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四川省退耕还林还草经营模式的建立原则,设计方法,实施途径进行了探讨,同时总结了四川省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中的主要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2.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继天然林保护工程之后在生态建设上的又一重大举措,随着这一工程在2002年全面启动,笔者对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建立的原则、经营模式、结合途径有了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关于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建立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中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模式探讨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李世东  吴转颖 《林业科学》2002,38(3):154-159
在将我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区划分为 2个大区 9个类型区的基础上 ,研究了每个大区的退耕还林还草基本技术思路和每个类型区的退耕还林还草模式 ,包括其类型区域范围、自然资源特点、社会经济特点、主要限制因子、基本技术思路、林草类型结构、植被恢复方式、植被恢复技术、主要树种草种、经营管护方式等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各级政府采取“集中领导,集中力量、集中时间”的有力措施,抓紧落实兑现2000年度50万亩退耕还林还草试点粮食补助政策。退耕还林还草农户在春节前就领到了退耕还林还草补助粮食,过了一个愉快祥和的春节。 去年12月26日,省政府就落实兑现退耕还林还草粮食补助政策专门召开了电台工作会议。凉山州政府立即响应并召开了州财政、粮食、林业部门领导参加的会议,安排部署了落实退耕还林粮食补助政策的工作,把任务落实到了各部门头上。同时,州天保暨退耕还林还草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做好兑现2000年退耕还林还草粮食补助政策的通知”,州粮食局专门召开了各县粮食局长会议,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实行了一把手负责制,把退耕还林还草粮食补助兑现工作落实到了各级粮食部门领导及工作人员肩上。各县(市)已设立257个供粮站(点),粮源筹集准备工作抓得扎实。各级林业部门集中组织林业技术人员,将退耕还林还草检查验收结果填写在退耕还林还草分户卡片上,提前做好兑现发放退耕还林还草补助粮食准备工作,保证退耕还林还草农户按时领到退耕还林还草补助粮食,使退耕农户吃上定心丸。  相似文献   

5.
对国家退耕还林补偿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的项目背景、实施情况和补偿标准进行分析,认为应该以农村退耕还林(草)土地的机会成本为退耕还林补偿的标准,提出了优化退耕还林区的产业结构和经营模式,完善耕地和林地的流转制度,建立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等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退耕还林还草文化是弘扬生态文明理念之行,是繁荣新时期生态文化之需,是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建设之魂,是推动退耕还林还草高质量发展之要。文中在论述退耕还林还草文化建设重大理论与现实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退耕还林还草文化建设的基本构想,包括退耕还林还草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核心内容、基本特征、基本方法。退耕还林还草文化核心内容包括退耕还林还草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退耕还林还草文化是一种复兴文化、智慧文化、和谐文化、科学文化,其建设的基本方法包括全面研究、系统归纳,深入挖掘、精心创作,吸收借鉴、博采众长,广泛传播、正面引导。深入研究退耕还林还草文化,对于深刻理解退耕还林还草这一生态文明建设史上的标志性工程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退耕还林还草高质量发展策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退耕还林还草是世界著名生态工程,是"两山"理念的生动实践。文中在分析退耕还林还草面临的新形势的基础上,系统回答了什么是退耕还林还草高质量发展、为什么要推动退耕还林还草高质量发展、怎样推动退耕还林还草高质量发展,提出了退耕还林还草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思路、发展目标、核心内容和政策对策。  相似文献   

8.
参与式方法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参与式方法在四川省旺苍县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规划设计中的运用,总结出参与式方法在退耕还林总体规划和年度作业设计中的应用步骤及方法。并认为参与式规划是实现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目标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四川省24个退耕还林(草)工程试点示范县调研、总结和分析退耕还林(草)工程建设中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就我国西部地区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外退耕还林还草比较及其启示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6  
在全面回顾总结世界各国退耕还林还草概况的基础上,论述了中外退耕还林还草的三大不同特点,分析了国外退耕还林还草的历史实践对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退耕还林还草试点的四方面启示,以期推动我国退耕还林还草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