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转移皮瓣在修复肌腱、骨和关节外露、难愈性溃疡及功能重建术中,应用十分广泛。1985年9月至1995年6月,我们共应用带蒂皮瓣修复复杂创面103例,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03例中,男61例,女42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75岁。造成皮肤缺损的原因:交通及工伤事故门例,毒蛇咬伤23例,肿瘤切除15例,慢性溃疡4例。1.2手术方法受区创面在术前必需做好充分准备,慢性溃疡及其他感染创面必需积极换药,减少细菌量,术中做到彻底清除无生机组织。新鲜外伤也要彻底清创,将污染伤口转变成干净伤口。皮瓣设计:无知…  相似文献   

2.
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误诊率高达51.0%~87.8%,为总结经验教训和积累资料,现将误诊的61例直肠癌作一分析。1!临床资料1.l病例全组男39例,女22例,年龄18~75岁,平均575岁。确诊前病程2个月~6年。1.2临床表现粘液血便或脓血便36例,便血23例,大便数次增多20例,里急后重20例,下腹痛15例,大便扁细8例,腹胀6例。1.3病变部位和病理类型病灶距肛门在3~12cm之间,其中scm以下者45例,8~10cm者11例,10cm以上者5例。本组直肠腺癌47例,低分化癌4例,未分化癌2例,分类不清8例。1.4误诊情况误诊为菌痢23例,痔疮9例,慢…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一期双侧额部皮瓣修复鼻皮肤黏膜缺损+二期耳软骨移植术修复鼻洞穿性缺损的效果.方法 5例年龄65~83岁的鼻部基底细胞癌患者,肿物扩大切除后均形成洞穿性缺损,鼻部内侧缺损大小1.5 cm×1.5 cm~3.5 cm×3.5 cm,外部皮肤缺损3.5 cm×3.5 cm~ 5.5 cm×6.0 cm,一期应用双侧额部皮瓣修复,3例在术后3个月复诊进行二期皮瓣臃肿修补术+耳廓软骨植入鼻翼成型术.结果 双侧转移皮瓣均成活,修复的外鼻色泽良好与周边皮肤一致,修复后鼻翼接近正常鼻翼.结论 该手术方法适合于各类鼻洞穿性缺损的修复,术后修复的效果及外形均较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硬腭黏膜移植联合转位皮瓣治疗眼睑基底细胞癌切除后眼睑缺损的疗效。方法 25例眼睑基底细胞癌的患者行眼睑基底细胞癌切除,利用硬腭黏膜做睑板,取眼周全厚带蒂皮瓣对眼睑皮肤缺损进行整形修复。结果 25例眼睑皮瓣存活,睑板形成良好,术后外观好,无暴露性角膜结膜炎、睑外翻等并发症。结论采用硬腭黏膜做缺损睑板联合面部带蒂转移皮瓣的手术方法治疗眼睑基底细胞癌切除后缺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行手术后,由于解剖部位的特殊性,手术均有不同程度地破坏咀嚼器官,难以进食.为减少因经口进食污染口内伤口的机会,我科对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均行鼻饲法,现就我科于1994年以来收治的23例患者谈点护理体会。1临床资料23例中男11例,女12例,年龄27~75岁,置管鼻饲时间约7~11d.2护理体会2.1术前营养饮食护理该类患者由于肿瘤的机械性阻塞而引起的咀嚼困难或因疼痛使之进食困难,均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因此,术前应鼓励与协助患者调节饮食,原则上予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的全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相似文献   

6.
我院从1990年4月~2000年10月,用梅花状钛钢片修补颅骨缺损病人196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101例,女95例。年龄10~65岁,平均38.8岁,缺损原因:颅脑外伤减压术后152例,脑肿瘤减压术后8例,脑溢血减压术后21例,颅骨良性肿瘤术后15例。   1.2 缺损部位及大小:额部38例,颞部54例,顶部27例,枕部17例,额颞部34例,颞顶部26例,其中双额部同时缺损10例。颅骨缺损面积(5~6cm)×(10~15cm)。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形状、面积设计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26例损伤创面,切取皮瓣最大面积20cm×11cm,皮瓣最上端切取至胭窝下缘,旋转点最低在外踝尖上4cm。结果:术后26例皮瓣全部成活,其中2例皮瓣远端部分表皮坏死,经换药切痂后用中厚皮片植皮愈合。所有患者均获4~8个月随访,皮瓣外形满意,患肢正常步态行走,皮瓣耐磨,无溃疡发生,有痛觉,两点辨别觉为6~10mm。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皮肤质量较好,切取简便,供皮面积较大,成活率高且不牺牲主干血管,是修复足踝部较大面积皮肤缺损的一种理想供区。  相似文献   

8.
心脏手术难度大,具有危险性和复杂性特点,因此术中护士的配合十分重要,亦是手术顺利完成必不可少的。1997年1月~1998年7月,我院经右胸小切口行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该手术配合难度较大,要求亦高,现将这类手术配合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13例(男4例,女9例),年龄为4~19岁,平均年龄8岁。13例中属房间隔缺损5例,室间隔缺损8例,其中膜周部室间隔缺损6例,嵴下型室间隔缺损2例,合并右心室流出道狭窄1例。所有患者均有活动后心悸、气促和相应的心血管体征,并经心电图、胸部X线及彩色超声心动图确诊。2 术中配合2.1 术前准备术前一天了解病…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少见[1],放在实际工作易误诊与漏诊。一般认为十二指肠溃疡不会恶变[2],1992年赵登秋报道十二指肠溃疡恶变2例[3]。作者复查本院1960~1990年30年间的病理检查资料,有十二指肠癌9例,其中1例属十二指肠溃疡恶变。1临床资料1.1本组9例,其中男8例,女性1例;年龄最小30岁,最大77岁,40岁以下3例,50岁以上6例,平均年龄51.5岁。1.2症状与体征:上腹闷痛6例,恶心呕吐4例,反酸嗳气3例,消瘦贫血3例,黄疸2例,腹部包块1例。1.3发病部位和病理诊断:详见附表。1.4临床诊断情况: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例,病毒性肝炎1例…  相似文献   

10.
胃肠道平滑肌肉瘤临床上少见,该病临床表现不典型,加之缺少特异性检查手段,临床诊治困难,误漏诊率高[1,2]。至1996年我院共收治胃、小肠平滑肌肉瘤12例,均经手术及病理检查确诊。现就其诊治情况作一分析。1临床资料本组12例,其中男10例,女2例,年龄14岁~68岁,平均45岁。主要临床表现:消化道出血10例,贫血和腹部包块各8例,上腹痛和发热、消瘦各2例。病变部位:胃7例,空肠4例,回肠1例。辅助检查提示胃肠道平滑肌肿瘤者包括:X线钡剂造影8/8例,胃镜检查5/7例,B超、CT或MRI检查2/8例。2治疗12例均行手术治疗。7例胃平滑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显微外科皮瓣对小腿、足部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13种不同的显微外科皮瓣对46例小腿及足部软组织缺损进行修复手术。结果:3例皮瓣失败,其余完全成活。随访0.5a~2a,效果满意。结论:应用显微外科皮瓣修复小腿、足部软组织缺损,其修复和功能重建效果良好。根据不同受损部位、范围及术者技术情况,选择不同类型的显微外科皮瓣进行修复,可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口底大型肿瘤手术治疗的特殊性。方法:收集29例波及口底大部或全部的良、恶性肿瘤患者资料,其中良性肿瘤19例.恶性肿瘤10例。根据肿瘤部位及口底解剖的特殊性.采取不同手术进路及手术方法。结果:29例手术病人无1例发生意外.伤口愈合良好。结论:口底大型肿瘤的手术治疗,需重点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完善止血,缺损印刻修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 32例肾恶性肿瘤的肾动脉造影表现与肾动脉化疗栓塞及术后病理进行分析 ,讨论肾恶性肿瘤肾动脉造影的诊断价值以及肾动脉化疗栓塞的组织学疗效。1 病例与方法1.1 病例肾恶性肿瘤 32例 ,男 2 5例 ,女 7例 ,年龄 2 3~ 75岁 ,平均49.5岁。全部病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其中肾细胞癌 2 7例 ,平滑肌肉瘤 4例 ,肾母细胞病 1例。术前行 CT检查 2 0例 ,肾动脉造影及肾动脉化疗栓塞 32例。1.2 方法CT机为 Somatom CR,扫描层厚 4或 8mm,层距 8mm,先平扫再增强扫描。造影及化疗栓塞方法 :采用 Seldinger技术 ,经股动脉穿刺 ,导管置患侧肾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皮瓣移植修复下肢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11种组织修复下肢组织缺损100例,其中腓肠肌皮瓣25例,跖底内侧皮瓣20例,肩胛皮瓣20例,小腿内侧岛状皮瓣10例,下腹岛状皮瓣6例,背阔肌皮瓣6例,踝外侧皮瓣6例,髂股沟~下腹Y形皮瓣2例,大网膜2例,胸脐皮瓣2例,下腹骨皮瓣1例.结果:3例失败,例皮瓣部份坏死,其余均存活.结论:皮瓣移植只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基本能够满足肢体组织缺损的修复,并获得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原发性恶性肿瘤CT表现特点。方法:收集分析5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口腔颌面部原发性恶性肿瘤病例,全部58例术前均经CT扫描,其中20例加增强扫描。结果:硬腭癌6例,腮腺癌9例,口底癌10例,颊癌9例,舌癌7例,扁桃体癌8例,口咽癌4例,颌面部恶性骨肿瘤5例。结论:口腔颌面部CT扫描对判断肿瘤部位、大小、侵犯范围、性质、有无淋巴结转移、邻近骨侵犯等有重要价值,是手术前及X-刀照射前必不可少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6.
小儿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极少见,我院近15年来收治并经手术证实12例,现就其穿孔原因,临床特征及诊治体会作一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12例,男9例,女3例,男女之比为3:1,7~10岁2例,10~14岁10例,平均11.8岁。本组首诊误诊7例(58.3%)。穿孔至手术时间由3~48h不等,平均12h。1.2临床表现  本组有溃疡病史者3例,病史时间2~8个月;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腹部突发疼痛,恶心12例,呕吐10例,发热6例;腹肌紧张10例,压痛12例,反跳痛10例,肠鸣音消失8例。合并呼吸系统疾病(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  相似文献   

17.
乳腺癌根治术后近期内皮瓣坏死的发生率较高(22.3%~71%)[1],直接影响切口愈合的时间,拖延术后辅助治疗的进行,增加病人的经济及精神负担。为减少皮瓣的坏死,降低癌的残留机率,我科自1992年以来,对27例~期腺癌根治术的切口、皮瓣及包扎作了改良。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7例均为女性,年龄27~61岁,平均年龄43岁。期19例,期8例。乳癌位于左侧17例,右侧10例。肿瘤直径小于4cm,与胸大肌无浸润。术前肿块经针吸或切取活检而确诊。1.2 切口设计横切口内侧起于胸骨内缘第三肋间,外侧止于腋前线腋下3cm。切口边缘距肿瘤4cm,并于切口周围保…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大涎腺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案与疗效的关系,以帮助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方法:106例患者中腮腺91例,颌下腺13例,舌下腺2例,分别采用单纯手术(31例)和术后放疗或(和)化疗辅助(73例),并对其5a和10a生存率进行统计。结果:106例得到3a以上随访103例,总的5a生存率70.8%,l0a生存率61.6%。结论:对涎腺癌的治疗关键是首次手术方法正确,范围足够,术后辅以放疗和化疗。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门静脉插管5FU化疗治疗大肠癌的确切疗效,我院参加了“全国大肠癌5FU门静脉插管化疗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目前已完成25例,现作一报道.1病例和方法1.1病例及分组:凡术中探查肿癌可作根治切除,无肝脏或其他部位远处转移的大肠癌患者,按顺序抽签随机分为治疗组(手术+术后5FU门静脉插管化疗)和对照组(单纯手术).入选53例患者中,治疗组25例(其中男18例、女7例.年龄23~76岁,平均49.3岁);对照组28例,年龄性别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1.2方法:术中用全国大肠癌SFU门回脉插管化疗临床协作研究中心提供的导管选择病变…  相似文献   

20.
骨转移癌是恶性肿瘤十分常见的并发症,骨转移癌患者都存在着多发性、多部位的顽固性骨疼痛。临床上传统的化疗、放疗和镇痛药物对控制转移癌的早期疼痛有一定的效果,但对晚期疼痛效果不显著,甚至无效[1,2]。我们对93例骨转移癌患者采用89锶(89Sr)治疗骨转移癌疼痛进行观察,效果显著。现将治疗效果和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0年5月~2005年6月共收治骨转移癌患者93例,男性65例,女性28例;年龄31~82岁,平均63岁。其中肺癌骨转移47例,乳腺癌骨转移11例,前列腺癌骨转移10例,鼻咽癌骨转移4例,其它21例。原发病灶均经病理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