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阐述了黑河流域调水和综合治理实施背景的基础上,针对黑河流域调水和近期综合治理以来对中游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采用前后对比和有无对比的方法,进行生态影响后评价。  相似文献   

2.
水资源的可持续合理开发利用在黑河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黑河流域自2000年开始实施国务院调水方案,2001年实施流域综合治理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治理成绩,在此基础上,今后如何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作者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从规划的制定、节水技术的推广、用水管理、水价改革、生态保护、污水处理等方面出发,对提高黑河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促进黑河中游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保护和改善流域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推动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些对策、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滇池环境需水量及牛栏江引水效果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污染源治理、生态修复和外流域调水是当前滇池水污染治理的三大重要举措。滇池流域综合治理从入湖污染物治理、生态修复和重建、外流域调水3方面,构建了以环湖截污、外流域调水、入湖河道治理、农业农村非点源治理、流域生态修复及生态清淤等六大重点工程体系为核心内容的滇池水环境综合治理对策,以实现流域综合治理目标及任务。以总体方案研究成果为基础,综合分析滇池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改善效果,模拟分析规划水平2020年滇池水质满足规划水质保护目标的环境需水量,并结合牛栏江调水工程规划,预测牛栏江补水的水质达标效果及其环境补水水质要求,为滇池外流域调水工程规模与引水水质的合理确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自2000-2003年间,在国务院和水利部的正确领导下,黄委会及所属黑河流域管理局,会同流域内有关省区,通过了黑河水量调度和实施流域近期治理规划,于2003年如期完成了国务院确定的分水目标2001年己全面完成了年度调水任务,实现了黑河水量调度的又一重大突破针对当前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现状,对黑河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的体制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国务院西部开发重大工程——黑河流域治理和调水的主要目的是促进中游节水,增泄下游水量改善生态环境。水价是促进节水的最重要经济手段。结合《黑河中下游节水措施和合理水价研究》课题,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根本,以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为核心,在深入调查研究黑河中游水价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传统水价制定方法及其不足之处,指出了制定合理水价的必要性,提出了实行两部制水价是符合黑河中游水价现状的合理水价,并将其运用到黑河中游水价制定,最后对两部制水价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6.
甄别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黑河中游流域径流的影响,对于维护该流域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黑河中游流域降水和径流的变化趋势不完全一致,其中径流均呈减少趋势。应用累积距平曲线、Mann-Kendall法及Pettitt法分析流域降水和径流序列变点,径流突变均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确定以径流序列最早突变点1980年划分基准期和变化期。采用双累积曲线法和敏感性系数法对黑河中游流域的径流进行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的定量识别与评估。结果表明:黑河中游鸳鸯池流域、高崖正义峡流域和正义峡流域的水文水资源变化主要受人类活动影响,各流域人类活动影响贡献率均高达85%以上,最大可达96%。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黑河流域行政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黑河流域水资源行政管理现状及有关问题分析,探讨了黑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中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意义、作用和必要性,同时提出了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一东线调水的迫切性与现实性水资源不足问题对黄、淮、海平原的综合治理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关系重大。江苏骆马湖以北直到京津的大片地区水源不足,已经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据估算,在中等干旱年情况下,海滦河流域缺水200亿立米。近年来天津水荒问题的严重性已造成的  相似文献   

9.
灌区实施节水灌溉,减少了灌溉取水量,同时也减少了回归水量。根据节水量的组成将节水分为灌溉取水节水量和资源型节水量,并分析了两种节水量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分别计算了黑河流域近期治理中中游灌区各项节水措施的相应取水节水量和资源型节水量。通过对比分析得出,黑河流域近期治理中提出的中游灌区的节水目标为流域尺度上的节水量,灌区的节水量应采用资源型节水量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10.
准确评估可用水资源量对水资源规划管理、维护生态完整性和社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基于流域下垫面特征的概率Budyko方程和降尺度后的CMIP5气候模式数据,预估了4个典型流域未来水文气象变量及其可用水资源比率的分布和不确定性。结果表明:4个典型流域(黑河流域、滦河山区、汉江丹江口以上流域和赣江栋背以上流域)未来潜在蒸散发量均显著增加,而降水的增加趋势不明显;流域可用水资源比率值随着湿润程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可用水资源比率的不确定性从高到低依次是滦河山区、赣江栋背以上流域、汉江丹江口以上流域和黑河流域;不同的排放情景对4个典型流域可用水资源比率的分布及其不确定性影响较小;在加入相同的下垫面因素(植被覆盖指数)后,干旱区域(黑河流域)比湿润区域(赣江栋背以上流域)可用水资源比率的预估更加精确。  相似文献   

11.
黑河流域水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一项水工程都和生态密切相关,水工程在改变自然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从1950s以来,黑河流域修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这些蓄、引水工程一方面调节黑河水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配,适应人类对水资源利用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蒸发、渗漏损失,对中、下游水资源的自然分配和生态环境产生很大影响。通过对水工程与环境的思考,提出了对黑河流域水开发的5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构建梯级水库跨流域预报优化调度模型对跨流域调水实时调度过程中的供水水库的跨流域可调水量进行研究。梯级水库跨流域预报优化调度模型以最大供水能力和最大发电量为主要目标,选择逐步优化算法对跨流域调水调度系统进行优化调度。实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预报优化调度模型进行跨流域供水和梯级水库发电调度,能够明显地提高跨流域可调水量,有效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3.
基于熵权物元可拓法的黑河中游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对黑河流域的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基于物元可拓评价方法,引入最大贴进度法作为改进的可拓方法,并采用熵值法确定其权重系数,对黑河中游地区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分析和评价,然后就不同的治理方案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目前黑河中游的水资源开发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属Ⅱ级水平,即承载力水平相对较低。对比各项治理方案,其评价特征值由现状年的2.451 7(Ⅱ级水平)调整至1.094 0(Ⅰ级水平)。影响黑河中游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的主要因素是农业用水量。因而,可采取提高黑河中游地区的农业用水水平并对其灌区面积加以限制、调整当地产业结构的方法,以提高其水资源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有支线调蓄水库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水资源系统的结构和特点,定性分析了支线调蓄水库对跨流域调水工程沿线受水区水资源配置的影响。将数学规划与模拟技术结合,建立了由受水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干线调水协调模拟模型组成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采用大系统分解协调原理进行模型求解,通过有无支线水库水资源配置效果的对比分析,量化了支线调蓄水库对受水区水资源配置的影响。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为例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模型和方法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5.
构建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机制是调整流域上下游利益关系、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公众意愿是建立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基础。通过理论探索、实地调研和模型分析,以南水北调东线受水区济南市为例,开展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的支付意愿(WTP)及激励机制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参数法和非参数法综合测算得受水区公众WTP值为187.77元/(人·a),可以此作为生态补偿标准的下限值;(2)基于贝叶斯网络模型的敏感性分析,居民是否愿意支付与学历、住房面积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居民支付金额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重要性认知、家庭人均月收入有显著的相关关系。此外,两者影响因素的重要性排序不完全相同,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综合考虑这两个方面的影响因素;(3)基于公众异质性,采用SWOT矩阵分析法从内部公众背景、外部环境政策等角度提出跨流域调水受水区生态补偿的激励机制。本研究旨在为构建跨流域调水工程生态补偿机制提供参考,为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建设管理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2015为基准年,参照《水土保持学》等标准对该流域在调水保土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土地机会成本5个方面产生的成本效益进行计算,并综合运用市场价格法、对比分析法来进行赣江上游流域水保的效益评价。结果表明:2015年赣江上游流域水保措施产生的总效益为9.107亿元,其中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调水保土效益,分别为6.484、3.778、0.876、0.468亿元,2015年该流域土地机会成本为2.499亿元;转化林地前的土地中非生产用地比例越高,NPV值(净现值)将越大,越具有经济效率。评价结果表明赣江上游流域水保措施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方面作用明显,对于该区的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解释洪水资源化的概念,说明重庆市洪水特征,讨论了洪水资源化的措施和途径,比如对现有的病险水库进行修复加固、对河道进行综合治理、建设地下水库回灌地下水、建设跨区域跨流域调水工程、建设城市雨洪工程等,文中还提到了洪水资源化的非工程措施方面,这些措施对重庆市寻求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生态环境容许的洪水资源化的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利用土壤水中稳定同位素随深度变化的基本规律,对黑河流域不同地下水埋深条件下的地下水蒸发量进行了量化研究,建立了黑河流域地下水蒸发量与地下水位埋深之间的关系曲线。通过实际应用,基于同位素技术的地下水蒸发量计算是量化地下水蒸发量的一种有效方法,获取的地下水蒸发量与地下水埋深关系曲线可对黑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均衡计算、地下水数值模拟(潜水蒸发模块)等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长湖水环境需水量与引清济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长湖为研究对象,在对长湖水环境现状和流域污染负荷进行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流域水系特征,采用水质模型分析计算了长湖水环境需水量;针对水环境需水量亏缺的状况,提出了引清济湖方案.最后,预测分析了引清调水的环境效果与制约性因素,为开展长湖流域永环境综合治理与长湖调永工程的实施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为达到长湖Ⅲ类水质控制目标,2010年现状污染负荷与2020年削减污染物负荷后两种情况下长湖的最小水环境需水量分别为40.63、3.26亿m3,水环境缺水量分别为33.12、1.26亿m3.为保证2020年长湖达到Ⅲ类水质目标,从外流域实施引水流量应达到21.30m3/s.控制污染源、减少入湖污染负荷是长湖水污染综合治理的基础和根本,而实施引清补水是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修复潜能均得以充分发挥作用下的有益补充,是改善水环境质量的辅助及应急措施.  相似文献   

20.
去年是农机作业的高峰年,西部大开发、黑河流域综合治理、城镇建设等需要大量的农业机械投入拉石备料的运输作业。由于营运台数的增加,公路车流量的增大,安全生产显得非常重要。1至7月份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发生农机事故43起,其中重大农机事故5起,死亡5人,一般事故38起,重伤14人,轻伤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