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2 毫秒
1.
攀西半农半牧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搞好草原建设和管理,以保护草原生态,缓解水土流失.将发展建昌黑山羊与草地生态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生态、牧业协调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前言建立优质高产的人工草地和天然草地,已在牧区,半农半牧区大规模的开展。实践证明,建立优质高产的人工草地和改良草原是发展畜牧业的根本保证。多年来一些国营农牧场、草原试验站,农业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都先后开展  相似文献   

3.
攀西半农半牧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搞好草原建设和管理,以保护草原生态,缓解水土流失。将发展建昌黑山羊与草地生态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生态、牧业协调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6 农区、半农半牧区和有条件的牧区为什么要逐步改变依赖天然草地放牧的生产方式 ?长期以来 ,广大农牧民习惯于依赖天然草地放牧发展草原畜牧业。但长期掠夺式的超载过牧和粗放经营 ,不仅造成草原退化、沙化、碱化日趋严重 ,而且引发的草畜矛盾尖锐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趋势。在农区、半农半牧区和有条件的牧区实施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和牲畜舍饲圈养的意义重大。一是从根本上解决超载放牧问题 ,草原植被能够得到恢复。牲畜数量的逐步增加对草原长期长年无节制的随意放牧 ,是草原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实施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和牲畜舍饲…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半农半牧区草原执法监理工作的重要性,分析了半农半牧区草原执法监理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半农半牧区特点,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半农半牧区草原执法监理工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天然草地20,500万亩,牧区9县天然草地面积11,480万亩,占全省草地总面积的55.98%。甘肃省天然草地可分为高山草原(草甸)草地类,干旱草原草地类,半荒漠(荒漠)草原草地类,湿润草原草地类四个大的类型。而牧区的天然草地仅分布在高山草原(草甸)和半荒漠(荒漠)草原草地类两个类型中。从河西到甘南,牧区天然草地每亩产鲜草量在40.78~233.12公斤之间。总的看,我省(指甘肃,下同)天然草地的改造与扩大难度大,但牧区天然草地的建设,无论从哪一方面讲都要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7.
<正> 一九八零年八至九月,以省草原研究所、四川农学院、若尔盖县组成的草地资源调查队,在该县半农半牧区的降扎公社进行了全国重点牧区草地资源调查的试点工作。现将其中的土壤调查结果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半农半牧区草原执法监理工作的重要性,分析了半农半牧区草原执法监理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半农半牧区特点,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半农半牧区草原执法监理工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辽宁草地资源丰富,主要分布于西部及西北部半农半牧区.多年的实践表明,对半农半牧区退化天然草场进行改良,种植豆科和其它科牧草建立人工草地或半人工草地,既是一个生产性生态系统,更是一个保护性生态环境系统,它具有生物覆盖、生物穿透、生物固氮、生物富集和生物转化等多方面的生态功能,在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肥沃土地、维护牧草种植区生态环境、强化草地生态建设上起着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西藏草地畜牧业发展战略的调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苏大学 《草地学报》2005,13(Z1):44-47
本文分析并提出西藏草地畜牧业发展战略调整应:从传统的纯牧区逐步向半农半牧区和农区过渡,形成牧区繁育,农区、半农半牧区育肥,城镇加工的分布格局;开发东部林芝地区草地载畜潜力,稳定、提高中部拉萨市、山南地区草地畜牧业的生产经营水平,保护西部那曲与阿里地区草地,划定禁牧区,建设西部自然保护区;建植人工草地,实施退耕还草、农田种草,实现以草定畜;在青藏铁路沿线,选择低海拔城镇,建设牦牛肉、肥羔肉小包装、分割肉加工基地,以此带动东部、中部绿色牦牛肉、肥羔肉生产和季节草地畜牧业的发展;建设西部绒山羊基地和"一江两河"流域奶牛业;努力扩大边境畜产品贸易,提高畜产品商品率.  相似文献   

11.
天然草原的管理、建设、利用与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农牧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本文简述了小金县天然草原的保护及管理现状,对于保护、管理草原资源的举措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北方草地退化严重,据测定90%的可利用天然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其中覆盖度降低、沙化、盐渍化等中度以上明显退化的草原面积已占半数.北方天然草原产草量明显下降,草原载畜能力明显降低.草原初级生产力是草原载畜能力的基础,也是衡量草畜平衡状况的基础和草原退化的重要指标.草原的过度放牧和退化伴随着植物种群的变化和地表覆盖度等的明显变化,寻找我国北方草原区和半农半牧区退化、沙化草地的植被恢复模式和整治对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2013年1月7日,全省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全面安排部署我省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落实工作,确保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副省长王守臣到会并讲话。我省西部半农半牧区有10个县,草原面积2069.9万亩,这些草原既是西部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半农半牧区农牧民的重要生产资料,实行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是保障  相似文献   

14.
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农村牧区经济体制改革。实行牲畜作价归户私有私养不限数量的体制后,这就同草场使用上的公有公用的经营方式产生了矛盾。严重地阻碍了草地的科学管理、合理利用和有效建设,在解决这一问题上,内蒙古赤峰市牧区和半农半牧区普遍推行了“畜草双承包”责任制,牲畜作价归户,户有户养,草场按人畜比例划分到户,实行“有偿承包使用”制度,加强了草地的法制管理,调动了广大牧民建设草原的积极性,促进了草地畜牧业的商品化发展,自一九八五年以来连续八年获得牧业丰收。  相似文献   

15.
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农村牧区经济体制改革,实行牲畜作价归户私有私养不限数量的体制后,这就同草场使用上的公有公用的经营方式产生了矛盾,严重地阻碍了草地的科学管理、合理利用和有效建设。在解决这一问题上,内蒙古赤峰市牧区和半农半牧区普遍推行了“畜草双承包”责任制,牲畜作价归户,户有户养。草场按人畜比例划分到户,实行“有偿承包使用”制度,加强了草地的法制管理,调动了广大牧民建设草原的积极性,促进了草地畜牧业的商品化发展,自一九八五年以来连续八年获得牧业丰收。  相似文献   

16.
甘肃牧区和半农半牧区草原畜牧业总体呈现出数量稳定增长、质量不断提高的发展态势,同时也存在诸多瓶颈问题。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总体要求,结合甘肃草原畜牧业实际,按不同功能区域性特点对牧区和半农半牧区进行了区划,对如何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加快草原畜牧业发展关键环节,促进草原畜牧业经济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浅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西藏高寒草地生态保护不仅关系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而且关乎我国东部地区的生态和经济安全,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之一。为遏止高寒草地退化,恢复已退化草地的生态功能,保护未退化高寒草地资源,在2011年国家启动天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以下简称“草奖”政策)。2014年我们深入西藏3类地区(纯牧区、半农半牧区、纯农区)的农、牧家庭进行问卷调查,从家庭牧业生产、家庭收入与构成及农牧户间收入差距3方面剖析了政策实施3年(2011-2013年)的社会经济影响。研究发现,1)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政策福利存在地域间的不均衡性,纯牧区家庭享有更多经济福利;2)“草奖”政策改变了牧区家庭的收入结构,转移性收入超过家庭经营性收入,成为牧民家庭的重要收入来源;3)“草奖”政策有利于缩小牧区和农区贫富差距,但对于半农半牧区效果不明显。因此,政策措施需要进行适时适度地调整,从补偿标准、方式、力度等方面进行优化,体现高寒草地生态功能的地域性差异,使其符合各地域农牧家庭的实际生产,促使西藏高原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寒地区草业的发展策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近期对青海、甘肃和四川高寒牧区的调查研究,认为全方位地认识草业生产的四个层次,可以找到本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完善的草地责任承包制是草原畜牧业持续发展的经济管理体制的基础;大量发展人工草地,促进牧区生产分流和劳动力分流,创造新的草地生产力,建立新的集约化草地畜牧业,是我国青藏高原牧区草原建设新阶段和新水平的主要标志与内容。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共有3个牧业旗,其中察右中旗、察右后旗牧区为半农半牧区,四子王旗牧区为纯牧区.牧区草地面积193.71万hm2,其中可利用面积180.26万hm2,2006年牧民人均收人为2814元.  相似文献   

20.
<正>乾安县位于吉林省西部,属于半农半牧区。全县现有草原面积116万亩,这些草地曾经为乾安发展食草型畜牧业做出了杰出贡献。但是长期以来,乾安对草地重使用、轻管护、重开发、轻建设,加之草原管理体制机制落后陈旧,使草地破坏十分严重。尤其是90年代初期,粮食价格不断上涨,乾安出现了粮食生产和保护草原之间的尖锐化矛盾,致使大面积天然草地被开发,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气候、草地涵养水源、水土保持等许多生态功能每况愈下,对全县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造成一定影响。随着新修改的《草原法》和《刑法》有效衔接,加大了惩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