率为100%;年龄、胎次是奶牛副结核病重要的风险因素;奶牛副结核病是导致大连市奶牛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大连市奶牛场从业人员对副结核病的认知程度有限,部分规模场对本病认识不足,导致部分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研究结果提示,大连市需重视对奶牛副结核病的防控,采取综合防控措施,阻止本病的继续蔓延并在有条件的场户开展净化;各奶牛场应严格做好生物安全工作,在引进奶牛时严格检疫,防止引进阳性牛、隐性感染牛;兽医部门应该加强科普宣传,增强奶牛场工作人员对副结核病的判断力,提高其防范副结核病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上海地区奶牛结核病防控现状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牛结核病(Bovine Tuberculosis)是由牛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bovis)引起的重要人畜共患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多年来上海持续对存栏奶牛开展结核病全群监测,目前奶牛结核病处于稳定控制水平。根据《上海市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3~2020年)》主要人畜共患病防治考核标准要求,上海在2015年应达到奶牛结核病净化  相似文献   

8.
<正>[本刊辑]奶牛结核病和布鲁氏菌病是国家规定的二类动物疫病,严重影响奶牛健康和生产性能,也关系到公共卫生安全。为及早发现疫情隐患,有效控制和净化奶牛群"两病"感染,保障牛奶卫生和市民身体健康,根据上海市农委下发的《2015年上海市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计划》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金山区动物疫控中心及早谋划、周密部署,于2015年3月2日启动了2015年上半年度奶牛结核病、布  相似文献   

9.
如今牛奶、奶制品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食物,一旦奶牛患结核病,就会影响牛奶和奶制品质量安全,进而影响人们的健康。因此,必须加强结核病的防控与净化技术,以此提高牛奶、奶制品质量,避免奶牛结核病对养殖户造成过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对奶牛结核病防控与净化技术进行简单的分析,仅供奶牛养殖户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江波 《中国乳业》2021,(7):63-67
牛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慢性传染病。为有效控制和净化牛结核病,切实保障畜牧业生产安全、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必须坚持预防为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逐步净化的防控方针和策略,把养殖场(户)作为防控本病的主体,不断完善奶牛养殖场生物安全体系,严格落实监测净化、检疫监管、无害化处理、应急处置等综合防控措施,积极开展场群和区域净化工作,有效清除病原,降低发病率,压缩流行范围,逐步实现防控工作总体达标。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河南省奶牛结核病感染情况,2018年以全省规模奶牛场为研究对象,采用估计流行率的抽样策略,开展奶牛结核病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空间和群间分布分析。全年共对152个监测场点的12417头活牛进行牛型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试验。结果显示:全省规模奶牛场结核病场群阳性率为8.55%,个体阳性率为1.36%;豫西地区奶牛结核病个体阳性率最高,达8.91%,豫南地区无阳性活牛检出,其他地区个体阳性率介于0.05%~0.21%之间;存栏量≤100头的规模奶牛场个体阳性率最高,存栏量>2000头的规模奶牛场无阳性检出。结果表明,河南省规模奶牛场存在一定程度的牛结核病感染,豫西地区奶牛场和小规模奶牛场流行情况尤为严重,因此需针对不同区域和不同规模场群,制定相应的防控、净化措施。本研究掌握了河南省奶牛结核病的流行情况和分布特点,对于河南省奶牛结核病净化以及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结核病、布鲁氏菌病是人畜共患病,从2001年开始,我市加强对奶牛“两病”监测的力度,对查出的阳性奶牛实施无害化处理,取得了较好的防控效果,达到了净化的目的。具体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为完成奶牛结核病净化工程,天津市引进了γ-干扰素检测新技术,结合传统的检测、扑杀、消毒、检疫、流调、监管等技术措施,制定了奶牛结核病净化技术规范。根据本市奶牛结核病防治实际情况,制定了全市奶牛结核病净化项目实施方案,确定了科学的可行的以区县为单位分区实施的净化技术路线。通过4年的努力,全市共完成奶牛结核病检测71.3万头次,检出阳性牛170头,且阳性牛呈逐年下降趋势,2013年无阳性牛检出。至2013年底,全市所有农业区县均达到农业部颁布的奶牛结核病净化标准,并通过市畜牧兽医局组织的考核验收。本文对项目实施过程及成功经验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期为其它地区开展奶牛结核病净化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尽快实现上海崇明奶牛布鲁氏菌病和牛结核病(以下简称"两病")区域净化示范区净化目标,通过建立奶牛场"两病"输入性风险评估和内部风险评估模型,结合奶牛场"两病"流行史,构建了上海市规模化奶牛场"两病"风险评估分级体系;应用该体系将奶牛场划分为高、中、低风险场,为实施分类管理策略奠定基础。运用该体系,对上海市崇明区奶牛场每年开展1次"两病"风险评估分级。经过连续3年的风险分级与管理,崇明区奶牛场的"两病"净化效率得到极大提高,并使崇明奶牛"两病"区域净化示范区顺利通过国家验收,表明该体系符合上海市奶牛"两病"净化工作实际。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牛奶及其制品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食物。然而,奶牛结核病不但影响牛奶及其制品的品质,甚至危胁人类健康。随着人们食品安全意识的进一步提高,奶牛养殖企业及畜牧兽医从业者的奶牛结核病的防控意识也应进一步强化,加快奶牛结核病的净化工作,确保牛奶及其制品的品质和安全。  相似文献   

16.
大胆创新 先行先试 积极探索区域净化工作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国家对上海市提出的要求,上海市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将风险评估等新技术创新引人疫病净化实践中,积极探索区域净化工作模式,通过两年多的实践,上海市崇明区奶牛布鲁氏菌病和结核病(以下简称“两病”)区域净化示范区建设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7.
奶牛饲养是畜牧经济的重要增长点,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奶牛病害防治成为养殖管理工作的重点。本文以奶牛结核病为研究对象,从犊牛质量控制、养殖环境优化、注重隔离饲养、科学检疫检验、合理日常管理等方面介绍了奶牛结核病防控与净化技术,以期优化养殖条件、提升结核病防控能力、促进奶牛经济稳步增长。  相似文献   

18.
奶牛布病和结核病都是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病,会给养牛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这两种病的防控对养殖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定期对奶牛场进行疫病监测能够防止疫情传播扩散,并达到净化奶牛场的目的。本文分析了奶牛结核病和布病的危害,介绍了奶牛布病和结核病的监测技术要点,并提出了几点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正牛结核病是由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临床特征是病程缓慢、咳嗽,渐进性消瘦,体虚乏力等,并在多种器官中形成结核结节,结节中心干酪样坏死或钙化。不仅影响奶牛养殖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由于人畜的交叉感染,使人患上结核病,直接威胁人类的健康。且本病一旦发生于畜群,就不易根除,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因而,要从根本上控制奶牛结核病的发生与流行,应加强对结核病的监测与净化,并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0.
奶牛结核病是由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高致病性传染性疾病,其流行情况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着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威胁着消费者的身心健康。该文通过阐述奶牛结核病的流行情况、潜在危害和防控现状,并提出行之有效的防控建议,以期促进奶牛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