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6 毫秒
1.
人居环境问题研究综述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人居环境概念人手,综述了人居环境研究中的相关问题,如人居环境规划模式研究,人居环境评价体系研究以及人居环境建设对策研究等.就人居环境研究现状进行了展望,指出人居环境的概念尚待明确,规划建设问题有待深入,评价体系研究有待完善统一.  相似文献   

2.
衡阳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曾春霞  李友元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566-14568
城市人居环境建设对衡阳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研究从衡阳城市人居环境现状出发,制定了人居环境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衡阳城区人居环境进行评价分析,并结合衡阳城市的实际情况,提出改善人居环境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新农村建设、乡村人居环境的涵义,介绍我国目前乡村人居环境的现状,分析乡村人居环境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从规划的角度构建一个尽可能完善的乡村人居环境,促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城市人居环境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构建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应用主成分分析法首先对甘肃省12个中心城市的人居环境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在全省范围内,兰州市得分较高,说明人居环境较优,其余城市得分偏低,而且各个城市的人居环境差距较大,有一半城市得分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酒泉最差。其次针对各个城市人居环境中存在的问题,从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及环境污染治理等方面,提出了优化城市人居环境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人居环境已成为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具有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的人居环境是人们的共同愿望,实现城市人居环境的和谐发展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以国内外人居环境的研究为背景,论述了我国城市人居环境现状及特点,提出了我国建设城市理想人居环境的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人民无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所居住的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着重的论述了新农村建设,乡村人居环境的含义,重点介绍我国乡村人居环境的现状,分析乡村人居环境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从规划的角度构建一个尽可能完善的乡村人居环境,促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7.
张勤  刘琦  郎丁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638-20640,20665
以山东省泰安市30年来人居环境变化为例,介绍了泰山相关传统人居文化特点及其对城市居住空间形态的影响,阐述了新居住观念建立和城市文脉延伸之间相互影响与引导的关系,论证了政府规划开发不仅是从经济的角度,更应从历史、人文的角度来考虑。通过对以上各层面问题的分析探讨,提出城市建设更新应注重历史传承,城市经济与历史文化协调发展是建设有特色的宜居城市应注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通过选择合适的统计数据筛选出与人居环境有关的29项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城市人居环境综合水平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不同区域城市人居环境综合水平的分布及其特征。研究表明,我国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整体水平偏低,我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综合得分大于0的城市只有119个,只占城市总量的41.6%。各城市之间的人居环境建设水平差别较大,最高综合得分与最低综合得分相差近5分,大部分城市综合得分集中在宽度为1的区间(-0.5,0.5)内。在地域差异方面,东部和西部城市优于中部城市,各省级行政区之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之一。本文主要对中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乡村振兴战略、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点任务、农村人居环境的地域差异和存在的问题等。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继续深化中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践方面的研究,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理论研究,重视村庄规划管理、完善建设和管护机制的研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效果、影响因素和评价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城镇化加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相对落后,有的地方与城市人居环境的差距还有拉大的趋势。因此,高度重视和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国家"优先工业和城市"的战略选择,使吉林省城乡人居环境的"二元"特征明显,吉林省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存在着乡村聚落空间无序化发展,乡村生态条件破坏严重,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匮乏,乡村传统文化逐步消亡等问题。为了破解上述问题,吉林省应科学制订乡村规划,优化乡村布局;促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民住房投入能力;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扶持力度;发展乡土文化,促进和谐乡村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12.
王小冬  张旭 《安徽农业科学》2012,(5):2810-2811,2843
对于新疆乡村聚落规划只注重完善社区基本功能,而忽视景观规划与风貌塑造导致"千村一面"的现状,以乌昌地区各民族杂居的乡村聚落景观营造为例,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认为应处理好民族与宗教信仰的问题,协调好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与现代标准化农业生产生活方式之间的矛盾,促进聚落景观功能最大化,聚落景观要与自然环境相协调,聚落风貌要符合传统风水思想,营造明确的景观地理位置,营造地域景观特色。最后针对聚落景观的设计与整治,提出尊重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尊重现有聚落形态与布局,避免重新整体规划再建新村,成立"聚落景观建设与发展自治委员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人居环境整治逐渐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尽管近年来我国乡村人居环境取得较大改善,但仍存在整治不均衡、不充分的情况,部分地区脏乱差现象较为普遍。本文基于乡村人居环境内涵及其现有研究与工作实践,深入剖析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在系统规划设计、技术政策、系统协调性、管理机制体制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并结合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实际需求,提出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实现路径,旨在拓宽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思路,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4.
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是为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搭建好基础,农民的人居环境改善不光影响到亿万农民的生活质量与发展空间,同时能够带动城乡融合,相互促进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本文通过对怀柔区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  相似文献   

15.
在深入分析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对人居环境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基于"四化"同步发展的目标,从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生态建设和居住环境5个方面构建了"四化"同步发展下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以西安市高陵县为例,采用熵值法对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高陵县8个乡镇、2个管委会的人居环境整体差异较大,人居环境评价差异与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状况基本吻合,经济发展是影响人居环境的关键因素;(2)"四化"同步发展下人居环境存在4种类型:工业促进型、城镇引领型、农业依托型和信息推进型。  相似文献   

16.
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已成为农村生态振兴的一个重要课题。以广东省德庆县为例,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研究和构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民满意度评价体系,研究发现:总体上,村民总体满意度水平处于比较满意等级;去模糊后支持层满意度排名第一的是基础设施建设,其次是空间规划布局,再次是村容村貌整治和公共服务供给。因此,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效果,应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强化行政监督;调动市场主体参与积极性;拓宽社会力量参与渠道,充分发挥乡村自身力量等。  相似文献   

17.
周传发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476-8478
对三峡库区迁建城市住区环境景观的规划与建设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良好的居住环境对于满足移民安居需求、促进社会和谐有着重要意义,并从"以人为本,以地为先"设计理念出发,通过设计实例,对建构新区景观文化的方法与对策进行了探讨与研究,试图通过这种研究,进一步促进库区迁建城市整体人居环境的建设与完善。  相似文献   

18.
徽州传统聚落建设的系统理念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明海  杨洁  周波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2):16105-16108
结合当代中国城乡规划的现实需求,应用系统理论研究徽州传统聚落,通过实地调研、图像定位、数据分析等方法对宏村传统聚落建设的生态设计、建造环境、风水勘察、经济运作的现代价值作出理性探讨,重点剖析宏村先民在自然环境利用和社会心理影响渗透村落规划上的实践,试图重新总结和梳理传统聚落选址规划与涵盖文化、经济、管理在内的整体系统设计方面的经验,旨在为目前新农村建设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理论借鉴和实例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全面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2018 年以来,长春市委、市政府全面贯 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目 标,科学规划、广泛动员、整合资源、强化措施,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取得了显著成 效。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人居环境演变过程和存在问题,总结国内外城乡统筹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城乡统筹的生态住区概念,对相关概念进行了深入辨析,总结了城乡统筹的生态住区的特点和标准,以期为新时期城乡共举的人居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