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据农业农村部网站消息,农业农村部发布公告指出,2019年2月1日起,全面开展生猪屠宰及生猪产品流通等环节非洲猪瘟检测,旨在进一步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降低生猪屠宰以及生猪产品流通环节病毒扩散风险。公告指出,生猪屠宰厂(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严格做好非洲猪瘟排查、检测及疫情报告工作,并主动接受监督检查。公告强调,生猪屠宰厂(场)要严格入场查验,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收购、屠宰有关生猪: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降低生猪屠宰以及生猪产品流通环节病毒扩散风险,切实保障生猪产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在非洲猪瘟防控期间,全面开展生猪屠宰及生猪产品流通等环节非洲猪瘟检测。现就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中国饲料》2019,(7):2-2
近日,北京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对全市生猪屠宰环节外购动物产品分销换证和非洲猪瘟检测工作进行督导,进一步严格规范生猪屠宰企业外购动物产品监管工作,维护动物防疫和产品质量“两个安全冶”。一是强化进场把关,督导生猪屠宰企业严格落实检验检疫票证查验规定,重点查验非洲猪瘟检测情况标注信息;二是强化出场监管,督导驻场兽医加强出场生猪产品监管,严格落实分销生猪产品凭非洲猪瘟检测结果出场要求;三是强化档案记录,督导驻场兽医进一步细化非洲猪瘟检测采样送检工作记录,严格实施企业生猪产品出入库(场)记录查验。  相似文献   

4.
自农业农村部发布119号公告及自治区农牧厅下发《关于落实生猪产品流通等环节非洲猪瘟检测工作的通知》文件后,我市认真贯彻文件精神,组织生猪屠宰企业的负责人、检测技术人员及官方兽医进行了非洲猪瘟检测技术培训。为进一步督促企业认真开展非洲猪瘟检测工作,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不让病毒污染的肉产品流出屠宰企业,切断疫情在屠宰环节的扩散风险。  相似文献   

5.
在生猪屠宰环节强化非洲猪瘟的宰前检疫和宰后检疫是阻断非洲猪瘟疫情,保障生猪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措施。基于屠宰检疫中非洲猪瘟检疫的介绍,提出了生猪屠宰环节非洲猪瘟的防控措施,以供参阅。  相似文献   

6.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农业农村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三部门3日联合发布关于在加工流通环节开展非洲猪瘟病毒检测的公告,要求进一步加强非洲猪瘟防控,严防染疫生猪产品进入食品加工流通环节。公告要求,猪肉制品加工企业、生猪产品经营者、包含餐饮服务提供者必须严格落实进货查验和记录制度,加强对采购生猪产品的管控和溯源管理,确保购进的生猪产品来自定点屠宰厂。严禁采购经营来自非定点屠宰厂或者来源不明的生猪产品。  相似文献   

7.
《现代畜牧兽医》2019,(5):62-63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农业农村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三部门4月3日联合发布关于在加工流通环节开展非洲猪瘟病毒检测的公告,要求进一步加强非洲猪瘟防控,严防染疫生猪产品进入食品加工流通环节。公告要求,猪肉制品加工企业、生猪产品经营者、包含餐饮服务提供者必须严格落实进货查验和记录制度,加强对采购生猪产品的管控和溯源管理,确保购进的生猪产品来自定点屠宰厂。严禁采购经营来自非定点屠宰厂或者来源不明的生猪产品。  相似文献   

8.
为全面落实农业农村部119号公告,进一步加强生猪定点屠宰行业监管,打好非洲猪瘟防控攻坚战,2019年2月13日,黄石市畜牧兽医局提出了对屠宰环节非洲猪瘟实验室建设要求,还进一步明确了生猪屠宰厂(场)非洲猪瘟样品采集、检测试剂及相关器材等由生猪屠宰厂自行购置并主动接受监督检查,同时品质检验人员要熟悉掌握非洲猪瘟快速检测技术及规范。  相似文献   

9.
《甘肃畜牧兽医》2019,(4):74-74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农业农村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三部门日前联合发布关于在加工流通环节开展非洲猪瘟病毒检测的公告,要求进一步加强非洲猪瘟防控,严防染疫生猪产品进入食品加工流通环节。公告要求,猪肉制品加工企业、生猪产品经营者、包含餐饮服务提供者必须严格落实进货查验和记录制度,加强对采购生猪产品的管控和溯源管理,确保购进的生猪产品来自定点屠宰厂。  相似文献   

10.
王志伟  王志刚  陈静 《猪业科学》2020,37(6):140-141
非洲猪瘟病毒传播途径复杂,在自然环境中的病毒清除难度大。2018年8月暴发的非洲猪瘟疫情对我国养猪业产生巨大且长期的影响,影响了我国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也影响了畜产品安全。针对非洲猪瘟病毒的疫苗研发工作难度极大,疫情预防难度大,非洲猪瘟的防控成为了行业内长期艰巨的工作。文章对规模化生猪屠宰厂的非洲猪瘟的防控提出了五点对策,以期可以为屠宰厂在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方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浅谈非洲猪瘟防控期间的生猪屠宰企业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18年8月我国出现首例非洲猪瘟病例以来,全国多个省份先后发现非洲猪瘟疫情强化生猪屠宰环节监管,确保屠宰生猪健康无疫,对于切断非洲猪瘟传播途径,降低流通环节传播风险,做好防控工作意义重大。笔者作为基层兽医工作者,现就如何做好生猪屠宰企业监管工作,谈一下自己的建议,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为进一步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降低生猪屠宰以及生猪产品流通环节病毒扩散风险,切实保障生猪产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在非洲猪瘟防控期间,全面开展生猪屠宰及生猪产品流通等环节非洲猪瘟检测。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发布第119号公告。  相似文献   

13.
《中国饲料》2019,(9):2-2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农业农村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三部门日前联合发布关于在加工流通环节开展非洲猪瘟病毒检测的公告,要求进一步加强非洲猪瘟防控,严防染疫生猪产品进入食品加工流通环节。公告要求,猪肉制品加工企业、生猪产品经营者、包含餐饮服务提供者必须严格落实进货查验和记录制度,加强对采购生猪产品的管控和溯源管理。严禁采购经营来自非定点屠宰厂或者来源不明的生猪产品。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们对猪肉产品需求量的不断上升,很多中小型生猪饲养场相继出现,但是非洲猪瘟对其发展造成了严重阻碍。为此,本文介绍了中小规模生猪饲养场的非洲猪瘟防控策略:了解非洲猪瘟临床症状,加强非洲猪瘟防控宣传,健全非洲猪瘟防控制度,加大非洲猪瘟排查力度,严格规范生猪引种工作,科学选择生猪养殖场址,做好生猪饲养管理工作,完善非洲猪瘟应急机制。  相似文献   

15.
为找准云南省内非洲猪瘟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掌握非洲猪瘟疫情对云南省生猪养殖生产造成的影响,采取实地走访和座谈方式,在生猪养殖主产区和猪肉冻品主要流入地,针对相关养殖生产、经营运输从业人员和相关监管部门,开展非洲猪瘟防控和生猪生产情况调研。调研发现:云南全省生猪及产品调运和泔水监管机制仍不健全,省外生猪产品鱼目混杂,大量进入云南,受省外来源复杂冻品影响,省内非洲猪瘟病毒污染面有进一步扩大的风险;同时生猪销售价格受非洲猪瘟冲击严重,养殖农户补栏动力和信心不足,生猪生产形势严峻。解决上述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省外生猪及产品监管,提高餐厨剩余物收集运输处置能力,全面开展猪肉冻品和泔水喂猪专项整治,加强生猪屠宰行业监督管理,同时采取激励和补贴政策,稳定种猪场和规模养殖场生产。  相似文献   

16.
生猪屠宰企业进行非洲猪瘟病毒PCR检测是防控非洲猪瘟的关键措施,然而检测样品尤其是血液样品的采集是一件费时、费力、费工的工作,不同屠宰规模、不同性质的屠宰企业应根据屠宰量、生猪来源、气候变化等因素灵活运用不同时间、不同方式来完成采血,从而达到准确、快速检测非洲猪瘟病毒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非洲猪瘟给生猪养殖业造成很大损害,给人民生活带来很大影响,为了进一步提高非洲猪瘟防控水平,本文介绍了安徽省颍上县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实践情况:预案充实完善,措施落实到位(宣传教育到位、疫情排查到位、全程监管到位、监管督查到位、物质保障到位);提出了进一步加强防控工作的思考:落实防控主体责任(科学建设养殖场、加强防控意识、提高防控技能),政府要有所作为(完善应急预案、建立社会化防疫体系、加强规模化和标准化建设、加强专业队伍建设、改革生猪及产品流通环节、强化对饲料加工环节的监管、生猪屠宰环节要法制化)。  相似文献   

18.
《中国猪业》2019,(4):4-5
据农业农村部网站2019年4月3日报道,为进一步加强非洲猪瘟疫情防控,严防染疫生猪产品进入食品加工流通环节,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保障生猪产业健康发展。市场监管总局、农业农村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在加工流通环节开展非洲猪瘟病毒检测有关事项公告,具体内容包括以下7方面:①猪肉制品加工企业、生猪产品经营者(含餐饮服务提供者)必须严格落实进货查验和记录制度,加强对采购生猪产品的管控和溯源管理,确保购进的生猪产品来自定点屠宰厂(场)。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世界上生猪生产与消费第一大国,而生猪检疫工作是保障消费者食品安全的最后一道关口。2018年非洲猪瘟疫情的传入,不仅给我国的生猪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也对生猪屠宰检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结合非洲猪瘟防控需求做好生猪屠宰检疫工作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非洲猪瘟防控期间生猪屠宰企业的监管工作,并提出了落实企业主体防控责任、督促企业强化生猪经纪人及运输车辆管理等建议,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非洲猪瘟为急性、高致死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病猪及其产品跨区域调运、人员与车辆带毒、餐厨剩余物饲喂三种途径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