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乳房炎为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对奶牛场危害最大的疾病.对60头泌乳奶牛乳房炎的发病情况和发病原因做了调查,临床型乳房炎牛16头占泌乳牛26.7%,亚临床型(隐性、乳房炎牛35头,占总泌乳牛58.3%.经内服盐酸左旋咪唑进行隐性乳房炎的防治实验,结果阳性率下降了72.2%.临床型乳房炎配合抗菌素等方法治疗,阳性率下降66.7%.  相似文献   

2.
奶牛乳房炎是由于饲养管理、环境因素和病原菌感染后造成的奶牛多发病,患病奶牛临床表现为乳房红、肿、热、痛等炎性反应,造成奶牛泌乳技能紊乱,产奶机能降低,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本文根据奶牛乳房炎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结合临床经验总结出关于奶牛乳房炎诊断和治疗关键,旨在为临床诊治和预防本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泌乳期和停乳时常患的一种疾病,临床症状可见乳房轻度发热,乳汁颜色、味道异常,泌乳减少,因疼痛拒绝挤乳,奶牛食欲减退、精神沉郁,严重者丧失泌乳性能。为提升奶牛乳房炎治疗效果,弥补西药抗生素治疗方法存在的种种弊端,本文在对奶牛乳房炎症状表现与致病原因进行分析后,提出了黄芪中药组合方剂治疗奶牛乳房炎的方法,分析其治疗效果,并进一步提出了预防措施,旨在为奶牛乳房炎防治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
刘宏义 《兽医导刊》2020,(4):193-193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产后常见疾病,其症状表现为乳房实质、间质的炎症,诸如病原体感染、乳腺感染、机械性刺激等均有可能成为发病诱因,对于奶牛产奶量与养殖效益具有重要影响。选取乳酸链球菌素用于奶牛乳房炎的临床治疗,对于临床型乳房炎与隐性乳房炎均可收获较好的治疗效果,恢复奶牛泌乳性能。  相似文献   

5.
奶牛饲养中易发生的常见病是乳房炎.奶牛乳房炎发病率较高,治疗不及时或延缓治疗,不但要影响奶牛的整体健康和泌乳性能,治疗不及时会使奶牛发生淘汰,甚至死亡.给奶牛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为了预防减少奶牛乳房炎的发生,本文结合临床重点介绍一些措施预防奶牛乳房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乳房炎是奶牛最常发生的生殖系统疾病之一,一般划分为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奶牛临床型乳房炎是乳房受到物理、化学、微生物等致病因子刺激所发生的一种疾病,症状多表现为红、热、肿、痛的炎症反应,同时以泌乳机能紊乱、产奶量急剧下降以及乳汁变化为特征。由于奶牛患过一次乳房炎后,即使感染的乳腺组织痊愈,也会对奶牛的泌乳性能产生影响,导致奶牛场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该病是威胁奶牛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7.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的一种乳腺疫病,以乳房肿大,胀疼,泌乳减少,无乳,乳汁变性为特征,主要分为隐性乳房炎和显性乳房炎两大类,本病多发于泌乳奶牛的初期和高产奶牛的泌乳高峰期,给奶牛生产造成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8.
<正>乳房炎是奶牛最常发生的生殖系统疾病之一,一般划分为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奶牛临床型乳房炎是乳房受到物理、化学、微生物等致病因子刺激所发生的一种疾病,症状多表现为红、热、肿、痛的炎症反应,同时以泌乳机能紊乱、产奶量急剧下降以及乳汁变化为特征。由于奶牛患过一次乳房炎后,即使感染的乳腺组织痊愈,也会对奶牛的泌乳性能产生影响,导致奶牛场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该病是威胁奶牛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9.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饲养过程中一种常见的多发性疾病.根据有无临床症状,奶牛乳房炎可分为临床性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一般认为,临床性乳房炎占30%,隐性乳房炎占7a%.奶牛乳房炎的发生对牛奶的产量和质量会造成严重影响,能延长产后发情和妊娠时间,使奶牛的乳腺机能减退,甚至完全丧失泌乳机能;使病牛失去生产能力,并且治疗费很高,给奶农造成极其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
为观察乳头液体保护膜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预防效果,选择隐性乳房炎奶牛6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头。试验I组为对照组;II组为4%次氯酸钠组;III组为0.5%洗必泰组;IV组为1%碘伏组;V组为奶牛乳头液体保护膜浸组。在0、30、60、90 d采用SCC法和CMT法检测牛乳中体细胞数并记录临床型奶牛乳房炎发病数和发病率,同时记录各组奶牛泌乳总量和平均泌乳量。结果表明:同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均能显著降低隐性乳房炎病牛体细胞数,且对奶牛乳脂、乳蛋白、乳糖及乳汁pH值、比重、日均泌乳量几乎没有影响。用于预防奶牛隐性乳房炎时,试验III、V的效果高于试验II、IV组,差异显著(P〈0.05)。在进行奶牛隐性乳房炎临床治疗试验时,试验V组对隐性乳房炎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7.78%和88.89%,远远高于其他各组。说明奶牛乳头液体保护膜是一种更适合于进行临床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新型奶牛药浴药物,对临床型奶牛乳房炎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可以作为预防类药物用于奶牛生产中,降低奶牛乳房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畜牧与兽医》2015,(9):91-94
为观察乳头药浴涂膜剂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预防效果,选择隐性乳房炎奶牛6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头。试验Ⅰ组为对照组,Ⅱ组为4%次氯酸钠组,Ⅲ组为0.5%洗必泰组,Ⅳ组为1%碘伏组,Ⅴ组为药浴涂膜剂浸组。在第0、30、60、90天采用SCC法和CMT法检测牛乳中体细胞数,并记录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的发病数和发病率,同时记录各组奶牛泌乳总量和平均泌乳量。结果:同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均能显著降低隐性乳房炎病牛体细胞数,且对奶牛乳脂、乳蛋白、乳糖及乳汁p H值、比重、日均泌乳量几乎没有影响。用于预防奶牛隐性乳房炎时,试验Ⅲ、Ⅴ的效果高于试验Ⅱ、Ⅳ组,差异显著(P0.05)。在进行奶牛隐性乳房炎临床治疗试验时,试验Ⅴ组对隐性乳房炎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7.78%、88.89%,远高于其他各组。结论:奶牛乳头药浴涂膜剂是一种更适合于进行临床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新型奶牛药浴药物,对临床型奶牛乳房炎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可以作为预防类药物用于奶牛生产中,降低奶牛乳房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乳房炎是奶牛产后乳腺组织发生的病变,是奶牛产后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可分为临床乳房炎和亚临床乳房炎。乳房炎不仅严重影响奶牛泌乳性能,增加泌乳奶牛被动淘汰率,而且也对奶牛繁殖性能产生不利的影响。研究表明,奶牛产后泌乳期配种前和(或)妊娠期间患乳房炎可降低人工授精受胎率、增加早期胚胎死亡(妊娠损失)和流产率、增加空怀天数和产犊间隔,从而影响奶牛养殖经济效益。乳房炎主要是通过影响奶牛生殖内分泌、体液免疫和发热等途径影响母牛卵巢机能、子宫机能和子宫内环境,从而影响母牛发情周期和发情表现、胚胎和胎儿发育而影响奶牛繁殖性能。本文综述了乳房炎对奶牛繁殖性能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最新进展,以期为提高我国奶牛繁殖性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奶牛隐性乳房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乳房炎是困扰奶牛养殖业发展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对奶牛隐性乳房炎近年来的发病情况、致病因素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且提出预防措施,旨在为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乳房炎对奶牛的危害,提高泌乳量,减小对人体的危害.  相似文献   

14.
隐性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不仅严重影响奶牛的产奶量和牛奶质量,还易转变为临床型乳房炎,影响奶牛的利用年限,给养牛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据有关资料报道,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极高,随着气候条件、饲养管理措施、泌乳月份的改变而改变.据资料介绍,黑龙江省安达市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为52.3%,苏州市牛奶公司一牧场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为54.06%,北京、上海、广州、哈尔滨等地的调查结果表明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为10%~40%,西欧发达国家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也高达25%.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进一步探讨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生与自然月份、胎次、乳区、牛舍、泌乳月等的关系,以便更好的掌握奶牛隐性乳房炎与外界环境及奶牛泌乳生理状态的关系,为隐性乳房炎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2008年11月至2009年4月通过对南方某牧场泌乳牛群进行隐性乳房炎的CMT逐月检测,分析了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生规律。[结果]表明,该场奶牛隐性乳房炎二、三胎牛阳性率极显著高于其他胎次(P〈0.01);第五、第六个泌乳月和第九个泌乳月以上牛新感染阳性率极显著高于其它牛(P〈0.01),左乳区阳性率高于右乳区。[结论]隐性乳房炎的发生率有随着胎次和泌乳时间的增加而提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党参、黄芪等中草药添加剂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预防和治疗效果,试验采用在奶牛日粮中添加自拟的党参、黄芪等中草药添加剂,对泌乳中期奶牛进行隐性乳房炎预防和治疗试验。结果表明:试验1组奶牛隐性乳房炎预防有效率达100%,试验2组奶牛隐性乳房炎阳性反应有不同程度的减弱,治疗有效率达51.74%。说明党参、黄芪等中草药添加剂对奶牛隐性乳房炎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的作用,能有效降低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提高奶牛产奶量。  相似文献   

17.
乳房炎是奶牛常见病、多发病,是造成奶牛经济损失最严重的疾病之一。随着南阳市奶牛饲养量的快速增长,乳房炎增加趋势明显。为了更好地控制本病,笔者采用临床诊断、病原分离等方法对南阳市22个奶牛养殖小区568头泌乳牛进行了乳房炎发病情况的调查,并进行了治疗和预防试验,现作一简要  相似文献   

18.
奶牛乳房炎发病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的常见多发病,是世界奶牛业的主要危害因素之一。根据有无临床症状分为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两种。隐性乳房炎又称亚临床型乳房炎,由于隐性乳房炎病理变化轻微,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并可在一定条件下转变为临床型,其危害更为严重。奶牛营养状况良好,机体可通过自身抵抗力的提高和泌乳排出,净化乳房内的病原微  相似文献   

19.
<正>奶牛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的一种乳腺疫病,多见于高产奶牛的泌乳初期或产奶高峰期,临床上分为隐性乳房炎和临床型乳房炎。  相似文献   

20.
奶牛乳房炎一般包括浆液性乳房炎、纤维素性卡他乳房炎、化脓性乳房炎等,炎症会导致奶牛的泌乳减少甚至停止,乳汁也会出现较大程度的变化,需要为奶牛及时治疗,以免病情持续加重而造成较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