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研究濮阳市花生新黑地珠蚧的为害症状、发育循环、形态特征、发生期、产卵特点、寄主作物、影响因素等生物学和外界特征,提出了濮阳市花生新黑地珠蚧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
花生新珠蚧生物学特性观察及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新珠蚧是近几年在花生产区新发生的一种地下害虫 ,发生面积及为害程度逐年加重。在大荔一年发生一代 ,以二龄幼虫在 1 5~ 2 5 cm深的土壤中越冬。 6月上中旬为成虫羽化盛期 ,6月中下旬为产卵盛期 ,下旬卵开始孵化 ,7月初为孵化盛期 ,即进入为害盛期 ,至 8月中旬又变为珠体 ,花生收获时珠体落入土壤中越冬。  相似文献   

3.
花生新黑地珠蚧[Neomargarodes niger(Green)]又叫乌黑地蛛蚧,该虫在豫东地区1a发生1代,以二龄幼虫(球体)在土壤中越冬。该虫具有不易察觉,发育速度快,生殖力强的特点。因此,任何一项单独的措施都难以达到控制效果,对花生新黑地蛛蚧的防治必须采取综合治理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花生新黑地珠蚧又称乌黑新珠蚧、花生新珠蚧,是我省豫东、豫北地区花生田新发现的—种地下害虫。该虫以幼虫聚集寄生在花生根部吸取营养,—般每穴有幼虫10~50头,最多达400多头,危害后导致根系衰弱,侧根减少,甚至腐烂,花生叶片自下而上变黄脱落,生长不良,植株矮小,结果少而瘪,—般减产20%~30%,严重时可达50%以上乃至绝产。  相似文献   

5.
花生新黑地蛛蚧是近年来滑县花生田新发现的一种地下害虫,对花生造成危害,影响花生的 品质和产量。本文主要介绍新黑地蛛蚧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生活习性、为害症状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商丘市近年来花生主要虫害,包括蛴螬、新黑地珠蚧、蝼蛄、地老虎、蚜虫、蓟马、斜纹夜蛾等的危害特征,并总结出相应的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花生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花生新黑地珠蚧是近几年来在大名县沙地老花生产区新发现的具有严重为害性的一种地下害虫,一般田块受害可减产20%~30%.严重田块可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冈该虫主要在地下活动,不利于观察和研究,故一般对其发生规律报道很少。为掌握花生新黑地珠蚧的发生规律.找出有效的防治措施,自2003年起我们对该虫生活习性、发生规律和田间防治技术进行了连续3年的观察和研究.初步总结出了其发生规律及有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8.
花生新黑地珠蚧主要以幼虫聚集在花生根部危害,导致根系衰弱,侧根减少,花生叶片自下而上变黄脱落,生长不良,植株矮小,结果少而瘪甚至绝产。一般每穴花生有幻虫50-100头,多者可达500多头。  相似文献   

9.
新黑地珠蚧Neomargarodes niger(Green)是近年来发现为害花生的一种新的重要害虫。本文对此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对花生的危害情况进行了初步研究。调查表明,在豫东此虫发生面积占花生栽培总面积的30%以上,单株寄生1—5个珠体即可减产10.84%。  相似文献   

10.
新黑地珠蚧——俗称钢子虫,是近几年花生田发生的一种主要害虫。尤其是沙区花生田发生危害更为严重,并且由于栽培条件的改变和花生产量的提高,其危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一般减产20%~30%,严重时减产50%以上,甚至造成大面积绝收。  相似文献   

11.
正民权县常年种植花生面积约2.67万hm~2,主要分布在道南以沙壤土为主的几个乡镇,其中,双塔镇、白云寺镇、伯党乡种植花生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由于种植时间较长,一些土传虫害也相继发生,花生新黑地蛛蚧就是其中的一种。笔者根据近年的田间调查试验,总结出了民权县花生新黑地蛛蚧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防治花生害虫—新黑地珠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新黑地珠蚧是寄维在花生秧根上的黑色圆形珠体,也是近些年新发现的一种危害花生的害虫。在开封、通许、杞县、尉氏、新郑、中牟等县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主要以若虫刺吸花生根部,吸食植株体内营养,从而使根系生长衰弱,侧根减少,引起地上部叶片自下而上发黄脱落,甚至全株死亡。危害严重的地方,能使花生成片枯黄干死,对花生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介绍了内黄县花生新黑地蛛蚧的发生情况,并研究了花生新黑地蛛蚧的防控技术,即防治适期是成虫、幼虫在土表的活动期,防治方法是在成虫时喷雾、幼虫时撒毒土,用1.8%阿维菌素EC375m L/hm2喷雾防治成虫加1.8%阿维菌素EC7500m L/hm2撒毒土防治幼虫。  相似文献   

14.
花生新黑地蛛蚧是花生上一种新的地下害虫,是油料作物有害生物检疫对象之一。近几年来,在花生种植区发生面积有上升趋势,特别是大名县龙王庙镇三角店村发生较为严重。由于它是以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田间系统调查、室内饲养观察、电子显微测量、培养箱培养等方法,全面详细地查明了陕西省新害虫——新黑地珠蚧的为害症状、发育循环、虫态特征、发生期、产卵特点、寄主作物等生物学特性,为科学合理控制为害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花生新黑地蛛蚧是花生上一种新的地下害虫,是油料作物有害生物检疫对象之一。近几年来,在花生种植区发生面积有上升趋势,特别是大名县龙王庙镇三角店村发生较为严重。由于它是以幼虫附着根部吸食危害,体形又小,形似根瘤菌,人们往往被误认为是根瘤菌,再加上没有经验,缺乏防治技术,给农民造成一定经济损失,有的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17.
1发生 枣树龟蜡蚧在北方地区1年1代,以受精雌虫在枝条上或老皮裂缝下越冬.次年3~4月虫体发育后在枝条上吸食,4月中旬成熟.6月初开始产卵,气温在23℃左右时为产卵盛期.孵化后母体收缩干死在蜡壳内,6月中旬开始孵化出若虫.虫卵自6月底~7月中旬为孵化期,7月中旬为孵化盛期.  相似文献   

18.
墨玉县果树介壳虫发生规律研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介壳虫是近年来在和田地区严重危害果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常见的种类主要有糖槭蚧、枣大球蚧、圆梨蚧.糖槭蚧、枣大球蚧在墨玉县一年发生1代,以2~3龄若虫在枝条上或隐蔽的树皮裂缝处越冬.梨圆蚧一年发生2~3代,以1~2龄若虫在枝干上越冬.介壳虫的危害盛期,第一次为越冬若虫自树液流动至成虫产卵期(或产仔),此时为化学防治关键适期,最佳适期为3月下旬~4月初.第二次危害盛期为小若虫孵化(或产仔)到若虫进入越冬,此时最佳化防适期为6月5~25日.该虫防治应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尽量减少药剂防治次数.  相似文献   

19.
正花生新黑地蛛蚧是油料作物有害生物检疫对象之一。由于它是以幼虫附着根部吸食危害,体形又小,形似根瘤菌,人们往往被误认为是根瘤菌,再加上没有经验,缺乏防治技术,给农民造成一定经济损失,有的甚至绝收。花生被蛛蚧危害后,地上部分表现为植株矮小,生长缓慢,叶片边缘发黄,好似缺水缺肥,严重时慢慢枯死;地下部分表现:根系不发达,侧根减少甚至腐烂,结果少且瘦弱。2000年我县在龙王庙镇三角点村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20.
椰凹圆蚧在上海地区年发生3代,以受精雌成虫越冬,第1代孵化盛期在4月底至5月上旬;第2、3代孵化期为7月与9月。卵的发育起点度为12.33±1.47℃;有效积温为60.76±6.61日度。用40%氧化乐果1500倍液在孵化始、盛期两次喷雾;杀虫效果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