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青葙愈伤组织诱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筛选诱导青葙愈伤组织的最佳外植体和最佳诱导条件.方法 选取青葙饱满成熟种子培养无菌苗,以其叶片和茎段为外植体,分别接种于添加NAA、6-BA、2,4-D组合的MS培养基中诱导愈伤组织,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外植体和培养基.结果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外植体为试管苗茎段,MS+0.5mg/L 6-BA+0.5mg/L NAA是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其愈伤组织诱导率为92.5%.结论该研究建立的青葙的愈伤组织培养方法,为青葙的快速繁育体系及工厂化生产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据报道,在禾本科中已有36个种和杂种成功地进行了花药培养,其大多数属狐茅亚科和稻亚科的成员(如具最高额产量的大麦和水稻),余者为热带和亚热带的黍亚科的成员。在最后的这个亚科里,大多数研究涉及的是玉米,而对狼尾草、甘蔗、粟和高粱的报道很有限。鉴于上述诸研究中小孢子衍生物的数量甚低,对于培养过程中主要培养条件的相对  相似文献   

3.
以鱼腥草茎秆和叶片为外植体,进行外植体消毒和愈伤组织诱导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外植体在0.1%升汞中浸泡10 min可达到良好的消毒效果,污染率低于2%;愈伤诱导所用的茎秆和叶片两种器官中,适宜的外植体是茎秆,其诱导率可达31.25%;愈伤诱导时,24 h暗培养比12 h黑暗与12 h光照交替培养诱导率高;在含2,4-D或6-BA的3种培养基中,仅在MS+2.0 mg.L-16-BA+6.0 g.L-1琼脂+30 g.L-1蔗糖的诱导培养基中诱导出了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为28.57%。  相似文献   

4.
广泛应用细胞组织离体培养,是育种生物技术的基础。而愈伤组织发生是细胞组织培养的重要阶段。它在体细胞变异育种中对于获得广泛多样的基因型和获得细胞悬浮液,以及在值物体细胞杂交和基因工程条件下形成多细胞聚合体以求得器官发生都是必要的。1987~1989年,在远东农业科学研究所进行了一系列试验,从而找到马铃薯品种愈伤组织发生的参数。供试品种是针对进一步变化的细胞和基因工程方法而选择的。同时还研究了  相似文献   

5.
玉米愈伤组织再生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用玉米胚性愈伤组织作为转化受体时,不同基因型在相同2,4-D浓度的培养基上诱导,其诱导率有较大差别,齐319最高;胚龄对诱导率的影响也较大,10d左右最易诱导,过大或过小均不易诱导胚性愈伤;培养基中2,4-D的浓度对玉米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有极大影响,不同基因型的最大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所需的2,4-D浓度也不相同,一般为0.5~1.0mg/L。愈伤组织分化时不同基因型所需最适6-BA浓度不同,齐319、515的愈伤组织最适合分化成苗的6-BA浓度为1mg/L,鲁原341愈伤组织最适6-BA浓度为0.5mg/L。  相似文献   

6.
自1974年Beasley等人首次从陆地棉纤维游离得到原生质体以来,已先后从陆地棉和克劳茨基棉下胚轴形成的愈伤组织,陆地棉和海岛棉子叶和真叶分离出原生质体。本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亚麻三个杂交组合的495块花粉愈伤组织进行低温保存试验,分析了低温保存对亚麻花粉愈伤组织存活率及分化率的影响,阐述了低温保存花粉愈伤组织在亚麻单倍体育种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9.
五味子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五味子的嫩茎段、叶片、叶柄、果柄为外植体,以MS附加相同激素配比的培养基为基质,进行了诱导北五味子愈伤组织的适宜外植体及培养条件的筛选。结果表明:北五味子嫩茎段在MS+6-BA1.0mg/L+NAA0.2mg/L+2,4-D0.1mg/L+IBA0.3mg/L诱导效果较好,在附加MS+6-BA2.0mg/L+ZT0.1mg/L的诱导芽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为建立林下参组培快繁技术体系,本研究以林下参叶片为外植体探讨消毒方式、外源激素浓度和不同年生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75%酒精1min,2%NaClO 20 min的消毒方式消毒,外植体污染率低且愈伤组织诱导率高;林下参愈伤组织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2,4-D 1.5 mg/L+BA 0.5 mg/L+水解乳蛋白1g/L;不同年生叶片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没有显著差异。本研究可为林下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奠定方法基础。  相似文献   

11.
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利用胆木(Nauclea officinalis)种子无菌实生苗的茎段、叶片、叶柄等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悬浮细胞的培养。结果如下:(1)以WPM为基本培养基,获得愈伤组织高诱导率的激素种类及浓度为①0.5 mg/L 2,4-D、②0.5~1.5 mg/L IBA+(0.0,0.5 mg/L)6-BA,诱导率达到100%;(2)在外植体的差异上,茎段和叶片出现愈伤组织的时间较早、增殖系数最大,可达15倍;(3)在培养基1/2WPM+0.5 mg/L 2,4-D+30 g/L蔗糖中,继代周期为14~17 d,胆木细胞悬浮培养增殖率可达30.16%。  相似文献   

12.
与愈伤组织形成能力(%)及愈伤组织生长相关的籽粒形态学特征──(JasbinkaurMadan等),MaizeGeneticsCooperationNewsletter,1994,Vol.68,65(英文)本研究旨在确定种子形态学特征与愈伤组织形成能...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亚麻三个杂交组合的495块花粉愈伤组织进行低温保存试验,分析了低温保存对亚麻花粉愈伤组织存活率及分化率的影响,阐述了低温保存花粉愈伤组织在亚麻单倍体育种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愈伤组织再生体系的建立是进行马铃薯遗传转化的基础。外植体选择、培养基配方以及培养过程中褐化的控制等都是影响愈伤组织诱导和再生体系建立的关键因素。本文主要从愈伤组织诱导、愈伤组织继代和分化三个阶段进行详细总结,并提出愈伤组织诱导,建立再生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建立马铃薯愈伤组织再生体系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5.
16.
17.
冀东地区野生大豆愈伤组织诱导及其耐盐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冀东沿海及内地不同条件下生长的14个野生大豆为试验材料,选取下胚轴和子叶作为外植体,在四种不同成分的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经继代观察愈伤组织的质量,同时,在含不同浓度NaCl(0,0.2%,0.4%,0.6%,0.8%,1.0%)的继代培养基上,观察愈伤组织的耐盐性,试验结果表明;诱导野生大豆愈伤组织的适宜培养基为MS 2,4-D2.0mg/L 6-BA0.5mg/L 蔗糖5% 琼脂0.8%;不同材料之间愈伤组织的耐盐性有明显差异;耐盐性强的可在0.8%NaCl浓度下生存低的只能忍耐0.2%NaCl含量;本试验确定野生大豆愈伤组织耐盐性鉴定适宜的浓度为0.6%左右;盐碱条件下生长的野生大豆一般耐盐性较强,非盐碱环境下生长的野生大豆耐盐性也存在着耐盐性较强的类型,说明生长环境与细胞水平的耐盐性之间并没有完全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HaR培养基对51份向日葵基因型材料的下胚轴外植体进行了培养实验。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诱导率不存在基因型间差异;但是愈伤组织生长速率、可再生性愈伤组织频率、分化根愈伤组织频率和分化芽愈伤组织频率四个指标均存在显著的基因型间差异。相关分析表明:分化芽愈伤组织频率与可再生性愈伤组织频率及愈伤组织生长速率之间分别存在一定程度的正向线性相关关系。愈伤组织生长速率有可能作为筛选有再生潜力基因型的一个间接选择指标。  相似文献   

19.
选择愈伤组织诱导率高并来自不同系谱的冬小麦品种Centurk78、Norstar和Norwin作亲本进行两两杂交,然后评估其F_2群体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和愈伤组织活力。在3个组合中,只有Norwin×Norstar的愈伤组织诱导率表现出了显著的杂种优势,所有组合的愈伤组织活力均具有显著的杂种优势。Centurk78×Narstar和Norwing×Norstar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广义遗传力估计值分别为0.25和0.37,表明愈伤组织诱导率可以通过选择来加以改良。愈伤组织活力的遗传力估计值较低,为0.11—0.24。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该研究以紫茉莉(Mirabilis jalapaL.)为供试植物,建立愈伤组织诱导及继代培养体系,为后期的细胞悬浮培养奠定基础。[方法]以MS为基础培养基,加入不同浓度的6-BA、2,4-D、NAA、KT,设计L16(44)正交试验。[结果]得出最佳愈伤组织诱导组合为:6-BA 0 mg/L+2,4-D 1 mg/L+NAA 1 mg/L+KT 1.5 mg/L,以附加2,4-D 1 mg/L+KT 0.5 mg/L的继代培养基上生长的愈伤组织适合细胞悬浮培养。[结论]筛选出适合紫茉莉愈伤组织培养的激素条件,可为紫茉莉组培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