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言柿(Diospyros Kaki L.)是我国原产的果树之一,适应性强,分布较广泛,栽培历史悠久。有关柿树花芽分化的研究,各地有不同的报导。如河南百泉农专张耀武、王志明(1979)报导,柿树的花芽分化持续期,跨两个年度进行:头年6月中旬开始分化,7月中旬进入萼片期,以后花芽分化处于暂时停顿状态;至次年春季,随新梢的生长,迅速分化出花瓣、雄蕊和雌蕊,直到开花,与日本等地的研究报导基本一  相似文献   

2.
植物营养、核酸与果树花芽分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树的花芽分化是指果树枝条上的芽从叶芽状态转化为花芽状态的过程,花芽分化是一个比营养器官分化更为复杂的过程.人们对果树花芽分化机理的研究是与克服大小年结果、改善果实品质及提早幼树结果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关于花芽形成的原因和控制问题,引起不少人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果树花芽分化调控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果树花芽分化是果树枝条上的芽从营养生长状态转化为生殖生长状态的过程。花芽分化的研究是果树生理学、栽培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果树发育生物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它与生产实践联系密切。果树花芽分化机理的研究与克服果树大小年结果、改善果实品质及幼树提早结果是紧密联系的。因此,对花芽分化的进程、影响因素及其调控的研究早已成为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4.
果树在花芽分化的各个阶段几乎都要受到内源激素的调节。前人的研究已经表明,GAs(赤霉素)可以抑制多种果树的花芽分化,CTK(细胞分裂素)可以促进果树的花芽分化[1]。ABA(脱落酸)、IAA(吲哚乙酸)对成花的作用,看法尚不一致。Luck-will认为果树成花取决于促花物质和抑花物质之间呈  相似文献   

5.
李花芽分化物候期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研究和掌握果树花芽分化的规律,对于制订合理的栽培措施,取得果品的优质、稳产、高产具有重要意义。在核果类果树中,对桃的花芽分化研究报道较多,而对李、杏、梅等的报道很少。我们通过对南京地区李花芽分化物候期的两年观察,初步摸清了该地区李花芽分化的规律,为制订栽培措施,改变李树产量低而不稳的状况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果树光合产物运转与分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叶片是果树最主要的光合器官,研究叶片中光合产物的运转与分配规律,对于合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增加果树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材料与方法试验于1978~1979年在我院同位素试验室栽植场和教学试验农场进行.以苹果、梨、桃、葡萄和枣为试材,前三者为1977年秋天带叶栽植的2年生苗.苹果和梨为盆栽,栽植盆为直径25厘米、高50厘米的白瓷盆,为减少外  相似文献   

7.
<正>果树花芽分化是一个成花因素积累的过程,促进花芽分化可以克服果树大小年结果现象、改善果实品质。果树花芽分化期树体内会发生重要的生理生化变化,关于花芽分化机理,有不少学说,最受关注的是Luckwill提出的植物体内激素平衡调控花芽孕育的假说。近年来,果树花芽分化和激素调节的研究相当活跃,有芸薹素内酯、细胞分类素等促进苹果花芽分化的研究报道,但对苯肽胺酸促进苹果花芽分化尚未报道。苯肽胺酸化学名称为N-苯基邻苯二甲酸单酰胺,1982年由匈牙利Neviki化学工业研  相似文献   

8.
果树花芽分化和发育过程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近一、二十年来国内外对果树花芽分化和发育方面深入的研究,有关果树花芽发生过程及分化机制等问题已日益得到深刻阐明。但不得不指出,在一些教材、教学参考书及有关文献中,某些概念和某些提法不够妥切,或者不完全符合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值得进一步探讨和重新认识。下面就果树花芽分化和发育过程中四个问题作一讨论。 关于果树花芽分化的途径 目前国内文献中关于果树花芽分化途径的阐述基本一致,即花芽是由叶芽进一步分化而来。例如,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果树栽培学总论》(第二版)中写道:“由简单的叶芽转变为复杂的花芽是一种由量变到…  相似文献   

9.
为了了解甘肃桃的早花性与其花芽分化的关系及早花性的遗传能力,以甘肃桃1号(甘肃桃)(Prunus kan-suensis)、96-7(普通桃)(P.persica)、甘肃桃1号×96-7的杂种一代群体(20株)为试材,对材料的生物学特性和花芽分化解剖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对叶、花、果形态特征观察发现,甘肃桃1号×96-7杂种群体的表现性状趋向甘肃桃1号。2)甘肃桃1号在落叶前形成雄配子体,具有花粉的早熟性。3)杂种群体花芽分化始期及花芽分化特性也趋向于母本甘肃桃1号。  相似文献   

10.
花芽分化是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的生理和形态标志,是植物生长发育十分重要的阶段.该文以前人研究的结果为依据,论述了影响植物花芽分化的遗传物质,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生长素、脱落酸、多胺等植物生长调节物质,以及外界环境条件如光、温度、矿质元素等对果树花芽分化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果树花芽分化的机理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一、选育经过: 1956年在平度县大泽山地区,以当地固有的龙眼、玫瑰香、柳子和玫瑰露等品种进行杂交育种.1957年播种,1958年定植。1966年从中选出五个优良杂交单株,现保留1、2.4号三个杂交单株。亲本都是玫瑰香,×龙眼 )1977年开始在国营洪山园艺场扦插繁殖0.677亩,1978年结果,1979年获丰产。 二、鉴评结果: (一)1978年9月3-5日由年度县科委主持召开了鉴定会,避请省、地、县12个有关单位21位代表观察了杂交单株和二年生扦插植株的生长结果情况,鉴定了果实性状和品质.鉴评结果:泽玉(1号)平均90.3分,泽香(2号)88.3分,译丰(4号)76.6分,母本玫瑰…  相似文献   

12.
《落叶果树》2008,(1):F0002-F0002
张凤敏,男,1953年12月生,山东省海阳市人。1975~1978年在联中任教,1977年考于莱阳农学院园艺系果树专业,1982年1月毕业,被分配到山东省烟台农业学校任教。曾任山东省烟台农校果树专业副主任、主任、教务处副主任、主任、党支部书记。  相似文献   

13.
<正> 前所果树农场从1975年起即试用带木质芽接繁殖果树苗木,1977年以来在多种果苗(苹果、梨、桃、杏、山楂和樱桃等)生产上应用,均获得良好效果,成活率都在80~99%.  相似文献   

14.
前言 柑桔黄龙病是华南地区柑桔生产的严重病害。为了探讨其病原及传病途径,骆学海(1977)、广西柑桔黄龙病研究小组(1977)和赵学源(1979)等进行了木虱传病试验,并提出木虱是柑桔黄龙病的传毒昆虫;柑桔黄龙病的发生与流行,和柑桔木虱分布有关。1978年我们在病叶叶脉的韧皮组织发现病原体后,在广东博罗杨村华侨柑桔场对木虱田间发生规律及生活史进行观察,同时开展柑桔木虱传毒试验,对传毒昆虫唾液腺及传毒后的发病苗进行包埋超薄切片、电子显微镜观察。  相似文献   

15.
<正> 1978年秋,在我所温泉试验场果园内,发现一株20年生金冠苹果树上,大部分果实呈现畸形.从病果症状和病果在树上分布状况推断,此病与国外报导的Green crinkle极为相似.据韩金声(1978)在甘肃天水果树研究所调查,金冠和红星两品种亦有类似病树发生.魏宁生等(1980)报导,  相似文献   

16.
花芽分化是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的生理和形态标志。介绍了果树花芽分化进程及形态特征、控制果树花芽分化的学说及果树花芽分化的分子机理。  相似文献   

17.
<正> 为了给本省罐藏加工桃的品种配套,应选育丰产稳产,贮运性能良好的早熟不溶质罐藏加工桃品种。我们于1977年进行桃的杂交育种,经过育苗、定植、观察和加工性能的比较,选育出黄肉、不溶质、粘核、丰产的早熟加工黄桃优系6-2-22。1990年6月通过省级鉴定,定名为浙金2号。1 选育经过浙金2号(原代号6-2-22)是以罐5为母本,连黄为父本杂交育成。1977年共配置14个组合进行有性杂交,获杂种苗306株,其中罐5×连黄组合获杂种苗22株。1978-1979年在浙江农科院果园育苗,1980年定植于杭州种猪场长命4队果园,1981年开始结果。1982年正式入选为优良单株,1986年建立多点试种园。经6a(年)的母本树及2a  相似文献   

18.
荔枝花芽分化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荔枝大小年结果是广东省当前生产上存在的重要问题,要克服它首先要解决连年开花问题,但开花结果直接与花芽分化有关。对于热带、亚热带果树中的龙眼、芒果等国内外已做了不少工作,但迄今有关荔枝的报道不多,仅R.K.Shukla等做过一些研究。本试验以大小年严重的糯米糍品种为对象,初步观察其花芽分化的过程,为制订连年丰产的栽培措施提供依据。 材料和方法 供试材料为东莞县果树研究所果园70年生的‘糯米糍’荔枝(Litchi chinesis Sonn.cv.No Mi-Chi)。选生长正常、具有花芽的树两株,当秋梢老熟时自1980年12月初至1981年3月下旬,每隔十天采样一次,采样部位为当年生秋梢顶芽,后期采集花穗最上的一个小花序。1981年秋至1982年春重复一年。用FAA为固定液,用石蜡切片机切片,厚度为12至15μ之间;用固绿染色,BA_2型(西德)显微摄影机进行显微摄影。  相似文献   

19.
<正> 解放四十年来,我国果树事业有了很大发展,根据农业部统计截止1988年底,果品年产量达到1666.1万吨,分别为解放初(1949年120万吨)的13.88倍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1977年568.47万吨)的2.93倍;果树总面积为7599.1万亩,为1957年(1415万亩)的5.37倍和1977年(2510.1万亩)的3.03倍;年人均果品占有量也由1949年不足3公斤增加到15.12公斤,在人口倍增的情况下人均占有量提高近五倍多,发展十分迅速。与生产发展相伴随,果树科学技术长足进展。四十年来,在底子薄、条件较差的情况下,经过广大科技人员的艰苦努力,研究总结出大量具有较高水平的科技成果。例如:已基本查明我国果树品种资源,明确了各主要种类品种的发展前途和地位,掌握了  相似文献   

20.
中华猕猴桃开花生物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猕猴桃原产我国。由于经济价值高,近年来在国内外争相引种栽培,已成为一种新兴栽培果树。国外对硬毛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var.hisplda C.F.Liang)进行了花的发育研究。迄今,对软毛猕猴桃(A.chinensis planch.var.chinensis)开花生物学研究尚未见报道。我们于1977—1981年在北京植物园进行了以软毛猕猴桃开花生物学观察为主,同时也对硬毛猕猴桃进行了比较观察,以期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